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房产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篇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本学期我担任初三级数学教学工作任务,为更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同时向高中输送合格人才,现将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B涫敌驴胃莫L逑中吕砟瞠E嘌创新精神。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J寡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R约胺治鑫侍夂徒饩鑫侍獾哪芰

  二、学情分析:

  新学期,根据初三年级分班的实际,首先是先摸清底子,稳住学生,然后根据学生学情分布情况,重新划分学习小组,对新分班过来的学生,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使他们迅速适应新环境,然后,尽快帮他们找到新的学习榜样和新学伴,帮他们树立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以及创新意识,鼓励大家在新学期,获得更大的进步,取得更大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数学包括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章《旋转》,第***章《圆》。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代数三章,几何两章。而且本学期要授完下册第二十七章内容。

  四、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目标:

  (1)根据学情,调整好教学进度,优化学习方法,激活知识积累。

  (2)形成知识网络,解决实际问题。

  (3)强化规范训练,提高应考能力。

  (4)关注学生特长需求,做好学生心理疏导。

  具体的说,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 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及计算;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世界观教育。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本学期我担任初三级数学教学工作任务,为更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同时向高中输送合格人才,现将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B涫敌驴胃莫L逑中吕砟瞠E嘌创新精神。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J寡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R约胺治鑫侍夂徒饩鑫侍獾哪芰

  二、学情分析:

  新学期,根据初三年级分班的实际,首先是先摸清底子,稳住学生,然后根据学生学情分布情况,重新划分学习小组,对新分班过来的学生,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使他们迅速适应新环境,然后,尽快帮他们找到新的学习榜样和新学伴,帮他们树立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以及创新意识,鼓励大家在新学期,获得更大的进步,取得更大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数学包括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章《旋转》,第***章《圆》。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代数三章,几何两章。而且本学期要授完下册第二十七章内容。

  四、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目标:

  (1)根据学情,调整好教学进度,优化学习方法,激活知识积累。

  (2)形成知识网络,解决实际问题。

  (3)强化规范训练,提高应考能力。

  (4)关注学生特长需求,做好学生心理疏导。

  具体的'说,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 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及计算;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世界观教育。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9(1)、9(2)两个班的数学课,尽管这两个班是九年级比较好的两个班,但在八年级期末考试中,数学成绩很不理想。9(1)班及格14人,优良1人;9(2)班及格12人,优良一人;成绩在50分一下的也比较多。九年级上学期是初中数学最为重要的时间段,因为第二学期就要面对总复习,中考,所以本学期的数学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本学期的知识不但多,而且都非常重要,可以说这个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使很繁重的。所以,如何在非常相对有限的时间里,在现有基础上最大可能的把两个班的数学成绩提高上来,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将来的中考打下好的基础是当前我所面对的最为紧迫的任务。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包括:第二十七章 圆,第二十八章 一元二次方程,第二十九章 相似形,第三十章, 反比例函数,第三十一章命题与证明,第三十二章,三角函数,第三十三章 频率与概率。其中,圆与一元二次方程对于学生来说不但是全新的内容,而且是中考所必考的知识点,也是更深一步学习九年级数学下册相关知识的基础,在初中数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相似形,反比例函数,频率域概率等知识同样也是中考之中的常考点。总之,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知识内容比较多,而且都比较重要。九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包括:第三十四章 二次函数,第***章 圆(2),第三十六章 抽样**与估算,第三十七章 投影与视图。在这些内容中圆(2)与二次函数是本册书的重点,在中考中考查的形式多种多样,常以大的证明题或者应用题出现,分值比较多。九年级的两本教材不断是有重要的新知识需要去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由过去那种一个题目只考查一个知识点,只有一种解题思路的单一考查形式,向一个题目涉及多个知识点的,多步的,有多种解题思路的综合考查形式的思考、解题过程的转变。

  三,存在问题。

  1、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的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教学活动涉及到多个方面,教学成绩的好坏有多种因素决定。要求比较严格、讲解比较精彩,能够吸引学生、善于把握考点这些都是有一个好成绩的因素。自己的优点在哪里,如何发挥也是重要的问题。

  2学生的成绩差,但九年级数学必需要求一定的进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效率,即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又能使学生掌握好所学知识,解决好教学过程中时间与效率的问题。

  3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严重。两个班的优良学生只有两个,怎样使数学的优良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两个班不及格的人数非常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怎样设计教学,才能即能够照顾到班里大部分的学生,又能使班里成绩较突出的学生得到更大的提高。即怎样既让差生吃饱,又让优生吃好的问题。

  4如何把握考点,如何让学生做有价值的练习。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大量的练习是必要的,每本辅导书上都有做不完的练习题。但在浩瀚的题海中,怎样把握好中考的脉搏,让学生做一些紧扣中考的题目,对学生的思维有锻炼价值的题目,而不是盲目的,机械式的,重复的练习相同的题目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5教学效果的.好坏不在于老师讲解的多精彩,而要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怎样的方法去准确的把握学情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了解自己的学生,才能为下一步的教学指明方向。

  6问题的反馈。对于这两个班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去做练习是很简单的事情,关键是如果练习完后,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什么方式使学生改正过来,又用什么方法进一步检验他们是不是真正的掌握了。

  四,措施与方法:鉴于以上的情况分析,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几方面的问题。

  1,做好第一单元的教学工作。完事开头难。做好第一单元的教学工作,不仅是因为圆这一单元是全新的内容,更是因为它处在九年级数学的开篇。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抓好了这一单元的工作,也就是为这一个学期开了一个好头,定下了一个基调,便于今后工作的顺利进行。

  2,定目标,定任务。从现在起,两个班的学生中,有哪些学生是要到达优良的,哪些学生是要求及格的,哪些学生是让他们对数学不失去兴趣,最后又要是什么结果的。以及对于要求优良的学生怎样处理,对于要求及格的学生怎样的进行教学等问题都有做到心中有数。

  3,准确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好反馈工作。要采用作业,小测验,抽查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同时,做好课上,课下练习的反馈工作,使学生通过练习得到最大的收益。

  4,认真钻研教材,钻研历年来数学中考题,钻研数学课标。首先让自己对每一章内容中中考的考点有一个清楚的把握,无论是在新授课中,还是在*时的考试中,都要有所侧重的像这些内容倾斜。

  5,思考是数学学科的灵魂。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使他们有基本的数学素养。特别是通过本学期的学习,通过教师的总结与引导,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与流程。简单的题目一看就知道从何下手,当遇到复杂的题目时,知道该怎样分析,如何下手,怎样思考,遇到阻碍如何另辟蹊径。对于这些问题,也是本学期要着重解决的。

  总之,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压力与挑战并存。数学成绩的提高,不在于一朝一夕的努力,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坚持,积累;也不在于说了什么,更多的是要看做了什么;对于学生是这样,对于老师而言同样如此。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拥有那份对教学的激情与执着和永不放弃的信念。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

  九年级时间非常紧张,既要完成新课的教学任务,又要考虑到在九年级下册时对初中阶段整个数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所以在制定九年级的教学计划时,一定要留意时间的安排,同时掌握好教学进度。

  一、学情分析

  九年级一班和二班分别是由原八(1)班、八(3)直接升级而成的班级。通过对上期末检测分析,发现本班学生存在很严峻的两极分化。 一方面是*时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基本上把握了学习的数学的方 法和技巧, 对学习数学爱好浓厚。 另一方面是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 数学已经落后很远,基本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 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 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都能够在此数学学 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已发展的广泛空间。通过本期的教学,提供进 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 能力、思维级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培养学生手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观。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及计算;会解一元二次方 程;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 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 应用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 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世界观教育。

  四、教材分析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本章主要内容是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化 简和有关的计算。本章重点是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二次根式的化 简和计算。本章的难点是准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本章主要是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 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章重 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及详细方法。 本章的难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章 旋转: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朴*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本章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 质与作图。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单*面图 形旋转后的图形。

  第***章 圆:理解圆及有关概念,掌握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索圆周角与圆心 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点, 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本章内容知识点多,而且都比较复杂,是整个初中几何中最难的一个教学内容。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理解概率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和应用,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本章的 难点是会用列举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认真研究教材,体会新课标理念,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和批改作业,同时让学生认真学习。

  2、通过介绍数学家、数学史和数学趣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营造**、**、*等,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共享发现快乐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4、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多种途径探求问题的解决方式。

  5、培育学生良好的数学学**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6、进行分层教育的探索,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7、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积极参加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

  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

  2、课堂上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学的容易,学的轻松,学的愉快,注意精讲精练。

  3、布置作业做到精炼,右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及时认真批改,同时注意分层教学。

  4、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规律,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规律,应引导学生搞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弄清抽象、概括或证明的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5、对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计划地进行。并要随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断加深,逐步提高对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七、加强德育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重要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进行这一课题实践时必须注意方法上文道结合,做到自然妥贴,切忌生搬硬套,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恰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滋润万物。

  1、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爱国**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们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版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1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4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 (1+2) 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2、利用数学应用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强化应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不仅在于数学应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启发学生,数学知识只有最终同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实用价值。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该给学生针对性地布置了一些实习作业,;或者建议学生到农村、工厂、建筑工地参观学习,了解数学知识在各方面的应用。总之,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必须密切配合社会形势,市场经济变化态势,及时增加渗透生活、生产常识、金融投资常识、市场竞争常识等,引导学生处处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以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利用数学美培养学生集体**观念。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早断言: 。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对称、秩序、**等方面。

  八、积极推进 型课堂建设,做好 的课题研究。

  **高效 三维”目标的**;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和教学目标的**;教学进度和教学难易度的**。还包括师生关系的**;生生关系的**;学生身心的**;课堂教学气氛的**;课内与课外的**;学生学习成绩与自身成长的**等等。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最新一年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

  一、基本状况: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1、5)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根据学科特点,在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务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潜力、运算潜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潜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探索、猜想、发现并结合教学资料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二、指导思想:

  初三数学是以*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透过初三数学的教学,带给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潜力、思维潜力和空间想象潜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潜力。

  三、教学资料: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

  第一章特殊的*行四边形。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

  第五章投影章视图。

  第六章反比例函数。

  其中特殊的*行四形边,图形的相似,视图与投影,这三章是与几何图形有关。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这两章是与数及数的运用有关。概率的进一步认识是与统计有关。

  四、教学目的:

  在新课方面透过讲授《特殊的*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潜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证明、*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以及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的运用。《相似图形》本章透过对两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等概念的学习,全面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在《视图与投影》这一章透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潜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概率的进一步认识》这一章让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进一步体会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反比例函数》这两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潜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潜力和应变潜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包括几几何何部分《特殊的*行四边形》,《相似图形》,《视图与投影》。代数部分《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以及与统计有关的《概率的进一步认识》。《特殊的*行四边形》的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难点是运用*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相似图形》的重点是透过对两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等概念的学习,全面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难点是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视图与投影》的重点是透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决定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并能根据三种图形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实现简单物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是理解*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明确视点、视线和盲区的资料。《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2、会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能根据图像和解析式探索和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难点是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概率的进一步认识》的重点是透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难点是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

  2.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3.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4用心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

  5.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推荐。

  6.以“两头”带“中间”的思想不变。

  20xx.8.28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三(5、6)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初三数学是以*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观。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一章 证明(二),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 证明(三),第四章 视图与投影,第五章 反比例函数,第六章 频率与概率。其中证明(二),证明(三),视图与投影,这三章是与几何图形有关的。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 这两章是与数及数的运用有关的。频率与概率 则是与统计有关。

  四、教学目的

  在新课方面通过讲授《证明(二)》和《证明(三)》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能证明与三角形、*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在《视图与投影》这一章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频率与概率》这一章》让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频率与概率系进一步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反比例函数》这两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 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包括几几何何部分《证明(二)》,《证明(三)》,《视图与投影》。代娄部分《一元二次方程》, 《反比例函数》。以及与统计有关的《频率与概率》。《证明(二)》,《证明(三)》的重点是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2、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难点是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视图与投影》和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判断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并能根据三种图形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实现简单物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是理解*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明确视点、视线和盲区的内容。《一元二次方程》, 《反比例函数》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2、会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能根据图像和解析式探索和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难占是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频率与概率》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难点是注重素材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来源渠道的多样性,理解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必须借助于大量重复试验,从而提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存联系。

  六、教学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我计划在即将开始的学年教学工作中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新课开始前,用一个周左右的时间简要复**学期的所有内容,特别是几何部分。

  2、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

  3、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

  4、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习回顾。

  5、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七、教学进度:

  全学期约为22 周。安排如下:

  内容

  复**学期内容

  证明(二)

  一元二次方程

  证明(三)

  视图与投影

  反比例函数

  频率与概率

  綄合复习

  期末测试

  时间

  06.9.1—9.10

  9.11—9.30

  10.1—10.26

  10.27—11.17

  11.18—12.2

  12.3—12.17

  12.18—12.31

  20xx.1.1 —1.31

  20xx.2.1-期末考试及改卷

  课时

  6

  13

  12

  11

  8

  9

  10

  15

  5

  周次

  1-2

  3-5

  6-8

  9-12

  13-14

  15-16

  17-18

  19-21

  22

  除了以上计划外,我还将预计开展转化个别后进生工作,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

  20xx 年 9 月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7

  九年级时间非常紧张,既要完成新课的教学任务,又要考虑到在九年级下册教学时对初中阶段整个数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所以在制定九年级上学期的教学计划时,一定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同时把握好教学进度。

