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爱莲说阅读答案

爱莲说阅读答案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莲说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莲说阅读答案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1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③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④也。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不见: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2分)

  A.不蔓不枝 枝:长枝节 B.亭亭净植 植:种植

  C.自古人知贵兰 贵:尊贵 D.平居与萧艾不殊 殊:相同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清风过之

  B.濯清涟而不妖 雪霜凌厉而见杀

  C.花之隐逸者也 来岁不改其性也

  D.同予者何人 不见是而无闷者也

  10.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11.【乙】文中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堪称君子?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3分)

  答案:

  8.A

  9.D

  10.(1)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洁净地挺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轻易地玩弄它。(2)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香味。

  11.(1)无人赏识的时候能耐得住寂寞(2)屡遭打击而不改其操守(3)善于把握时机施展才华 (答对一点给1分,满分3分)

爱莲说阅读答案2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B.可爱者甚蕃(多)

  C.陶后鲜有闻(少)D.宜乎众矣(适宜)

  小题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2分)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小题3:、简要回答问题。(每题2分)

  (1)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高尚的语句是哪句?

  (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4:、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香气远播,更显得清香;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提示:注意个别字词的解释。益,越发;植,立;亵玩,玩弄。

  小题3:(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衬托莲之高洁。

  小题4:不矛盾,因为居室环境雅,环境雅雅,主人品德高尚。可从陋室环境、交往人事等方面分析。

爱莲说阅读答案3

  阅读周敦颐的《爱莲说》,完成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也。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粗字词。

  ①可爱者甚蕃 蕃:_________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_________

  ③濯清涟而不妖 濯:_________

  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敦颐说:“莲,花之君子者也。”请你联系选文用自己话说说这个“君子”应该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结尾说:“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也。”这一慨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多;②取消句子独立性;③洗涤;④亲近而不庄重。

  2.①荷梗中间贯通,外形挺直,既不生藤蔓,也没有旁枝。

  ②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3.不随世俗、洁身自好、豁达正直、决不阿附、德声远播、端庄严肃、受人尊敬。

  4.三句慨叹,叹世人中真正的隐逸之士太少了,能洁身自好的`人就更少了,追求荣华富贵的人太多了。

爱莲说阅读答案4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乙)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簿③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玄黄④,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⑤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若乃确乎不拨,物莫与隆⑥,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⑦可用而不用,固⑧斯焉而取⑨斯。

  李绅《寒松赋》

  注释①芊眠:茂密状。②捎云蔽景:意为与景物相掩映。③盘簿:牢固状。④玄黄:指大自然的变化。⑤叶:相合。⑥隆:高。⑦谅:确实。⑧固:鄙视。⑨取:取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②穹石盘簿而埋根 而

  ③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亵

  ④甘冒霜而停雪 停

  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2分)

  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

  3.两文作者喜爱莲、寒松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4.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2分)

  参考答案:

  答案: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③亲近而不庄重。

  ④使(雪)停止。

  评分:每两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答案:寒松笔直的'树干撑起茂密旺盛的树冠,昂首挺立,生机盎然;坚韧恭肃的树枝,苍翠茂密,遒劲有力。依靠层层山峦生长的寒松与高天白云携手挽臂,掩映成趣;隐居幽静山涧的寒松积聚着雾霭,收藏着烟霞,氤氲迷离,如诗如画。

  评分:联想想象合理,描写具体,语句通顺。共2分。

  3.答案:因为莲具有纯洁、正直、雅致的个性特征。寄寓了作者对君子品德的追求。因为寒松具有坚韧耐寒、忠贞不移的品格。隐寓了作者坚守节操、执着追求的精神气度。

  评分:对喜欢莲、寒松原因的分析各占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爱莲说阅读答案5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文段选自《》,作者,是我国_____(朝代)著名_______家。(2分)

  【小题2】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划线的实词。(2分)

  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可()

  ⑵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玩()

  【小题3】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划线的虚词或指出其作用。(2分)

  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而()

  ⑵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自()甚()

  【小题4】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

  ⑵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

  【小题5】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请说说“菊”和“牡丹”在表达文章主旨上起了什么作用?作者对莲的赞美寄寓了怎样的生活态度?(2分)

  答案

  【小题1】《爱莲说》周敦颐北宋哲学

  【小题1】⑴值得⑵玩弄

  【小题1】⑴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表转折,“却”⑵从;十分,很

  【小题1】⑴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⑵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

