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初中物理教案通用15篇

初中物理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物理教案1

  一个学期的实验教学,感触颇深。新教材作为课改实验的主要载体,对教育部颁布的《物理课程标准》做了较为准确的解读,较好的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以及“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的课程基本理念。教材以人为本,特别注重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于点滴之处都体现出科学探究及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精神,而且注重了学科渗透和新科技的纳入,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受到了实验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们的普遍欢迎。

  具体说来,新教材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㈠知识内容方面

  ①新教材内容覆盖了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所有科学内容标准,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在对过往的一切旧教材的扬弃中,一改过去“难、繁、偏、旧”的特点,所选内容典型、实用、有特色。而且教材难度适宜,没有过多过繁的计算,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的主要精力可以用在自主的探究学习上。

  ②新教材特别注重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科学探究方法的教学,从物理概念、规律的产生与发展、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养成等诸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知识的阐述和理论的建构是通过科学探究才得出的,例如:速度的概念、声音的产生、光的传播规律、力的三要素等,都不由教材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得到。这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③新教材较好地贯彻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改理念,特别注重联系实际,每一章节都从学生熟知的自然现象开始,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揭示客观世界的奥秘,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的热情和兴趣,既注重知识,又立足能力。教材中有许多这样既来源于生活又可以用探究出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的实例:P94页的“推与拉”、P98页的“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P116页的“迷你实验室”关于现代科技的介绍等。可以说新教材在贴近生活,注重物理知识的现代化、实用性及生产应用上做到了有机的统一。

  ④新教材特别重视与其它学科的协调与整合,特别是正确的哲学观点和人文科学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例如:教材第一章第二节《探索之路》和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古今中外的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介绍、P75页的“信息窗”对牛顿生平的介绍等。这一切对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价值观、人生观都至为重要。

  ⑤新教材在结构体系上大胆探索,具有强烈的互动特质,设置了如“实验探究”、“探究点拨”、“讨论与交流”、“请提问”、“实践活动”、“信息窗”等内容,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意识,实现了教材资源的最佳配置。

  ㈡思想文化方面

  ①新教材在体现理科教材的一般共性的同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社会定位和培养

  目标,特别注重了人文精神和自然学科的融合,在教学中努力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掌握学习方法,并且学会合作学习,善待他人,正视批评。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方面新教材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新教材突出自然辩证法思想的教育,教导学生理性地认识世界、认识宇宙,并以多种形式提倡并培养科学的批判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一切都为学生今后的自然科学的学习以至发现都奠定了基础。

  ②新教材各章节都辟出相当的篇幅对中外古今的物理学家、科技成果做了适时介绍,这既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持续发展的意识。

  ㈢编制排版方面

  ①教材非常“美”——采用了16开铜版纸印刷,彩图鲜明,文笔生动,印刷清晰,装帧精美,引人入胜。老师和同学们都说,新教材通俗易懂,读起来更象是散文。

  ②新教材在编排、表述与学习情境、活动设计上都注意到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相适应,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③新教材所有探究活动的设计都本着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发展,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假设、推理、发现精神的培养,教学过程延伸至课前、课后,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例如:P28页“挂锁是怎样工作的?”,P66页“调查班级同学的视力情况”等。 当然任何新事物的诞生,总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在四个多月的新教材的使用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新教材的部分章节编排与学生其他必要相关知识的储备脱节,学生不能正确学会使用数学等基础学科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材的教育功能。如第四章《多彩的光》,在教学过程中就发现,学生普遍缺乏最基本的理性认识,由于数学教学的滞后,本该教育学生形成的工具思想和学科联系意识,不能收到扎实的成效。如果将本章一移至初二下学期,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2、相对来说,新教材的基础知识较少,基础题作业不足。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明显缺乏适应性,不能准确掌握所学知识的内核。这样是否会影响到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建议在这方面能否加强一些。

  3、新教材作业中社会调查比重过大、要求较高,有些是否超出了初二学生的年龄层次?(例如:P62页的第二题要求学生在课外独立研究凸透镜的全部成像特点等。)另外,教材极少数地方存在错误与疏漏。(例如P52作业第二题中小猫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所有四个供选答案竟无一正确。)

  4、当前各实验学校的师生普遍感到与新教材配套的课程资源相当匮乏。建议新教材的编写者和出版社能否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例如:将教材中选用的图片等素材制成光盘,配套发行。

  值得肯定的是新教材作为素质教育探索过程中全体教育科研工作者的智慧结晶,尽管存在一些瑕疵,但终究瑕不掩瑜。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新教材本身,就是一次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创新人才的成功尝试。应该说新教材的使用既是一次实验,又是一种大胆的探索,这对素质教育的深入、课改理念的推广,有着相当的积极意义。我们知道,我国的基础课程改革才刚刚起步,课改教材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相信随着课改工作的逐步推广,课改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我们的义务教育物理新教材也会日臻完善。

初中物理教案2

  课堂教学是一种讲究效益的活动,它要求教师要高质量地传递各种信息,目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课堂效率的低效甚至无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学生在课堂上听得头脑发胀、昏昏欲睡,这样的传统教学表面上看,占满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教师也感到尽心尽力了,但从学生学习的效能来看,这样的教学恰恰是低效教学。作为有效教学,就必须把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以关注教学效益与质量的方法,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统一起来,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眼见不如手动,只有在实践中学习,同学们的才智和创造力才能得以发挥,学会探究性学习,能够使大家对物理事实获得明确、具体的认识,而不是停留在被观察物理现象的表象上,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从而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也就是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教学过程强调发展学生的认知过程,以物理知识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在课堂上让学生体会探究实验的过程,体验探究实验中的快乐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通过探究实验,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如何合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来实现物理课堂效率的最大化尤其必要,接下来我就谈谈在利用主题课堂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的几点想法:

  一、自主学习式的课前预习避免了实验的盲目性

  为了更好的学习,预习是相当有必要的,物理一般是联系生活,需要一定的生活常识。学生在上课前,要看一下书上的知识点和那些实验。以前布置学生预习,大部分学生都只是翻书式,为了预习而预习,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主体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所制定的课前预习内容要“具体化”,在这样的预习过程当中,学生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有些问题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就能加以解决,而那些自己独力无法解决的问题,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积极地进行研究分析,查找各种资料,并相互交流,互通有无,利用同学之间的合作来解决。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正确处理与同学的关系,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只要带着疑问上课,多问为什么就行了,对书本上的知识联系实际多想象,对书本知识也要抱有疑问态度,并在学习中解决疑问,这样思维不但不会被束缚,反而会发展更快。

