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数学教学课件

数学教学课件

数学教学课件1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一)内容

  概念: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以及能在数轴上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

  (二)内容解析

  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等关系,也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本节课从生活实际出发导入常见行程问题的不等关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不等式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再通过对实例的进一步深入分析与探索,引出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解不等式几个概念.前面学过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通过类比教学、不等式、不等式的解、解不等式几个概念不难理解.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又进行数形结合,用数轴来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这样直观形象的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对理解不等式的解集有很大的帮助.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在数轴上.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

  2.理解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解不等式的概念

  4.用数轴来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

  (二)目标解析

  1.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能正确区别不等式、等式以及代数式.

  2.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理解不等式的解是解集中的某一个元素,而解集是所有解组成的一个集合.

  3.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理解解不等式是求不等式解集的一个过程.

  4、达成目标4的标志是: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数形结合的又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学习不等式的一种重要工具.操作时,要掌握好“两定”:一是定界点,一般在数轴上只标出原点和界点即可,边界点含于解集中用实心圆点,或者用空心圆点;二是定方向,小于向左,大于向右.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实质是一节概念课,对于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以及解不等式可通过类比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类比教学,学生不难理解,但是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以及在数轴上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课前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动画演示情景激趣

  多媒体演示:两个体重相同的孩子正在跷跷板上做游戏,现在换了一个大人上去,跷跷板发生了倾斜,游戏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创设情境,从“等”过渡到“不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立足实际引出新知

  问题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距离A地50km,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车速应满足什么条件?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然后小组反馈交流结果. 最后,老师将小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学生没有讨论出来的思路老师进行补充)

  1.从时间方面虑:2.从行程方面: < >50

  3.从速度方面考虑:x>50÷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习惯,使他们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对问题解决方法的梳理与补充,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紧扣问题概念辨析

  1.不等式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

  设问2:能否举例说明? 由学生自学,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比如:是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的解?

  设问2:不等式的解是唯一的吗?

  由学生自学再讨论.

  老师点拨:由x>50÷得x>75

  说明x任意取一个大于75的数都是不等式3.不等式的解集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 <,>50的解. <,>50, x>50÷都

  设问2:不等式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由学生自学后再小组合作交流.

  老师点拨:不等式的解是不等式解集中的一个元素,而不等式的解集是不等式所有解组成的一个集合.

  4.解不等式

  设问1:什么是解不等式?

  由学生回答.

  老师强调:解不等式是一个过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意识、有计划、有条理地设计一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新知识.老师再适当点拨,加深理解.

  (四)数形结合,深化认识

  问题1:由上可知,x>75既是不等式的解集.那么在数轴上如何表示x>75呢?

  问题2:如果在数轴上表示 x≤ 75,又如何表示呢?

  由老师讲解,注意规范性,准确性.

  老师适当补充:“≥” 与“≤”的意义,并强调用“≥”或“≤”连接的式子也是不等式.比如x≤ 75 就是不等式.

  设计意图:通过数轴的直观让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进一步加深理解,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五)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什么是不等式?

  <的解集,也是不等式>50

  2、什么是不等式的解?

  3、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它与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4、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要注意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交流心得,不断积累学习经验.

  (六)布置作业,课外反馈

  教科书第119页第1题,第120页第2,3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六、目标检测设计

  1.填空

  下列式子中属于不等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x +7>

  ②②x≥ y + 2 = 0④ 5x + 7

  设计意图:让学生正确区分不等式、等式与代数式,进一步巩固不等式的概念.

  2.用不等式表示

  ① a与5的和小于7

  ② a的与b的3倍 的和是非负数

  ③ 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它的周长不超过160cm,求x满足的条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既要正确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大于(小于)、非负数(正数或负数)、不超过(不低于)”等等,正确选择不等号,又要注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实际意义.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一)内容

  概念: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以及能在数轴上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

  (二)内容解析

  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等关系,也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本节课从生活实际出发导入常见行程问题的不等关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不等式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再通过对实例的进一步深入分析与探索,引出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解不等式几个概念.前面学过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通过类比教学、不等式、不等式的解、解不等式几个概念不难理解.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又进行数形结合,用数轴来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这样直观形象的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对理解不等式的解集有很大的帮助.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在数轴上.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

  2.理解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解不等式的概念

  4.用数轴来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

  (二)目标解析

  1.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能正确区别不等式、等式以及代数式.

  2.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理解不等式的解是解集中的某一个元素,而解集是所有解组成的一个集合.

  3.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理解解不等式是求不等式解集的一个过程.

  4、达成目标4的标志是: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数形结合的又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学习不等式的一种重要工具.操作时,要掌握好“两定”:一是定界点,一般在数轴上只标出原点和界点即可,边界点含于解集中用实心圆点,或者用空心圆点;二是定方向,小于向左,大于向右.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实质是一节概念课,对于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以及解不等式可通过类比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类比教学,学生不难理解,但是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以及在数轴上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课前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动画演示情景激趣

  多媒体演示:两个体重相同的孩子正在跷跷板上做游戏,现在换了一个大人上去,跷跷板发生了倾斜,游戏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创设情境,从“等”过渡到“不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立足实际引出新知

  问题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距离A地50km,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车速应满足什么条件?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然后小组反馈交流结果. 最后,老师将小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学生没有讨论出来的思路老师进行补充)

  1.从时间方面虑:2.从行程方面: < >50

  3.从速度方面考虑:x>50÷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习惯,使他们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对问题解决方法的梳理与补充,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紧扣问题概念辨析

  1.不等式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

  设问2:能否举例说明? 由学生自学,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比如:是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的解?

  设问2:不等式的解是唯一的吗?

  由学生自学再讨论.

  老师点拨:由x>50÷得x>75

  说明x任意取一个大于75的数都是不等式3.不等式的解集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 <,>50的解. <,>50, x>50÷都

  设问2:不等式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由学生自学后再小组合作交流.

  老师点拨:不等式的解是不等式解集中的一个元素,而不等式的解集是不等式所有解组成的一个集合.

  4.解不等式

  设问1:什么是解不等式?

  由学生回答.

  老师强调:解不等式是一个过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意识、有计划、有条理地设计一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新知识.老师再适当点拨,加深理解.

  (四)数形结合,深化认识

  问题1:由上可知,x>75既是不等式的解集.那么在数轴上如何表示x>75呢?

  问题2:如果在数轴上表示 x≤ 75,又如何表示呢?

  由老师讲解,注意规范性,准确性.