  一、学情分析

  1、新学期,根据九年级合班的实际,首先是先摸清底子,稳住学生,然后根据学生学情分布情况,重新划分学习小组,对新合班过来的学生,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使他们迅速适应新环境,然后,尽快帮他们找到新的学习榜样和新学伴,帮他们树立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以及创新意识,鼓励大家在新学期,获得更大的进步,取得更大的发展。

  2、通过对上期期末检测分析,发现本班学生存在很严重的两极分化。一是*时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的数学的方法和技巧,但学习数学兴趣不够浓厚,怕吃苦,,少问,欠钻研精神;二是相当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数学已经落后很远很远,基本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指导思想

  1、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继续深入开展新课程教学**。以提高学生中考成绩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题答题的能力。

  2、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3、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完成九年级下册新授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性质;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研究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基本性质并加以理解应用;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3、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世界观教育。

  四、教材分析

  1、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本章主要是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章重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及具体方法。本章的难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2、第22章 二次函数本章主要研究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基本性质,用二次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用二次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认识再提高一步,从而提高运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第23章旋转: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本章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与作图。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单*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4、第24章圆:理解圆及有关概念,掌握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点,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本章内容知识点多,而且都比较复杂,是整个初中几何中最难的一个教学内容。

  5、第25章概率初步:理解概率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和应用,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本章的难点是会用列举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

  五、教学措施

  1、精心备课,设置好每个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深入浅出,帮助学生理解各个知识点,突出重点,讲透难点。

  2、加强对学生课后的辅导,尤其是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基础知识的辅导,提高他们的解题作答能力和正确率。

  3、精心**单元测试,认真分析试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对其中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集中进行分析与讲解,力求透彻。对于少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辅导,突破难点。

  4、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六、课时安排

  1、根据《教师用书》的安排,九年级上册全书共需68课时,各章教学时间具体分配如下:

  ⑴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 (13课时);

  ⑵第22章 二次函数 (15课时);

  ⑶第23章旋转( 8课时);

  ⑷第24章圆 (17课时);

  ⑸第25章概率初步 (15课时)。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课时安排计划。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8

  一、基本状况: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1、5)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根据学科特点,在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务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潜力、运算潜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潜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探索、猜想、发现并结合教学资料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二、指导思想:

  初三数学是以*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透过初三数学的教学,带给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潜力、思维潜力和空间想象潜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潜力。

  三、教学资料: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

  第一章特殊的*行四边形。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

  第五章投影章视图。

  第六章反比例函数。

  其中特殊的*行四形边,图形的相似,视图与投影,这三章是与几何图形有关。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这两章是与数及数的运用有关。概率的进一步认识是与统计有关。

  四、教学目的:

  在新课方面透过讲授《特殊的*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潜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证明、*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以及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的运用。《相似图形》本章透过对两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等概念的学习,全面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在《视图与投影》这一章透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潜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概率的进一步认识》这一章让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进一步体会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反比例函数》这两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潜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潜力和应变潜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包括几几何何部分《特殊的*行四边形》,《相似图形》,《视图与投影》。代数部分《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以及与统计有关的《概率的进一步认识》。《特殊的*行四边形》的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难点是运用*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相似图形》的重点是透过对两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等概念的学习,全面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难点是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视图与投影》的重点是透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决定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并能根据三种图形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实现简单物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是理解*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明确视点、视线和盲区的资料。《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2、会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能根据图像和解析式探索和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难点是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概率的进一步认识》的重点是透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难点是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

  2.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3.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4用心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

  5.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推荐。

  6.以“两头”带“中间”的思想不变。

  20xx.8.28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9

  如果要想做出高效、实效,务必先从自身的工作计划开始。有了计划,才不致于使自己思想迷茫。

  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的*教育方针,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继续深入开展新课程教学**。以提高学生中考数学成绩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题答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完成九年级下册新授教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上学期期末检测分析,发现本年级学生存在很严重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是*时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的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对学习数学兴趣浓厚。另一方面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数学已经落后很远,基本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就可以看出来,优秀率达到了 25%,但及格率下降到 40%,特别是不及格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在 50 分以下。九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2班、3班优生稍多一些,学生非常活跃,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学数学,1班学生单纯,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会解一元二次方程,会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及性质;会用二次函数解决生活问题;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及有关的计算;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世界观教育。

  四、教材分析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本章主要是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章重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及具体方法。本章的难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共分三节。首先介绍二次函数及其图象,并从图象得出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然后探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最后通过设置探究栏目展现二次函数的应用。

  第***章 旋转: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本章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与作图。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单*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第***章 圆:理解圆及有关概念,掌握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点,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理解概率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和应用,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本章的难点是会用列举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

  五、教学措施

  1、精心备课,设置好每个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深入浅出,帮助学生理解各个知识点,突出重点,讲透难点。

  2、加强对学生课后的辅导,尤其是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基础知识的辅导,提高他们的解题作答能力和正确率。

  3、精心**单元测试,认真分析试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对其中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集中进行分析与讲解,力求透彻。对于少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辅导,突破难点。

  4、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三(5、6)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初三数学是以*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观。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一章 证明(二),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 证明(三),第四章 视图与投影,第五章 反比例函数,第六章 频率与概率。其中证明(二),证明(三),视图与投影,这三章是与几何图形有关的。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 这两章是与数及数的运用有关的。频率与概率 则是与统计有关。

  四、教学目的

  在新课方面通过讲授《证明(二)》和《证明(三)》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能证明与三角形、*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在《视图与投影》这一章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频率与概率》这一章》让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频率与概率系进一步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反比例函数》这两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 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包括几几何何部分《证明(二)》,《证明(三)》,《视图与投影》。代娄部分《一元二次方程》, 《反比例函数》。以及与统计有关的《频率与概率》。《证明(二)》,《证明(三)》的重点是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2、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难点是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视图与投影》和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判断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并能根据三种图形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实现简单物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是理解*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明确视点、视线和盲区的内容。《一元二次方程》, 《反比例函数》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2、会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能根据图像和解析式探索和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难占是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频率与概率》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难点是注重素材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来源渠道的多样性,理解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必须借助于大量重复试验,从而提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存联系。

  六、教学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我计划在即将开始的学年教学工作中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新课开始前,用一个周左右的时间简要复**学期的所有内容,特别是几何部分。

  2、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

  3、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

  4、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习回顾。

  5、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七、教学进度:

  全学期约为22 周。安排如下:

  内容

  复**学期内容

  证明(二)

  一元二次方程

  证明(三)

  视图与投影

  反比例函数

  频率与概率

  綄合复习

  期末测试

  时间

  06.9.1—9.10

  9.11—9.30

  10.1—10.26

  10.27—11.17

  11.18—12.2

  12.3—12.17

  12.18—12.31

  20xx.1.1 —1.31

  20xx.2.1-期末考试及改卷

  课时

  6

  13

  12

  11

  8

  9

  10

  15

  5

  周次

  1-2

  3-5

  6-8

  9-12

  13-14

  15-16

  17-18

  19-21

  22

  除了以上计划外,我还将预计开展转化个别后进生工作,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

  20xx 年 9 月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篇扩展阅读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篇(扩展1)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篇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 222 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 3 6人。上学期期末参加县局统考及格率为 48 .6%,*均 55 .3分。考试成绩不理想,落后面比较大,学习风气还欠浓厚。

  二、指导思想:

  以*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观。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 教学内容 包括 : 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章命题定理与证明,第三章 图形的相似 ,第四章 锐角三角函数 ,第五章概率的计算。

  四、教学目的: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会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命题、定理、证明等概念;能正确写出证明;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性质;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三角函数及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判定方法;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世界观教育。

  五、教学重点、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 2、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难 点 是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命题定理与证明》的重点是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2、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难点是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

  《图形 的 相似》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难点是综合运用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进行推理论证,正确写出证明。

  《 锐角 三角 函数 》的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探索锐角三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已知的边与角求出未知的边与角。难点是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概率的计算》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难点是注重素材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来源渠道的多样性,理解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必须借助于大量重复试验,从而提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存联系。

  六、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材 , 适度安排教学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

  2、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课堂。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照顾好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发展。

  8、把辅优补潜工作落到实处,进行个别辅导。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22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36人。上学期期末参加县局统考及格率为48.6%,*均55.3分。考试成绩不理想,落后面比较大,学习风气还欠浓厚。

  二、指导思想:

  以*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观。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章命题定理与证明,第三章图形的相似,第四章锐角三角函数,第五章概率的计算。

  四、教学目的: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

  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会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命题、定理、证明等概念;能正确写出证明;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性质;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三角函数及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判定方法;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世界观教育。

  五、教学重点、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2、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难点是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命题定理与证明》的重点是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2、探索证

  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难点是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

  《图形的相似》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难点是综合运用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进行推理论证,正确写出证明。

  《锐角三角函数》的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探索锐角三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已知的边与角求出未知的边与角。难点是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概率的计算》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难点是注重素材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来源渠道的多样性,理解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必须借助于大量重复试验,从而提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存联系。

  六、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材,适度安排教学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

  2、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课堂。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照顾好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发展。

  8、把辅优补潜工作落到实处,进行个别辅导。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本学期我担任初三级数学教学工作任务,为更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同时向高中输送合格人才,现将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B涫敌驴胃莫L逑中吕砟瞠E嘌创新精神。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J寡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R约胺治鑫侍夂徒饩鑫侍獾哪芰

  二、学情分析:

  新学期,根据初三年级分班的实际,首先是先摸清底子,稳住学生,然后根据学生学情分布情况,重新划分学习小组,对新分班过来的学生,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使他们迅速适应新环境,然后,尽快帮他们找到新的学习榜样和新学伴,帮他们树立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以及创新意识,鼓励大家在新学期,获得更大的进步,取得更大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数学包括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章《旋转》,第***章《圆》。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代数三章,几何两章。而且本学期要授完下册第二十七章内容。

  四、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目标:

  (1)根据学情,调整好教学进度,优化学习方法,激活知识积累。

  (2)形成知识网络,解决实际问题。

  (3)强化规范训练,提高应考能力。

  (4)关注学生特长需求,做好学生心理疏导。

  具体的'说,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 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及计算;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世界观教育。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9(1)、9(2)两个班的数学课,尽管这两个班是九年级比较好的两个班,但在八年级期末考试中,数学成绩很不理想。9(1)班及格14人,优良1人;9(2)班及格12人,优良一人;成绩在50分一下的也比较多。九年级上学期是初中数学最为重要的时间段,因为第二学期就要面对总复习,中考,所以本学期的数学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本学期的知识不但多,而且都非常重要,可以说这个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使很繁重的。所以,如何在非常相对有限的时间里,在现有基础上最大可能的把两个班的数学成绩提高上来,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将来的中考打下好的基础是当前我所面对的最为紧迫的任务。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包括:第二十七章 圆,第二十八章 一元二次方程,第二十九章 相似形,第三十章, 反比例函数,第三十一章命题与证明,第三十二章,三角函数,第三十三章 频率与概率。其中,圆与一元二次方程对于学生来说不但是全新的内容,而且是中考所必考的知识点,也是更深一步学习九年级数学下册相关知识的基础,在初中数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相似形,反比例函数,频率域概率等知识同样也是中考之中的常考点。总之,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知识内容比较多,而且都比较重要。九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包括:第三十四章 二次函数,第***章 圆(2),第三十六章 抽样**与估算,第三十七章 投影与视图。在这些内容中圆(2)与二次函数是本册书的重点,在中考中考查的形式多种多样,常以大的证明题或者应用题出现,分值比较多。九年级的两本教材不断是有重要的新知识需要去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由过去那种一个题目只考查一个知识点,只有一种解题思路的单一考查形式,向一个题目涉及多个知识点的,多步的,有多种解题思路的综合考查形式的思考、解题过程的转变。

  三,存在问题。

  1、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的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教学活动涉及到多个方面,教学成绩的好坏有多种因素决定。要求比较严格、讲解比较精彩,能够吸引学生、善于把握考点这些都是有一个好成绩的因素。自己的优点在哪里,如何发挥也是重要的问题。

  2学生的成绩差,但九年级数学必需要求一定的进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效率,即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又能使学生掌握好所学知识,解决好教学过程中时间与效率的问题。

  3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严重。两个班的优良学生只有两个,怎样使数学的优良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两个班不及格的人数非常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怎样设计教学,才能即能够照顾到班里大部分的学生,又能使班里成绩较突出的学生得到更大的提高。即怎样既让差生吃饱,又让优生吃好的问题。

  4如何把握考点,如何让学生做有价值的练习。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大量的练习是必要的,每本辅导书上都有做不完的练习题。但在浩瀚的题海中,怎样把握好中考的脉搏,让学生做一些紧扣中考的题目,对学生的思维有锻炼价值的题目,而不是盲目的,机械式的,重复的练习相同的题目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5教学效果的.好坏不在于老师讲解的多精彩,而要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怎样的方法去准确的把握学情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了解自己的学生,才能为下一步的教学指明方向。

