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反思3篇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反思3篇
引导语: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收集整理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反思篇1
在这个童话中,有几处写了“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但是要学生真正理解或者说说老屋给他们的印象,也许他们还体会不出来,也说不会用什么语言来描述老屋的内心世界,因此,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想象表演来体会,例如:第一次,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我让学生做出老屋将要倒下,放弃一切时的表情,学生做的还是不错的。在全文学完后,我和全班学生一起进行故事情景表演,一个学生演老屋,3个孩子演其他的小动物,其他学生和我一起朗读课文,在边读边演的过程中把课文内容再现,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使学生置身于有吸引力的情境中,更好地促进学习。
2、朗读感悟法,体现语文“以读为本”的教学特点,通过反复品读重点词句,感悟人物内心情感,在朗读中教给学生方法,进行及时评价,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3、学会预测故事的方法。师生互动法,通过读旁批,学会预测故事的方法。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的内容,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另外,还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自身的知识的积累预测故事下一个情节的内容。
不足之处:
对教材分析还应更加深入地钻研,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合理有效。只有深入的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对文本反复钻研,才能体会文本的精华,从而生发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反思篇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老屋帮助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的故事。本课教学时,要珍视学生最初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借助题目、插图、文章内容中的一些线索,建立起预测的意识;然后借助旁批,培养学生主动预测的能力。
一、课前游戏,无痕渗透
本课的课前游戏,我借助不久前写过的单元作文《猜猜他是谁》,让孩子们根据外貌、身高、性格等线索,大胆猜出的同学。有了前期的作文铺垫以及大家对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的了解,设想是在玩中无痕渗透给孩子们猜测要有依据的意识。可能是因为孩子们太紧张了,在试教的时候那种活跃的、孩子们争着抢着提问的气氛没有呈现出来。
二、依托初始体验,培养预测的意识
与往常的课不同的是,本课我没有安排学生预习,目的是唤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初始体验,这种体验是预测的基础和前提。教学之初,我利用题目“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与第二自然段“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预测老屋究竟会不会倒?为什么?学生在感受老屋的古老与破旧,体会老屋的孤独与寂寞的.基础上,再度预测老屋总也倒不了的原因是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意识到,在阅读中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里的一些线索,对后面的内容进行大胆的猜测。
三、根据旁批,渗透预测的方法
在学生对预测有了大致了解之后,我利用课文中的旁批,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
首先,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在什么地方预测。比如,教学中我利用“总也倒不了”与“老屋”之间的语言张力,结合第一、二自然段对老屋形象和心理的描写,感受老屋之老,进而预测打算倒下的的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
其次,引导学生关注依据什么来预测。比如,针对题目处的旁批,告诉学生这是一位小朋友阅读后的做出的预测,让学生讨论这位同学是根据什么做出的预测。学生一定看过与魔法有关的神话、童话。这就是依据阅读经验来猜测的。另外,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插图、故事的内容等处的旁批,告诉学生各处旁批预测的依据。比如第三自然段,“我猜到了老屋是怎么回答的。”就是通过联系前文内容而做出的预测。
最后,引导学生对预测内容进行审视。让学生回顾自己的预测和与故事的内容一样吗?无论预测的结果是否与后面的内容一致,都要思考自己预测的依据是什么。鼓励学生只要有依据,预测的正确与否都值得肯定。
四、小结课堂,巩固对预测的认知
帮了小猫之后,老屋又一次想倒下了。这次有没有倒呢?你又是根据线索来预测的?学生谈到了“题目、上下文的内容等”。这其实是对前面预测方法的一次回顾。在孩子们交流后教师总结:预测是阅读的一种方法,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都可以帮我们预测。最后,我出示本单元的导语,让学生明白,本单元都要用预测的方法来读课文。如果一开始就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要用“预测”的方法来学课文,让孩子们带着任务去学习会大大降低猜测的趣味性,所以这一课,我一直在无痕渗透,到课堂的最后才总结阅读方法,出现“预测”这一概念性的词语和句子。
五、回归整体,识字写字
在三年级的起始阶段,我认为作为语文学习基础的字词教学还是不能放松的。本课,我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来学习生字。在写字方面,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比如“暴啊”“准啊,让孩子们自己说一说写的时候特别注意什么。
在今天的上课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预测单元的课文是不用预习的,但不预习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比如说,不预习对于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要求就有点高了。对于班级里相对后面的那些学生,可能在短时间连课文意思都没有读懂,让他们猜什么都不是很清楚。第二、对于第一次接触旁批的三年级孩子来说,一开始就让他们写,可能难度偏大了,很多孩子不知道要怎么写,写在什么地方。第三、我们的日常课堂限制了孩子们的想象。我们的孩子似乎习惯于对标准答案的一种期待,在预测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时,大部分孩子都是顺着情节往下猜。其实猜测可以是很大胆的,可以是天南地北,与别人不同的,只要说出自己的依据即可。这也让我反思,是不是平时的教育扼杀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泯灭了孩子们的童心?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反思篇3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篇童话故事,也是三年级教材中策略单元的第一。整篇篇幅很长,但是语言浅显易懂,在初读的时候,我采取边读,边根据故事情节做预测。旁边有批注,我特意在堂上给学生讲解了“旁批”,告诉孩子旁批可以批问题,批预测,批想法等等。利用做旁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预测的时候,说一说是根据什么预测的,在这一过程中,总结出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积累经验,以锻炼和培养能力。为了巩固学生对预测方法的掌握情况,我特意让学生在旁批的下面写上去预测的依据。
在指导学生精读的。环节中,让学生通过关键词句理解,体会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中的人物,把读得有滋有味。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训练学生的默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童话世界非常精彩,我在讲这一单元之前让学生共读了《安徒生童话》,之后更是鼓励孩子多看童话,如《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学完后,进行了拓展,让学生根据本学到的预测方法,阅读其它童话时,一边读一边预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童话的兴趣。
这节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堂比较随意,缺乏及时有效的激励评价,评价语单调匮乏,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一部分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有的只是堂上的看客,不能从情感上产生共鸣。尽管老师费了很大的功夫,总是事倍功半。如何提高自己的语言魅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可越着急越无济于事,归根到底还是缺乏语素养,缺乏深厚的化底蕴。
如果能更早做准备的话其实可以把内容全部出示在电脑上,让孩子逐段阅读,联系预测,避免看过结尾后预测变得千篇一律。
总之,对工作还需要更多努力,和孩子们一同成长。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反思3篇内容介绍后,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长按可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