  老师适当补充:“≥” 与“≤”的意义,并强调用“≥”或“≤”连接的式子也是不等式.比如x≤ 75 就是不等式.

  设计意图:通过数轴的直观让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进一步加深理解,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五)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什么是不等式?

  <的解集,也是不等式>50

  2、什么是不等式的解?

  3、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它与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4、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要注意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交流心得,不断积累学习经验.

  (六)布置作业,课外反馈

  教科书第119页第1题,第120页第2,3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六、目标检测设计

  1.填空

  下列式子中属于不等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x +7>

  ②②x≥ y + 2 = 0④ 5x + 7

  设计意图:让学生正确区分不等式、等式与代数式,进一步巩固不等式的概念.

  2.用不等式表示

  ① a与5的和小于7

  ② a的与b的3倍 的和是非负数

  ③ 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它的周长不超过160cm,求x满足的条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既要正确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大于(小于)、非负数(正数或负数)、不超过(不低于)”等等,正确选择不等号,又要注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实际意义.

数学教学课件2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3、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轻重。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情

  多媒体出示情境,小朋友们,这是我们美丽校园的一角,图上都有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预设说出:校园的一角,有一张石桌,两张石登,边上还有一盏路灯,两棵树,一棵苹果树,一棵梨树 有两个小朋友在跳绳,两个小朋友在滑滑梯。

  小朋友在这美丽校园的一角,还蕴藏着数学知识呢 !

  二、自主探究,体会方法

  1、比长短

  出示小朋友跳绳图,仔细观察,哪根绳子长?长的画钩。

  交流,你认为哪根绳子长?你是怎么比的?

  引导学生说出:把绳子的一端对齐(出示画面)

  总结:原来比较物体的长短时可以把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在比。

  2、比高矮

  出示滑滑梯图,提问,哪个人比较高?

  交流:预设:前面的小朋友高

  后面的小朋友高

  一样高

  怎么会有这么多答案?这样比公平吗?怎样比才公平?

  让他们站在地面上比(出示画面)

  这样一下子就看出谁高谁矮了。

  总结:比较物体的高矮,要让人站在同一地面上比。

  3、比轻重

  出示石榴和柿子,让一位学生用手掂一掂,提问:石榴和柿子哪个重?

  怎样一下子知道谁重谁轻呢?我们可以把他们放到天平上比。

  出示天平比较图,介绍天平。比较谁重谁轻?你是怎样比的?(天平的托盘沉下去说明重)

  总结:比较物体的轻重可以用用手掂一掂的方法,也可以用天平来称,沉下去的一端的物体重。

  4、你还能在图上找一找、比一比吗?

  学生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比较苹果树和梨树的高矮

  三、巩固升华,学会比较

  1、想想做做1

  出示情境,明确要求,4人小组合作,每人拿一枝铅笔,先每两个两个比一比谁的铅笔长?再四个人比一比哪枝最长?

  小组活动

  选择几组交流比较结果,说说比较方法。

  2、想想做做2

  出示情景,学生尝试

  交流结果,提问:男孩和女孩谁高?怎样比的?

  男孩和女孩看上去差不多高,他如果站起来就比女孩高。

  教育学生帮助病人、残疾人。

数学教学课件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给定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 会初步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理数的意义,并能将给出的有理数进行分类;

  4.培养学生逐步树立分类讨论的思想;

  5.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正数与负数是由实际需要产生的以及有理数包括哪些数。难点是学习负数的必要性及有理数的分类。关键是要能准确地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典型例子以及要明确有理数分类的标准。

  正、负数的引入,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教材是由学生熟知的两个实例:温度与海拔高度引入的。比0℃高5摄氏度记作5℃,比0 ℃低5摄氏度,记作-5℃;比海平面高8848米,记作8848米,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155米。由这两个实例很自然地,把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把加“-”号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一个中性数,表示度量的“基准”。这样引入正、负数,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使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且还将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大小性质。把负数理解为小于0的数。教材中,没有出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概念。这是有意回避或淡化这个概念。目的是,从正、负数引入一开始就能较深刻的揭示正、负数和零的性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概念。

  关于有理数的分类要明确的是: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分类结果应是不重不漏,即每一个数必须属于某一类,又不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两类。

  二、教法建议

  这节课是在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基础上,从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负数的.从内容上讲,负数比非负数要抽象、难理解.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的选择上,尽可能注意中小学的衔接,既不违反科学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则。例如,在讲解有理数的概念时,让学生清楚地认识有理数与算术数的根本区别,有理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符号部分和数字部分(即算术数).这样,在理解算术数和负数的基础上,对有理数的概念的理解就简便多了.

  为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明确有理数的分类时,可以有意识地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理解分类的标准、分类的结果,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通过正数、负数都统一于有理数,可以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的逐步树立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三、正数与负数概念的理解

  1﹒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

  2﹒引入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为有理数,奇数和偶数的外延也由自然数扩大为整数,整数也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如…-6,-4,-2,0,2,4,6…,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如…-5,-4,-2,1,3,5…

  3﹒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细分有五类:正整数、正分数、0、负整数、负分数,但研究问题时,通常把有理数分为三类:正数、0、负数,进行讨论。

  4﹒通常把正数和0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0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0称为非负整数;负整数和0统称为非正整数。

  四、有理数的分类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1)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2)整数也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但为了研究方便,本章中分数是指不包括整数的分数。

  3)注意概念中所用“统称”二字,它与说“整数和分数是有理数”的意思不大一样。前者回避了分数是否包括整数的问题,即使把整数包括在分数范围内,说“统称”还是不错,而用后一种说法就欠妥了。

  4)分数和小数的区别:

  分数(既约分数)都可表示成小数,但不是所有的小数都能表示成分数的。

  5)到目前为止,所学过的数(除π外)都是有理数。

数学教学课件4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理解,掌握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教学重难点:掌握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提问:什么叫公因数?什么叫最大公因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l)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试着找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再在全班交流。

  先分别写出18和27的因数,再圈出公有的因数,从中找到最大公因数。

  方法二:先找出18的因数:①,2,③,6,⑨,18

  再看18的因数中有哪些是27的因数,再看哪个最大。

  方法三:先写出27的因数,再看27的因数中哪些是18的因数。从中找出最大的。

  27的因数:①,③,⑨,27

  方法四:先写出18的因数:1,2,3,6,9,18。从大到小依次看18的因数是不是27的因数,9是27的因数,所以9是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引导学生看教材第81页的“你知道吗”,指导学生自学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2×2×3=12。

  指出:两个数所有公有质因数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完成教材第81页的“做一做”。

  学生先独立完成,独立观察,每组数有什么特点,再进行交流。小结: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有哪些特殊情况?