  6问题的反馈。对于这两个班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去做练习是很简单的事情,关键是如果练习完后,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什么方式使学生改正过来,又用什么方法进一步检验他们是不是真正的掌握了。

  四,措施与方法:鉴于以上的情况分析,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几方面的问题。

  1,做好第一单元的教学工作。完事开头难。做好第一单元的教学工作,不仅是因为圆这一单元是全新的内容,更是因为它处在九年级数学的开篇。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抓好了这一单元的工作,也就是为这一个学期开了一个好头,定下了一个基调,便于今后工作的顺利进行。

  2,定目标,定任务。从现在起,两个班的学生中,有哪些学生是要到达优良的,哪些学生是要求及格的,哪些学生是让他们对数学不失去兴趣,最后又要是什么结果的。以及对于要求优良的学生怎样处理,对于要求及格的学生怎样的进行教学等问题都有做到心中有数。

  3,准确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好反馈工作。要采用作业,小测验,抽查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同时,做好课上,课下练习的反馈工作,使学生通过练习得到最大的收益。

  4,认真钻研教材,钻研历年来数学中考题,钻研数学课标。首先让自己对每一章内容中中考的考点有一个清楚的把握,无论是在新授课中,还是在*时的考试中,都要有所侧重的像这些内容倾斜。

  5,思考是数学学科的灵魂。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使他们有基本的数学素养。特别是通过本学期的学习,通过教师的总结与引导,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与流程。简单的题目一看就知道从何下手,当遇到复杂的题目时,知道该怎样分析,如何下手,怎样思考,遇到阻碍如何另辟蹊径。对于这些问题,也是本学期要着重解决的。

  总之,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压力与挑战并存。数学成绩的提高,不在于一朝一夕的努力,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坚持,积累;也不在于说了什么,更多的是要看做了什么;对于学生是这样,对于老师而言同样如此。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拥有那份对教学的激情与执着和永不放弃的信念。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3)(5)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94人,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落后面比较大,学习风气还欠浓厚。正如人们所说的“现在的学生是低分低能”,我深感教育教学的压力很大,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中务必精耕细作。使用的教材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创新意识、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巧做安排。为此,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九(3)班和九(5)班比较,九(3)班学生稍活跃,但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九(5)班学生相对单纯,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分析如下:

  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性质,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运用它们进行实数的简单四则混合运算。

  2、认识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等方法解方程。经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作用,进一步提高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方程的基本能力。

  3、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欣赏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灵活运用轴对称、*移、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4、理解圆及其有关概念,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等性质特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5、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把认真教学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包括: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包括作业前清理好桌面,作业后认真检查;预习的习惯;认真看批改后的作业并及时更正的习惯;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在书上作精要笔记的习惯;妥善保管书籍资料和学习用品的习惯;认真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不同层次分别适合于差、中、好学生,课堂上的**照顾好好、中、差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发展。

  8、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后进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后进生过关,为后进生以后的发展铺*道路。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

  以上是本学期的个人教学工作计划,自己有决心不让计划成为一纸空文,在工作中一定按计划完成各项工作。争取把自己所能教给学生,让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学期末能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

  一、基本状况: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1、5)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根据学科特点,在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务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潜力、运算潜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潜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探索、猜想、发现并结合教学资料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二、指导思想:

  初三数学是以*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透过初三数学的教学,带给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潜力、思维潜力和空间想象潜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潜力。

  三、教学资料: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

  第一章特殊的*行四边形。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

  第五章投影章视图。

  第六章反比例函数。

  其中特殊的*行四形边,图形的相似,视图与投影,这三章是与几何图形有关。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这两章是与数及数的运用有关。概率的进一步认识是与统计有关。

  四、教学目的:

  在新课方面透过讲授《特殊的*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潜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证明、*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以及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的运用。《相似图形》本章透过对两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等概念的学习,全面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在《视图与投影》这一章透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潜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概率的进一步认识》这一章让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进一步体会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反比例函数》这两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潜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潜力和应变潜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包括几几何何部分《特殊的*行四边形》,《相似图形》,《视图与投影》。代数部分《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以及与统计有关的《概率的进一步认识》。《特殊的*行四边形》的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难点是运用*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相似图形》的重点是透过对两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等概念的学习,全面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难点是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视图与投影》的重点是透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决定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并能根据三种图形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实现简单物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是理解*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明确视点、视线和盲区的资料。《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2、会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能根据图像和解析式探索和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难点是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概率的进一步认识》的重点是透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难点是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

  2.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3.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4用心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

  5.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推荐。

  6.以“两头”带“中间”的思想不变。

  20xx.8.28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7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三(5、6)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初三数学是以*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观。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一章 证明(二),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 证明(三),第四章 视图与投影,第五章 反比例函数,第六章 频率与概率。其中证明(二),证明(三),视图与投影,这三章是与几何图形有关的。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 这两章是与数及数的运用有关的。频率与概率 则是与统计有关。

  四、教学目的

  在新课方面通过讲授《证明(二)》和《证明(三)》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能证明与三角形、*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在《视图与投影》这一章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频率与概率》这一章》让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频率与概率系进一步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反比例函数》这两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 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包括几几何何部分《证明(二)》,《证明(三)》,《视图与投影》。代娄部分《一元二次方程》, 《反比例函数》。以及与统计有关的《频率与概率》。《证明(二)》,《证明(三)》的重点是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2、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难点是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视图与投影》和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判断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并能根据三种图形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实现简单物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是理解*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明确视点、视线和盲区的内容。《一元二次方程》, 《反比例函数》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2、会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能根据图像和解析式探索和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难占是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频率与概率》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难点是注重素材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来源渠道的多样性,理解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必须借助于大量重复试验,从而提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存联系。

  六、教学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我计划在即将开始的学年教学工作中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新课开始前,用一个周左右的时间简要复**学期的所有内容,特别是几何部分。

  2、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

  3、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

  4、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习回顾。

  5、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七、教学进度:

  全学期约为22 周。安排如下:

  内容

  复**学期内容

  证明(二)

  一元二次方程

  证明(三)

  视图与投影

  反比例函数

  频率与概率

  綄合复习

  期末测试

  时间

  06.9.1—9.10

  9.11—9.30

  10.1—10.26

  10.27—11.17

  11.18—12.2

  12.3—12.17

  12.18—12.31

  20xx.1.1 —1.31

  20xx.2.1-期末考试及改卷

  课时

  6

  13

  12

  11

  8

  9

  10

  15

  5

  周次

  1-2

  3-5

  6-8

  9-12

  13-14

  15-16

  17-18

  19-21

  22

  除了以上计划外,我还将预计开展转化个别后进生工作,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

  20xx 年 9 月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8

  一、基本状况: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1、5)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根据学科特点,在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务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潜力、运算潜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潜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探索、猜想、发现并结合教学资料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二、指导思想:

  初三数学是以*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透过初三数学的教学,带给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潜力、思维潜力和空间想象潜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潜力。

  三、教学资料: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

  第一章特殊的*行四边形。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

  第五章投影章视图。

  第六章反比例函数。

  其中特殊的*行四形边,图形的相似,视图与投影,这三章是与几何图形有关。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这两章是与数及数的运用有关。概率的进一步认识是与统计有关。

  四、教学目的:

  在新课方面透过讲授《特殊的*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潜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证明、*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以及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的运用。《相似图形》本章透过对两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等概念的学习,全面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在《视图与投影》这一章透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潜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概率的进一步认识》这一章让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进一步体会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反比例函数》这两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潜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潜力和应变潜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包括几几何何部分《特殊的*行四边形》,《相似图形》,《视图与投影》。代数部分《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以及与统计有关的《概率的进一步认识》。《特殊的*行四边形》的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难点是运用*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相似图形》的重点是透过对两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等概念的学习,全面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难点是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视图与投影》的重点是透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决定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并能根据三种图形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实现简单物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是理解*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明确视点、视线和盲区的资料。《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2、会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能根据图像和解析式探索和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难点是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概率的进一步认识》的重点是透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难点是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

  2.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3.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4用心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

  5.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推荐。

  6.以“两头”带“中间”的思想不变。

  20xx.8.28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9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三(5、6)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初三数学是以*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观。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一章 证明(二),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 证明(三),第四章 视图与投影,第五章 反比例函数,第六章 频率与概率。其中证明(二),证明(三),视图与投影,这三章是与几何图形有关的。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 这两章是与数及数的运用有关的。频率与概率 则是与统计有关。

  四、教学目的

  在新课方面通过讲授《证明(二)》和《证明(三)》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能证明与三角形、*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在《视图与投影》这一章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频率与概率》这一章》让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频率与概率系进一步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反比例函数》这两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 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包括几几何何部分《证明(二)》,《证明(三)》,《视图与投影》。代娄部分《一元二次方程》, 《反比例函数》。以及与统计有关的《频率与概率》。《证明(二)》,《证明(三)》的重点是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2、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难点是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视图与投影》和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判断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并能根据三种图形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实现简单物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是理解*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明确视点、视线和盲区的内容。《一元二次方程》, 《反比例函数》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2、会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能根据图像和解析式探索和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难占是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频率与概率》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难点是注重素材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来源渠道的多样性,理解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必须借助于大量重复试验,从而提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存联系。

  六、教学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我计划在即将开始的学年教学工作中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新课开始前,用一个周左右的时间简要复**学期的所有内容,特别是几何部分。

  2、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

  3、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

  4、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习回顾。

  5、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七、教学进度:

  全学期约为22 周。安排如下:

  内容

  复**学期内容

  证明(二)

  一元二次方程

  证明(三)

  视图与投影

  反比例函数

  频率与概率

  綄合复习

  期末测试

  时间

  06.9.1—9.10

  9.11—9.30

  10.1—10.26

  10.27—11.17

  11.18—12.2

  12.3—12.17

  12.18—12.31

  20xx.1.1 —1.31

  20xx.2.1-期末考试及改卷

  课时

  6

  13

  12

  11

  8

  9

  10

  15

  5

  周次

  1-2

  3-5

  6-8

  9-12

  13-14

  15-16

  17-18

  19-21

  22

  除了以上计划外,我还将预计开展转化个别后进生工作,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

  20xx 年 9 月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3)(5)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94人,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落后面比较大,学习风气还欠浓厚。正如人们所说的“现在的学生是低分低能”,我深感教育教学的压力很大,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中务必精耕细作。使用的教材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创新意识、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巧做安排。为此,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九(3)班和九(5)班比较,九(3)班学生稍活跃,但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九(5)班学生相对单纯,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分析如下:

  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性质,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运用它们进行实数的简单四则混合运算。

  2、认识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等方法解方程。经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作用,进一步提高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方程的基本能力。

  3、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欣赏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灵活运用轴对称、*移、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4、理解圆及其有关概念,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等性质特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5、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把认真教学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包括: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包括作业前清理好桌面,作业后认真检查;预习的习惯;认真看批改后的作业并及时更正的习惯;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在书上作精要笔记的习惯;妥善保管书籍资料和学习用品的习惯;认真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不同层次分别适合于差、中、好学生,课堂上的**照顾好好、中、差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发展。

  8、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后进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后进生过关,为后进生以后的发展铺*道路。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

  以上是本学期的个人教学工作计划,自己有决心不让计划成为一纸空文,在工作中一定按计划完成各项工作。争取把自己所能教给学生,让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学期末能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篇(扩展2)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篇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已发展的广泛空间。通过本期的教学,提供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级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手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观。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九年级数学包括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章《旋转》,第***章《圆》。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代数三章,几何两章。而且本学期要授完下册第二十七章内容。

  三、教学目标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 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 生具有良好的学**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及计算;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世界观教育。

  四、基本情况

  本学期本人所任教班级是九(5)班,***58人,男生30人,女生28人,通过对上期末检测分析,发现本班学生存在很严峻的两极分化。 一方面是*时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基本上把握了学习的数学的方 法和技巧, 对学习数学爱好浓厚。 另一方面是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 数学已经落后很远,基本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针对以上情况本人将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措拖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认真研究教材,体会新课标理念,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和批改作业,同时让学生认真学习。

  2、通过介绍数学家、数学史和数学趣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营造**、**、*等,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共享发现快乐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4、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多种途径探求问题的解决方式。

  5、培育学生良好的数学学**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6、进行分层教育的`探索,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7、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积极参加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

  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

  2、课堂上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学的容易,学的轻松,学的愉快,注意精讲精练。

  3、布置作业做到精炼,右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及时认真批改,同时注意分层教学。

  4、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规律,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规律,应引导学生搞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弄清抽象、概括或证明的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5、对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计划地进行。并要随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断加深,逐步提高对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本学期我担任初三级数学教学工作任务,为更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同时向高中输送合格人才,现将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B涫敌驴胃莫L逑中吕砟瞠E嘌创新精神。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J寡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R约胺治鑫侍夂徒饩鑫侍獾哪芰

  二、学情分析:

  新学期,根据初三年级分班的实际,首先是先摸清底子,稳住学生,然后根据学生学情分布情况,重新划分学习小组,对新分班过来的学生,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使他们迅速适应新环境,然后,尽快帮他们找到新的学习榜样和新学伴,帮他们树立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以及创新意识,鼓励大家在新学期,获得更大的进步,取得更大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数学包括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章《旋转》,第***章《圆》。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代数三章,几何两章。而且本学期要授完下册第二十七章内容。

