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译注读后感(通用7篇)
论语译注读后感(通用7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语译注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语译注读后感1
孔子说:颜回的学问道德差不多了吧,可是常常穷的没有办法。端木赐不安本分,去囤积投机,猜测行情,竟每每猜对了(就像在说证券投资一样)。
这里提到的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孔门十哲之一。大家都以为孔子最喜爱颜回,但端木赐也是他的得意弟子。《论语》中,子贡的名字出现57次,而颜回的名字仅出现32次。他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的首富。子贡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他是孔子周游列国经济上的支持者。经商成为他宣传政治主张和实现外交才干的重要条件。《史记·货殖列传》载:“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越王勾践甚至“除道郊迎,身御至舍。”子贡通过经商,达到如此显赫地位,成为孔子的代言人和杰出的外交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端木赐发挥自己经商的才能,积累巨额财富,从而有能力推动儒学的传播。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虽然微不足道,但也有自己的理想。足够的财富有助我们更好、更快的实现我们的目标,所以努力赚钱不代表“钻到钱眼里去了”,而是我们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
为了理想,而努力赚钱吧,只要不忘初心即可。
论语译注读后感2
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这些办法通过于丹的白语化,用许多浅显的故事,而变得懂俗易懂,看起来很朴素的语言,但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更简单的说:它告诉我们的是为人处世的原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在论语中孔子谈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定力与信念。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的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
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于丹的读后感,都说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与内心。如果一个人在当今的社会中,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自己的内心选择能力强大,明白如何取舍,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平时大家老说做人要厚道,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它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着我们的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我想无论是古贤圣人还是于丹所想表达的意义在于,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让后世的子孙一一去实践,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这大概就是于丹论语读后感所给予我们的终极意义吧!
论语译注读后感3
有语曰:“有些事想多了头疼,想通了心疼。”孔子说过,想得太明白未必是好事,糊涂一点也未必是坏事。正是这个道理。一天10小时左右的学习时间已经够我们受了,如果还整天的胡思乱想,疲惫的不只是我们的身体、精神,我暂且认为那样是叫“心累。”老师常讲只要自己忙起来,我们就会想得更少。我也同意这句话。忙之所以会让我们想得更少(强调这里的想是指一些与现实与自己的生活毫不相关的`胡思乱想)是因为这会转移我们的注意力,甚至会麻痹我们的神经。所以对于学生,对于公职人员,治愈“心累”的方法,只有“工作”。唯有不断地学习、工作,才会探索出新知,才会得到你想要的问题答案。
这周我看完了《孔子》这部电视剧,虽然只有16集,但是它带给我的冲击是巨大的。任何天才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并不是说他具有天赋,而是他善于让自己成功,这才是我理解的天才。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是他面对生活的态度,和他留给我们的知识大道。我看到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奔赴于各国,处处碰壁,最终能实现自己的大道了,可楚国君王逝世,自己终也未实现他的最高理想——大同。虽“大同”在现如今还是古时候都不太现实,但他在逆境中的生活追求、生活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无论在学习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论语译注读后感4
最近我在读《论语》的时候按自己的理解先译一下,再结合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最后读完论语有了以下感受和想法:
全书共20篇,采用语录体,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它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路的率直鲁莽,子贡的聪颖善辩等等,每个人物描述地都十分鲜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仅在于刻画人物方面,在内容上也让我获益很多。20篇中将“学”放在首篇,如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教导我们要善于学习并且多加思考。“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是关于知道的真谛。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这告诉我们在学习上和生活上,要善于反省,取长补短,并且要多向优秀的人学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教育了我们要孝顺父母,尊重师长,诚实可信,多学习知识。