  (1)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也是1。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最大公因数(二)

  两个数所有公有质因数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方法一:先分别找出18和27的因数,再圈出共有的因数,从中找出最大公因数。

  方法二:先找出18的因数,再看18的因数中有哪些是27的因数,再看哪个最大。

  教后反思:

  优点:本节课主要学习例2,学生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能独立找到解决的办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多角度思维,找到多种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不足:首先在分层练习的时候题目较简单,没有体现由易到难,分层练习这个过程。其次本节课从整体上来说更像一节纯粹的做练习课,缺乏必要的讲解和语言文字的修饰,更只是简单的习题罗列。

数学教学课件5

  平均分数学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12页准备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卡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准备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新课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师: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请各组为二(1)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

  (2)动手分一分。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小朋友准备的春游食品,发现: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13页“做一做”。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用10张正方形卡片代替面包,分一分。分好后,同桌检查一下:是不是分成了5份,每份是不是同样多。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

  3.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14页例2提出: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独立完成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练习

  1.练习三的第1题。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花,动手往3个花瓶里*花。

  说明:想怎么*花就怎么*。最少设计两种*花的方案。

  (2)交流。请学生展示自己最得意的*花方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欣赏自己的作品。然后,请学生选出每瓶*同样多枝花的*花方案。

  强调:这几种*花方案,都是把花平均*进3个花瓶里。

  此题的“*花活动”为使学生对平均分的印象更深,开始可以让学生喜欢怎么*就怎么*,以显示题目的开放性。教学时,还可让学生用画一画的方法,往每个花瓶里*花。借助*花活动,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练习三的第2题。

  让学生根据“平均分”概念判断“谁分得对”。练习时,先让学生弄明白题目要求,再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让学生在运用“平均分”概念进行判断的练习活动中,巩固对“平均分”的认识。

  3.练习三的第3题。

  (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

  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梨”,为什么。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梨平均放进4个盘里的任务。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筷子、苹果、盘子、小棒、计算机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把12个苹果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比较:这两句话一样吗?不同点是什么?(强调“平均分)

  二、新授课

  1.出示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计算机课件演示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的画面。

  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每条船限乘4人,24人要租几条船?) 教师:每4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应该租几条船?

  学生汇报:每条船限乘4人,就是每条船只能坐4个人,所以每份是4人;那24人里包含有6个4人,所以应该租6条船。

  教师:如果每条船限乘6人,那24人要租几条船?(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2.练习:科教科书第15页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图上画的是什么?

  提问:一共有几只小动物?每位一双,一双是几根?小熊有12根筷子,每份是2根,可以分几份?够分吗?

  教师:这一道题就是问12里面有几个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4题。

  用情境图呈现分萝卜活动。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和问题,确定“把多少个萝卜平均分给小兔”“按每只小兔几个萝卜来分”,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在学生明白把16个萝卜,按每只小兔4个萝卜分之后,让学生独立“圈一圈”完成分萝卜任务。然后让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比如学生说出“没4个萝卜圈在一起”通过圈和说,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2.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问:你是怎样想的?(有18个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可以分几个?就是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一份是多少?)

  提问:香蕉的数量都是18个,为什么两次每只猴子分的数量不一样呢?(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每一份也就不同。总数相同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就越多。)

  注意让学生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数学教学课件6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1、 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今天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出示图片)

  师:这两个你们喜欢吗?那你们喜欢谁呢?(先让学生说一说)

  师:这样吧,我们调查一下,如果你喜欢松鼠的就用水彩笔把你的姓名写在红色纸片上,如果你喜欢熊的,就把你的姓名写在绿色纸片上,如果你两个都喜欢,你可以在两张上都写上你的姓名。

  师:写好了吗?

  师:为了方便,我们调查一个组好不好,请第二组的同学把你写的贴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如果你两个都喜欢的话,可以把你的两个姓名分别贴到他们的下面。

  2、 学生上来贴图

  3、 观察黑板上贴的情况,问:你发现了什么呢?

  师: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你发现了什么呢?

  让学生说说

  师:那么,喜欢ZIP和ZOOM的一共有多少人呢?

  学生说(可能有人说12人也可能有人说其他的数)

  二、探究:

  1、 四人小组合作,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喜欢ZIP和喜欢ZOOM的人数。

  师:那么,到底有多少人呢?(如果还有意见,就让一个学生站起来,给全班同学数数,看看到底有多少人?确定12人。)

  师:那么,实际是12人,可是计算出来是其他的呢?原因在哪里?

  生回答

  师:哪些同学重复计算了,谁上来给大家找一找?

  请学生上来找出重复的人数,(师:贴哪里?)学生贴

  师:重复的有6人,算了两次,而实际应该算一次,所以我把他重叠起来。(教师说着把这6人的纸片重叠起来)

  师:刚刚,我们把他分成两类这样贴,很容易出错,那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能不能用一些图、表或者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把这份名单再整理一下,使我们清楚地看出喜欢ZIP的有哪些人?喜欢ZOOM的有哪些人?两样都喜欢的有哪些人?能不能?

  生能

  师:那这样吧,我们四人小组合作,合作之前给大家几点合作建议:

  出示合作建议:

  (1)四人小组讨论:说说打算用怎样的图或表来表示?

  (2)四人小组动手在纸上画出方案。

  2、展示并介绍方案

  师:通过小组同学的努力,我发现我们的同学都已经有了方案,那哪个小组的同学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呢?注意,展示的时候说说你是怎样设计的?

  (1) 请学生上来展示成果,并介绍方案。

  (2) 重点介绍集合圈图

  3、看着集合圈计算总人数。

  师:那么,现在你知道喜欢ZIP和ZOOM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吗?生报一遍

  三、巩固练习:

  1、把下面的动物的序号填在合适的位置。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喜欢什么动物呢?(让学生说几个)那他是怎样行动的呢?那么,这些动物是怎样行动的呢?(出示)请你按照他们的行动方式把他们的序号填在相应的集合圈里。

  师:先请同学们说说怎样填,既快又不会错?

  让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师:那你是怎样填的呢?问:这部分表示什么?这部分表示什么?这个大圈表示什么?这个大圈表示什么?