  四、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目标:

  (1)根据学情,调整好教学进度,优化学习方法,激活知识积累。

  (2)形成知识网络,解决实际问题。

  (3)强化规范训练,提高应考能力。

  (4)关注学生特长需求,做好学生心理疏导。

  具体的说,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 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及计算;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世界观教育。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 222 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 3 6人。上学期期末参加县局统考及格率为 48 .6%,*均 55 .3分。考试成绩不理想,落后面比较大,学习风气还欠浓厚。

  二、指导思想:

  以*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观。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 教学内容 包括 : 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章命题定理与证明,第三章 图形的相似 ,第四章 锐角三角函数 ,第五章概率的计算。

  四、教学目的: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会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命题、定理、证明等概念;能正确写出证明;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性质;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三角函数及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判定方法;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世界观教育。

  五、教学重点、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 2、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难 点 是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命题定理与证明》的重点是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2、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难点是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

  《图形 的 相似》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难点是综合运用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进行推理论证,正确写出证明。

  《 锐角 三角 函数 》的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探索锐角三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已知的边与角求出未知的边与角。难点是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概率的计算》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难点是注重素材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来源渠道的多样性,理解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必须借助于大量重复试验,从而提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存联系。

  六、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材 , 适度安排教学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

  2、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课堂。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照顾好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发展。

  8、把辅优补潜工作落到实处,进行个别辅导。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三(5、6)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初三数学是以*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观。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一章 证明(二),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 证明(三),第四章 视图与投影,第五章 反比例函数,第六章 频率与概率。其中证明(二),证明(三),视图与投影,这三章是与几何图形有关的。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 这两章是与数及数的运用有关的。频率与概率 则是与统计有关。

  四、教学目的

  在新课方面通过讲授《证明(二)》和《证明(三)》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能证明与三角形、*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在《视图与投影》这一章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频率与概率》这一章》让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频率与概率系进一步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反比例函数》这两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 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包括几几何何部分《证明(二)》,《证明(三)》,《视图与投影》。代娄部分《一元二次方程》, 《反比例函数》。以及与统计有关的《频率与概率》。《证明(二)》,《证明(三)》的重点是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2、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难点是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视图与投影》和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判断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并能根据三种图形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实现简单物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是理解*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明确视点、视线和盲区的内容。《一元二次方程》, 《反比例函数》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2、会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能根据图像和解析式探索和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难占是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频率与概率》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难点是注重素材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来源渠道的多样性,理解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必须借助于大量重复试验,从而提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存联系。

  六、教学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我计划在即将开始的学年教学工作中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新课开始前,用一个周左右的时间简要复**学期的所有内容,特别是几何部分。

  2、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

  3、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

  4、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习回顾。

  5、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七、教学进度:

  全学期约为22 周。安排如下:

  内容

  复**学期内容

  证明(二)

  一元二次方程

  证明(三)

  视图与投影

  反比例函数

  频率与概率

  綄合复习

  期末测试

  时间

  06.9.1—9.10

  9.11—9.30

  10.1—10.26

  10.27—11.17

  11.18—12.2

  12.3—12.17

  12.18—12.31

  20xx.1.1 —1.31

  20xx.2.1-期末考试及改卷

  课时

  6

  13

  12

  11

  8

  9

  10

  15

  5

  周次

  1-2

  3-5

  6-8

  9-12

  13-14

  15-16

  17-18

  19-21

  22

  除了以上计划外,我还将预计开展转化个别后进生工作,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

  20xx 年 9 月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22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36人。上学期期末参加县局统考及格率为48.6%,*均55.3分。考试成绩不理想,落后面比较大,学习风气还欠浓厚。

  二、指导思想:

  以*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观。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章命题定理与证明,第三章图形的相似,第四章锐角三角函数,第五章概率的计算。

  四、教学目的: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

  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会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命题、定理、证明等概念;能正确写出证明;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性质;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三角函数及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判定方法;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世界观教育。

  五、教学重点、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2、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难点是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命题定理与证明》的重点是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2、探索证

  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难点是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

  《图形的相似》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难点是综合运用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进行推理论证,正确写出证明。

  《锐角三角函数》的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探索锐角三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已知的边与角求出未知的边与角。难点是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概率的计算》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难点是注重素材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来源渠道的多样性,理解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必须借助于大量重复试验,从而提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存联系。

  六、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材,适度安排教学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

  2、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课堂。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照顾好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发展。

  8、把辅优补潜工作落到实处,进行个别辅导。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

  九年级时间非常紧张,既要完成新课的教学任务,又要考虑到在九年级下册时对初中阶段整个数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所以在制定九年级的教学计划时,一定要留意时间的安排,同时掌握好教学进度。

  一、学情分析

  九年级一班和二班分别是由原八(1)班、八(3)直接升级而成的班级。通过对上期末检测分析,发现本班学生存在很严峻的两极分化。 一方面是*时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基本上把握了学习的数学的方 法和技巧, 对学习数学爱好浓厚。 另一方面是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 数学已经落后很远,基本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 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 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都能够在此数学学 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已发展的广泛空间。通过本期的教学,提供进 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 能力、思维级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培养学生手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观。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及计算;会解一元二次方 程;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 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 应用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 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世界观教育。

  四、教材分析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本章主要内容是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化 简和有关的计算。本章重点是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二次根式的化 简和计算。本章的难点是准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本章主要是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 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章重 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及详细方法。 本章的难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章 旋转: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朴*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本章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 质与作图。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单*面图 形旋转后的图形。

  第***章 圆:理解圆及有关概念,掌握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索圆周角与圆心 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点, 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本章内容知识点多,而且都比较复杂,是整个初中几何中最难的一个教学内容。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理解概率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和应用,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本章的 难点是会用列举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认真研究教材,体会新课标理念,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和批改作业,同时让学生认真学习。

  2、通过介绍数学家、数学史和数学趣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营造**、**、*等,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共享发现快乐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4、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多种途径探求问题的解决方式。

  5、培育学生良好的数学学**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6、进行分层教育的探索,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7、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积极参加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

  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

  2、课堂上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学的容易,学的轻松,学的愉快,注意精讲精练。

  3、布置作业做到精炼,右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及时认真批改,同时注意分层教学。

  4、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规律,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规律,应引导学生搞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弄清抽象、概括或证明的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5、对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计划地进行。并要随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断加深,逐步提高对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七、加强德育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重要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进行这一课题实践时必须注意方法上文道结合,做到自然妥贴,切忌生搬硬套,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恰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滋润万物。

  1、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爱国**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们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版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1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4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 (1+2) 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2、利用数学应用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强化应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不仅在于数学应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启发学生,数学知识只有最终同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实用价值。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该给学生针对性地布置了一些实习作业,;或者建议学生到农村、工厂、建筑工地参观学习,了解数学知识在各方面的应用。总之,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必须密切配合社会形势,市场经济变化态势,及时增加渗透生活、生产常识、金融投资常识、市场竞争常识等,引导学生处处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以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利用数学美培养学生集体**观念。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早断言: 。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对称、秩序、**等方面。

  八、积极推进 型课堂建设,做好 的课题研究。

  **高效 三维”目标的**;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和教学目标的**;教学进度和教学难易度的**。还包括师生关系的**;生生关系的**;学生身心的**;课堂教学气氛的**;课内与课外的**;学生学习成绩与自身成长的**等等。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最新一年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7

  一、本学期教学任务:

  通过本期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上,学习分式与分式方程的相关知识,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掌握二次根式的计算或化简,初步理解定义和定理的含义与证明, 掌握理解相似图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条件,能够熟练应用,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在数学的认识与理解上应该要上一个台阶。在情 感与态度上,通过本期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在**、**、合作、探究、有序、分享发现快乐,感受学习的快乐。在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积极参与 对知识的探究,经历发现知识,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道路上坎坎坷坷,达到深刻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达到“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境 界,在经历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 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近其发展的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二、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把认真教学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2、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3、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5、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两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上的**照顾到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发展。

  6、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道路。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8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三(5、6)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初三数学是以*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观。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一章 证明(二),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 证明(三),第四章 视图与投影,第五章 反比例函数,第六章 频率与概率。其中证明(二),证明(三),视图与投影,这三章是与几何图形有关的。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 这两章是与数及数的运用有关的。频率与概率 则是与统计有关。

  四、教学目的

  在新课方面通过讲授《证明(二)》和《证明(三)》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能证明与三角形、*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在《视图与投影》这一章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频率与概率》这一章》让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频率与概率系进一步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反比例函数》这两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 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包括几几何何部分《证明(二)》,《证明(三)》,《视图与投影》。代娄部分《一元二次方程》, 《反比例函数》。以及与统计有关的《频率与概率》。《证明(二)》,《证明(三)》的重点是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2、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难点是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视图与投影》和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判断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并能根据三种图形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实现简单物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是理解*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明确视点、视线和盲区的内容。《一元二次方程》, 《反比例函数》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2、会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能根据图像和解析式探索和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难占是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频率与概率》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难点是注重素材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来源渠道的多样性,理解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必须借助于大量重复试验,从而提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存联系。

  六、教学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我计划在即将开始的学年教学工作中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新课开始前,用一个周左右的时间简要复**学期的所有内容,特别是几何部分。

  2、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

  3、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

  4、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习回顾。

  5、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七、教学进度:

  全学期约为22 周。安排如下:

  内容

  复**学期内容

  证明(二)

  一元二次方程

  证明(三)

  视图与投影

  反比例函数

  频率与概率

  綄合复习

  期末测试

  时间

  06.9.1—9.10

  9.11—9.30

  10.1—10.26

  10.27—11.17

  11.18—12.2

  12.3—12.17

  12.18—12.31

  20xx.1.1 —1.31

  20xx.2.1-期末考试及改卷

  课时

  6

  13

  12

  11

  8

  9

  10

  15

  5

  周次

  1-2

  3-5

  6-8

  9-12

  13-14

  15-16

  17-18

  19-21

  22

  除了以上计划外,我还将预计开展转化个别后进生工作,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

  20xx 年 9 月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9

  九年级时间非常紧张,既要完成新课的教学任务,又要考虑到在九年级下册教学时对初中阶段整个数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所以在制定九年级上学期的教学计划时,一定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同时把握好教学进度。

  一、学情分析

  1、新学期,根据九年级合班的实际,首先是先摸清底子,稳住学生,然后根据学生学情分布情况,重新划分学习小组,对新合班过来的学生,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使他们迅速适应新环境,然后,尽快帮他们找到新的学习榜样和新学伴,帮他们树立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以及创新意识,鼓励大家在新学期,获得更大的进步,取得更大的发展。

  2、通过对上期期末检测分析,发现本班学生存在很严重的两极分化。一是*时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的数学的方法和技巧,但学习数学兴趣不够浓厚,怕吃苦,,少问,欠钻研精神;二是相当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数学已经落后很远很远,基本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指导思想

  1、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继续深入开展新课程教学**。以提高学生中考成绩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题答题的能力。

  2、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3、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完成九年级下册新授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性质;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研究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基本性质并加以理解应用;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3、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世界观教育。

  四、教材分析

  1、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本章主要是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章重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及具体方法。本章的难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2、第22章 二次函数本章主要研究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基本性质,用二次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用二次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认识再提高一步,从而提高运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第23章旋转: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本章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与作图。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单*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4、第24章圆:理解圆及有关概念,掌握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点,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本章内容知识点多,而且都比较复杂,是整个初中几何中最难的一个教学内容。

  5、第25章概率初步:理解概率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和应用,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本章的难点是会用列举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

  五、教学措施

  1、精心备课,设置好每个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深入浅出,帮助学生理解各个知识点,突出重点,讲透难点。

  2、加强对学生课后的辅导,尤其是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基础知识的辅导,提高他们的解题作答能力和正确率。

  3、精心**单元测试,认真分析试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对其中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集中进行分析与讲解,力求透彻。对于少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辅导,突破难点。

  4、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六、课时安排

  1、根据《教师用书》的安排,九年级上册全书共需68课时,各章教学时间具体分配如下:

  ⑴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 (13课时);

  ⑵第22章 二次函数 (15课时);

  ⑶第23章旋转( 8课时);

  ⑷第24章圆 (17课时);

  ⑸第25章概率初步 (15课时)。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课时安排计划。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本学期我担任初三级数学教学工作任务,为更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同时向高中输送合格人才,现将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新学期,根据初三年级分班的实际,首先是先摸清底子,稳住学生,然后根据学生学情分布情况,重新划分学习小组,对新分班过来的学生,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使他们迅速适应新环境,然后,尽快帮他们找到新的学习榜样和新学伴,帮他们树立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以及创新意识,鼓励大家在新学期,获得更大的进步,取得更大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数学包括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章《旋转》,第***章《圆》。第二十五章《概率初

  初步》。代数三章,几何两章。而且本学期要授完下册第二十七章内容。

  四、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目标:

  (1)根据学情,调整好教学进度,优化学习方法,激活知识积累。

  (2)形成知识网络,解决实际问题。

  (3)强化规范训练,提高应考能力。

  (4)关注学生特长需求,做好学生心理疏导。

  具体的说,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及计算;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世界观教育。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篇(扩展3)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篇

