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运动

傈僳族过年的传统节日(傈僳族过年怎么过)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各地过年都有哪些奇葩的风俗,共浴是傈僳族的习俗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傈僳族过年的传统节日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傈僳族过年的传统节日(傈僳族过年怎么过)

我国真的也是因为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所以在过年的风俗上也会有很多不同的讲究,有些可能对于我们来说感觉很奇葩!

一、过年共同沐浴

傈僳族人共同沐浴

傈僳族每到大年初二,居住在十里八乡的傈僳族人们就要带着全家老小,带着吃饭用的伙食炊具一同聚集在怒江大峡谷的温泉旁,即将在这里举办一场盛大的聚会-春浴。他们往往会在这里住上个三五天,每天洗浴七八次,用这种方法洗去疾病、灾难和坏运气。

男女老少毫不避讳的自然洗浴方式,被当地人称之为“沐浴天堂”。据说这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他们把这种“春浴”看作是一种文明、卫生、圣洁的行为,男女之间彼此尊重,老少之间互相搀扶,这简直就是美若神话的和谐画面。

二、提前“过赶年”

土族人提前“赶过年”

我们通常都在腊月三十(或二十九)过年,湘西永顺土家族提前一天赶着过年,故称“过赶年”,至今已经延续了500年。关于土家族人为什么要在腊月二十九提前“赶过年”,那这还要说到明代嘉靖年间,那时正值年关,朝廷传来圣旨,需要派遣土司地区的士兵前往苏淞围剿倭寇,军令如山。

当时临近春节,很多人可能过不上年,为了让这些士兵过上年,在各路土司王商量之后,决定提前过年。之后,这几路士兵立下了赫赫战功,土家人为了纪念这个有意义的日子,就将每年的春节都提前一天过。

三、过两次年

莆田人正月初四的第二次年夜饭

对于福建莆田人来说, 腊月三十日和正月初四要吃两次年夜饭,要两次围炉团圆,初四的这次也俗称“做大岁”(也有部分区域是在初五),各家各户会再次准备丰盛的年夜饭,隆重程度甚至超过除夕。“做大岁”风俗全国独有,代代相传至今已有四百多年。

究其原因呢,在嘉庆年间,倭寇入侵到福建莆田,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盘踞。一直到戚继光率军来到莆田,对倭寇进行多次围剿,莆田才得以恢复平静,当时打仗的时候正值春节,等老百姓从外面躲倭寇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正月初四了,为了庆祝抗倭的胜利也为了庆祝来之不易的团圆,所以当年莆田的百姓就初四才过年。

四、正月不剪头、不借钱

过年期间借钱那可谓是最好的时机,因为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让人无法拒绝。在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初一借给别人钱,财产外流一整年;初一给别人借钱,一年四季靠外援”,因此有很多人都比较忌讳在过年借钱。

除此之外,我们最常听到的是二月二龙抬头之前是不能剪头发的,不然呢,会“死”舅舅的。你这个舅舅一定会觉得莫名其妙,“你剪个头我都能躺枪”。其实这纯属是以谣传谣,古时候很多人都比较重情义,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他们决定在正月不剪头,以表对过去的怀念。其实原话是“正月里剃头思旧”,久而久之口耳相传,就偏离了原意。

五、年夜饭不在大年三十晚上吃

在湖北的一些地方,吃年夜饭可不是随便什么时间就能吃的,吃的时间还要取决于你姓什么。如果你姓“王”,就得在凌晨五点多开始吃,你姓“高”一般就在中午12点左右开始吃,姓“余”的只能在天快黑的时候六点钟吃,如果你姓“杨”啊,那就只能等到晚上12点之后才能吃。

据说这个规定来源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当时楚国人烟稀少,秦始皇就下令让九江一带的人民移民到那里。不过移民时间都有个先来后到,为了纪念这次乔迁,人们就将吃年夜饭的时间按照到达新居的时间来规定。如果湖北的朋友们觉得吃年夜饭时间太晚,那就只能怪你祖先跑得不够给力啊。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各地过年都有哪些奇葩的风俗,共浴是傈僳族的习俗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