  二、通过自主探索培养参与积极性

  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主动探究,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学,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学生在探索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家发明和创造过程的重要性,这样可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浓厚的兴趣与爱好。知识的获得过程贯穿于自己动手实验的探索过程,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物理知识、规律,并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对知识的掌握相对更深刻,动手能力也得到提高。

  通过自主探索,学生思维活动经历了概念、判断、推理等阶段,由形象思维上升到逻辑思维,较好地达到培养思维品质的目标。同时

  有利于交流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新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出疑问,大胆创新,在交流和合作中学习。

  三、小组合作讨论探究进一步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当学生实验探索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感到分身乏术。通常的办法是利用部分好学生以点带面,充分发扬团队的合作精神。学会主动参与讨论,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由于人的个性差异,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学习,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教师要使学生逐步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使大家友好相处,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细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会从倾听中博采众长,萌发灵感;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引导学生认真进行讨论和学习。

  四、师生互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之一,关键是教师,根本在课堂。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是为了不教,课堂上以很好的氛围,让学生想说敢说,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不同的意见,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形成有效的多向交流,学生认真倾听,让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教学不再单调,这样的课堂,学生才是主体,思维的灵感在不知不觉中闪现。

  总之,如何在当前新形势下合理的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我们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以上只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点感受。

初中物理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弹力;

  (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分析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

  【教学重点】

  力的测量原理。

  【教学难点】

  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

  一、弹力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跳水,蹦床,蹦极,射箭……学生观察实验,对弹力有了初步认识。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1)钢尺压弯反弹;

  (2)拉伸或压缩弹簧。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对弹力进一步了解。

  老师引导学生得出弹力概念。

  回忆力的作用效果,悟出发生形变的物体会对施力物体产生作用力,即弹力。

  二、测力计及其使用老师引导学生做实验。

  学生实验:拉伸弹簧,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

  说明弹簧测力计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受到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学生知道弹簧测力计原理。

  投影仪展示弹簧测力计,请学生观察,介绍弹簧测力计结构:

  (1)最大刻度的意义;

  (2)最小刻度的概念;

  (3)零刻度的调整。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结构。

  投影仪展示各种弹簧测力计。

  老师讲解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及其注意事项:

  (1)如何调零;

  (2)测量范围;

  (3)测量方法(伸长方向与测量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老师引导学生做实验,并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

  学生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重量;

  用弹簧测力计测自己的一根头发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并与同学进行比较。

  三、实验探究

  老师用多媒体展示拔河,牛拉车……等图片;

  提问:以上两边的力相等吗?学生观察录像,思考。

  引导学生做教材25页图8—3—8实验并填空。

  学生做书上实验,补全结论。

  引导学生对拔河、牛拉车进行分析。

  学生分析讨论总结: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会给施力物体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四、课堂小结

  通过多媒体展示,老师讲解,以及学生自己动手试验,使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弹力,掌握了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以及用法;通过实验探究对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有一定了解。

  五、课堂作业

  课后发展空间中的练习

  【实践活动】

  课后“发展空间”中的自制橡皮筋测力计。

  【教学反馈】

  本节教学活动应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使之在观察中思考、学习。

初中物理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4.通过使用天平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助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质量的单位以及换算;

  2.学习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用具】

  大水泥钉、小水泥钉各一枚,订书针一锭,天平。

  【教学过程】

  引导讨论:

  (1) 一根大水泥钉与一根小水泥比较有何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都是钢造的,用途相同;大小不同;重量不同;所用的钢的量不同)

  (2) 一根订书针和一锭订书针比较有何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都是相同材料构成,含有的材料多少多少不同)

  (3) 物理课本与课桌在构成上有何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外?

  (都由物质构成,但它们是不同物质构成的,物理书是纸等材料构成,桌子是木头等材料构成,物理书要的材料的量没有课桌要的材料的量多)

  小结:所有物体都由物质构成,一种物质能构成大小和形状不同的物体,由于物体的形状和用途不同组成它们的物质的多少也可能不同 。

  1.质量的概念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2.质量的单位

  (1) 讲解: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Kg 常用的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补充:生活中斤、两也是质量的单位,它在我国民间使用,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2)引导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及小资料的讲解。

  一只苹果的质量 、你身体的质量 、

  一袋方便面的质量、一只鸡蛋的质量

初中物理教案5

  二力平衡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

  3.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在表达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二力平衡条件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单的受外力平衡的情况是二力平衡,随后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出二力平衡条件以后,利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得出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使学生的认识从理论上提高一步,同时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的印象.再联系具体事例,让学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教材通过“想想议议”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知识体系.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研究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再对实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

  教法建议

  1.本节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示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从牛顿第一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殊现象出发,针对已经建立的规律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勤思勤问的良好品质.

  2.平衡条件的得出是本节的重点知识,不能只强调结论,而要加强过程教学.做好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为了更容易从实验得出平衡条件的二力共线的结论,可采用如图9-3-1所示的实验装置.取一块薄木板在边缘开几个小孔,用细线系住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悬挂钩码.

  3.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对教学的检验,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最后的小结应由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进一步加以补充,使其更完整.

  二力平衡教学反思:

  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教学难点,学好这一部分将对初中物理力学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这一节课,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基础,从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概括出二力平衡的概念,通过实验与思考的观察与分析,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并与日常生活中现象为基础加以运用,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在教学中我以同学们每天都要见到的讲桌、课桌、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列车为例,首先让学生判断其所处的状态--------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让其分析受力情况,从力的三要素分析受力特点,让学生理解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含义,进而引出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这样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时时有物理、处处有物理,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拉近了物理与学生的距离。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把活生生的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了解人不但活着,而且知道人应该怎样活着,使他们在与大自然的相处中感受生命的崇高。

  多给予肯定和赞扬,给一个孩子以同样的表现机会,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多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曾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让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提高。

初中物理教案6

  第三节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

  教材分析:本节是这一章的重点,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这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要

  基础知识,是后面学习浮力、液体压强的基础;二是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既是物理课程的目标,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设计思想:新的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物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落实物理教育的基本目的,突出新的课程理念。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入手提出问题,这样的例子让学生既觉得熟悉,但又不能回答其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了探究情景,为后面的探究教学奠定了基础;密度的概念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实验探究,经过计算、分析、比较、交流,最后得出的。这样既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又让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加深了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在第2课时,着重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密度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初中物理教案7

  初二是物理学科开始学习的起始点,更是一个关键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从心理上重视。在如今素质教育的改革大潮中,作为实施者——教师,则更应该积极探索以适应新教材的改革,社会的需要。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的、积极状态之中。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实施激励性教育是势在必行。在初二物理教学中笔者积极探索激励性教育,发现激励性教育在物理教学中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激励性教育是指:用激励性语言、行动去触动心灵的心理教育。其宗旨是以“情”为主体,感化或促进提高。笔者通过实践、反复调整、修正,最后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包括:①启发式教学、奖励式授课。②层次性、渐进性提问与追问。③赞许式评价。

  一、启发性教学、奖励式授课: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5分钟,使这45分钟高质量高效率!