  2、 计算三(1)班加语文和数学课外兴趣小组的人数。

  师:刚刚我们了解了同学们喜欢动物的情况,下面,我们走进三一班去了解以下他们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请看这里。

  (1) 出示名单

  (2) 根据表格画出集合图

  师:先请你根据这表格,画出集合图。

  先让学生画出集合图。

  教师边巡视边说:怎样画既快又对?

  (3) 展示集合图:

  (4) 放手让学生计算人数

  (5) 汇报,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3、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这样的例子。

  师:其实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们可以举例说一说吗?

  4、我家招待客人,这些客人喜欢吃糖果的有4人,喜欢吃花生的有6人,喜欢吃花生又喜欢吃糖果的有2人,那么我应该准备花生多一点还是准备糖果多一点?

  (1)说说应该准备什么多一点。

  (2)提高:计算我家到底来了几个客人。

  四、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

数学教学课件7

  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因此:梯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底×高÷2=(上底+下底)×高÷2

  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和b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用h表示梯形的高,那么,梯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 (a+b)h÷2

  补充知识点:

  决定梯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梯形的上、下底之和与高的长度,只要上下底的和与高相同,不同形状的梯形的面积也是相同的。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一分数的再认识

  整体“1”的含义: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整体“1”。

  分数的意义: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几,整体就被分成了几份,分子是几,就表示其中的几份。

  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即分数具有相对性。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大,表示的具体数量就大;对应的整体小,表示的具体数量就小。同一个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大,对应的整体就大;表示的具体数量小,对应的整体就小。

  二(真分数与假分数)

  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

  像 、 、 、 ,…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特点:分子都比分母小;分数值小于1。

  像 、 、 、 ,…这样的分数叫作假分数。特点: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与分母相等;分数值大于或等于1。

  像 ,这样的分数叫作带分数。特点:由整数和真分数两部分组成的;分数值大于1。

  带分数的读法: 读作:二又四分之一。

  ★补充知识点:

  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

  三分数与除法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 (除数不为0)。

  分数的分母不能是0。因为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因此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也不能是0。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数的值相当于商。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把所得的商写在带分数的整数位置上,余数写在分数部分的分子上,仍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将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四分数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因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也是不变的。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个数÷另一个数= ,即比较量÷标准量= ,得到的商表示两个数的关系,没有单位名称。

  五找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是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列举法:运用找因数的方法先分别找到两个数各自的因数,再找出两个数的因数中相同的因数,这些数就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再看看公因数中最大的是几,这个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补充知识点:

  其他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可以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小的数的因数,再看看这些因数中有哪些也是较大的数的因数,那么这些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例如:找15和50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可以先找出15的因数:1,3,5,15。再判断4个数中,哪几个也是50的因数,只有1和5,1和5就是15和50的公因数。5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如果两个数是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4、如果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0除外),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5、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小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六约分

  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

  理解最简分数的含义:

  像 这样分子、分母公因数只有1了,不能再约分了,这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分子与分母是相邻的自然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两个不同质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分子是“1”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掌握约分的方法:

  约分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两个数的公因数一个一个去除,另一种是直接用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去除。

  补充知识点:

  比较分数大小时,分母相同的、分子相同的可以直接比较,有些时候分子分母都不相同可以采用约分后进行比较的方法。例如: ○

  七找最小公倍数

  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

  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先找出两个数各自的倍数(限制一定的范围内),再找出公有的倍数,找出两个数公有的倍数,看看这些公倍数中最小的是几,这个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两个数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此只有最小公倍数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补充知识点:

  其他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可以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大的数的倍数(限制一定的范围内),再看看这些倍数中有哪些也是较小的数的倍数,那么这些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找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50以内)可以先找出9的倍数(50以内)有:9,18,27,36,45,再从这些数中找出6的倍数18,36,18和36就是6和9的公倍数,18是最小公倍数。

  3、如果两个数是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

  4、如果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0除外),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

  5、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6、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

  八分数的大小

  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作通分。

  ★通分的两个要点:和原来分数相等;分母相同。

  ■分数大小比较:

  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同分子分数相比较,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相比较的方法:

  用通分的方法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把两个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补充知识点:通分一般以最小公倍数作分母。

  第六单元 组合图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面积

  知识点:了解组合图形:有几个简单的图形拼出来的图形,我们把它们叫做组合图形。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运用的方法是“分割法”和“添补法”。

  分割法,即将这个图形分割成几个基本的图形。分割图形越简洁,其解题的方法也将越简单,同时又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

  添补法,即通过补上一个简单的图形,使整个图形变成一个大的规则图形。

  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

  知识点: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估计、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内容主要是以方格图作为背景进行估计与计算的,所以借助方格图能帮助建立估计与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

  数方格的方法:满格记为1,少于半格记为0,大于半格记为1。

  尝试与猜测

  鸡兔同笼 知识点:运用列表的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列表法、折中列表法)解决类似于“鸡兔同笼”的问题,也可用“方程”来解决。

  点阵中的规律 知识点:能在观察活动中,发现点阵中隐含的规律,体会到图形与数的联系。在“点阵中的规律”的活动中,通过观察前后图形中点的变化规律,推理出后续图形中点的数量。

  第七单元 可能性

  1、判断游戏是否公平,要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2、摸球游戏(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1)通过游戏所列的条件,推测某种情况出现的概率;

  (2)能判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写出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推测可能发生的结果。

  知识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客观事件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示为“可能性是0”,客观事件中,“一定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示为“可能性是“1”,当可能性是相等的时候,用数据表述是“ ”。

  逐步体会到数据表示的简洁性与客观性。

数学教学课件8

  教学目标:

  1、把图形进行分类整理,并认识图形的类别特征。

  2、动手实践,体会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性质。

  3、通过直观操作来感受和体验各种图形的性质。

  教学重点:把图形进行分类整理,并认识图形的类别特征。

  教学难点:动手实践,体会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图形,现在一齐来回忆一下,都有哪些图形。(教师让学生说说桌面上的图形)

  二、探索新知,小组学习

  师:这些图形现在准备要搬家了,我们可以根据图形的特征帮助它们分类搬进这两间屋子里吗?(小组讨论,并说说理由)。

  生:按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来分。 生:按图形是否有角来分。……

  师:你们都说的很好,看看我们的好朋友淘气是怎样分的。他也和我们一样把立体 形和平面图形分开。但这时平面图形有话要说了,嗯,我们听听他们说些什么。

  课件说:我们的屋子里有两间房子,你们可以把我们进行分类看看住哪间房子吗?

  师:既然平面图形这样说了,我们的同学可以帮帮它把桌面上的平面图形再次分类吗?

