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课后练习及答案
短文两篇课后练习及答案
短文两篇课后练习及答案1
一、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设题意图是使学生能够当堂记住这两篇优美的写景文章,养成背诵名篇的好习惯。背诵是学习古文的基本功,它对于牢固掌握古文内容和培养语感是很重要的。默写是为了检查背诵的效果,也要在课堂上完成。
二、这两篇短文都写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试加以说明
设题意图是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感情基调,在初读文章的过程中就应该提醒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这一点,从整体上把握作者传达的情感是悲还是喜。对文章作细致研读后,还要仔细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本题是在第二个层次上的品味,通过两篇文章的比较能够使认识更加深入。
〖参考答案
《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这篇文章中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是山川风物的客观形态,也是作者对山川风物的审美感受──愉悦,“实欲界之仙都”,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表露无疑。“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记住词的基本意义。
〖参考答案
1、歇,消散。
2、竞,争着;跃,跳跃,这里指跳出水面。
3、念,想;遂,于是、便;至,到。
4、但,只。
短文两篇课后练习及答案2
一.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 狡黠( ) 2藻饰( ) 3诘难( ) 4滞碍( ) 5味同嚼蜡( )
6 吹毛求疵( ) 7矫( ) 8睾( )肾 9阐证( ) 10要诀( )
二、将下列的成语及其解释连线
味同嚼蜡 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
吹毛求疵 指一下子弄通了某个道理。
寻章摘句 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豁然贯通 比喻故意挑毛病,找缺点。
因小失大 指读书只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三、文学常识填空
1、《谈读书》一课选自《 》,作者 , 国 家、 家。著有《 》、《 》等。
2、《不求甚解》一课选自《 》,作者 , 作家。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在《谈读书》中,作者的论述思路是什么?
2、在《谈读书》中,作者所表明读书的作用是什么?
3、《不求甚解》一文的文章结构是什么?
4、“不求甚解”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五、课内文段阅读
【甲】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①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②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乙】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1、 解释下列词语
怡情_______________ 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诘难________________ 不求甚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斜线给甲文划分层次,并写出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文中作者所要批判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自己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文第六段中加点的“这样”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否为甲文划线的两个句子各从乙文中找出一个事实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上两文中都有很多的名言警句,请从中任选一条作为论点,并试着给它配上几个论据。
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两文的阅读,谈谈你对读书和怎样读书有了什么新的体会和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文段阅读
读书三境界
读书有三境界:“吞”“啃”“品”。
“吞”乃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是充满饥饿感的发奋的青春初潮的标志。虽然广收博采难免盲目,进食过速导致肿胀--但这个过程毕竟是日后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必不可少的前奏。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是进入中年后凭反刍青春岁月里的泛读而成名成家的。“吞”虽为知识累积的必经之途,但毕竟是读的低级阶段。
“啃”乃咀嚼消化,强行吸收--是志存高远的人生必经的头晕脑胀、寝食不安的砥砺智慧的夜路。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当然谈不上享受--但却是峥嵘人生必须付出的艰辛。“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任何一位学有所成的人都不能蠲免的里程。“啃”是在“吞”之基础上的知性提高--这是将死知识化为活的血肉的过程。
“品”乃焚香沐浴,如饮醍醐--是成熟聪颖的心灵和星空的娓娓絮语。月下折枝,花前怜玉,豁然贯通的人生不胜惋惜地告别了青春光阴--庄严地踏上了奉献岁月。浮躁尽除,功利淡化,读书成了颐养灵性的乐事--“蓦然回首”,天机消溶于慧心。“品”是在“啃”之基础上的悟性升华--这是进入人生创造之园的门票。
读书人多如牛毛,但大多数都停留在第一境界,仅少数不甘人生yōng lù者可进入第二境界。进入第三境界,非志强智达者不能。但能进入第三境界者,必是成功地穿越了第一与第二境界的人。“吞”至其博,“啃”至其深,“品”至灵性--若无博与深,则灵性无其根本。
举凡大家鸿儒,书读到“品”至灵性后,往往将“吞”“啃”“品”三字当成进一步治学用的相济并用的三种方法:“吞”文字,“啃”新意,“品”韵致。或者是:泛读的“吞”之,精读的“啃”之,需细细体悟的则“品”之。
对一般的读书人而言,不谈三境界,如能将“吞”“啃”“品”三字当作对待不同读物的不同阅读方法:无用的书“吞”,有用的书“啃”,启心益智的书不妨“品”--那么人生同样会受益无穷。
1. 请简要概括这篇短文的内容。
2.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论证方法是什么?