  1指导学生如何预习新章节。预习是学习好物理的起点,首先通读全文找出重点,用红笔将重点画出来,并将这些重点记在预习本上。其次,寻找疑点也是预习的精华,是经过反复思考,依然寻找不到解答的知识点,将这些疑点都写在疑点本上,并用红笔勾画出,作为标记,上课要注意听。再者,将预习到的知识和后面的小试验小制作联系起来,如果能做,自己做一做,锻炼自己的动手与动脑、逻辑思维、判断能力。最后,做一下预习反馈,将本、书合上,分析这一章节讲了什么,头脑中要有一个知识网络,并和相应的习题做一下对照,看一看自己是否能解答。(用铅笔写)

  2授课过程以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为主线,以教与学为重点,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和管理为主动参与,实行导向、导航、导演、引导、指导、辅导,领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领着知识走向学生。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而不是单纯品尝前人创造的成果。教学中首先注意引入方式,启发式、实物式、对比式,或是兼而有之。讲述中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如在讲蒸发时,首先将一块湿布在黑板一侧抹一下,然后对同学们讲,一会儿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干了”同学们异口同声,继而引出蒸发。

  二、层次性、渐进性提问与追问:

  提问的技巧对于激励性教育来说,也是功不可没。因为对于一个学困生,如果提问比较难或太容易,他们会觉得是在故意羞辱他。因此,提问的同时应掌握一个度。例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时,首先问一个好

  学生,透镜分为几种?“凸透镜、凹透镜。再问一个学困生,“凸透镜具有什么特点?”此时,笔者拿一个凸透镜,放在阳光下,使阳光经透镜聚焦于火柴或一张白纸。“聚光。”“好!你真棒!那么你再告诉老师,凹透镜呢?它的特点正和凸透镜相反,对吗?”“发散。”“这节课内容只要你好好听,你一定会。最后我要提问你几个问题。你先记好了。”讲完之后,再问他,照相机的原理是什么?要想照近景、照远景,你该怎么办?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总结自然留给了那些听明白的同学。这样先提问讲后再回答的措施,调动了他的信心与积极性,以及对物理的兴趣与爱好。

  三、赞许式评价:

  无论在哪些方面,尽量去挖掘学生们身上的优点,鼓励他们的信心,并给以赞许式的肯定。“优点单”就是一个很好的措施,使每个学生看到了老师与身边同学的评价,自己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本事没有发挥出来,我也能行。其中同学们对一位学习特别差、纪律特别差的学生的意见至今记忆犹新,“学习成绩差,不一定代表你笨、没有创造力。记得吗?1千米=1000米,你不就回答对了吗。再有,在学习简单机械时,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你找的不是都比较准吗?你纪律不好,为什么不尝试一下换位思想呢?老师、同学相信你,你一定能克服。盼着你的捷报早日传来。”“虽然你纪律不好,但你在运动会上为咱班赢得了荣誉。全班感谢你。假如今后,你不再捣乱了,相信你会赢得更多的掌声。”“真的很希望你努一把力,别给咱班拉分”……记得当时的他非常感动,原来他在老师、同学们的心中,并不是一个什么都不行、无可救药的学生。有了自信,提高了学习的劲头。从那以后,发现认真交作业的有他,认真回答问题的有他,问问题的有他,他进步了。记得在学完杠杆的应用,他拿来筷子、钳子、剪刀、镊子、指甲刀、瓶起子,然后问:“这些是不是杠杆?是什么杠杆?”“你能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真好。现在我们共同分析一下,找一下支点、动力、阻力,画力臂。”正是这简单的评价,赞许式的肯定使他的成绩突飞猛进。

  总而言之,激励性教育是一种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方面。在实施激励性教育的同时,时刻铭记着以师生的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为核心,时刻铭记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工头”,不是领导,不是严父、不是法官,不是“上帝”,而是导师、朋友、助手和楷模。本着这个原则,激励性教育初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让激励性教育发挥出它的价值,使亿万人的心共同为祖国的明天而跳动。

  时代在进步,在发展,作为物理教师的我们,有责任为教学的改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时,那么你就融入了为教育事业的改革、教育事业的发展的一个大熔炉中,通过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锤炼、敲击、磨砺,反复地调整、聚焦,同步共振,一次次地提升、放大,就能产生强烈的核裂变效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放射出灼目的光华。

初中物理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串联电路电压的计算规律,掌握实验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得出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增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锻炼和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2)难点:实验探究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问答法等。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演示实验:先用一只小灯泡组成一个简单电路,同学们观察它的亮度。然后再串联进去一个相同的灯泡,观察第一只小灯泡的亮度是否变化。

  问题:为什么两只灯泡串联在一起亮度会变暗呢?

  导出课题: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环节二:科学探究

  问题1:回忆关于电压的知识。

  回答1:电压符号“U”,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还有千伏、毫伏等单位。

  问题2:还记得电压表怎样使用?

  回答2:(1)电压表要与被测电阻并联。(2)电流从正接线柱进入,从负接线柱流出。(3)注意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

  教师引导:为什么串联之后小灯泡变暗了呢?这其实和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有关,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串联电路电压有什么特点。

  实验探究: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猜想:串联电路中,每个灯泡电压小于总电压。

  5.交流讨论:实验中哪些数据不符合结论,为什么?操作是否正确?小组分工是否明确?

  6.总结: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

  问题3:我们已经通过实验得出了结论,谁能解释一下课前老师演示的小实验呢?

  回答3:当电路中只有一只小灯泡时,它的电压等于总电压。而两只小灯泡的电压之和才等于总电压,所以此时没个小灯泡电压减小,亮度变暗。

  环节三:巩固提高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浅谈本节课收获。

  作业:填写实验报告,整理实验流程。

初中物理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现象.

  (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与实际的联系,了解摩擦现象存在普遍性,并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能力和猜想假设能力.