【精华】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透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潜力、逻辑思维潜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从目前来看1班优生有一些,学生十分活跃,但也有不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而且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潜力。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资料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等方法解方程。经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作用,进一步提高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方程的基本潜力。

  2、透过学**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利用它来表示某些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对函数的认识和应用潜力。

  3、透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欣赏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灵活运用轴对称、*移、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4、理解圆及其有关概念,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等性质特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潜力。

  5、透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把教学工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资料,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用心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用心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潜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用心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包括①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包括作业前清理好桌面,作业后认真检查;②预习的习惯;③认真看批改后的作业并及时更正的习惯;④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⑤在书上作精要笔记的习惯;⑥妥善保管书籍资料和学习用品的习惯;⑦认真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8、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潜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道路。

  五、课时安排

  1、根据《教师用书》的安排,九年级上册全书共需60课时,各章教学时间具体分配如下:

  ⑴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12课时);

  ⑵第22章二次函数(12课时);⑶第23章旋转(6课时);⑷第24章圆(20课时);⑸第25章概率初步(10课时)。

  2、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自己教学的实际状况制定适宜的课时安排计划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教学思想:

  1、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

  3、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4、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

  5、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

  6、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惯,实事求是的态度。

  7、顽强的学习毅力和**思考、探索的新思想。

  8、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备课。

  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抓住课堂45分钟。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五章。

  第一章:分式。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圆。

  第四章:图形的全等。

  第五章:样本与总体。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备课**进度,**练习,进行教学,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

  (3)课后反馈。

  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三、不断钻研业务,提高业务能力及水*。

  积极参加业务学习,看书、看报,参加学校**的培训,使之更好的为基础教育的**努力,掌握新的技能、技巧,不断努力,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努力使教学更务实,方法更灵活,**更先进。

  四、提高质量的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

  2、认真备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3、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4、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5、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以“两头”带“中间”战略思想不变。

  8、深化两极生的训导。

  五、周教学进度安排。

  1、整式的除法:会单项式或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2、分式的基本性质、运算:会约分、通分、乘除、加减运算。

  3、分式方程解法:会解分式方程。

  4、一元二次方程及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5、完成与探索的总结: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6、圆的相关知识:了解圆的有关概念。

  7、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掌握各种位置关系有应用。

  8、圆的相关问题:综合知识。

  9、期中前复习:查漏补缺

  10、期中检测:自我检查相当激励。

  11、全等三角形的识别:学会判断。

  12、命题与证明:学会初步说理。

  13、尺规作图:会简单地尺规作图。

  14、复习:总结本章。

  15、样本与总体:能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样。

  16、用样本估计总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明白原因。

  17、概率:懂得概率含义与预测。

  18、本章小结:熟练掌握本章内容。

  19、总复习:本章内容及串联。

  20、期终考试:检测师生的教与学。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22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36人。上学期期末参加县局统考及格率为48.6%,*均55.3分。考试成绩不理想,落后面比较大,学习风气还欠浓厚。

  二、指导思想:

  以*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观。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章命题定理与证明,第三章图形的相似,第四章锐角三角函数,第五章概率的计算。

  四、教学目的: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

  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会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命题、定理、证明等概念;能正确写出证明;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性质;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三角函数及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判定方法;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世界观教育。

  五、教学重点、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2、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难点是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命题定理与证明》的重点是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2、探索证

  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难点是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

  《图形的相似》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难点是综合运用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进行推理论证,正确写出证明。

  《锐角三角函数》的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探索锐角三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已知的边与角求出未知的边与角。难点是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概率的计算》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难点是注重素材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来源渠道的多样性,理解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必须借助于大量重复试验,从而提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存联系。

  六、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材,适度安排教学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

  2、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课堂。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照顾好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发展。

  8、把辅优补潜工作落到实处,进行个别辅导。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篇(扩展4)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篇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基本教学目标。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从日常生活入手,结合课堂教学活动,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最终圆满完成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将其转化为理性思维。通过课堂教学、课堂练习、课堂作业、课后巩固等多种方法和**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数学思维模式;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自主探索、学会总结规律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本章次要学习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及运算,它一方面是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另一方面也是为今后的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并对其分类和比较大小;理解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的意义并利用它们的性质进行化简和计算;理解有理数的各种运算法则、运算定律和运算顺序,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本章的难点在于理解有理数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并将它们应用到实际解题和计算中。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本章通过日常生活事例引入代数式的概念,进而导出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并对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进行探究,加深学生对式的理解和对数的认识。本章重点内容理解单项式、多项式及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的法则及整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难点在于理解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并将其熟练的'应用于整式的计算。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次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既是本学期重点内容之一,也为今后学习其它方程的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方程思想。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本章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本章从生活图形、图案入手,通过对点、线、角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并逐步将感性认识上升到抽象的数学图形。本章的重点一方面是掌握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有关性质,并进行线段和差、角的和差的计算;理解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及应用。另一方面是着重培养学生看图和识图的能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本章的难点在于线段和角的有关计算。

  三、学情分析

  本期我任七年级125班的数学教学。通过查阅新生录取成绩册,对比小学*时成绩与小学毕业成绩,以及对部分新生的**摸底,发现两个班新生数学成绩参差不齐,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虽然不乏高分,但普遍成绩较差。数学不及格的人数达到半数以上,甚至多名学生数学成绩是十几分。从小学毕业试卷分析可以看出,相当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简单计算,缺乏灵活运用的能力;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认识有理数和整式,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代数式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运用代数式进行描述。通过对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掌握基本的识图与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形――点、线和角。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抽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并用有理数、代数式表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探究点、线、角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三视图、展开图,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培养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模式;通过解决问题过程相互合作,养成**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习,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

  五、主要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潜心钻研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备课,精心设置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上好每一堂课,阅好每一份试卷,搞好每一节辅导,**好每一次测验。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向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喻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数学特长生。

  3、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六、课时安排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入学了,学生总体情况如下:七年级(1)(5)班学生:78人,通过入学考试发现,学生的数学成绩参差不齐,总体上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上看,小学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相应的较为简单的应用题,对图形、图形的面积、体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认识,无论是代数的知识,图形的知识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这就是初中的内容,本学期将要学习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在数学的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惯上,部分小学的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习等,都应得到强化;通过前面几天的观察,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是很感兴趣的,尽管成绩较差,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严重丧失信心,因此要给这部分学生树信心,鼓干劲;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生活,同时,对于学习新教材,学生仍然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对于我自己,也有一个研究新教材,新标准,扩充教材的过程,对于我仍然是一个挑战。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生活中熟悉的图形展开研究,包括图形的形状、构成、性质、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图形的截面,图形的方向视图等。

  这部分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在展开与折叠等数学活动过程中,认识常见几何体及点、线、面的一些性质;再通过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等活动,在*面图形与几何体的转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最后,由立体图形转向*面图形,在丰富的活动中使学生认识一些*面图形的简单性质。

  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是认识到事物的重要**,在学习过程中,要亲自去展开与折叠、切截,亲自去观察、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从而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以及使用计算器作简单的有理数运算。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从实际问题情境与已有的小学数学知识基础着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新的有理数的一些概念,探索有理数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在方法上采用了由具体特殊的现象发现一般规律,使学生初步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初步学会表示数量关系的一些数学工具以及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同时适当**练习和习题的难度,引人计算器,避免不必要的烦琐的计算。这部分的内容不仅是为下一部分内容“整式的加减”的学习作好一个铺垫,而且是整个初中数学“数与代数”内容中关于“数”的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内容,可以说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一个重点。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

  列代数式,单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多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去括号法则,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求代数式的值。重点:去括号,合并同类项。难点:对单项式系数,次数,多项式次数的理解与应用。整式是简单代数式的一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整式表示有关

  的量,体现了变量与常量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数的理解。本章中列代数式,去括号及合并同类项是后面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求代数式的值在中考命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四章 基本*面图形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队物体形状的认识由模糊、感性的上升到抽象的数学图形,学会画简单的立体图形,通过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介绍立体图形与*面图形的关系,从而引人组成立体图形和*面图形的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的介绍,进而以此为基础介绍角、相交线、*行线的有关概念与性质以及*行线的识别方法,并介绍这些知识的一些初步应用。

  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以学生在小学所学的“空间与图形”知识为基础,通过大量丰富的立体、*面图形,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立体图形和*面图形的认识与感受,探索图形中存在的简单关系,初步体验一些变换的思想,初步学会数学说理。在这部分的内容编排上,以体——面——线——点为序,从学生周围的、熟悉的各种物体入手,直观认识立体图形,然后通过视图与展开图,进一步加以认识,再转到对各种*面图形的认识,对基本图形——点和线的认识,最后认识角、相交线及*行线。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分析、在操作中体验变换。这部分内容也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又一个重点。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解方程和运用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丰富的实例,从中寻找等量关系,建立一元一次方程。利用天*直观地归纳等式的性质,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归纳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建立方程模型,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总结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第五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数据的收集、数据的表示、可能还是确定。前两部分是属于统计范畴的内容,后一部分属于概率范畴的内容,整个内容围绕着真实的数据展开教学。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以大量丰富的实际生活例子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操作与合作探索活动学会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的简单方法,并用来处理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问题,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这部分内容的引入是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可以帮助人们对大量的数据作出合理的推断与预测的一种新的研究工具——统计与概率。

  三、明确本期教学目标:

  本期教材知识内容为“丰富的图形世界”、“有理数及其运算”、“整式及其加减”、“基本*面图形”、“一元一次方程”、“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数和代数式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代数式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有理数的代数式来进行描述;学生在经历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识图与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进而认识角、相交线和*行线,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推理技能;学生通过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并进行交流活动的全过程,体会数据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技能,形成对统计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学会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有理数、代数式刻划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②学生通过在探索图形(点、线、角、相交线、*行线)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面图形与几何体的相互转换(三视图、展开图)等到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在合理的推证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③学生能在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中,学会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并能用实例进行检验,从而增加可信度或否定。

  ④学会能结合生活实际的具体

  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⑤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对比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并学会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⑥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习,养成**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3、情感与态度目标:

  ①学生通过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乐于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与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②学会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勇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③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到数学中的有理数、代数式和几何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认识到这些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而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④初步认识到数学活动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的探索过程,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

  ⑤学会在**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虚心听取、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⑥通过阅读学习,了解我国数学家在数学上的杰出贡献,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

  上述

  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否则它们的实现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数学建模,野外测量,七巧板游戏,课件演示。使学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4、挖掘数学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5、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6、用哲理的高度,站在系统的高度,思如泉涌的精神状态,八方联系,浑然一体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得松。成绩好,发展学生的素质。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二周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三―――七周

  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 第八―――十周

  期中考试 第十―周

  第四章:基本*面图形 第十――十三周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十四-十六周

  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及其整理 第十七周

  总复习、期末考试 第十八—二十周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

  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1、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所有数学知识学习,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问题情景引入学习主题,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问题,以展开数学探究。

  2、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在提供学习素材的基础上,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如提出了大量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立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以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识,包括归纳法则与方法,描述概念等。

  3、使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地信心。力图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展开。

  4、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课本中的习题分为两类:一类面向全体学生,为他们熟悉和巩固新学的数学知识,加深对相关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所设;另一类则面向更多数学学习需求

  二、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2、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去其他老师的听课,吸取他们的优点,改进自己的工作。

  4、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成绩。

  6、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形成,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三、教学安排

  二月:第五章三月:第六、七章四月:第八章

  五月:第九章六月:第十章七月:总复习

  四、复习考试

  好的耕耘,好的收获。教学工作有喜有乐也有苦。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原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争取本学期教学工作有进步。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

  这个学期我任教初一1班、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为了使工作更加地到位、细致,我针对这个学期的工作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以“促进课堂**,提高教学实效性”为工作中心,力争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教育理念,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大胆开创课堂教育教学方法,争取做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

  二、工作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素质,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形成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为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一批数学尖子,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及格人数较少。形成良好学风。形成良好的数学学**惯。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一)多方面学习,树立新理念

  开学初就要认真通读数学新课程标准,潜心研究,反复揣摩。以《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为依据是用好教材的前提,所以一定要认真领会《标准》编导意图,去指导教学实践,以便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数学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持续、**的发展。

  (二)掌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在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要求“**自主”但学生环境的更换并不等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中学生的诸多能力。因此对学习道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鉴于这些心理特征,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时时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要想办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离开数学知识将无法进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同时在言行上,教师要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初一学生普遍保留小学阶段积极举手发言的良好习惯,面对孩子们这种学习热情,教师应该表示赞赏,给予肯定,同时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有轮流发言的机会。

  (三)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1)在教师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读教材,驾驭教材,认真备课,认真备学生,认真备教法。对所讲知识的每一环节的过渡都要精心设计。给学生出示的问题也要有层次,有梯度,知识的达标程度教师更要掌握,使优生吃饱,差生吃好。在学生方面,把学生按座次和成绩分成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在课堂上发挥小组的集体力量,这样用辅优,帮差,带中间的方法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尽量做到“学生自学能学会的不讲”、“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己总结的不讲”、“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互相帮助下能学会的不讲。”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潜能全部挖掘出来。

