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时尚

太极拳一动无有不动什么意思(太极拳如何用意不用力)

在练习太极拳时,初入门的朋友很容易在动作演练中出现顾此失彼,即手、步、身法的运动不能同时完成。最多见的情况是:

1、手动身不动;

2、脚停手还在动;

3、手脚的运动跟身体没有关系。

这是最容易出现、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原因就在于相关的基本功没有正确理解及反复练习。

所谓“一动无有不动”,打个比方,我们身体的运动就象发动机,带动所有曲轴连杆的运动,发动机动了,一切都动了,发动机停了,则一切都停了。这个道理也叫做 节节贯串 。那么,我们身体的发动机在哪里呢?很多人会说是在丹田、在腰间、在命门等等……。本人试着以自身之经验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首先,节节贯串不一定练太极拳才有,很多运动比如武术、艺术体操等,都需要节节贯串。节节贯串,即是指我们如何去有效调动身体各个关节同步运动的意思。

在练拳时,我们先要把身体的各个关节或者部位分开来练习,循序渐进,这样就可以更容易地了解和把握节节贯串的感觉。我把我的练习方法介绍给大家:

1、手臂运动:

先从最简单的手掌旋转做起。手掌通过旋腕来带动,这是一个手腕外旋及内旋的动作,以此来带动手掌的外旋及内旋,这时,动作是可以相当快的,你想要多快就有多快,这个运动叫做“旋腕运动”。然后,我们试着通过前臂(肘关节至手腕的位置)的旋臂来带动手掌的旋转。再试着以上臂(肘关节至肩部的位置)旋转来带动前臂至手掌的旋转。好了,这时候整个手臂的节节贯串就做出来了。这个运动叫做“旋臂运动”。这时你会发现,越是想着上臂的运动,手的速度就越会慢下来,不能象只是旋腕那样想有多快就多快了。那么,这个手臂的节节贯串的效果就做出来了。大家练习时记得要两手一起练哦!

2、胸背运动:

当我们两只手臂同时一起练习节节贯串的时候,就会发现做起来好像不那么舒服,有点儿勉强去做的感觉。这时,我们就需要用胸背的配合去完成。方法是这样的:身体不挺胸也不弓背,自然垂直,两手略提至胸前高度,手臂注意避免僵直,可稍微弯曲,手心向下,运动时,以松肩含胸带动两手臂向前内旋,令手掌心向上,感觉像往前捧送。这个运动叫做“含胸拔背”。以后背左右拉伸来带动手臂外旋,令手心向下,感觉像外撑回收下引,此时应注意身形中正,避免弯腰弓背。这个运动叫做 “肩胛运动”。至此,以胸背运动来带动手臂运动、手腕手掌旋转的节节贯串练习就完成了。

3、腰腹运动:

腰腹运动是指敛臀收腹的运动。当我们在做胸背运动的时候,如果没有腰腹的配合,动作的力量就会显得分散、不整合、呆板。这时,我们就需要腰腹的配合了。方法是这样的:以松腰、敛臀、收腹来带动含胸拔背,然后按上面的方法带动手臂内旋,以至带动手腕运动使手掌心向上。这时的臀部肌肉会稍微收紧,有提肛的感觉,腰部的命门位置同时向外鼓荡,腹部微收,这个动作叫做“敛臀收腹”。以腰腹放松至原来自然状态,这时两胯感觉向左右打开,以此来带动肩胛左右打开,然后按上面的方法带动至手臂外旋,以至带动手腕运动使手掌心向下。这个动作叫做“放松开胯”。

4、腿部运动:

当我们在做敛臀收腹的时候,如果没有腿部的运动配合,是很难做到身体自然敛臀收腹的。首先讲膝关节,如果敛臀收腹,膝关节不参与运动,而是僵直的话,则敛臀收腹做起来会很难做得好。所以,我们在做敛臀收腹的时候,膝关节必须同步放松,略带屈膝,通俗点说即是有点下蹲的意思。但膝关节应避免向下跪,这时,我们就需要做到膝关节稍微外撑,因为稍微的外撑,会使大腿肌肉参与运动,股四头肌(大腿前侧的肌肉)会有向上抽提的感觉,这样就可以避免跪膝了。膝关节稍微外撑,同时也带动小腿后面的肌肉参与运动。这时裆部呈弧,使整个身体有站得很稳的感觉,同时更使脚腕和脚掌也有稍微外撑的感觉,以达到平衡立稳,使腿部像扎根在地里一样。在敛臀收腹放松还原的时候,这种扎根的感觉也会相对减少,而像物体放在地面一样了。至此腿部的配合运动完成。

具体练习的方法如下:首先身体自然站立,两脚与肩同宽,两手平提在胸前,掌心朝下。以敛臀收腹来带动膝关节微屈外撑,使大腿肌肉及小腿肌肉参与运动,同时带动脚腕和脚掌也有稍微外撑的感觉。这个运动叫做“圆裆敛臀”,同时配合腰腹、胸背运动,一直延伸到手臂、手掌成内旋运动,使掌心向上。以放松开胯来带动腿部还原至自然站立状态,同时配合腰腹、胸背运动,一直延伸到手臂、手掌成外旋运动,使掌心向下。

以上的方法,在敛臀收腹的时候,两手的外旋及内旋是可以反过来练习的(更可以以转腰同时配合运动,因为涉及更多的要求,初学时这里暂不作介绍)。相互的交叉练习,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去体验“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运动境界。

我们在练习的时候,不难发现,在整体的运动时,手掌是对应脚掌、前臂对应小腿、上臂对应大腿、肘关节对应膝关节、两肩对应两胯,这些对应是同步完成的。但在这些对应部位的运动,都离不开以腰腹带动胸背为前提。所以说,很多时候,腰腹为身体的发动机,以此来带动胸背肢体的运动。

在此,我再给大家加多一点提示:发动机固然重要,但是没有电源的发动机是发动不起来的。那么我们的电源在哪里呢? “心意气” 就是我们发动机的电源。所以,要用好“发动机”,首先是要心中明白原理及方法,然后通过意识上的引导,再到呼吸的配合运用,才能最好、最有效地启动身体的运动哦!不来电,一切枉然也!

关于“一动无有不动”,因本人水平有限,只能介绍到这里了。这是给初学者的一点建议及启发,不足为论也。写这篇文章,属于有感而发,有的是深思熟虑,有的是即兴随意,估计一定有很多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如果朋友们有更好的经验方法及建议,请多多留言,我们一定会精选在留言栏公布分享。

作者:陈子浩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故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