  (2)通过实验设计与操作,掌握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3)通过对摩擦现象、因素猜想、方案设计等的讨论,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摩擦现象以及其运用的学习使学生关注周围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物理知识.

  (2)通过体会本节内容中探究的各个环节,培养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有关,猜想过程与设计方案过程

  教学难点 掌握控制变量的方法;摩擦力的测量

  仪器材料一斜面,一木块;木块、木板、弹簧测力计、毛巾、小铁块、厚海绵、圆铅笔(多组)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汇报,实践活动,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2

  板书设计 第四节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一、滑动摩擦力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受到阻碍的现象,称为滑动摩擦现象.在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3)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可画在物体重心上.

  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各种猜想:

  (2)制定计划与实验表格:

  (3)数据分析:

  (4)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三、静摩擦和滚动摩擦现象

  四、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办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播放视频:冰球比赛中,推出的冰球在冰面上慢慢停下来;滑冰运动员到终点时停止用力后慢慢停下来,骑自行车不蹬后滑行一段停下来.

  (或者演示:一木块从一斜面上滑下,在水平桌面上滑行一段后停下.)

  师:为什么最终都停了下来?

  (2)布置小活动.

  (3)师: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受到阻碍的现象,称为滑动摩擦现象.在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4)师:滑动摩擦力是物体受到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那么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有什么规律吗?

  (5)师:你是否感受过滑动摩擦的存在?(鼓励各种想法)

  (6)展示图片:看似光滑的金属表面,用显微镜看时的模样.

  (7)对滑动摩擦力这个力我们已知道了大小和作用点,现在你还想知道什么? 观看视频,思考现象共同点和原因.

  生:由于有摩擦.

  小活动:用橡皮擦去书上的字或用抹布擦桌子,并体会其中的力,感觉阻碍作用.

  知道滑动摩擦和滑动摩擦力概念.体会“相对滑动”情景.

  生:与运动(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生:滑滑梯时裤子会磨破;摔跤时皮被蹭破;……

  生:简单了解滑动摩擦产生原因.

  生: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2.设置实践小活动,进行猜想

  (1)布置小活动.

  (2)师:请大家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尽量说出你的猜想依据.(鼓励学生的各种猜想,发掘其中合理的因素给予表扬;引导学生对结论进行猜想,比如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或越小).)

  在黑板上列出各种猜想和猜想依据.(有些猜想不合理或猜想正确但依据有偏差的,可以在探究出结论后再解释探讨.)

  小活动:用手掌在桌面上滑动,用手掌在衣服上滑动,用脚在地上蹭动,轻轻的试试,再用力试试,体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生: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粗糙程度)有关,地面越光滑拖物体越容易.

  生:与压力有关,因为物体越重越难拖.

  生:与接触面的材料情况有关,旱冰在水泥地上好溜,在地毯上难溜起来.

  生: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

  因为接触面越大,受到阻碍的面就越大.

  生: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滑动摩擦是相对运动引起的,应该和速度有关.滑滑梯时滑得越快屁股越热.……

  3.小组讨论,制定计划和设计方案

  (1)演示:滑动摩擦力如何测量.

  师: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匀速滑动,指针不要颤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反映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强调要“匀速”,可不作解释,但要留给学生这样一个疑问,使他们清楚有这样的要求.)

  (2)师:请各小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分别来验证各个猜想.要求至少对两种猜想进行方案设计.(或者直接与学生说明首先对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这两因素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后再研究其它因素.)

  参加一些小组的讨论,指导学生研究各个猜想因素与摩擦力的关系时,只能一个一个的单独研究,而且在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变化怎样影响摩擦力时,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否则不能确定摩擦力的变化是由哪个因素引起的.指出这就是在研究多因素问题时常用的“控制变量法”.

  (3)请各小组汇报设计方案.

  在和学生一起讨论各个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时注意渗透“控制变量法”.最后交流制定出研究各个因素的最佳方案,制定出实验表格,举例如下:

  实验 操作(简单表述) 滑动摩擦力大小

  1 木块在木板上匀速运动

  木块在毛巾上匀速运动

  2 木块在木板上匀速运动

  木块加上重物后在木板上匀速运动

  3 木块在毛巾上匀速运动

  木块在海绵上匀速运动

  4 木块平放在木板上匀速运动

  木块横放在木板上匀速运动

  5 木块以较慢速度在木板上匀速运动

  木块以较快速度在木板上匀速运动

  掌握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来反映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小组讨论,包括器材和实验步骤,并且对实验的可行性进行考虑.

  生:研究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第二步把木块平放在毛巾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生:研究与压力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第二步再在木块上加一重物,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生:研究与接触面材料性质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平放在薄毛巾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第二步把木块平放在表面平整的厚海绵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生:研究与接触面积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品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第二步把木块横放(或竖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生:研究与运动速度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以较慢的速度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第二步把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以较快的速度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4.进行实验,记录收集数据

  师:请大家根据以上的讨论,修正自己的探究计划后进行实验,并作好记录. 进行实验,如实记录收集数据.

  5.分析交流,得出结论

  师:请各小组分析所得数据,得出结论,描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关系如何?

  (给学生解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材料性质有关,但我们不作深入研究,只作为了解层面,一般不用考虑).

  分析所得数据,把结论表述出来.

  进行小组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材料性质有关.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6.总结与评估

  师:在实验过程中是否有新的发现?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还会和其它的因素有关?对我们所得的结论你还能做更深入的研究吗? 能激发兴趣,对自己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或其他学生和老师提出的问题作更深入思考.

  7.设计实验,介绍静摩擦和滚动摩擦

  (1)演示实验:筷子提米

  (2)师:其实摩擦有三兄弟,除了滑动摩擦外,还有静摩擦和滚动摩擦.两个有相对运动趋势但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静摩擦,比如用手握起饮料瓶.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滚动摩擦,比如旱冰鞋与地面间的摩擦.你能举出生活中这两种摩擦的现象吗? 思考杯子和米的受力可能.

  了解静摩擦和滚动摩擦概念,进行举例.

  生:推桌子但桌子没动时,与地面有静摩擦;人走路时靠的是鞋与地面的静摩擦;司机转动方向盘时手与方向盘间有静摩擦;各种绳结.……

  生:带轮子的行李箱拖动时与地面间有滚动摩擦;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的滚珠发生滚动,笔与纸间有滚动摩擦.……

  8.实例说明,有害摩擦和有益摩擦

  (1)播放视频:磁悬浮列车.