  (四)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小学阶段科目少,内容浅,学生学习方法即使差一些,只要用心,用功,总可以应付。但是一进中学,有些学生纵然很努力,成绩依旧上不去,这说明中学阶段学习方法问题已成为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知识的内存规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逐步提高分析、判断、综合、归纳的解题能力,我向学生介绍的方法是:“两先,两后,”既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也就是引导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发现问题,带着问题有目的性的听课,效果会更好。课后注意及时复习巩固以及经常复习巩固,使学过的知识达到永久记忆,遗忘缓慢。如果学生能真正按照此方法,再加之自己特有的经验,一定是学起来轻松愉悦,成绩优异的。

  三、工作进程安排:

  第一章:有理数、15至18课时。

  第二章:代数式、8至10课时。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12至14课时。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13至15课时。

  重点把握第二、三章的知识内容,努力钻研教材与教育教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去探讨数学问题,紧密联系实际问题,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热爱数学,并且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均分和优秀率上涨的幅度。

  总之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需要学习的地方比较多,更多地向经验丰富的同行学习,并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

  一,指导思想

  随着数学自身发生巨大的变化,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数学新课标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几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过程并学会在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2,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3,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发展的**,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逐步形成数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这两班共有学生118人。七年级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不是很好,还有待于提高与培养以及加强训练。同时本学期内还将加强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尤其是运用语言对几何问题进行推理论证,并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等。其次,抓好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及时复习,总结前节课知识的好习惯,表扬和鼓励学生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学习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

  七年级学生常常因守小学算树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四章: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经历字母表示数的过程;

  2.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3.让学生在探索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的活动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挖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用数学”的信心。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您现在访问的是数学教学计划,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五,提高科学教育质量的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有助于学生进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道路。

  8,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9,开展课题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习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

  一,指导思想

  随着数学自身发生巨大的变化,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数学新课标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几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过程并学会在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2,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3,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发展的**,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逐步形成数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这两班共有学生118人。七年级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不是很好,还有待于提高与培养以及加强训练。同时本学期内还将加强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尤其是运用语言对几何问题进行推理论证,并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等。其次,抓好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及时复习,总结前节课知识的好习惯,表扬和鼓励学生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学习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

  七年级学生常常因守小学算树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四章: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经历字母表示数的过程;

  2.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3.让学生在探索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的活动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挖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用数学”的信心。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五,提高科学教育质量的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有助于学生进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道路。

  8,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9,开展课题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习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六,全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1.1正数和负数

  2课时

  1.2有理数

  4课时

  1.1——1.2测试

  2课时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4课时

  1.3测试

  2课时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5课时

  1.5有理数的乘方

  4课时

  小结

  2课时

  全章测试

  3课时

  2.1整式

  2课时

  2.2正式的加减

  4课时

  2.1——2.2测试

  2课时

  小结

  2课时

  全章测试

  2课时

  期中复习

  7课时

  3.1.1一元一次方程

  2课时

  3.1.2等式的性质

  2课时

  3.1.1——3.1.2测试

  2课时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3课时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3课时

  3.2——3.3测试

  2课时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3课时

  小结

  2课时

  全章测试

  2课时

  4.1多姿多彩的图形

  4课时

  4.2直线、射线、线段

  3课时

  4.1——4.2测试

  2课时

  4.3角

  4课时

  4.3测试

  2课时

  4.4课题学习

  1课时

  小结

  2课时

  全章测试

  2课时

  期末复习

  8课时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7

  一、本单元内容

  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从比较角的大小引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认识*角和周角,以及*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画指定度数的角。

  二、单元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三、单元学习重难点

  1、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及区别。

  2、量角和画角。

  四、单元内容的前后联系

  1、已经学过的内容:认识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尺画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同时又认识了锐角和钝角,能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钝角。

  2、本单元的内容

  包括直线、射线和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画角。

  五、单元措施

  1、恰当把握教学目标。

  2、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3、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4、努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六、本单元知识结构

  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

  从比较角的大小引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认识*角和周角,以及*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

  画指定度数的角

  七、学习内容和课时安排

  直线、射线和角、1课时

  角的度量、1课时

  角的分类、1课时

  画角、1课时

  八、学具准备

  三角板、量角器、活动角

  九、课时安排

  直线、射线和角、1课时

  建议借助教材和已有生活经验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角的度量、1课时

  建议借助教材和已有生活经验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进行学习。

  角的分类、1课时

  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引导进行学习。

  画角、1课时

  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引导进行学习。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8

  一、学情分析:

  这批学生整体基础较差,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所以任务艰巨。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位数极少。对待转化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较差。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强化几何训练,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学生学**有困难,对学习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好。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全面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行线;第6章:*面直角坐标系;第7章:三角形;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三、教研工作

  认真学习业务理论,并做好一周一次的业务笔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一切课题研究活动,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在学习策略上及时指导学生,培养思维,方法技巧,提升能力。及时对教学活动作出反思,每周写出一至两个教学反思,真正体会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自己。每周及时上传四个教案和四个课时作业。认真做到备学生。每周整理出一个**教案,及时上传。发挥多**教学优势,积极利用和制作课件,提高自己电化教学能力。

  四、学困生转化

  积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对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帮助他们找到应对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对学困生刘松和孙倩进行转化,针对其弱点不专心,几何不入门等进行及时点拨,引导,训练,使其成绩有明显提高,更上升一个等级。

  五、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到教学相长。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及时反馈学习信息,搞好学习评价,教会学生学习,做学生的引导者。

  2、随时培养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适时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给出数学相应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课时安排(教学进度)

  第一周

  5.1相交线

  5.2*行线

  5.3*行线性质

  5.4*移

  第二周

  数学活动小结

  6.1*面直角坐标系

  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第三周

  数学活动

  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第四周

  7.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7.4镶嵌

  活动小结

  期中考试

  第五周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8.2消元五一放假

  8.3再探实际问题和二元一次方程组

  小结

  第六周

  9.1不等式

  9.2探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不等式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七周

  9.4课题学习

  小结

  10.1统计**

  10.2直方图立

  10.3课题学习

  第八周

  期末复习考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9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期我担任的数学教学工作。七(5)班共有70名学生,通过小学的升学成绩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好,不及格的同学较少;在学**惯上,部分学生的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习等,都应得到强化。在近日的学习中,后面的学生掌握的非常不好,可能是刚开学还没有完全适应过来,或初中知识比小学的难度大一些。总之,我会和孩子们共同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二、教材基本结构分析

  本学期初一数学教学工作共分为6章。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三章代数式

  第四章*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

  1、利用图形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认识并能字母表示算式,初步认识角并解决实际问题。

  3、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消元”思想初步理解化“未知”为“已知”和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

  4、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总之在每一章中都要与学生一起认真的来研究学习。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数学建模,野外测量,七巧板游戏,课件演示。使学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4、挖掘数学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4、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

  5、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全面发展。

  6、在教学中注意既要使用好教材,又要走出教材,同社会实践相结合。

  7、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在合作交往中学习。

  8、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9、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获得知识。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关注学生会不会**题,会不会思考,是不是在学习方法中获得情感体验。

  10、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提倡和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并且对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做太多的限制。

  11、转变过去只看学生测试成绩的评价**,建立开放的、多元化的评价**。

  12、注重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次数,认真程度,行为表现等进行评价。

  13、注重对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极其对探究结果的表达来评价。

  14、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涵的潜能,所表现出来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的一点小进步。

  15、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互相合作学习,根据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

  16、用哲理的高度,站在系统的高度,思如泉涌的精神状态,八方联系,浑然一体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得松。成绩好,发展学生的素质。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二周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三―――七周

  第三章:字母表示数 第八―――十周

  期中考试 第十―周

  第四章:*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第十――十三周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十四-十六周

  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第十七周

  第七章:可能性第十八周

  总复习、期末考试 第十八—二十周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

  炎炎夏日已经过去,转眼已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学校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面貌。为了搞好本期教学工作,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将积极参加学校**的**学习,拥护**的**,贯彻*的教育方针、**,与*保持高度的一致,使自己真正成为时代前进的促进派。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使自己对各项法律法规有更高的认识,做到以法执教。忠诚于*的教育事业,立足教坛,无私奉献,全心全意地搞好教学工作,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班数学教学,该班共有学生38人。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几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过程并学会在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3.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思考、类比、探究、归纳、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活动;

  3.密切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发展的**,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逐步形成数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四、教材章节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对正、负数的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数轴的概念、画法及其与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关系;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及相关运算律;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求法。

  重点: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难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结果符号的确定及对科学计数法、有效数字的理解。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本章的知识是本册教材乃至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它一方面是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另一方面是学好初中数学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关键,尤其有理数的运算在整个数学及相关学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这一章内容是构建“数学大厦”的地基。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列代数式,单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多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去括号法则,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求代数式的值。

  重点: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难点:对单项式系数,次数,多项式次数的理解与应用。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整式是简单代数式的一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整式表示有关的量,体现了变量与常量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数的理解。本章中列代数式,去括号及合并同类项是后面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求代数式的值在中考命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重点: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难点:解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和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学习其它方程的基础,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程思想,利用方程思想可以使许多实际问题变得直接易懂,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更深刻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本章的主要内容、地位及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了多姿多彩的图形(立体图形、*面图?),以及最基本的图形——点、线、角等,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结合丰富的实例,探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间线段最短”的性质,认识角以及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度量,角的画法,角的比较及余角,补角等,探索了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及线段中点。本章中的直线,射线,线段以及角等,都是我们认识复杂图形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角的比较与度量;(2)余角、补角的概念和性质;(3)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难点:(1)用几何语言正确表达概念和性质;(2)空间观念的建立。

  五、具体教学策略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有助于学生进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道路。

  8.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9.开展课题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习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六、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课时

  1.1正数和负数1课时

  1.2有理数4课时

  1.3有理数的加减法4课时

  1.4有理数的乘除法5课时

  1.5有理数的乘方3课时

  本章复习2课时

  2.1整式2课时

  2.2整式的加减3课时

  本章复习2课时

  3.1从算式到方程4课时

  3.2从古老的代数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4课时

  3.3从“买布问题”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2)4课时

  3.4再探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4课时

  本章复习2课时

  4.1多姿多彩的图形4课时

  4.2直线、射线、线段2课时

  4.3角的度量3课时

  4.4角的比较和运算3课时

  本章复习2课时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篇(扩展5)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指导思想

  本期数学教学仍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注重有创新、开放精神的主动学习,同时,努力培养学生严谨、塌实的优良习惯,从而达到二年级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53人,家长有一定辅导能力的约占20%,其余学生全靠课堂教学进行数学学习。学生在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的计算方面基本达到教学要求,但少数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仍需提高。在数学知识的应用方面,学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但一部分学生欠仔细、灵活。在数学的学**惯上,听课习惯、作业习惯都有一定进步,但学生在学会审题上还需要培养和训练。

  教学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l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表内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用数学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生学会**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培优补差措施:

  1、认真备好课,夯实基础知识,确保每一个学生扎实掌握新知,巩固旧知。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与热情。

  2、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双基的基础上,注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培养优生的能力,从而也带动中差生的发展。培优主要体现在:

  (1)、在每堂课的新知教学后,安排适量发展练习题。

  (2)、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知识点上,适时引导,相机点拨,给学生“摘桃”的机会。

  (3)、利用每周的思维训练时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愉快的思维训练。

  减负提质措施:

  1、钻研好《新课标》,精心备好课,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2、教学任务在课内完成,课外尽量不留作业,或只留兴趣性、发展性作业。

  3、对学生的要求要合理,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不用一个刻度要求每一个学生,作业布置分层进行,避免部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内容课时

  1解决问题5

  2—5表内除法(一)16

  6—7图形与变换6

  7—8表内除法(二)6

  8—9万以内数的认识7

  11克和千克3

  11—14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3

  15统计4

  16找规律4

  17—18复习8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

  一、班级分析:

  我们班有学生54人,其中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对于学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赢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教材分析:

  (一) 、长度单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 、角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 、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 、观察物体 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六) 、表内乘法<二>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

  (七) 、统计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习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八) 、数学广角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 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2、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2、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4、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5、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6、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7、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8、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

  对于步入二年级的同学,他们经过一年基本适应了小学的生活,这个时候对知识的学习提到一个日程上来,结合实际,制定本学期计划如下:

  一、班级分析

  本学期我执教二年级(3)、(4)班的数学,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的主要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长度单位,表内乘法(二), 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学生必须要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学生需要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最好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对于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有初步的认识,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9、要使用远程教育设备及资源,在光盘播放教室、卫星接收教室进行上课。

  10、上课前要利用农远资源进行经心备课,写好农远专用教案,并准备好课件资源,要以利用农远资源为主,要求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体现新的教育理念,这样促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运用远程教育网络。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二班、四班的数学,学生通过一个学年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一定个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两个班的学**惯都较好,本这个学期的教学重点还是要放在良好听课习惯的养成上和数学思维能力训练。

  二、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加与减”。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加减法的计算,能通过摆竖式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惯。

  第二单元“购物”。在这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使用***的过程,初步体会***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业。在购物的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知道元、角、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付钱,找钱,感受付钱策略的多样性,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八单元“2——5的乘法口诀”。在这两个单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九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第二单元“购物”。学生通过购物,进一步人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情景中,通过购物,认识元、角、分,并进一步学会实际的应用。