  生:按图形是否线段围成来分。 生:按图形是否圆来分。

  师:同学们真厉害,在这么短时间就帮平面图形解决这么多难题。

  课件说:aaa等等,杨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说同学们帮帮我啊!

  师:啊!你还有问题呀,同学们,帮不帮他好呢? 生:帮

  师:那你快说呀?

  课件:你们已经帮我们分了房间,但是要两个图形睡一张床呀!你们可以再帮我们分类吗?

  师:既然这样我们就帮帮它吧?翻开书本第22页,用铅毛把这四个图形进行分类画在圈里。

  生:我是按它是否直角来分。

  [德育渗透:让学生自主进行分类,学生按各图形的特征来分类,然后总结出每类图形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容易犯错误的地方,采用有趣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提供一组感性学习材料,适当进行启发,使学生的思维有了一定的指向和集中。学生凭着对学习材料的直接反应作出了大胆的设想。避免了学生盲目的猜测,同时又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

  三、 联系生活,探索图形特点

  师:你们真棒!在短时间内已经把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看看这幅图是什么来的?是什么图形? 生:是桥。三角形

  师:再看看这一幅电动铁门是什么图形。 生:平行四边形。

  师: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很多运用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谁可以说说你在哪里见过呢?(小组讨论)

  生:窗口是平行四边形 生:红领巾是三角形。

  师: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你们喜欢哪一个呢?利用桌面上的小棒拼出你喜欢的图形。(找一个拼三角形的学生)

  师:这位同学是拼成三角形的,你可以把这三角形的边拉一拉吗?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个图形具有稳定性。

  师:还有没有同学拼其它图形的。(找一个拼四边形的)

  师:你可以把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拉一拉吗?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拉就变形了。所以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师:噢,原来是这样子的,那老师给多一条棒给你可以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固定起来,让它不变形吗?说说理由。

  生:我在中间多加一条棒它就不会动了。因为形成三角形就具有稳定性。

  师:经过同学们拼出来的图形,老师终于知道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看看第三题这幅图,第一幅女孩子就叫他不要坐下去,第二幅图又叫他坐,是不是女孩在玩乱男孩子呢?

  生:不是,因为……

  [德育渗透:在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新的认识、新的结论不能盲目、划率地断言,必须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教者设计达一教学环节,既渗透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课已经上完了,上这节课上得开心吗?哪开心我就要问一下你们,你觉得这节课掌握了什么知识呢?你觉得哪一个小组表现最好,好在哪里呀!

  今天我们学习了按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希望同学们以后遇到这些图形都可以找出它的特点。最后谢谢各位同学帮助图形搬了一间舒适的家。

数学教学课件9

  一、制定计划的目的

  为使学生学好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具备当代社会中每一位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社会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特制定本学科教学计划。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数学教材内容包括:第一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第二章《勾股定理》、第三章《实数》,第四章《概率的初步认识》,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六章《一次函数》,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一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及其应用。其重点是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第二章《勾股定理》的主要内容是:勾股定理的探索和应用。其中勾股定理的应用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第三章《实数》主要内容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实数的概念和运算。本章的内容虽然不多,但在初中数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教学难点是算术平方根和实数两个概念的理解。

  第四章《概率的初步认识》主要内容是通过可能性的大小认识概率,并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概率计算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主要讲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确定,会找出一些点的坐标。

  第六章《一次函数》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函数的概念,以及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表达式,学会用一次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其中一次函数的图像的表达式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要求学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一些实际的问题。

  三. 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3)班共有学生44人,从上学期期未统计成绩分析,及格人数为 人,优秀人数为人,这个班的学生中成绩特别差的比较多,成绩提高的难度较大。从上学期期末统测成绩来看,成绩最好是 分,差的分,这些同学在同一个班里,好的同学要求老师讲得精深一点,差的要求讲浅显一点,一个班没有相对较集中的分数段,从几分到多分每个分数段的人数都差不多,这就给教学带来不利因素。

  四、.教学目标

  第一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

  1.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折叠剪纸图形欣赏与设计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认识轴对称,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

  3探索并了解基本图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

  4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并能指出对称轴。5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能利用轴对称进行一些图案设计,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第二章 勾股定理

  1经历探索勾股定理及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掌握勾股定理,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掌握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通过实例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和应用,体会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第三章 实数

  1让学生经历数系扩张探求实数性质及其运算规律的过程;从事借助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

  3了解平方根立方根实数及其相关概念;会用根号表示并会求数的平方根立方根;能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运算。

  4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四章 概率的初步认识1经历“猜测——验证并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活动过程。2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发展随机观念。3能对两类事件发生的概率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设计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

  4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发展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第五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1从事对现实世界中确定位置的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活动,经历探索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形状变化之间关系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2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3能在方格纸上建立

  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多种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4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变化后点的坐标的变化合格点坐标变化后图形的变化。

  第六章 一次函数

  1经历函数一次函数等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经历一次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合作与交流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2经历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经历函数图像信息的识别与应用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3初步理解函数的概念;理解一次函数及其图像的有关性质;初步体会方程和函数的关系。4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会做一次函数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发展学生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会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检验解的合理性。

  3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像解法,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

  4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从而初步理解化未知为已知和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

  五、教学措施及方法

  1、理论学习:

  抓好教育理论特别是最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了解课改信息和课改动向,转变教学观念,形成新课教学思想,树立现代化、科学化的教育思想。多听听课,向其它老师借签学习一些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2、做好各时期的计划:

  为了搞好教学工作,以课程改革的思想为指导,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以及初二的数学教学任务和内容,做好学期教学工作的总体计划和安排,并且对各单元、各课题的进度情况进行详细计划。

  3、备好每堂课

  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做好初中各阶段的总体备课工作,对总体教学情况和各单元、专题做到心中有数,备好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写好每节课的教案为上好课提供保证,做好课后反思和课后总结工作,以不为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4、做好课堂教学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爱因斯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教学内容,选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教学组织合理,教学内容语言生动。相尽各种办法让学生爱听、乐听,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立学习小组,实行组内帮辅和小组间竞争,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及自学能力。注重双基和学法指导。积极应用尝试教学法及其他新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5、批改作业