  播放气垫船图片

  (2)布置小活动,要求学生找出几根圆铅笔.

  总结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可以减小摩擦力的大小.

  (3)展示图片,请大家说出图中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减小有害摩擦和增大有益摩擦的.图片有:有花纹的鞋底;用力刹车;光滑平整的雪橇;给车轮的轴加润滑油;轴承中的滚珠.

  (4)总结:增大有益摩擦的办法有: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

  减小有害摩擦的办法有: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给接触面处加润滑油;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使摩擦面脱离接触. 思考设计意图,知道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小活动:用手掌在桌面上移动,体会受到的阻碍;在手掌下垫上几根圆铅笔再在桌面上移动,体会体会受到的阻碍.对比发现,摩擦力变小了.

  生:鞋底的花纹是为了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与地面的有益摩擦;刹车时通过增加刹车皮和轮间的压力来增大有益摩擦.

  生:雪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有害摩擦;通过加润滑油来减小轴间的有害摩擦;轴承用滚珠是利用滚动摩擦来减小有害摩擦.

  能举出生活中更多的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事例.

  课后作业 相应练习册;小论文: 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力

  教学反馈 (1)学生对一些摩擦现象虽然较熟悉,但有时意识不到摩擦的存在,所以教学一开始意识不到摩擦的重要意义.

  (2)科学探究中猜想阶段发现凭学生的感觉不合理的猜想还是较多的.

  (3)实验过程中学生对匀速时读数容易把握不准.

  (4)对于摩擦的一些现象和运用学生兴趣很大.

  备注 根据教学情况可把这些内容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为探究滑动摩擦力和什么因素有关,第二课时接着介绍静摩擦和滚动摩擦,以及讨论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办法.

  说明:需要视频目录:(1)冰球比赛中,推出的冰球在冰面上慢慢停下来的情景(一小段) (2)滑冰运动员到终点时停止用力后慢慢停下来的情景(一小段) (3)骑自行车不蹬后滑行一段后停下来的情景(一小段)

初中物理教案10

  教学要求:

  1知道浮力的概念.

  2理解物体浮沉条件.

  3掌握浮力的实质、方向.

  4能正确运用浮力的实质、物体浮沉条件求浮力.

  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浮力的概念及其实质.

  (2)物体的浮沉条件.

  难点:正确运用“压力差”和物体的浮沉条件求浮力.

  教学模式:

  实验、设问、讲解、练习

  教学时间:1课时.

  实物及实验器材:

  (1)投影仪一台,透明胶片数张.要求把板书、练习题课前写在胶片上,以减小课堂上书写时间.

  (2)演示弹簧秤一把.

  (3)500毫升烧杯三个,分别装400毫升的清水、饱和食盐水、酒精.

  (4)乒乓球2个,其中一个装细砂,用作悬浮演示.

  (5)边长为5cm的立方体红砖一块.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师:为什么船、木块能浮在水面上?

  生:船、木块受到水向上托的力.

  师:沉在水底的石块有没有受到水向上托的力?

  生:部分回答有,部分回答没有.

  教师演示课本图8—27实验,回答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托的力.这个“向上托的力”就是本节课所讲的浮力.

  二、讲授新课

  1.什么叫浮力?(板书)

  (1)先演示石块放在清水中,让学生知道石块受到水向上托的力.

  (2)然后把石块放在饱和的食盐水溶液里,说明石块也受到盐水向上托的力.

  (3)最后把石块放在酒精里,让学生进一步知道,石块放在酒精中时,同样也受到酒精向上托的力.

  师:从上述的实验,请同学们说出什么是浮力?

  生: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师:物体在空气里有没有受到向上托的力?氢气球脱手后为何会上升?

  生:物体在空气里同样受到向上托的力,所以氢气球脱手后会上升.

  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板书)

  2、用实验引动学生

  第一、用弹簧秤和细线系着体积相同的规则的铁块,不规则的石块,干木块等,浸入水中后弹簧秤的示数减小;在水中游泳时感觉水有向上的托力等感性认识出发,逐个进行分析,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浸在水中物体要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从而纠正“轻的物体在液体中总是上浮的,所以受到浮力的作用;重的物体在液体中总是下沉的,因此不受浮力作用”的错误观点.

  第二、通过演示规则铁块和不规则的石块随着浸入水中体积的增大,弹簧秤的增数减小──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当物体完全浸入水中后,深度增加时弹簧秤示数不变──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在任何深度的浮力都相等”这一本质联系,从而摒弃那种“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成正比”的错误认识.

  第三、通过观察铁块和石块浸入水中后弹簧秤示数减小相同这一现象,使学生初步认识:“体积相同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相同”这一本质联系,摒弃那种“浸没入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质量、密度、形状等有关”的错误认识.

  第四、通过观察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弹簧秤的示数为零的现象,使学生了解:漂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第五、在以上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教材P144“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体,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上表面在液体下面h1米处,如图正方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是多大?方向怎样?”再加上“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是多少?”的计算分析,初步认识浮力等于“液体作用在物体上下表面压力差,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这一本质联系,从而摒弃那种只有物质在液体中上浮时才有浮力的错误认识.

  第六、通过演示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和上述计算所得到的浮力:F浮=水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pg(h1+L)L2-pgh1L2=pgL3=pgV=pg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V排=V).从实验和推导两方面进一步认识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这一本质联系,摒弃了那种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的模糊认识.

  由于气体具有同液体相同的性质,而气体的密度很小,气体对于体积不大的物体作用的浮力,通常小到难以觉察的程度,但热气球能载几吨重的物体上天,说明气体对浸没在它里面的物体也能产生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

  把上述由个别现象所得出的知识加以综合并进行抽象和概括就能得到“浮力”的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

  在物理教学中,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时,必须有意识地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这是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关键.

初中物理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率。能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并能写出功率的定义式及其单位。

  2.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

  3.能应用功率的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设计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人体的输出功率的过程,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2.通过资料认识常见运动物体的功率大小,了解功率在实际应用的重要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测量活动的组织安排,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2.进一步形成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习惯,增强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在学习机械功之后,从做功快慢的角度认识功这个物理量。功率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后续学习电功率等知识的基础。

  教科书通过对生活、生产实例的分析,采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要求学生明确功率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对功率概念的认识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功率与功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与距离的关系相似,学生在学习速度概念的基础上容易进行知识的正迁移,所以,可以结合实例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认识与记忆,也可以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和利用公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对功率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策略

  与速度、密度和压强的定义方法相同,功率也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教学中通过人上楼的实例创设情景,让学生思考做相同的功,用时不同,引出做功快慢的问题,为功率概念的提出做铺垫。类比速度是表征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做功的快慢取决于相同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因此新概念的引入需要用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来完成,它的大小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磅秤、秒表、刻度尺等。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问题:小明的教室在五楼,通常上楼需要1.5min,一次他跑步上楼只用了40s,请问:(1)小明在两种情况下,做的功是否相同?