  2。图形与几何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在欣赏与设计中,体验到图形的美和设计的乐趣。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第六单元“测量”。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厘米和米,认识到**测量单位的必要性。通过测量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创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动手操作与抽象概括相结合,体验乘除法的含义,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2、引导学生**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3、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培养学生回顾与反思的学习能力。

  5、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6、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鼓励算法多样化。

  五、课时安排:

  1、加与减 —— 7课时

  2、购物 ———— 3课时

  3、数一数与乘法 ——5课时

  4、图形的变化 ————2课时

  5、2——5的乘法口诀 —— 8课时

  整理与复习 ——————2课时

  6、测量 ———— 6课时

  7、分一分与除法 ———12课时

  8、6——9的乘法口诀 —— 4课时

  数学好玩 —— 2课时

  9、除法 ———— 5课时

  总复习 ———— 4课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

  一、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

  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三、教学难点:

  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经过了一个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在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6、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7、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8、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10、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3、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

  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

  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二、班级分析

  执教的班级共有 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以及学**惯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同时要还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5、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6、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7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赢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与乘法、乘法口诀一、观察物体、分一分与除法、方向与位置、时分秒、乘法口诀二、除法、统计与猜测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工作计划《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3.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4.第四单元“分一分与乘法”,第五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5.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7.统计与概率: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资:料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8、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节日活动”“月球旅行”“趣味运动会”,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小**”活动和贴进生活多样化的应用性问题,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六、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乘法口诀、除法

  教学难点:乘法口诀、除法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七、课时安排:

  1.数一数与乘法-------------5课时

  2.乘法口诀(一)------------10课时

  3.观察物体--------------4课时

  4.分一分与除法――――――13课时

  5.方向与位置――――――4课时

  6.乘法口诀(二)――――――7课时

  7.时、分、秒―――――――4课时

  8.乘法口诀(二)――――――7课时

  9.除法――――――――――8课时

  10.统计与猜测―――――――――4课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8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赢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与乘法、乘法口诀一、观察物体、分一分与除法、方向与位置、时分秒、乘法口诀二、除法、统计与猜测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4.第四单元“分一分与乘法”,第五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5.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7.统计与概率: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9

  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以下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计算教学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

  教学措施

  1、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将笔算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使学习笔算与学习用笔算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现实的情境中提出要解决的计算问题,使学习计算的必要性突出出来。接着通过操作、直观探讨计算的算理,展示计算的方法,在学生理解算理、获得算法后,再看能否用计算解决前面提出的实际问题。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在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2、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让学生在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图案设计、实验操作等各种活动中,获得关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更好地从形状上去认识周围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描述事物间的关系,形成和发展良好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在各种探索性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讨论交流,感知、感受几何概念的含义及所学图形的特征,并借助图形表象进行推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体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进行开放性操作活动的基础上,从直观到抽象,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法。让学生通过这些富有童趣的活动,心情愉快的记忆乘法口诀。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渗透于掌握乘法口诀的教学过程中。学习乘法计算的目的是用它解决问题。渗透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乘法计算教学与用乘法解决问题教学结合编排,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乘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的机会练习乘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所学习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用,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结合实例,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情境,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使学生了解估算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估算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它简洁、迅速地解决某些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思想。使学生了解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并不需要准确的计算或精确的结果,而只需要一个粗略的数据就可以达到目的。

  5、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

  6、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课时安排

  一、长度单位(4课时)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3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我长高了 1课时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

  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五、观察物体(4课时)

  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看一看 摆一摆 1课时

  七、统计(3课时)

  八、数学广角(2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

  一、教材分析

  本册包括以下内容:1、有余数的除法2、时、分、秒3、认识方向4、认识万以内的数5、分米和毫米6、两、三位时的加法和减法7、教的初步认识8、数据的收集和整理9、期末复习,以及两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测定方向和了解你的好朋友。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25名学生,男生13名,女生12名,大部分学生的学**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的学**惯是关键。

  对于上学期的知识掌握尚可,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人计算不过关、走进生活题说理不清、变化题不懂思考方法等问题。通过本册知识的学习,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通过把一些物体进行*均分的操作活动,体会余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时间的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说出钟面上所显示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通过学具操作,认识1000以内的数,知道千以内的数位顺序,知道千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能根据数的意义口算整百数加整百数(和在1000以内)以及相应的减法,整百数加整十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4、通过自主探索,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式题,会口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和超过100)以及相应的减法,会估算一些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式题,会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5、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能应用加、减法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6、联系乘法含义,理解“倍”的概念,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7、在现实情境中,初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运用乘法和加(减)法正确解答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8、联系生活经验,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一些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并描述物体的长度。

  9、联系对东、南、西、北的已有认识,进一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运用学过的方位词合理描述现实情境或简单*面图上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能看懂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要求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10、联系一些典型物体的面,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知道角是有大小的,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在方格纸上画出角。

  11、会对同一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和预测。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作用。在教师的**下,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2、初步具有认真思考的习惯,在教师、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求商方法。

  2、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及验算方法,发展估算的策略。

  3、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难点:

  1、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比较角的大小

  五、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吃透教材,学习资料,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2、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教学乘法口诀,从编儿歌再编口诀,降低口诀的难度。

  3、在课堂中适当穿插一些数学日记,通过寻找其中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4、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争取做到自己能学懂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具体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利用思考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动脑筋钻研问题的兴趣,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开发智力上有促进作用。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篇(扩展6)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四则计算,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周期现象。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三角形、*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公顷与*方千米这两个较大的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比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①通过合理的分类,并借助直观,让学生体会正、负数与0的关系。

  ②要借助直线上的点,使学生初步体会负数的大小。

  ③要让学生经历公式推导的完整过程。

  ④把握探索小数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思路。

  ⑤联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⑥要鼓励学生画图列举寻找规律。

  ⑦理解用计算器探索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活动线索。

  ⑧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⑨引导学生依据具体数量关系列出乘、除法算式,逐步丰富对乘除法运算的理解。

  ⑩要让学生感受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2)基本技能:

  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知识间迁移、类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道理,准确计算,引导梳理适合学生自主解决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1)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学习方式:

  ①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设想: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2)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乐学,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3)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4)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绿色环境的意识。

  各单元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4课时 第二单元:11课时 第三单元:12课时

  第四单元:8课时 第五单元:4课时 第六单元:4课时

  第七单元:10课时 第八单元:4课时 第九单元:16课时

  第十单元:8课时 第十二单元:20课时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的五(1)共有学生45人,女20人,男25人,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都很端正,有着良好的学**惯,上课时基本上能积极思考,举手发言,合作意识较强。从以往的情况看,本班学生缺乏创新和突破精神,虽然后进生特别落后的基本没有,但是也不存在特备优秀的孩子。本学期将在保证基础学习的基奠上,继续挖掘优生的学习内驱力,成为学会学习的、主动研究的数学新人。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惯,空间观念较强。

  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使学生理解*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在教学中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1、重视基础,处理好基础与提高的关系。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

  2、注重练习设计,处理好实与活的关系。课内外作业均要精心设计,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并采取“基础练习+个性作业”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分层设计作业。教师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设计作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实现差异发展。

  3、重视*时的审题习惯的渗透和培养。

  4、鼓励创新,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

  5、注重实践,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的五年级两个班班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比过去有很大的进步,有着良好的学**惯,上课时基本上能积极思考,举手发言,合作意识较强,少数学生能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总体上从期末测试情况看,学生的成绩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学困生的面还是比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方面有不同的收获。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一)数与代数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乘法和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三)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

  (四)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五)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

  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

  3、探索并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公式。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向周边的居民宣传有关禁毒知识,做禁毒宣传的小能手。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4、多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合作探究,拓展引申。

  7、给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与爱心,因材施教,分层次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六、课时安排

  (略)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

  一、教材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项目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特征,继续体现前几册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改进简易方程的教学安排,加强了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的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重点训练项目:

  1、小数乘、除法;

  2、简易方程;

  3、多边形的面积。

  二、学生学情

  本班学生思维较活跃,课堂学习较主动积极,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

  本期重点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惯。

  三、教学要求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会求一些事件引起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创新教学设计

  1、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2、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习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

  3、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4、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5、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的五(1)共有学生45人,女20人,男25人,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都很端正,有着良好的学**惯,上课时基本上能积极思考,举手发言,合作意识较强。从以往的情况看,本班学生缺乏创新和突破精神,虽然后进生特别落后的基本没有,但是也不存在特备优秀的孩子。本学期将在保证基础学习的基奠上,继续挖掘优生的学习内驱力,成为学会学习的、主动研究的数学新人。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惯,空间观念较强。

  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使学生理解*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在教学中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1、重视基础,处理好基础与提高的关系。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

  2、注重练习设计,处理好实与活的关系。课内外作业均要精心设计,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并采取“基础练习+个性作业”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分层设计作业。教师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设计作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实现差异发展。

  3、重视*时的审题习惯的渗透和培养。

  4、鼓励创新,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

  5、注重实践,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

  一、 学情分析

  两个班的同学,多数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在*时学习比较认真、努力、主动,他们接受新知识能力强,学习新知识较快,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这些学生*时作业认真,每次完成的质量也很好,测验成绩稳定,并且成绩也较好。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后进生,他们对学习数学学习不是很感兴趣,学习不主动,数学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和分析应用题的能力都不强,加之对学习马马乎乎的态度,*时没有较好的学**惯,上课不专心听讲,***不集中、贪玩,老师留的作业不认真完成,这些学生在各种测验中成绩不尽人意,还需要加倍的努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对称、*移和旋转;简易方程;因数与倍数;多边形的面积;统计。

  小数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数学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

  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是本册教材的难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措施

  1、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品教育,培养良好的学**惯。

  例题、练习题的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及思品教育因素,结合教材内容适时适度的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通过计算和应用题的解答,培养学生仔细的良好学习态度,以及题后验算的良好习惯。

  2、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小数乘除法要求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关 键是理解意义、掌握方 法。重点要让学生知道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是根据积德变化规律来确定的。

  (2)重视基础,要求适度。小数乘除法的计算要求“比较熟练”,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只要求达到“正确‘。同时对口算的训练要给予一定的重视,要掌握口算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3)运用规律,合理计算。整数的运算定律对小数的计算同样适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观察题中的数据,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合理运算的意识,并注意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体验计算教学的开放性。

  (4)验算检查,养成习惯。小数的乘除法计算可以进行相互验算,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要进行“步步为营”或者“一步三回头”式的检查,重要的是使检查和验算成为学生的习惯,通过检查和验算,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认真、塌实的学习态度和作风,让学生终生受益。

  3、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能力。

  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能力,是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蕴含的因素,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四、教学时数及进度安排:略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7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四、教学难点: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是本册的难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8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2)班的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本班共有学生38人,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惯较好,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学内容包括,小数乘法,位置,小数除法,可能性,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数学广角和总复习。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使学生理解*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一)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二)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三)探索并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四)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五)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七)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九)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十)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教学措施

  (一)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三)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四)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五)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七)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八)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九)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十)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9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这个班是我今年新接手的一个班,共有学生34人,本班学生自觉性较差,男生马虎粗心,女生学习掌握知识较僵化,尤其是计算基础较差,熟练程度不够,成绩很不理想,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处于下游水*。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优生与差生的具体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另外更要注意面向全体,让学生学得扎实,既要掌握基础知识,也要学会学习方法,更要养成各种优良的习惯。特别要注意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

  好的一点是,经过四年实验教材的使用,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方法。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四个方面编排:

  1、数与代数:包括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第三单元“分数” 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

  2、空间与图形:包括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

  3、统计与概率:包括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

  4、综合应用的内容整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内容分散编排。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知道质数、合数。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经历探索*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认识组合图形、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小,并能用不同方法计算面积。

  3、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知道公倍数和公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学生能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

  4、让学生知道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形式,并能根据所给定的条件,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程度;能按指定可能性大小的条件,设计相关的方案。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3、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强化练习。

  五、教具学具准备:

  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纸板和剪刀。

  2.20根同样的铅笔和渠道模型。

  3. 教学课件及3张完全相同的圆和剪刀。

  4. 投影片,两张完全相同的正三角形纸片、长方形纸片。

  5.每位同学两张同样的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一)数与代数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乘法和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三)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

  (四)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五)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

  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

  3、探索并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公式。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向周边的居民宣传有关禁毒知识,做禁毒宣传的小能手。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4、多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合作探究,拓展引申。

  7、给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与爱心,因材施教,分层次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六、课时安排

  1、小数乘法

  2、小数除法

  3、观察物体

  4、简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

  (2)解简易方程

  (3)整理和复习

  (4)量一量找规律

  5、多边形的面积

  量一量

  6、统计与可能性

  铺一铺

  7、数学广角

  8、总复习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篇(扩展7)

——有关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篇

有关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该为接下来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篇,欢迎大家分享。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塞波中学九年级1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我深感教育教学的压力很大,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中务必精耕细作。使用的教材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创新意识、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巧做安排。为此,特制定本计划。

  二、指导思想:

  以*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九年级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观。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一章反比例函数,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 图形的相似,第四章 锐角三角函数,第五章用样本推断总体

  四、教学目的: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 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在生活中的意义。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会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命题、定理、证明等概念;能正确写出证明;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性质;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三角函数及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判定方法; 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世界观教育。

  通过讲授证明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能证明与三角形、*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在解直角三角形和相似图形这两章时,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教学概率的计算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五、教学重点、难点

  《反比例函数》重点是理解函数各种表达式,难点是会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2、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难占是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相似图形》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难点是综合运用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进行推理论证,正确写出证明。《锐角三角函数》的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探索锐角三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已知的边与角求出未知的边与角。难点是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用样本推断总体》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难点是注重素材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来源渠道的多样性,理解试验频

  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必须借助于大量重复试验,从而提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存联系。

  六、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材适度安排教学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

  2、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课堂。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丰富多

  彩的课外活动,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照顾好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发展。

  8、把辅优补潜工作落到实处,进行个别辅导。

  七、各章节教学课时数及考试目标: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 教学思想: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

  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 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 抓住课堂45分钟。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五章.