3. 用文中的词语概括达到每一境界的结果。
(1)“吞”:(2)“啃”(3)“品”
4. 对于文中“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5. 读了这篇短文之后,结合《谈读书》《不求甚解》,结合你的实际谈谈你对读书方法的认识。
答案:
一、二、三 略
四、
1、A. 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B. 读书方法
2、塑造人的性格;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4、摆靶子;说明人们曲解“不求甚解”;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不求甚解的含义;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古人例证;从反面解释“不求甚解”;陆象山 引用道理论证 不求甚解;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5、表示虚心;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五.课内文段
1、使心情愉快 做作 诘问,为难 现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2、①开头至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的正确目的②至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书的方法③至结尾 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3、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4、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5、①乙文中的第二节或普列汉诺夫读书②诸葛亮读书6、论点论据一致即可7、略
六、课外文段
通过对读书三境界的阐述,说明达到“三境界”,或者把“吞”“啃”“品”当作对待不同读物的'阅读方法,那么人生都会受益无穷。
2. 读界:“吞”“啃”“品”。道理论证
3. (1)知识积累(2)知性提高(或:死知识化为活的血肉)(3)悟性升华
4. 示例:下功夫咬文嚼字,读懂文章,领悟精神,吸取养分。
5. 答题思路:
(1)这篇短文告诉了你怎样读书?
(2)《谈读书》你了解了哪些读书方法?
(3)不求甚解真正的含义是指什么?
4)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哪些读书方法对你特别有用处,你以后应该怎样读书。
短文两篇课后练习及答案3
1.xiá jié zhì chǎn jiè kōu
2.筹、藻、滥、嚼、疵、豁
3.(1)使心情愉快。(2)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3)极端的自高自大。(4)正确地念出字的音,过分地计较字的意义。
4.①开头至“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的正确目的 ②至“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书的方法 ③至结尾 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5.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6.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7.①《不求甚解》中的第二节或普列汉诺夫读书②诸葛亮读书
8.论点论据一致即可
9.略
短文两篇课后练习及答案4
学习目标
1.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2.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3.反复朗读课文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4.学习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
①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堕落( )点缀( )苦熬( )贪婪( )牙龈( )雏形( )丰硕( )累累( )沉甸甸( )玲珑剔透( )
2.解释下列词语
贪婪:
堕落:
冉冉:
雏形:
丰硕:
繁弦急管:
红灯绿酒:
玲珑剔透:
回味无穷:
二、理解探究
1.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运用了什么写法?
2.“第一次真好”,那么第一次好在哪里?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好”的含义。
3. 《第一次真好》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
三、合作释疑
1.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从事“神圣的事业”的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
2.《行道树》首尾两段前后照应,但在语序和用词上又稍有不同,为什么?
3、《第一次真好》中为什么说结实累累的柚子树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4. 短文末句说:“愿你珍重第一次”的含义是什么?
四、课内精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5)题。
①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②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岛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欢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③第一次生孩子时,护士把包在襁褓中,只露出一张红彤彤小脸的老大抱来放在我的身边。我第一次看到从自己身体中分出来的骨肉,第一次看到如此鲜嫩的,才出生不到一个钟头的婴儿,心情非常复杂,又兴奋又新奇又紧张,只是目不转睛地望着他,惟恐这脆弱的小生命随时消失。
(l)下面是选文②段空白处原有的句子,句序已打乱,请调整句序。
A.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 B.仅仅具有鸟的雏形
C.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的肉球 D.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
正确的句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开头既说柚子树“不见得很美”。又说“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语意是否矛盾?为什么?其中包含作者什么祥的感受?
(3)选文①段中画线的两个问句,在语言表达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的哪一次具体经历照应了“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这一句子?