  精批细改好每一位学生的每份作业,学生的作业缺陷,师生都心中有数。对每位同学的作业订正和掌握情况都尽力做到及时反馈,再次批改,让学生获得了一个较好的巩固机会。

数学教学课件10

  一、解析教材内涵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与前两节一样,教材先通过小轿车车窗玻璃是梯形的这样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梯形面积计算。然后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索出面积计算公式,最后用字母表示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是要求又有提高,不再给出具体的方法,而是要求用学过的方法去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这里仍然要运用转化成已学过图形的方法,但是从教材中学生的操作可以看出,方法与途径多了,可以用分割的方法,也可以用拼摆的方法;可以转化为三角形进行推导,也可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进行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有多种方法,教材显示了三种方法。

  (1)两个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把一个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

  (3)把一个梯形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还可以:从梯形两腰中点的连线将梯形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等等。

  策略与方法:

  (1)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根据图形面积计算之间的内在联系安排教学顺序,以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2)体现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3)重视动手操作与实验,引导学生探究,渗透“转化”思想,注意培养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梯形面积的计算”

  二、 复习导入

  1、单元知识梳理,揭示转化思想

  师:同学们,我们在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那谁来说说怎样计算它们的面积?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它们的面积计算方法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2、导入主题

  师:我们都是把它们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研究面积。看来转化这种方法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借助这个方法来研究梯形的面积。(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

  三、利用转化,实践探究

  1、初步的想法,互受启发

  师:同学们来看,这是一个梯形。现在呀,就请大家想一想,怎样利用转化的方法知道梯形的面积怎样来计算呢?

  2、动手实践,主动探知。

  师:大家这样一说,我们的思路就打开了。其实还有很多方法,同学们没有说到。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个学习提纲深入地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2、借助学过的方法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填写学习单,小组进行交流。

  3、交流反馈(学生拿学具到实物展台汇报,教师拿事先预设的大教具评价,记录)

  预设:代表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

  s=(a+b)×h÷2

  代表2:把一个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高等于梯形的高;另一个三角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下底,高等于梯形的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三角形1的面积+三角形2的面积

  =梯形上底×高÷2+梯形下底×高÷2

  =ah÷2+bh÷2

  代表3:我把一个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而三角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下底-梯形的上底),三角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所以:梯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

  = 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三角形的底×高÷2

  =ah+(b-a)h÷2

  代表4:把梯形上下对折,沿着折痕剪开成两部分,并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梯形的下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2,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所以:

  (a+b) ×(h÷2)

  4、总结规律

  师:同学们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方法,并用字母式表示了出来。大家来看:教师将以上的公式整理成统一的公式。

  5、找联系,字母归一

  师:看来无论哪种方法我们都可以总结为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就是

  板书: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6、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是......

  四、课堂练习,知识巩固 学生练习本打8个格子,训练小组长批改。

  1、口答:列式计算。(梯形图形3道)

  2、解决问题 (梯形大坝)

  3、车玻璃贴膜。(4个条件)快速列式?今后要选择需要的条件来解决问题。

  4、篱笆问题 (书中课后练习)仔细读题,认真思考,在本子上列出算式,自批。

  靠墙边围一个花坛,围花坛的篱笆长46米,求这个花坛的面积?

  课件出示:闪3条边,闪上下边。为什么是3条边?

  五、课堂反馈,作业预留

  1、基本练习数学书90页第1题

  2、解决问题:90页第2题、124页

  3、变式练习:97页第1题。

  4、阅读作业:①、还有哪些方法?②、阅读数学书。

数学教学课件11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土地面积计算和简易方程。本册教材的重点是小数乘除法计算和简易方程,难点是小数除法和列方程解应用题。

  小数乘法是整数乘法的扩展和延伸。当第二个因数是整数时,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当第二个因数是纯小数时,小数乘法的意义有了扩展,就是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类似,只要掌握了积的小数点的定位方法,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应刃而解,为此教材应用积的变化规律,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相对于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则较为复杂。教材安排了两个层次进行教学:一是当除数是整数时,计算方法与整数计算方法相同,只要弄清商里小数点的定位问题即可。二是当除数是小数时,则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它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通过教学和训练,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规律,简便合理的进行计算的能力。本册教材的应用题主要是整、小数的三步计算应用题。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学会列综合式解答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土地面积计算,教材主要安排了直线的测定、测量和土地面积单位的认识、土地面积的计算等内容。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测量和的方法。

  简易方程是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代数知识,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等,理解方程的意义,学会接需两、三不计算的

  方程,并能列方程解应用题。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体会到用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渗透数学思想。

  二、学生情况的分析

  本年级有300名学生。从能力上看,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的接受课本上的新知识,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也有少数同学在解法上表现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但存在的问题也有不少,如个别同学接受能力差或主动性不强,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理想。此外,在创造性方面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和商的近似数。

  2、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会用分步列式或列综合式解答整数、小数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4、会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或步测、目测测定直线,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土地面积计算。

  5、能够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公式,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6、会使用计算器。

  四、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扎实的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发展,把数学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有机的结合起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对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4、多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数学教学课件1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发展性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求异思维,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正确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范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你们看。

  师:小明不仅是一位爱学习的孩子,还是一位游泳健将呢。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A师:爱学习的他特别喜欢看课外书,瞧他今天又来到了学校的图书馆,正巧图书馆买来了一些新书,但在摆放书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买新书中的数学问题。

  出示:学校图买来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4层。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A、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说出图中的数学信息:一堆书,有200本,有2个空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

  B、让学生思考,图书室遇到了什么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在班内反馈。

  师::通过你们的观察,你们已经知道了3个已知条件,通过这些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提出3个数学问题:

  (1)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平均每个书架上有多少本书?

  (2)2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一共有多少层?

  (3)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

  前两个问题学生直接列算式解答,第三个问题带领全班同学详细分析。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解决: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A、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决问题。

  B、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算法。

  C、班内反馈。按小组来反馈。

  3、展示算法。(教师板书二种不同的方法)

  200÷2÷4200÷(2&ties;4)

  =100÷4=200÷8

  =25(本)=25(本)

  (汇报的学生需要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说出,在该学生在回答后班内其余学生可以质疑,对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回答的学生和班内学生可以共同解决。)

  大家来看看小明是怎样想的解决这个问题的。

  4、比较、归纳、揭题

  A、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B、班内反馈

  第一个算式是连除,第二个算式是有乘也有除,师做小结,有乘也有除的叫乘除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连除、乘除混合运算”(板书: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5、运算顺序

  A、让回顾计算过程,思考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B、班内反馈。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乘除混合运算,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5、教师小结:看看这两种方法思路一样吗?第一个是按书架分先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第二个不按书架分,先求的总层数。然后按总层数分,虽然思路不一样但是都是平均分,我们都能解决同一个问题。说明了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列出来的算式也不同,但最终都能把问题解决,希望同学们在以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像今天这样多动些脑筋。

  B游泳中的数学学问题。

  师:小明不仅爱学习,还喜欢什么呀!这不放学后,爱游泳的小军来到游泳池,在游泳池中又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呢?