  第一章 分式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 圆

  第四章 图形的全等

  第五章 样本与总体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备课**进度,**练习,进行教学,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

  (3) 课后反馈。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三. 不断钻研业务,提高业务能力及水*

  积极参加业务学习,看书、看报,参加学校**的培训,使之更好的为基础教育的**努力,掌握新的技能、技巧,不断努力,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努力使教学更务实,方法更灵活,**更先进。

  四.提高质量的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

  2.认真备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3.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4.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5.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以“两头”带“中间”战略思想不变。

  8.深化两极生的训导。

  周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主 要 内 容教 学 目 标

  1整式的除法会单项式或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2分式的基本性质、运算会约分、通分、乘除、加减运算

  3分式方程解法会解分式方程

  4一元二次方程及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5完成与探索的总结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6圆的相关知识了解圆的有关概念

  7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掌握各种位置关系有应用

  8圆的相关问题综合知识

  9期中前复习查漏补缺

  10期中检测自我检查相当激励

  11全等三角形的识别学会判断

  12命题与证明学会初步说理

  13尺规作图会简单地尺规作图

  14复*结本章

  15样本与总体能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样

  16用样本估计总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明白原因

  17概率懂得概率含义与预测

  18本章小结熟练掌握本章内容

  19总复习本章内容及串联

  20期终考试检测师生的教与学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基本状况: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1、5)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根据学科特点,在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务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潜力、运算潜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潜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探索、猜想、发现并结合教学资料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二、指导思想:

  初三数学是以*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透过初三数学的教学,带给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潜力、思维潜力和空间想象潜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潜力。

  三、教学资料: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

  第一章特殊的*行四边形。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

  第五章投影章视图。

  第六章反比例函数。

  其中特殊的*行四形边,图形的'相似,视图与投影,这三章是与几何图形有关。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这两章是与数及数的运用有关。概率的进一步认识是与统计有关。

  四、教学目的:

  在新课方面透过讲授《特殊的*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潜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证明、*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以及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的运用。《相似图形》本章透过对两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等概念的学习,全面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在《视图与投影》这一章透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潜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概率的进一步认识》这一章让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进一步体会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反比例函数》这两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潜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潜力和应变潜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包括几几何何部分《特殊的*行四边形》,《相似图形》,《视图与投影》。代数部分《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以及与统计有关的《概率的进一步认识》。《特殊的*行四边形》的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难点是运用*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相似图形》的重点是透过对两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等概念的学习,全面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难点是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视图与投影》的重点是透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决定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并能根据三种图形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实现简单物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是理解*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明确视点、视线和盲区的资料。《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2、会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能根据图像和解析式探索和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难点是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概率的进一步认识》的重点是透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难点是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

  2.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3.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4用心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

  5.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推荐。

  6.以“两头”带“中间”的思想不变。

  20xx.8.28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篇(扩展8)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合集八篇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合集八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的教育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教学,完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二、学情分析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均分为80分,总体来看,成绩只能算一般。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班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内容有五部分:

  第一章因式分解;第二章分式与分式方程;第三章数据的分析;第四章图形的*移与旋转;第五章*行四边形期考试前两章,后半学期后三章。

  因式分解是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意义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相反变形,并会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分式是“整式”之后对代数式的进一步研究,研究方法与整式相同.如:让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现实情境中数量关系(分式、分式方程)的过程,经历通过观察、归纳、类比、猜想获得分式基本性质以及分式加、减、乘、除运算法则的过程,体会分式、分式方程的模型思想,发展符号感.分式既是前面学习的数与式的知识的引申,又是后续学习根式、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等的基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以数据收集—表示—处理—评判的顺序展开教学.在素材呈现上,注意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知识间的前后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来源渠道和呈现方式日趋多样化,因此,教科书有意识的安排了一些例习题,以条形统计图、折线图、扇形统计图等多种方式呈现数据.这样,既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巩固了学生对各种图表信息的识别与获取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生活中所见到的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处理和评判的主动意识.

  *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材分两段编写,本单元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实物或图形中识别出哪个是*行四边形,对它的一些特点有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即可。本节课*行四边形的认识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感悟*行四边形的特性,第二层次,认识*行四边形。*行四边形的出现对于丰富学生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节课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构建直观的、形象化的*行四边形表象,不仅能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学习方法,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同时也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行四边形等*面图形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特点:

  1、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起点,使学生能够在教材提供的学习环境中,通过探索与交流等活动,获得必要的发展。

  2、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问题情景引入学习主题,提供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展开探究。

  3、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

  4、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材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使学生经历真正的“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等。

  5、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教材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同时,还提供了有关的数学史料或背景知识、数学在现实世界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实例、有趣的或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讨论、有关数学知识延伸的介绍等。

  三、课时安排

  本学期教学时间约为19周,分配如下:

  第一章因式分解3周

  第二章分式与分式方程4周

  第三章数据分析

  期中复习考试2周

  第四章图形的*移与旋转3周

  第五章*行四边形3周

  ?末复习考试3周

  四、教学进度:期中前:1、2、3章,期中后:4、5章

  五、作业优化设计:位似中心的确立;课题研究围绕初中生学习兴趣与教师教学方式关系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担任初三年级数学,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思想: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

  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六章.

  第一章 证明(二)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证明(三)

  第四章 视图与投影

  第五章 反比例函数

  第六章 频率与概率

  三、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 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 抓住课堂45分钟。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备课**进度,**练习,进行教学,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

  (3) 课后反馈。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四、不断钻研业务,提高业务能力及水*。

  积极参加业务学习,看书、看报,参加学校**的培训,使之更好的为基础教育的**努力,掌握新的技能、技巧,不断努力,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努力使教学更务实,方法更灵活,**更先进。

  五、提高质量的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

  2.认真备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3.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4.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5.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以“两头”带“中间”战略思想不变。

  8.深化两极生的训导。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透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潜力、逻辑思维潜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从目前来看1班优生有一些,学生十分活跃,但也有不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而且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潜力。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资料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等方法解方程。经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作用,进一步提高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方程的基本潜力。

  2、透过学**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利用它来表示某些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对函数的认识和应用潜力。

  3、透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欣赏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灵活运用轴对称、*移、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4、理解圆及其有关概念,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等性质特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潜力。

  5、透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把教学工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资料,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用心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用心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潜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用心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包括①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包括作业前清理好桌面,作业后认真检查;②预习的习惯;③认真看批改后的作业并及时更正的习惯;④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⑤在书上作精要笔记的习惯;⑥妥善保管书籍资料和学习用品的习惯;⑦认真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8、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潜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道路。

  五、课时安排

  1、根据《教师用书》的安排,九年级上册全书共需60课时,各章教学时间具体分配如下:

  ⑴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12课时);

  ⑵第22章二次函数(12课时);⑶第23章旋转(6课时);⑷第24章圆(20课时);⑸第25章概率初步(10课时)。

  2、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自己教学的实际状况制定适宜的课时安排计划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22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36人。上学期期末参加县局统考及格率为48.6%,*均55.3分。考试成绩不理想,落后面比较大,学习风气还欠浓厚。

  二、指导思想:

  以*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观。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章命题定理与证明,第三章图形的相似,第四章锐角三角函数,第五章概率的计算。

  四、教学目的: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

  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会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命题、定理、证明等概念;能正确写出证明;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性质;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三角函数及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判定方法;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世界观教育。

  五、教学重点、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2、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难点是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命题定理与证明》的重点是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2、探索证

  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难点是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

  《图形的相似》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难点是综合运用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进行推理论证,正确写出证明。

  《锐角三角函数》的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探索锐角三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已知的边与角求出未知的边与角。难点是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概率的计算》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难点是注重素材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来源渠道的多样性,理解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必须借助于大量重复试验,从而提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存联系。

  六、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材,适度安排教学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

  2、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课堂。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照顾好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发展。

  8、把辅优补潜工作落到实处,进行个别辅导。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5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本学期我担任初三级数学教学工作任务,为更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同时向高中输送合格人才,现将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新学期,根据初三年级分班的实际,首先是先摸清底子,稳住学生,然后根据学生学情分布情况,重新划分学习小组,对新分班过来的学生,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使他们迅速适应新环境,然后,尽快帮他们找到新的学习榜样和新学伴,帮他们树立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以及创新意识,鼓励大家在新学期,获得更大的进步,取得更大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数学包括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章《旋转》,第***章《圆》。第二十五章《概率初

  初步》。代数三章,几何两章。而且本学期要授完下册第二十七章内容。

  四、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目标:

  (1)根据学情,调整好教学进度,优化学习方法,激活知识积累。

  (2)形成知识网络,解决实际问题。

  (3)强化规范训练,提高应考能力。

  (4)关注学生特长需求,做好学生心理疏导。

  具体的说,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及计算;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世界观教育。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6

  一、本学期教学任务:

  透过本期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上,学习分式与分式方程的相关知识,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掌握二次根式的计算或化简,初步理解定义和定理的含义与证明,掌握理解相似图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条件,能够熟练应用,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透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在数学的认识与理解上就应要上一个台阶。在情感与态度上,透过本期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在**、**、合作、探究、有序、分享发现快乐,感受学习的快乐。在过程与方法,透过学生用心参与对知识的探究,经历发现知识,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道路上坎坎坷坷,到达深刻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到达“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境界,在经历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潜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潜力与逻辑思维潜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潜力,提高运算潜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近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理解辩证唯物**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二、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把认真教学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资料,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2、引导学生用心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潜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3、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用心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5、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两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上的**照顾到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发展。

  6、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潜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道路。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7

  教学目标

  1、会证明*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结合具体命题了解反证法

  2、能运用*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及反证法进行简单的计算与证明

  3、能运用*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进行比较简单的综合推理与证明

  4、初步体会证明过程中的反证法的思想及其说理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的证明,反证法 难点:用反证法证明 学习过程:

  一、情境创设

  回忆我们曾探索得到的一个四边形是*行四边形的条件,填写下表:

  条 件

  结 论

  四边形ABCD,对角线AC、

  BD相交于点O

  四边形ABCD是*行四边形

  二、探索活动

  问题一 你能证明我们曾探索得到的*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是正确的吗? 证明:一组对边*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分析:先根据命题画出图形,再写出已知、求证,最后用研究*行四边形常见的辅助线“连结对角线”证三角形全等,得到两组内错角相等,由*行线证出*行四边形。

  问题二 证明:对角线互相*分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问题三 你认为“一组对边*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这个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问题四 你认为“在四边形ABCD中,如果OA=OC,OB≠OD,那么四边形ABCD不是*行四边形”这个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分析:假设四边形ABCD是*行四边形,那么OA=OC,OB=OD,这与条件OB≠OD矛盾,所以四边形ABCD不是*行四边形。

  假设条件成立,结论不成立,然后由这个“假设”出发推导出与条件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结论一定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三、例题教学

  例1 已知: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

  求证:四边形AECF是*行四边形。

  分析:由垂直可证一组对边*行,再利用全等证这组对边相等;或由*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分知OA=OC,再证OE=OF即可;或由垂直证一组对边*行,再利用面积相等法证这组对边相等。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8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塞波中学九年级1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我深感教育教学的压力很大,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中务必精耕细作。使用的教材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创新意识、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巧做安排。为此,特制定本计划。

  二、指导思想:

  以*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九年级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观。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一章反比例函数,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 图形的相似,第四章 锐角三角函数,第五章用样本推断总体

  四、教学目的: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 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在生活中的意义。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会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命题、定理、证明等概念;能正确写出证明;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性质;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三角函数及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判定方法; 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世界观教育。

  通过讲授证明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能证明与三角形、*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在解直角三角形和相似图形这两章时,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教学概率的计算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五、教学重点、难点

  《反比例函数》重点是理解函数各种表达式,难点是会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2、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难占是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相似图形》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难点是综合运用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进行推理论证,正确写出证明。《锐角三角函数》的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探索锐角三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已知的边与角求出未知的边与角。难点是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用样本推断总体》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难点是注重素材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来源渠道的多样性,理解试验频

  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必须借助于大量重复试验,从而提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存联系。

  六、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材适度安排教学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

  2、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课堂。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丰富多

  彩的课外活动,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照顾好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发展。

  8、把辅优补潜工作落到实处,进行个别辅导。

  七、各章节教学课时数及考试目标: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0篇内容介绍后,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长按可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