(5)选文③段中描述“第一次”经历和感受时,交织着千丝万缕的母爱,使人不禁想起唐朝诗人孟郊千古传颂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子吟》)
五、拓展延伸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春天,在刚从冬眠中醒来的大树下,一棵小草探出了鹅黄的头,他们从此成了邻居。
他们的日子很舒心,很 (qiè)意。白天,他们听鸟儿 ,看花儿 ;晚上,他们与星星 ,同露珠 。
后来,不幸降临了。这一年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干旱,野草、鲜花、树木都大片大片的死去。大树和小草也在痛苦中挣扎。
“大树,我……不行了。”小草呻吟。
“不,我们要活下去。”
大树用半焦的身躯挡住了太阳毒辣辣的火舌,咬紧牙,忍受着她疯狂的shì( )咬。太阳落山了,大树顾不得抚抚自己淌血的伤口,舒展开它斑痕累累的四肢,把一丝微薄的湿气聚成滴滴露珠,小心地注入小草的躯体,把她拉出了死亡的边缘。
夏雨终于返回了他们的家园,危难过去了,小草无限感激地仰望着大树说:“您为什么要牺牲自己来帮助我呢?我这么渺小卑微,对您能有什么回报呢?”
大树笑笑:“我也曾是一棵小草,我危难的时候,同样受到过别人慷慨的赠予,若说回报,我怎么回报蓝天、大地、雨露、春风他们呢?”
小草想了很多很多。
秋天,她走完了生命的旅程,化为一 (cuō)泥土,溶进了大地的血脉。
春风又起,大树周围,又泛起点点新绿。
1、文的体裁是…………………………………………………( )(3分)
A小说 B寓言 C民间故事 D童话
2、文中有三处拼音,结合上下文写出汉字: 、 、 。(6分)
3、选出填入文中第二节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 )(3分)
A欢歌 争春 谈话 交往 B欢笑 争春 交往 谈心
C欢笑 争艳 交流 谈心 D欢歌 争艳 谈心 交流
4、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中的大树和小草的形象。(6分)
A大树: 。
B小草: 。
5、文中写“小草想了很多很多,根据上下文,你认为小草会想起什么呢?请写出它可能想的内容。(5分)
6、这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分)
附: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略
二、理解探究
1.用拟人手法写了行道树的自述,表达无私奉献的信念。
2.“喜悦”“新奇”“奇妙”“值得你低回品味”“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惊喜”“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等等,第一次的体验好在奇妙,好在新鲜而刺激,好在回味无穷。具体一点说,第一次见柚子树,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第一次见到孵出的小鸟,更有一阵惊喜。
3. 详略得当:详写的是看柚子树和看孵小鸟两件事。略写的有六件事,均一笔带过。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部分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旨在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义,同时,使内容更加充实。
三、合作释疑
1、行道树认识到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居民需要新鲜空气,行人需要绿荫,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
抓住对描写痛苦的关键语词如“抖不落的烟尘”“夜晚苦熬”“忧愁”“堕落”等的理解。跟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它们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烟尘。跟城市欢度夜生活的人们相比,它们寂寞、孤独、苦熬。它们还时时为城市的污浊而忧愁。总之,它们是痛苦的。然而,它们认识到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它们甘愿自我牺牲,为自己的奉献而自豪快乐。这就是无私奉献者的美的襟怀,美的精神。
2. 两段文字所表达的重点不同,第1段主要是突出行道树所处环境的恶劣,最后一段主要是突出行道树虽处劣境但乐于奉献的自我意识。
3. “风情”这里指风土人情,柚子树生长于南国,作者所见柚子树,旁边又有人家,这景色很见南国风土乃至人情。
4. “珍重”第一次是作者对读者的希望,就是希望读者不断拓宽新的生活领域,以一颗新奇的童心,随时留心,寻找机会,大胆尝试,以越来越多的第一次开阔视野,丰富经验,相反,如果局限于个人的生活小圈子,就会孤陋寡闻。第一次不多,生活就会单调乏味。
四、课内精读
(l)CBAD (2)不矛盾。因为是第一次看到果实丰硕的柚子树,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所以,即使景色不见得很美,在作者看来也是一幅秋日风情画。(意思答对即可) (3)加强语气,引起读者思索或引起读者共鸣 承上启下或过渡 (4)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得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5)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五、拓展延伸
1、D
2、惬 噬 撮
3、D
4、大树:勇敢坚强,富有爱心和自我牺牲精神。
小草:勇于解剖自己,善于学习并完善自己。
5、我应该像大树一样,无私奉献,不图回报,像它那样勇敢坚强……
6、告诉人们人生应该就像大树一样,无私奉献,不求回报,这样人生才会有价值,才更有意义。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短文两篇课后练习及答案内容介绍后,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长按可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