在八佾篇中提到了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我想和大家更深一层来探讨这句话,鲁国大夫季桓子在自己的庭院中演出了天子才能享用的“八佾之舞”,违背了礼的规定,引起了孔子的极度愤慨才说出了这一番话。但站在音乐发展的角度来看季桓子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敢于冲破礼制观念的束缚,不仅敢“八佾舞于庭”还敢摒弃雅乐欣赏民间流传的俗乐,这也造就了后来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局面,从此礼乐制度成为历史的陈迹。
论语译注读后感5
《论语》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记录的是孔子与其弟子的日常对话,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使在今天,我们的现代化社会,论语中的思想依然具有意义。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得我们变得浮躁,尤其是对于金钱名利的追求,有时甚至使一些人迷失了自我。而《论语》中有这么一段对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段对话讲的是子贡认为境界,重在”克制“二字,克制内心的欲望而达到清心寡欲,实则可取。然而其危险万分,稍一动摇,便至于不仁不义之地,实在不够坚定。而孔子所谓的君子,则将德行化为自发之道,由内心顺乎自然地感到快乐与敬礼,则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无论欲望功名如何进攻,都不可动摇,才是正道。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都以为做到子贡所说的就好了,其实孔子所指的自发之道才是真正的境界。
在为人处世方面,孔子更是都独到见解。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意思是人不庄重,就无威严可讲,品行浮滑,学问的根基也不能稳固。作为君子,应该有忠信的品德,不要轻教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过失,不要放弃对德行的追求,不要害怕悔改。人谁无过。君子与小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不坚持过失,有不怕改正的勇气。好的品行,不在步步不偏不倚,而在心中存在随时把自己的行为努力向好的一方矫正。君子,不过是内在不”小“的那些人而已。
论语译注读后感6
关于论语的译注,从古至今有多个版本,流传最为广泛的有宋代朱熹的论语集注、清代儒生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还有现代杨伯俊先生的论语译注等等。
最近我在读论语的时候按自己的理解译了一下,以杨伯俊先生的论语译注为蓝本,加之本人读论语时的感受和想法,希望对那些和我一样想通过学习古圣先贤的典籍对自己有所裨益的人们有所帮助。
起初我在编译的时候可以说只字不敢有违杨先生的想法,原本抄录。但今天,摘录到第三天,我有个感悟:这距今数千年的典籍能够流传到如今,时代背景完全不同,孔夫子如置身当下,必要曰上一句:此乃星宿外空者也。既然他和他的思想得以保存,我认为,正是为人所用的结果。
但是,朱熹、杨先生,也包括杨先生的弟子易中天先生,他们对于论语乃至诸子百家的经典的理解都遵循了夫子们那年那时的本意了吗?我说未必。毕竟那个擂鼓震震、战马齐鸣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仍去诵读经史子集,只因为它能够为时代所用,为人的行为做向导。可见,真理亦或信仰,一定是不受时空局限的,更不受人们的身份地位所限。虽然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级、不同人群对它的理解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经典教与大家要仁爱,要宽容,要讲孝悌,仍是我们如今的为人之本。子曰:本立而道生。
所以,不要拘泥于某种解释中,按自己觉得舒服合理的解释去看它们,其实越是典籍离我们就越近,因为真理应该是最浅显易懂的,晦涩的不能清楚明白地说出来的,必定是伪真理。
千人读论语必有千种解释。不要为了解释而解释,而是要用其中的思想去教化和提升我们的灵魂。否则,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译注读后感7
关于《论语》的译注,从古至今有多个版本,流传最为广泛的有宋代朱熹的《论语集注》、清代儒生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还有现代杨伯俊先生的《论语译注》等等。
最近我在读《论语》的时候按自己的明白译了一下,以杨伯俊先生的《论语译注》为蓝本,加之本人读论语时的感受和想法,期望对那些和我一样想透过学习古圣先贤的典籍对自己有所裨益的人们有所帮忙。
起初我在编译的时候能够说只字不敢有违杨先生的想法,原本抄录。(veryok)但这天,摘录到第三天,我有个感悟:这距今数千年的典籍能够流传到如今,时代背景完全不一样,孔夫子如置身当下,必要曰上一句:此乃星宿外空者也。既然他和他的思想得以保存,我认为,正是为人所用的结果。
但是,朱熹、杨先生,也包括杨先生的弟子易中天先生,他们对于《论语》乃至诸子百家的经典的明白都遵循了夫子们那年那时的本意了吗?我说未必。毕竟那个擂鼓震震、战马齐鸣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仍去诵读经史子集,只正因它能够为时代所用,为人的行为做向导。可见,真理亦或信仰,必须是不受时空局限的,更不受人们的身份地位所限。虽然不一样时代、不一样社会、不一样阶级、不一样人群对它的明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经典教与大家要仁爱,要宽容,要讲孝悌,仍是我们如今的为人之本。子曰:本立而道生。
因此,不好拘泥于某种解释中,按自己觉得舒服合理的解释去看它们,其实越是典籍离我们就越近,正因真理就应是最浅显易懂的,晦涩的不能清楚明白地说出来的,必定是伪真理。
千人读《论语》必有千种解释。不好为了解释而解释,而是要用其中的思想去教化和提升我们的灵魂。否则,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论语译注读后感(通用7篇)内容介绍后,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长按可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