  (2)你认为这两种上楼做功方法,从物理的角度思考有什么不同?

  人们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机械来做功,这与人力直接做功或畜力做功,在完成的快慢方面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

  为了描述做功的快慢,需要引进一个新的物理量──功率。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所举事例可能有:

  人上高楼(如16层楼)时,乘电梯比走路要快得多;拖拉机耕地比牛耕地要快得多;挖土机与人,要完成相同的挖土任务,人花的时间要长得多;从水井里提水,使用抽水机比人工要快得多。

  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新课,增强了生活与物理的联系。

  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新课教学(30分钟)

  一、功率概念的引入

  回忆以前我们是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启发同学们思考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

  用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来类比,讲述功率的定义:

  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功率,功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公式:功率=功/时间

  如果用W表示功,t表示时间,P表示功率,则可以把上式写成P=W/t(板书)

  思考:类比速度的单位,功率的单位应该是什么?

  J/s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瓦特,简称瓦,用字母w表示,是为了纪念英国的物理学家瓦特而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1W=1J/s

  在工程技术中,功率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瓦(kW)、兆瓦(MW),它们与瓦之间的换算关系是什么?

  换算关系:1kW=103W 1MW=106W

  练习:结合速度的定义、计算和单位,完成下列表格

  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

  定义

  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

  计算公式

  单位

  m/s km/h

  介绍一些常见物体的功率,记住人平时骑自行车的功率约为60~80W。

  例题: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D.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速度单位是距离单位与时间单位复合而成的,是m/s。功率的单位应该是功的单位与时间单位复合而成的,应该是J/s。

  学生积极思考,完成表格。

  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白,功和功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物体做的功多,但做功用的时间较长,功率不一定大,A错。物体做功时间短,但做的功太小,功率也不一定大,B错。物体做功越快,其含义是做相等的功用的时间短,或相等时间内做的功多,所以功率越大,C正确。物体做功时间长,而做的功如果太少,功率反而越小。

  运用类比,从科学方法角度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使学生对类比法和比值定义法有更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研究类似问题提供方法上的帮助。

  让学生区别做功快慢与做功多少,明白功和功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功率的测量

  上课铃响了,你和你的同伴都从一楼爬到了四楼,你们俩的功率谁的大?如何测量你们爬楼的功率?

  思考:(1)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才能测出人的功率?(在学校里,人爬楼的高度通常可以利用一阶台阶的高度×台阶数进行测量)。

  (2)所需要的测量工具是什么?

  (3)计算功率的表达式是怎样的?

  (4)设计出记录表格

  实验次数

  重力G/N

  台阶数n

  一级台阶高度h/m

  时间t/s

  功率P/W

  与同学合作,测量在不同情况下人的功率。

  想一想:还有哪些简便的方法可以测出人的功率?(如跳绳、俯卧撑等)。

  指导学生推导计算功率的另一公式:

  由 和 可得

  指出 对解决车、船的速度、功率、牵引力的问题较为方便。

  计算时注意“F”的单位是N,“v”的单位是m/s,此时“P”的单位才是W。

  公式 说明,当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运动速度成反比。当需要较大的牵引力时,要减小其行进的速度。汽车爬坡时,司机采取的换挡减速的办法,以获得较大的牵引力。

  例题:一辆小轿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隧道,若该小轿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6000N,求:(1)小轿车发动机的功率为多少?

  (2)5秒内发动机所做的功为多少?

  练习:一辆功率为45kW的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30km,求汽车受到的阻力

  学生思考、讨论,明确需要测量人的重力或质量G、一级台阶的高度h、跳过的台阶数n、所用的时间t。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磅秤、秒表、刻度尺。计算功率的表达式是

  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并将数据记录于表格中。

  学生听讲并练习。

  通过估测人体登楼的功率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会用公式 解决简单的问题。

  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

  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促进知识的巩固掌握。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初中物理教案12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2、学习者的分析

  学生来自小城镇和农村(大部分),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接触许多与功和功率有关的事物和现象,为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奠定基础,同时学习过速度和电功率的概念,对于理解功率有很大帮助。

  3、教具与学具

  电化教具:多媒体课件

  4、教学过程分析和设计

  教学流程图

  设计内容 设计意图 活动层面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一、播放多媒体素材(视频)或画面)如用挖掘机挖土和一个工人单独挖土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图中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

  类似的事例还有吗?(启发思考) 教师通过所设计的情景,将学生引入学习怎样比较做功快慢的学习主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知道物体做功是有快慢之分的。

  由情景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并直接切入学习主题。

  认知层面

  想想议议学物理

  二、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1、引导回顾速度的知识。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向学生提供一组数据,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谁做功最快?说出比较的依据。

  物体 所做的功 所用时间

  A 1000J 5S

  B 1000J 10S

  C 4000J 1min

  D 6000J 1min

  3、联系教材,利用工地上的搬运问题加深对功率知识的认识。

  4、想想议议:

  投影演示插图孙女与爷爷上楼,让学生分析比较谁的功率大。

  5、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方便准确的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呢?

  6、介绍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并以适当的事例加以巩固。

  例:过去我们学习电功率,说说某电风扇的功率为60W,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参看课本小数据图表中的资料,说出各物体功率所表示的意义。

  7、巩固提高:

  提问:用1牛的力在2秒内将物理课本从地上提高1米,你能算出这个力做功的功率吗?

  教师启发:以前学习过要比较两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先确定路程再比较时间,也可以先确定时间再比较路程。同理,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可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回答,由他人(同组同学或其他组同学)适当补充,

  再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领悟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①做功相同,比较做功的时间,时间短的做功快;②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利用机械或人工将同一大堆砖从地上搬到五楼,你会选用什么方法?

