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娱乐

水稻种子催芽的关键技术要点有哪些呢(水稻种子催芽的关键技术要点有哪些方面)

稻种催芽就是根据种子发芽过程中对温度、水分和氧气的要求,利用人为措施,创造良好的发芽条件,使种子达到“快”(1-2天催好芽)、“齐”(发芽率90%以上)、“匀”(芽长整齐一致)、“壮”(芽色白,无异味,芽长半粒谷,根长一粒谷)的目的。种子催芽的关键技术要点有如下几点:

(1)高温露白,

指种谷开始催芽至破胸露白阶段。种谷露白前,呼吸作用弱,温度偏低是主要问题。可先将种谷放在50-55℃温水中预热5-10分钟,再起水沥干,上堆密封保温,保持谷堆温度在35-38℃,15-18小时后开始露白。种子露白前不易过多翻动,过多翻动会使谷堆里的热气散失,影响出芽时间和齐芽程度。稻种吸足了水分,还要有适宜的温度才能萌发,发芽所需温度因种而异,但一般最低温度为10-12℃,最适温度为30-32℃,最高温度为40℃。低于最低温度是萌芽缓慢,甚至停止,时间过长会引起烂种;高于最高温度时则发芽受阻,且有“烧芽”的危险,所以催芽过程中要严格掌握温度。如果种子在露白前过多翻动谷堆导致热气散失,达不到催芽所需的适宜温度要求,就不会出芽。一般是破胸前温度适宜高,破胸后应立即降温,保持在30-32℃。因此,浸种结束上堆后10多个小时内不宜翻动,让其保温促进种子露白。

(2)适温催根

种谷破胸露白后,呼吸作用大增,产生大量热能,使谷堆温度迅速上升,如果超过42℃且持续3-4小时,就会出现“高温烧芽”。露白后要经常检查,根据温度情况及时翻堆和适当淋水。为了准确掌握温度,最好在稻种中插入温度计,定时查看种温,保持谷堆30-35℃,促进齐根。

(3)保湿催芽

齐根后要控根催芽,使根齐芽壮。根据“干长根、湿长芽”的原理,适当淋浇25℃左右温水,保持谷堆湿润,促进幼芽生长。但要防止淋水过多,造成谷堆里氧气稀少,不能满足芽谷的呼吸需氧量,产生酒气味,使谷壳外面发黏使得出芽不快、不齐、不壮。要保持谷堆湿度适当,一般谷堆表面的谷壳不发亮,就不需要淋水,始终保持种谷既潮湿又清爽的状态,达到湿度与供氧两者协调的要求。同时仍要注意翻堆散热保持适宜的温度,可把大堆分小,厚堆摊薄。

(4)摊晾锻炼

根芽长度达到预期要求,催芽结束。稻种催芽好后,如果播“热谷”下田,容易影响成芽率和壮苗率,因此,播种前应把芽谷在室内摊薄,炼芽1-2天,以增强芽谷播后对环境的适应性。遇低温寒潮不能播种时,可以延长谷堆摊晾时间,结合洒水,防止芽、根失水干枯,待天气好转时,抓住冷尾暖头,抢晴天播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媛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