  出示:小军去游泳池游泳,他在泳道内游了2个来回,共游了1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1)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2)请一小组汇报。

  ①100÷2÷2② 100÷(2 x2)

  =50÷2 = 100÷4

  =25(米)=25(米)

  答:这个游泳池的泳道长25米。

  (学生边列式边解释他们的想法)

  师:你们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要问他们小组的?

  生:4从哪里来?

  演示:2个来回相当于4个泳道的长度。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一)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1)300÷3÷5(2)484÷(2x2)(3)396÷3÷5(4)150÷4÷6

  (二)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希望小学三年级90名同学去参观花卉展览.把他们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名同学?

  (2)希望小学三年级同学去参观花卉展览.他们平均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每组15人,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3)商店卖出5箱保温杯,每箱4个,一共收入600元,每个保温杯多少元?

  (4)学校组织同学去博物馆参观.三年级去了62人,四年级去的人数是三年级的2倍.两个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

  (5)三年级要浇300棵树,已经浇了180棵.剩下的分3次浇完,平均每次要浇多少棵?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数学教学课件13

  第1学时

  内容: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小数)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两种意义相反的量

  学习难点:正确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3、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

  二、探究新知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 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练习 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三、练习

  1、读出下列各数,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 0.6, +1, 0, —3.1415, 200, —754200, 3

  2、举出几对(至少两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A组为必做题)

  A组 1.任意写出5个正数:________________;任意写出5个负数:_______________.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13,?2,3.14,+3065,0,-239. 54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向东为正,那么 -50m表示的意义是???( )

  A.向东行进50m C.向北行进50m

  B.向南行进50m D.向西行进50m

  5.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O是最小的正数

  C.0是最大的负数 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6.给出下列各数:-3,0,+5,?3

  B组

  1.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

  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

  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

  3.“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组

  1.写出比O小4的数,比4小2的数,比-4小2的数.

  2.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

  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

  11,+3.1,?,20xx,+20xx. 22其中是负数的有 ??(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第2学时

  内容:正数和负数(2)

  学习目标:

  1、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通过正、负数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3、通过探究,渗透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

  学习重点: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难点: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方法:讲练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它们,我们用正数和负数来分别表示它们.

  问题1:“零”为什么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呢?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

  参考例子:温度表示中的零上,零下和零度.

  二.探究理解 解决问题

  问题2:(教科书第4页例题)

  先引导学生分析,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 (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20xx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 德国增长1.3%,

  法国减少2.4%, 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 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20xx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解:(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kg,小华体重增长-1kg,小强体重增长0kg.

  (2)六个国家20xx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美国-6.4%, 德国1.3%,

  法国-2.4%, 英国-3.5%,

  意大利0.2%, 中国7.5%.

  三、巩固练习

  从0表示一个也没有,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

  在学生的讨论中简单介绍分类的数学思想先不要给出有理数的概念.

  在例题中,让学生通过阅读题中的含义,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决定哪个用正数表示,哪个用负数表示. 通过问题(2)提醒学生审题时要注意要求,题中求的是增长率,不是增长值.

  四、阅读思考

  (教科书第8页)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问题:1.直径为30.032mm和直径为29.97的零件是否合格?

  2.你知道还有那些事件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允许误差吗?请举例.

  五、小结

  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六、应用与拓展

  必做题:

  教科书5页习题4、5、:6、7、8题

  选做题

  1、甲冷库的温度是-12°C,乙冷库的温度比甲冷酷低5°C,则乙冷库的温度是 .

  2、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9±0.05(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9mm,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多少?最小不小于标准尺寸多少?

  3、吐鲁番的海拔是-155m,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8848m ,它们之间相差多少米?

  4、如果规定向东为正,那么从起点先走+40米,再走-60米到达终点,问终点在起点什么方向多少米?应怎样表示?一共走过的路程是多少米?

  5、10筐橘子,以每筐15㎏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标重的记录情况如下:+1,-0.5,-0.5,-1,+0.5,-0.5,+0.5,+0.5,+0.5,-0.5。问这10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总重多少千克?

  【解】-17°

  6.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9±0.05(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9mm,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多少?最小不小于标准尺寸多少? 【解】9.05mm,8.95mm

  正数和负数巩固提高练习

  第3学时

  1. 具有相反意思的量

  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相反意义的量还有很多. 例如,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高于”和“低于”其意义是相反的.

  “运入”和“运出”,其意义是相反的.同学们能举例子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数和负数

  数学中采用符号来区分,规定零上5℃记作+5℃(读作正5℃)或5℃,把零下5℃记作-5℃(读作负5℃).

  ①高于海平面8848米,记作+8848米;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________米。

  ②如果80m表示向东走80m,那么-60m表示_________。

  ③如果水位升高3m时水位变化记作+3m,那么水位下降3m时水位变化记作_________m。

  ④月球表面的白天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_℃,夜间平均温度是零下150℃,记作________℃。

  问题1读下列各数,并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42?1,2.5,?,0,?3.14,120,?1.732,? 37

  正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的分类:

  初一上册数学教学课件2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 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导学指导】

  一、: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 、 。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二、自主学习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 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堂练习】:

  1. P3第1题到第2题(课本上做)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取出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13,?2,3.14,+3065,0,-239; 54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C.0是最大的负数 B.O是最小的正数 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给出下列各数:-3,0,+5,?311,+3.1,?,20xx,+20xx; 22

  C.4个 D.5个 其中是负数的有 ……………………………………………………( ) A.2个

  【要点归纳】:

  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拓展训练】:

  1.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

  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

  3.“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

  【总结反思】:

  B.3个

  课题:1.1正数和负数(2)

  【学习目标】:

  1、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通过正、负数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学习重点】: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难点】: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它们,我们用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来分别表示它们。

  问题:“零”为什么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呢?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

  参考例子:温度表示中的零上,零下和零度。

  二.自主探究

  问题:(课本第4页例题)

  先引导学生分析,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 (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20xx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 德国增长1.3%,

  法国减少2.4%, 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 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20xx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解:(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__________ ,小华体重增长_________ ,小强体重增长_________ ;

  2)六个国家20xx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美国___________ 德国__________

  法国___________ 英国__________

  意大利__________ 中国__________

  【课堂练习】

  1.课本第4页练习

  2、阅读思考

  (课本第8页)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问题:直径为30.032mm和直径为29.97的零件是否合格?