  【小题1】作者用菊花来正面衬托,用牡丹来反面衬托莲花的高贵品质,寄寓了作者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解析【小题1】积累有关古代文学常识。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了解文言常用虚词的意思,明确常用虚词的用法。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强调重点词语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了解本文的写作手法,理解这种手法对表现中心主旨的作用。

爱莲说阅读答案6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芙蕖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②矣。迨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注释:①荷钱:初生的荷叶。②逸致:情趣。③迨:及,等到。 (选自李渔《芙蕖》,有删节)

  1.写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1)濯清涟而不妖( )

  (2)日上日妍(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淤泥而不染”常给人带来深刻的思考,请从第二段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简略说说它给你的.启迪。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洗,洗涤。

  (2)一天天(一天比一天)。

  2.(1)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2)这样(因此),我在花开之前,先享受到无穷的情趣了。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示例:(1)“日高日上,日上日妍”。启迪:我们要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

  (2)“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启迪:不管处于怎样的环境,我们都要展示自己的美好之处。

  (3)“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

  启迪: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活得充实、活得精彩。

爱莲说阅读答案7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 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 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

  ①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

  ②陶后鲜有闻________________

  ③而名之不可________________

  ④莫能肖也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

  A.强迫

  B.接近,迫近

  C.狭窄

  D.威胁

  4.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5.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

  香味:莲—— ________________;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兰—— ________________。

  6.(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 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________________的品性。

  参考答案:

  1.①树立②少③说出④酷似,逼真

  2.(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3.B

  4.B

  5.香远益清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6.洁身自好 高洁(意思接近即可)

爱莲说阅读答案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可爱者甚蕃____(2)陶后鲜有闻____(3)香远益清____(4)濯清莲而不妖____

  2.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陋室,表达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莲”表达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晋陶渊明独爱菊”中的“陶渊明”你了解他多少? 请你写出最能反映他性格的一句诗或者能够反映他性格的小故事(故事要相对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爱莲说》中“爱菊、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周敦颐说莲“出淤泥而不染”,请你从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角度,提炼出这句话蕴含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钟情于莲花,并以莲自况来表白他的生活态度。请你以“莲,不求富贵乃花中君子”,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莲,不求富贵乃花中君子

  下句:松,_____________是树中勇士

  参考答案:

  1.①多②少③更加④美丽而不庄重

  2.对君子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正直品质的赞美和追求

  3.示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4.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隐居避世 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

  5.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6.不畏寒冷

爱莲说阅读答案9

  【甲】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可爱者甚蕃 B.食之不能尽其材 C.徐公来,孰视之 D.汝之不惠 E.子墨子九距之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亵: ②宜乎众矣 宜: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7.下面加点词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 )。(3分)

  A.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不饱 B.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C.鸣声上下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8.用自己的话描述甲文划线句的内容。(5分)

  9.乙文说,对待千里马要遵其道,尽其才,通其意。请结合甲文内容分析,对“莲”如何做到这样?(3分)

  参考答案

  5.(2分)A(B.材→才 C.孰→熟 D.惠→慧 E.距→拒)

  6.(3分) ①亲近而不庄重 ②当然 ③等同,一样(各1分)

  7.(3分)C(鸣叫)(A.读shí,吃/读sì,通“饲”,喂养。B.动词:驱赶/ 名词:鞭子D.少/ 鲜艳)

  8.(5分)莲花虽是生长在河沟、池塘积存的.污泥中,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也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远传散开来,更加清香,洁净地挺立在水中。

  (“濯”、“清涟”、“通”、“蔓”、“枝”、“益”、“亭亭”、“植”各0.5分,句意通顺1分。)

  9.(3分)示例:我们不能因为莲花生长在污泥就看不到它高洁的品质,我们要敬佩莲刚正挺拔的气概,清香流芳的品德;也不能因为它长得好看,就想随便玩弄它,要尊重它。

爱莲说阅读答案10

  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2)可爱者甚蕃。( )

  (3)濯清涟而不妖。( )

  2.翻译下列句子: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亲近而不庄重;

  (2)多;

  (3)美丽而不端庄;

  2.(1)(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2)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3.(1)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意对即可)

