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谚语
中医的谚语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用到谚语的地方还是很多的,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更强,更通俗易懂。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谚语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医的谚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医的谚语1
娱乐有制,失制则精疲力竭。
快乐有度,失度则乐极生悲。
德靠自修,神靠自养。
乐靠自得,趣靠自寻。
忧靠自排,怒靠自制。
喜靠自节,恐靠自息。
以财为草,以身为宝。
人生血脉似长江,一处不到一处伤。
有病最怕乱投医。
针灸拔罐,病去一半。
剃头常洗澡,身体自然好。
常洗衣,常洗澡,常晒被服疾病少。
春不减衣,秋不加帽。
冬不蒙首,春不露背。
情极百病生,情舒百病除。
寡欲精神爽,思多血气伤。
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不要虚胖,但求实壮。
表壮不如里壮。
小孩不蹦,必定有病。
有钱难买老来瘦。
百病从口入,病从虚处发。
中医的谚语2
1、查色按脉,先别阴阳。
2、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
3、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4、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
5、春捂秋冻,无病无痛。
6、治痿独取阳明,中于阴则溜于府,中于阳则溜于经。
7、留一分津液,便留一分生机。
8、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9、痘要结,麻要泄。
10、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11、鱼生火,肉生痰。
12、多诊则识脉,屡用则达药。
13、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14、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15、疮大疮小,出头就好。
16、读仲景书当于无字处求之。
17、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18、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19、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
20、百病皆由痰作祟。
21、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22、六经为川,肠胃为海。
23、胆热移脑为鼻渊;肝热转肺为鼻痔。
24、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25、少年进补,老来吃苦。
26、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
27、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28、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29、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30、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
31、肝之液是泣,肺之液是涕。
32、脾升则肝肾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而火金不滞。
33、孤阳不生,独阴不长。
34、有形之火不可纵,无形之火不可残。
35、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中医的谚语3
中医养生学中有这样一句谚语:“汗要出透,水要喝够,便要排清,才能长寿。”简单16个字,却把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朴实、科学的养生方法进行了概括。
汗要出透。出汗是最有效的排毒方式,一年四季只有夏季是能够自然出汗的,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经络平衡和免疫系统的健康。如果老憋着不出汗,时间长了,皮肤就不会呼吸了,最后就会造成代谢系统紊乱,并将皮肤的排毒功能都转到了肾和肝上。因此,炎热的夏季一定要少吹空调,让身体自然排汗。其他季节则应该多增加体育锻炼,主动让身体出汗,有利于保持人体内的温度,散发热量,有益身心。出汗还有被动一说,是由于心情烦躁或身体不适而形成出汗,这种出汗方式对人体是不利的。
水要喝够。汗液里98%—99%的'成分是水。汗要出透,那么水就一定也要喝够。医学上讲,喝水是生命体通过口腔摄入水以补充自身细胞内水分,是生命体新陈代谢的重要一环,也是补充生命体微量元素的方式之一。每天至少保证2.5升水的摄入,而且多喝温水,少喝凉水。
便要排清。如果长期不排便,或排不干净,会带来痔疮,严重者会形成腹疝并使皮肤粗糙、色素沉着。平时要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比如每天清晨,都坚持排清宿便。平常多锻炼、多吃果蔬、多喝水,保证排便通畅。
达到这三个简单要求,自然身体健康,长此以往,就为长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中医的谚语内容介绍后,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长按可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