  【要点归纳】

  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拓展训练】

  1)甲冷库的温度是-12°C,乙冷库的温度比甲冷酷低5°C,则乙冷库的温度

  是 ;

  2)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9〒0.05(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9mm,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多少?最小不小于标准尺寸多少?

  【总结反思】:

  课题:1.2.1 有理数

  【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集合的含义;

  3、体验分类是数学上常用的处理问题方法;

  【学习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标准分类

  【导学指导】

  一、温故知新

  1、通过两节课的学习,,那么你能写出3个不同类的数吗?.(4名学生板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主探究

  问题1:观察黑板上的12个数,我们将这4位同学所写的数做一下分类; 该分为几类,又该怎样分呢?先分组讨论交流,再写出来

  分为 类,分别是:

  引导归纳:

  统称为整数, 统称为有理数。 问题2:我们是否可以把上述数分为两类?如果可以,应分为哪两类? 师生共同交流、归纳

  2、正数集合与负数集合

  所有的正数组成 集合,所有的负数组成 集合

  【课堂练习】

  略

数学教学课件14

  教学内容:

  江苏教育版课程标准教科书三年级上册58-60页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观察、操作、猜想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3.创设互相协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备课重点:

  长、正方形的特征,已有的学情分析都表明学生是大致认识的。这样的状况并不表明,教学就此轻松,而恰恰给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性——因为似懂非懂,新知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吸引力;因为一知半解,教学也就更不易组织和深入。因此,备课中重点思考:怎么基于而又超越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在处理教学细节时,突出了:

  特征的揭示,怎样出自学生自己,而且又是兴趣盎然的?

  验证的安排,怎样超越细枝末节而又重点突出,在取舍中凸显教学智慧?

  生活的联系,怎样从司空见惯中提炼新的题材和赋予更多的数学思考?

  特征的运用,怎样紧扣两个图形的特征提高数学思考的含金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长方形特征

  1.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小朋友举举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形是什么样的?

  在桌上找一找什么颜色的图形是长方形?

  学生找到了大大小小的长方形。

  2.通过以前的学习,大家对长方形已经有了大体的认识,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 “猜猜它是不是长方形”的游戏,看看大家对于长方形的了解到底有多少?

  ①号图形(一个角是锐角的图形),是长方形吗?用手中的长方形说清楚理由。反衬出长方形内角是直角。

  ②号图形(直角梯形)这个是吗?从边和角两个方面去看,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有四个直角。

  3.组织学生验证长方形边的特征。

  长方形真的上下边相等、左右边相等吗?用手中的长方形验证一下,再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验证,再交流汇报。

  ①量。由于学生手中的长方形有大有小,所以测量出来的数据各不相同,但每一个个体的测量结果都证明了长方形对边相等。

  ②折。不借助工具,直接把长方形纸上下对折,发现上下边重合,从而得出长方形上下边相等;再把长方形纸左右对折,发现左右边重合,得出左右边相等。折两次,也能说明长方形对边相等。

  4.我把这个图形这样放,是长方形吗?这样呢?通过变式,让学生体会到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它的形状,它仍然是长方形。

  5.介绍长方形的长和宽

  长方形一组对边长、一组对边短,通常我们把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组织学生指一指手中长方形的长和宽,说一说屏幕上长方形的长和宽。

  二、承上启下,揭示正方形的特征

  1.多次缩短长方形的长边,让学生体会长方形长和宽长度关系的变化。并由此想象,会不会变成一个特别的长方形?

  这个特别的长方形其实还有一个名字叫——正方形。

  2.根据已有学习经验,推测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呢?

  3.重点说明正方形边的特征。

  你能想办法说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用手中的正方形做一做,再和同桌说一说。

  ①量 量四条边,发现四边相等。

  ②折 从学生中搜集各种不同的折法,全班交流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得出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4.介绍正方形的边长

  既然正方形四条边都一样长,我们把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

  5.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

  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别有哪些特征,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

  三、链接生活,综合运用

  1.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1)找一找生活中的长方形

  生活中你在哪见过长方形或正方形,找找看。

  (2)长方形餐巾纸

  这是什么?从这里也能找到长方形吗?这是一张多大的长方形纸巾呢?产品规格里就有,找找看。

  能看懂什么意思吗?

  介绍餐巾纸的规格。你知道这个规格介绍和这张长方形的纸巾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猜想,并通过测量的方法验证。

  (3)正方形餐巾纸

  到超市里买正方形的纸巾,根据包装盒上的介绍应该选哪一种呢?说一说理由。

  (4)卷纸

  能看懂这个规格介绍吗?

  这筒卷纸上哪里有长方形?知道长方形纸巾的规格吗?一卷完整的纸巾一共有多少段?把它全部展开会是一个怎样的图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呢?

  2.路线图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机器人从家出发,去书店走了多少米?如果去书店呢?去商场呢?

  路线图上只标注三个数据,能说出机器人去三个不同的地方分别走了多少米吗?引导学生根据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解释没有标到数据的路线的长度。

  3.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1)你们会画长方形吗?在方格纸上画一个。

  (2)你画了一个多大的长方形呢?怎样才能说清楚。请几位同学边展示边说清楚。

  (3)在刚才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你画出的最大正方形和原来的长方形有什么联系?

  (4)一位同学说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其余同学猜一猜他画的最大正方形边长是多少厘米?

  (5)(随机)长方形中剩下的小长方形长和宽分别是几厘米?

  (6)(随机)从他的长方形中,我找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正方形,正方形边长是()厘米,你知道他画的长方形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四、总结提升:交流今天所学的内容,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数学教学课件15

  一、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P47例1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 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笔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45×12= 44×59= 63×52=]

  这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二)探索发现

  1、出示例1: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 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板书教学内容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

  145×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指名回答)

  怎么计算出准确的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这道题,自己试一试。(小组讨论并汇报)

  [提问:

  (1)先算什么?(先算2乘145的积是290,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

  (3)最后算什么?注意第二步个位上的0不写。]

  和45×12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

  小结:两位数乘法笔算的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

  [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发散

  1.P47 做一做

  134×12 176×47 425×36 237×82

  322×24 145×27 679×13 286×35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发现并掌握了(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 笔算乘法。理解了每一步乘的含义和积的书写位置。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数学教学课件内容介绍后,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长按可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