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论语》心得

《论语》心得

  故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表明此书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在中国历史上,《论语》一书被那些追求理想人格,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最高目标的读书士子奉为经典,成为不可或缺的教科书。事实上,它极大到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的形成,塑出无数立德、立言、立功的志士仁人。它也对普通百姓的思想品质和文化心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改良作用。许多人对论语书中的内容十分熟悉,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和为贵”“当仁不让于师”“学而不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后生可畏”“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等等。所有这些,甚至到普通百姓的'言谈举止。

  《论语》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容之一,对亚洲的某些国家也产生了影响,如日本,新加坡,韩国等。现代日本企业家的精神导师涩泽荣一,就是以为典型的儒家。他经常把《论语》抄本随身携带,认为企业需要有强调相互关系的儒家思想,其目标是“把现代企业建立在算盘和《论语》的基础上。”这就充分说明了《论语》对亚洲文化圈内各国的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论语》和《道德经》是我们时常阅读的两本书,每读一遍,都有许多新的感受和收获。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能够从我们这一代手中接过来并且发扬光大,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的无上光荣。

  比如,《论语》第一章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以君子乎?”就是说学习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么?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君子吗?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句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文章这三句话是非常熟悉的,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看起来三句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解释不符合原意,指出这里的“学”不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释为时常,而代表社会;“习”不代表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或采纳。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其意思为: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被社会采用,但却得到很多朋友的赞同,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很快乐;再退一步说,即是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读起来,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也有一定的道理。总之,这句话的中心意思,无非是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中多处可见,足以充分说明学习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论语》心得内容介绍后,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长按可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