爱莲说阅读答案11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1—15题。(共11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番。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①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④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节选自《宋史》)

  【注释】①委:抛弃、丢掉。②手版: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③仕:指做官。④媚:取悦、巴结。

  11.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敦颐独与之辩 B.有狱久不决 小大之狱 (《曹刿论战》)

  C.濯清涟而不妖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D.可爱者甚番 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12.翻译下列语句。(2分)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13.用“/”画出【乙】段画线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1分)

  敦 颐 至 一 讯 立 辨

  14.【甲】文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莲花的形象? (3分)

  15.黄庭坚称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结合【甲】文,谈谈【乙】文中的周敦颐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1-15题。(共11分)

  11.B

  评分说明:(2分)准确得2分。

  12.(1)(莲花)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2)杀人取悦别人,(这样的事情)我不做。

  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各1分,意思正确即可。

  13.敦 颐 至 / 一 讯 立 辨

  评分说明:(1分)断句正确得1分。

  14.作者从生长环境、长成后的形象和品格来描写莲花的形象。

  评分说明:(3分)每点1分。

  15.示例:周敦颐确实如“莲”一样,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君子”,一方面他才能过人,处理案件,快速准确,另一方面他刚正不阿,敢于据理力争,不阿谀权贵。

  评分说明:(3分)结合【甲】文1分,谈人物每一点各1分。

爱莲说阅读答案12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共11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为:(2)宜:

  2、翻译下列语句。(2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

  3、指出(甲)(乙)两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修辞方法上的不同点,并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3分)

  4、找出(甲)(乙)两段中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分别抄写下来。(2分)

  5、两段文字中哪句话触动了你的心灵,说说你感悟。(2分)

  答案

  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义,平时应多积累、牢记,那么回答此题就很容易。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解释时结合所在句子进行。

  2、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

  3、此题考查的是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修辞方法的作用要结合具体内容来答。

  4、此题考查的是筛选信息的能力。先理解文段内容,再根据要求筛选文中的句子即可。

  5、此题属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爱莲说阅读答案13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何哉?竹本(1)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2)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3)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4)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1)本:根。(2)体:体悟。(3)虚受:虚心接受。(4)实:充实,充满。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可爱者甚蕃( ) (2)陶后鲜有闻( )

  (3)贞以立志( ) (4)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

  (2)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译文:

  19.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4分)

  20.甲乙两文都用了□□的表现手法,甲文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乙文则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3分)

  语段(一):

  语段(二):

  答案

  17.(1)多(2)少(3)坚定,有节操(4)种植,栽培

  18.(1)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君子看见它的本性,就会想到那些待人接物不偏不倚的人。

  19.外形 香气 性直 心空

  20.象征 描写 议论

  21.作文略也。

爱莲说阅读答案14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①濯清涟而不妖②不蔓不枝③可爱者甚蕃④香远益清

  小题2: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富贵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小题4:文末为什么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菊、莲、牡丹”?(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①洗涤②生枝蔓③多④更加

  小题2:(2分)C

  小题3:(2分)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小题4:(2分)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

  答案分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蔓”这里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小题2:

  试题分析:C为“助词,没有实在意义”,A、B、D都为 “结构助词,的”。

  小题3:

  试题分析: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

  小题4:

  试题分析:学生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中心主题,即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这样安排起强调作用,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

爱莲说阅读答案15

  【甲】水陆 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

  1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不蔓不枝 蔓:___________ (2)濯清涟而不妖 而:___________

  (3)陶后鲜有闻 鲜:___________ (4)结庐在人境 庐:___________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水陆草术之花,可爱者 甚蕃。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7.【甲】文中揭示菊的象征意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能印证“背陶渊明独爱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8.【甲】文和【乙】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请作简要概述。(5分)

  参考答案:

  15.(1)生(长)枝蔓(2)表示转折的连词,却(可是)(3)少,稀少(4)简陋的房屋(或“房屋”) (共4分。各占1分)

  16.(1)水上、地上各种草本花和木本花,可爱的很多。

  (2)此情此景蕴含着淳真的情趣,想要辨别表达却找不出恰当的'语言。 (共4分。各占2分)

  1 7.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共2分。各占1分)

  18.【甲】文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热爱自然(归隐自洁)的生活态度。 (共5分。各占2分,语言表达占1分)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爱莲说阅读答案内容介绍后,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长按可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