  学生讨论过程。

  教师点拔:在图中不知爷孙俩的体重和他们爬楼的时间,能否确定他们的功率的大小。

  教师引导:用一个包含有功和做功所用的时间的概念(电功率)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是否可行?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功率的概念,功率表示的物理意义,认识功率的相关单位及计算公式。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作适当的讲评,加深学生对功率概念的理解。

  教师先引导学生求出所做的功,再求功率,这对学生巩固前后知识均有所帮助。

  温故而知新,对后面的学习将起到重要的启发作用。

  用类比法

  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物体做功有快有慢之分,进一步知道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物体做功的快慢有进一步的认识。

  学生的答案可能两方面都具有,如果教师在学生的讨论中逐步启发,加选先进的起重机,学生就会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深刻领悟物体做功确有快慢之分。

  学生的讨论也会出现分歧,教师就在学生的分歧中导入功率的概念,循序渐进,恰到好处。

  设疑,引出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要比较两物体做功的快慢,可用功率直接比较)。

  通过实例讲授,让学生自然知道功率的概念。

  加深学生对功率的物理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对人和一些事物的功率数值有个具体的概念,懂得功率大或小的意思是什么。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功率的相关知识,包括公式的运用。

  知识的运用与迁移

  三、通过例题训练,加深对功率概念的理解和加强知识的运用能力。

  1、 想想议议:

  物理学或者生活中,还有那些场合需要表示一个物理量变化快慢的?

  2、例题:体重为900N的爷爷与体重为300N的小孙子举行登楼活动,楼高三层共10米。若:

  (1)爷、孙两人同时从一楼起步,半分钟后同时到达三楼;

  (2)爷爷年纪大、身体较重,孙子登楼用了半分钟,爷爷所用的时间是孙子的2倍;

  (3)孙子登楼用了半分钟,爷爷所用的时间是孙子的3倍。

  以上三种情况下,谁做功多?谁做功少?谁用的时间多?谁用的时间少?谁做功快?谁做功慢?

  3、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例题,动手做一做。

  教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说出经济增长率、人口增长率、频率(振动),拓展知识。

  引导学生回到前面所举的例子,通过讨论及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边边思考,边动手进行计算解答。教师把学生的答案进行投影,可进行全班讨论,加深理解。

  学生自己进行阅读、解答,教师在课室巡视,给有学习困难的学适当的帮助。学生解答完后,教师再用解题示范,强调解题的方法和习惯。

  对各种变化率,增长率的认识,让学生拓展知识

  使学生加深对做功快慢的理解及加强学生对功率知识的应用能力

  练习功和功率公式的应用,使学生加深认识功──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小结

  四、小结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学生先自己总结归纳,教师引导个别代表回答并作适当的讲解。

  给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教师也能借此机会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并获得教学效果的即时反馈。

  五、点评

  功率的教学一个难点,以往的教学过程按教科书的思路进行授课,课堂显得枯燥,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本教学设计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和理念,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再以想想议议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和功率的知识,最后让学生用所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体现到学致用的乐趣。本人教学实践证明,这节课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教案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阻.

  2.知道电阻的各种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四个因素.

  能力目标

  1.能认识到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

  2.能进行电阻不同单位之间的变换.

  3.能根据决定电阻大小因素,判断比较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

  4.初步体会“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思路.

  5.培养学生依据物理事实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刻苦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首先提出一个学生能常见的问题来吸引学生,让学生思考不同的金属都可以导电,而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选材却不同.

  本节所有的结论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实验引入导体虽然可以导电,但同时对电流有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然后通过“控制变量法”把影响电阻的因素一一导出.

  教法建议

  本节宜采用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本节的所有结论都是由实验推导而来,应该增加学生动手机会,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使学生初步领悟“控制变量”的物理研究方法,演示验证分组实验,学生信服,培养思维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能力.

  导体能够导电,但同时对电流又有阻碍作用,不同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与其两端的电压及其中的电流无关、导体的电阻只有通电的时候才表现出来.

  由于决定电阻大小因素很多,在实验研究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即每一次只让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然后再观察相应的电阻的变化.

  为了表示导体的电阻跟材料的关系,可用电阻率表示.某种材料制成长 ,横截面积为 的导线在20℃的电阻值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电阻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一是让学生知道电阻是表征导体对点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以及电阻的单位;二是让学生了解不同物体的导电能力和绝缘能力;三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知道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本节教材以电阻概念的定义、电阻的大小和单位、常见的电阻器为核心展开,直接给出了电阻单位的名称、简称、符号。在讲授新课时,我采用导学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法逐步掌握以上各知识点。

  首先,我通过知识链接环节,回顾导体和绝缘体、电流和电压以及电流表的使用,以备课堂新授所用。然后在学习新课环节,我采用学校所倡导的“问题导学、交流合作、展示提高、当堂达标”四个教学环节展开。问题导学部分,我提出问题:导线多用铜、铝制成,铁也是导体又多又便宜,为什么不用它来做导线呢?随后通过演示实验:将甲、乙两段导体分别连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灯的亮度,引入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再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电阻部分的基础知识点。通过对常温下导体和绝缘体的排列顺序表引入不同材料的导电或绝缘性能不同,进而引导学生展开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探究。学生通过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评价得出结论。最后再通过当堂达标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到了一种研究物理的方法----控制变量法,深刻地理会了方法的实质,在探究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依据问题设计电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内涵创造了条件,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搭建了舞台。但纵观整节课的实施,我仍感到很是失败。在引导学生探究时,没有放开手,而是让学生在一个老师有所限定的范围内,根据老师的意愿来猜想;在进行实验环节,因事先未做好充分指导,学生对导学案的使用有些脱节,只是盲目的去连接电路,而对于为什么连?怎样连?都有些盲目。由于在探究实验环节花费时间较长,最后的当堂达标未来得及完成。

  在评课环节,各位老师给我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1.问题导学环节设想不够全面,致使学生对电阻的概念的理解有些生硬。学生为什么要学电阻?电阻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可以从输电线、电炉、电灯等对电阻的不同要求,如果有3伏的电源,而所连接的小灯泡只需2伏的电压,那应怎么解决呢?2.猜想环节可让学生对着导线猜想,交流设计方案,并且为学生解释为什么要用镍铬合金线做实验?3.在总结实验结论环节,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得出,增大学生活动时间,增大练习量。怎样在探究的过程中加强同学间的协作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也反映出在新的课堂模式下教师的驾驭课堂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初中物理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电压表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正确使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知道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

  2、通过测量电压,掌握电压表使用方法,提高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

  3、体会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研究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难点】正确使用电压表进行测量。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电路中电压的大小应该利用什么仪器进行测量?举手最快这名同学你请来说。他说测量电压要用电压表。请坐,看来你对于之前的知识掌握得很牢固。同学们,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和电源两端电压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能否利用电压表测量并得出结论?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走进今天的新课《用电压表测电压》。

