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知识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知识总结(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大全)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知识汇总,非常实用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知识总结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知识总结(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大全)

09

马说 韩愈

一、通假

1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显露。

2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本领。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

4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表疑问。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通“只”,只是。

二、词类活用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辱,辱没,形容词用作动词。

2一食或尽粟一石。尽,吃完,形容词用作动词。

3策之不以其道。策,鞭策(用鞭子打),驱使,名词用作动词。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行千里,数词用作动词。

5食之不能尽其材。尽,使……尽,竭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三、重点实词

1世有伯乐 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

2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

3祗辱于奴隶之手 祗:只是 辱:辱没

4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两马并驾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

5不以千里称也 以:凭,凭借 称:著称

6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吃一顿 尽:吃没

7才美不外见 才:才能,美好的素质

8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常:普通的 等:等同,一样

9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有时

10策之不以其道 道:方法,正确的方法

11食之不能尽其材 尽:竭尽

1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鸣:马鸣叫 通:通晓

13执策而临之 临:面对

14其真不知马也 知:识别,了解

10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一、词类活用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斗,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像蛇那样,名词作状语。

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名词用作状语。

3如鸣佩环,心乐之。乐,以……为乐,动词的意动用法。

4日光下流澈,影布石上。下,向下,名词用作状语。

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名词用作状语。

6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使……凄凉;寒,使……寒泠,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二、古今异义

1小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生:古义,小青年,后生;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小石潭记》

2去:乃记之而去。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跟“来”相对。《小石潭记》

三、重点实词

1清洌:清凉

2可百许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约。许,表示对数量的估计。

3佁然不动:呆呆的一动不动。佁然,愣住的样子。

4俶尔远逝:忽然。

5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6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7邃:深

8寂寥:寂静寥落。

9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10明灭可见 明灭:或现或隐

11以其境过清 清:凄清,冷清清

11

陋室铭 刘禹锡

一、词类活用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闻名,著名,名词活用为动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显出灵异,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3无丝竹之乱耳。乱,使……受到扰乱,动词用作使动词。

二、古今异义

1鸿:谈笑有鸿儒。鸿: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

2丝竹:无丝竹之乱耳。丝竹:古义,指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

3馨:惟吾德馨。馨:古义,美好;今义,芳香。

4形:无案牍之劳形。形:古义,身;今义,样子。

三、重点实词

1谈笑有鸿儒 鸿:大

2无案牍这劳形 形:形体、身体 案牍:官府公文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调弄,这里指弹。

5山不在高,有仙则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名:出名。灵:灵验,神奇

6斯是陋室 斯:指示代词,此,这

7往来无白丁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8阅金经 金经:佛经

9、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本指弦乐器 竹:本指管乐器。

乱:使……乱

10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

11何陋之有?:什么。

12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一、通假

1百废具兴。 具通俱,都。

2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托咐。

二、词类活用

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南""北"是"向南""向北"的意思。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容词用作状语):A在……之前;B在……之后。

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太守,官名,“做……太守”名词用作动词。

三、古今异义

1微:微斯人。微:古义:没有 今义:细小.。

2属予作文以记之 作文:古义:写文章 今义: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

3气象:气象万千 。气象: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四、重点实词

1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制,规模。

2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

3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 晖,日光。

4大观:雄伟景象。

5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备,详尽。

6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7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8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9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

10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

11何极:哪有穷尽。

12樯倾楫摧:桅倒下,桨断折。

13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14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即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

15微斯人:没有这种人。微,无、没有。

16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13

醉翁亭记 欧阳修

一、词类活用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名词作状语。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意动用法。

3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4山行六七里。"山:"是"沿着山路"的意思。名词作状语

5野芳发而幽香 芳: 香花,形作名。

二、古今异义

1丝: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古义,弦乐器,今义,蚕丝。

三、重点实词

1环滁:环绕着滁洲城。环,环绕。

2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霏,雾气。

3负者:背着东西的人。负,背。

4临于泉上者:靠近。

5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儿清。冽,清。

6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

7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 杂然,错落的样子。陈,陈列、摆开。

8觥筹光错:觥,酒杯。筹,酒筹。

9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10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的意思。

11醉翁之意 意:情趣。

12深秀者:秀丽。

13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14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

15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伛偻,驼背,这里指老人。

16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 暝,昏暗。

17辄:就

18弈:下棋

14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一、词类活用

1相与步于中庭。步:散步,名词作动词。

二、古今异义

1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古义:只。今义:但是。

2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 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今义 与事无关的人。

3户:月色入户古义:多指门;今义:窗户、人家

4念:念无与为乐者古义:想到;今义:纪念,思念

三、重点实词

1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于是。至:到

2 寝:睡

3 念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想到

4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5 相与步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步:散步(或:漫步 走 行走)。

6 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

7 月色入户 户:窗户

8 欣然起行 欣然:高兴的样子。行:走。

9 解衣欲睡 解:脱、 脱下

10 水(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 。(交叉错杂)。

11 盖竹柏影:原来是

15

爱莲说 周敦颐

一、通假

1通假字:可爱者甚蕃 蕃通繁,繁盛众多。

二、词类活用

1不蔓不枝。蔓、枝: 缠生藤蔓,旁出枝条,名作动

三、重点实词

1可爱者甚蕃:多。

2晋陶渊明独爱菊:只,仅。

3自李唐来:从,自从。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被沾染。

5濯清涟而不妖:洗涤。//美丽而不端庄。

6不蔓不枝:长枝蔓。//长枝节。

7香远益清:副词,更亭亭净植:树立。

8远观而不可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9陶后鲜有闻:少。

10宜乎众矣:当然。

16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一、通假

1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着

二、词类活用

1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腰间挂着,名词用作动词。

2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緼袍敝衣,穿着旧棉袄,破衣服,名词用动词。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手,动手,名词用作动词。

4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笔,用笔,名词用作状语。

5 主人日再食 食 提供伙食,名作动。

三、古今异义

1汤:滕人持汤沃灌。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2假: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古义,借;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

3趋: 尝趋百里外古义:快步走。今义:趋向,归向。

4走:录毕,走送之。走: 古义:跑。今义:行走。

四、重点实词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 )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跑) //超过约定的期限。

3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引、提出 )

4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等候)

5余幼时即嗜学:喜欢,爱好。

6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取得、得到。

7弗(不)之怠:懈怠,不放松抄写。“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

8既加冠:已经加了冠,到了成年。

9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担心,忧虑。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

10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尝,曾经。趋:奔向。先达:学术界的前

11执经叩问:求教。叩,问。

12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

13门人弟子填其室:门人,弟子、学生。填,塞。这里的是拥挤的意

14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15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6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示专心而尊敬的)请教。

17或遇其叱咄:或,有时。叱咄:训斥,呵责。

18(礼愈)至:周到。

19俟(sì)其欣悦:等待。

20(不敢出一言以)复:这里指辩解。

21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22穷冬:严冬。

23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

24(至)舍:学舍,书舍。

25僵劲:僵硬。

26(持)汤沃灌:热水。沃灌,浇洗。

27以衾(拥覆):以,用。衾,被子。

28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

29(主人)日再食:每天提供两顿饭。再,两次。食,提供伙食。

30(戴)朱缨(宝饰之帽):朱缨,红色的帽带。

31腰(白玉之环):腰,挂在腰间。

32(右备)容臭:容臭,香袋。

33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跑;

34益慕圣贤之道:仰慕

35 烨然(若神人):烨然,光彩耀眼的样子。

36緼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緼,旧絮。敝,破。

37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之心。慕、艳,羡慕。

38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知识汇总,非常实用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