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关于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现状之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现状之思考

由于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在层次上的差别,使得本科教育广受欢迎与重视。也使得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维形成了适应本科教育的模式。但随着近几年,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国家,社会都更为重视高职高专教育。这也使得社会各界,包括一线的各学科教师开始总结反思以此促进高职高专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升华。

一、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本科教育理念与高职高专教育理念的混淆

专业的职业属性是职业教育不同于其它教育最本质的特征。高职教育是一种和本科教育并行的教育类型(而不是本科教育的一个低级层次)。本科的英语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扎实的理论知识,为进一步系统深入学习打好基础,而高职高专英语教育要求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标准,重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和适合职业发展的技能。然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教师普遍缺乏对职业教育理念的最新认识,无法在培养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使高职教育仍处于本科教育的压缩模式状态。这种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概念的混淆投射到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就导致了高职英语教育无法摆脱普通高校英语基础教学框架的束缚,几乎全部是egp课程(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教学方法陈旧,仍以语言知识为主,听说写译能力差,所学知识与将来工作岗位脱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也通过了这样那样的考试,但是极度缺乏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的设置普遍是基础英语教学环节,并没有根据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求合理的开设课程。而基础英语教学环节只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学目标无法有效的支持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目标预期,对最为重要的英语听说能力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和有效教学实施。而职场英语、行业英语的设置不足,又缺乏与基础英语课程的有效衔接与过渡,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学生在行业背景下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形成和提升。

(三)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高职英语课程过分注重显性能力的评价,应试倾向严重。对学生的评价仍以语言知识习得的多少为标准,一张试卷定优劣的考试模式仍在各高职院校广泛应用。评价体系只重视知识的量化,而忽视了知识的内化。不合理的评价体系使教师异化为过级培训师,未能将英语学习与职业能力培养有效结合;学生异化为做题机器,过级靠死记硬背,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学以致用。然而社会对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要求提高,而学生却高分低能,不能直接上手。只有对社会需求与职业需求进行实际调查,才能制定出合理完善的评价体系,有效的促进教学改革与发展。

二、解决方案

目前高职高职教育倡导工学结合的改革思路,将基于工作过程的内容引入教学中来。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也可尝试基于工作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应用,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标准,通过实际调查,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地体现在校学习与实际应用的一致性。从目前情况来看,高职院校主要还需完成以下几方面的转变: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重视实践教学

高职高专培养的人才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明确学习高职高专的教育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穿到日常的公共英语教学中,积极探索创新,寻找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基于教育科学的教育学,教学论与基于职业科学的教育专业教学论相结合。将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模拟法等教学方法引入到课堂中。充分利用实训室设备。大班授课与小班操练相结,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多媒体光盘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毋庸置疑,考核评价模式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促进与推动作用。以往的考核评价体系已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英语实际能力的促进和提升,而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实现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已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日常评价中应将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相结合,适当融入真实性评估的元素。鼓励学生多多加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并将学生定岗实行期间的表现也加入评价范畴。在水平考试中一定要改变目前应试教育的现状,在测试内容上则要改测试语言知识为主为测试语言能力为主。

(三)转变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我国著名学者宇文森指出: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的需要。表现为学习兴趣和学习责任。主动性学习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具有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的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组织模式已不能使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可与支持。检验教学效果的好坏标准不是看教师教了什么,而是看学生学了什么。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应成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组织过程的基本共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保证一定的阅读、翻译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听、说、写的能力、一定的英语学习策略、交际策略、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职业能力。

(四)逐步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高职院校在组织教学安排时要合理设置课程和学时。事实上,英语能力只有在职场环境下才能充分发挥其最大的使用价值。因此,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仅仅学习基础英语是不够的,也偏离了高职高专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主旨。高职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设置可分为四个基本阶段:即基础英语(略带一些职场英语)、职场英语、行业英语、和专业英语。课程组织以工作流程为基本方式,教学方法要重视“行动导向”。同时注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和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有机衔接,与本科英语教学等适当协调,为高职学生选择不同的职业路径提供条件。

高职教育不是模具,而是平台。这个平台,时刻提醒高职院校领导、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生涯发展。多年来,我国高职院校领导教师在探索“职业性、大众化、开放式”办学模式,构建“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各学科各方面的每一次改进和革新,都可能为高职高专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视频、附件等)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用户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作品务请注明出处,机构云平台、个人云空间的建设权、管理权、所有权均归实名机构和实名师生所有,与世界大学城无关。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关于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现状之思考内容介绍后,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长按可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