  环节二:新课讲授

  同学们我们先来从连接电路的角度思考,需要哪些实验仪器?老师听到有的同学说要用到电源、开关、导线,还有的同学说需要小灯泡、电压表等仪器。

  我们已经知道了要用到的实验仪器,那么再来想一想,怎样正确使用电压表?第二排这名男同学你请来说。很好,请坐,他说使用前,要预估待测电压,选择电压表中恰当的量程,使用中电压表要注意正接线柱电流流入,负接线柱电流流出,且电压表要与被测用电器并联。还有哪位同学能来补充?同桌请来补充。她说如有需要,可以直接与电源进行串联,此时测量的是电源电压。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认清所选量程所对应的分度值,进行正确读数。使用后要将仪器整理放回。请坐,看来同学们对于上节课的知识已经完全掌握了。

  要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电压,具体步骤是什么呢?老师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了一张实验仪器图,同学们试着结合图片说一说测量的具体步骤应该是什么?靠窗的这名女同学你请说。她说先将电压表接在小灯泡的两端,接通电路,读取电压表的示数;再将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接通电路,读取电压表的示数。观察两次测量电压表的示数。很好,请坐,总结得十分全面。

  那么同学们,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老师在这里告诉大家实验的注意事项。首先一定要先连接电路,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进行测量。每次想要更改电路,需要先将开关断开,再进行操作。

  现在同学们相邻四人为一小组,老师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结合桌上准备的实验仪器进行测量吧。好,时间到,老师通过巡视发现同学们都参与其中,并且分工明确。现在我们找一组同学说一说,他们组的测量结果?第三小组代表请说。第三小组说通过实验发现,两次测量数据是一样的,都是3V。那么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他说,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很好,请坐,看来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总结得也很正确。

  环节三:巩固提高

  同学们,我们现在更换电阻,再次测量,看一看上述实验结果是否正确。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已经展示了他们的测量结果,并且得出的结论与上述实验相同。

  环节四:小结作业

  这节课马上接近尾声了,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我们重温了电压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通过实验,知道了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这一结论。

  下课后,同学们试着想一想为什么电压表使用时要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同学们,下课!

  四、板书设计

  (略)

初中物理教案15

  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什么是凹;

  (2)知道凸的会聚作用和凹的发散作用;

  (3)知道凸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4)知道如何利用凸产生平行光。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各种,观察凸和凹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注意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通过对如何利用凸产生平行光的讨论和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冰对准阳光取火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教育,激励学生为振兴中华努力学习。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介绍了什么是凸、凹、薄、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及对光线的作用等知识,这些知识既是有关的基本知识,也是后面学习凸成像的准备。教材对主光轴、光心讲得很简单,仅使学生认识就行了。本节重点是讲述凸对光的会聚作用,凸的焦点、焦距。对凹也讲得比较简单,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凹对光的发散作用。关于凹的虚焦点,可略讲。

  教法建议

  本节教法应以实验法为主,辅以启发式教学法和讨论法。应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讨论分析实验结果。

  教学设计示例

  一、难点分析

  1、凸和凹对光的作用

  讲解凸和凹对光的作用,除按照教材要求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取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外,还可以利用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参照下图来进行分析。当一条平行于玻璃三棱镜底边的光由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光进入玻璃以后又从玻璃射入空气中,发生第二次折射,这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两次折射的折射光线都由玻璃三棱镜薄的位置向玻璃三棱镜厚的部分倾斜,因此可以分析出凸对光会起聚作用。

  2、正确理解会聚和发散

  凸对光的会聚作用是表明光通过凸以后会变得收拢些,但是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聚于一点。以S点发出的光是发散光束,光经过凸折射后仍是发散的,并不能会聚,凸在这里的作用只是减弱了它的发散程度。

  凹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是表明光通过凹以后会更散开一些,但是散开不一定不能会聚,从左侧来的两束光由于凹的作用没有在S点会聚,而是在S会聚,它减弱了入射光的会聚程度。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当判断对光束是起会聚作用还是发散作用时(或者根据给定的光束判断的种类),一定不能仅仅依据折射光是否能会聚于一点来判断的作用或种类,而应当对折射光束与入射光束进行比较,再依据前边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学生活动设计

  1、观察凸和凹。

  让学生观察凸和凹,观察各种形状的凸和凹的实物及截面图,进而通过提问,认识这两种。

  2、通过实验,观察凸对光有会聚作用,凹对光有发散作用。

  3、观察凸对光有会聚作用,凹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演示实验,并通过分析进一步认识什么是会聚,什么是发散。

  4、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平行于玻璃三棱镜底边的光通过三棱镜以后的光路,从理论上弄清凸为什么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为什么对光起发散作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课题

  列举放大镜的镜片、眼镜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幻灯机的镜头、以及电影放映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可以把教学内容事先绘制在胶片上用投影幻灯打在幕布上,方便课堂教学。

  2、新课教学

  让学生观察凸和凹,观察各种形状的凸和凹的截面形状,进而通过提问,认识这两种。

  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引导同学先找出带有共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什么?

  再分析不同类别的有什么不同特征。

  用投影仪打出如下六个的截面图,

  使学生能明确辨别出哪些是凸,哪些是凹。

  用投影仪打出下面的图,具体讲解薄薄的含义。

  教师介绍光具座等实验仪器及使用方法,应在演示台上边演示边讲解,讲述中应强调以下几点:

  (1)光源发出的光是平行光,从无穷远射来的光是平行光,前边所提到的太阳光也是平行光。

  (2)让正对着射来的平行光,这样入射光线将与主光轴平行,我们只研究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经过发生折射的现象。

  (3)注意观察光线经过这两类折射以后是否能会聚于一点。(指导学生注意调节光屏位置)

  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在学生中巡视,并进行指导,实验结束后提问。

  演示实验可以用激光演示仪进行,如果没有条件可以用烟箱,不论用什么仪器,都应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平行光经过前后光的传播路径。

  实验进行过程中,可以边让学生观察,边提问学生,以引起学生注意。

  通过前边的实验同学们对光通过前后的路径,以及两类对光的作用有了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教师应通过图形对这两类进行对比分析。

  3、总结

  研究两种及它们对光线的作用,尤其是重点研究凸对光线的作用。教师可提问学生,由学生总结发言,以利于学生的思考与理解。

  探究活动

  【课题】调查近视镜和老花镜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实验分析近视镜和老花镜属于何种,分析其对光线的作用。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初中物理教案通用15篇内容介绍后,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长按可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