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房产

乡愁阅读答案

乡愁阅读答案

  现如今,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那么一般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乡愁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乡愁阅读答案1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阅读题目:

  1.在诗中,作者分别把乡愁比作( )( )( )( )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2.你知道诗的`最后一节中提到的“一湾浅浅的海峡”指的是哪个海峡吗?

  3.盼台湾回归,盼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写一写你心中的呼声。

  《乡愁》阅读答案:

  1.在诗中,作者分别把乡愁比作(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表达了诗人(思念,热爱故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

  2,答:指的是台湾海峡。

  3,大家可以随意谈谈自己的想法

乡愁阅读答案2

  打开盖子的乡愁

  徐韵

  ①在欧洲,因为地域狭小,且交通发达,即使是跨国列车,车程也少有超过10小时的,朝发夕可至。再者,欧洲的民风,讲究体面和享受,少有人肯去受夜班车之累。所以,欧洲的绝大部分车站都会在子夜前关闭。午夜之后的交通任务,就交给长途汽车来办了。

  ②于是我就有了那次夜间坐汽车的机会。那晚夜色迷蒙,汽车在国道上行驶,窗外的霓虹灯在我眼前划出一条色带,分辨不出那灯构成的是字母还是汉字,我感觉仿佛行驶在中国的路上。

  ③在错觉里,乡愁仿佛被揭开了盖子,一点一点地弥漫开来,那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之所以把它定义为乡愁,是因为在身体和心灵都完全安静下来之后,我找不到那种亲人都近在咫尺的踏实感。

  ④那的确是乡愁,头脑渐渐从错觉里清醒,我隐隐觉得这乡愁曾在我的脑子里挂过号,我曾经很多次地捕捉到过它。

  ⑤记得从前在国内的时候,也时常在夜间到达某个城市。当汽车穿行在陌生的城市里,我就会莫名地感觉到这种乡愁,在夏天的时候,它很淡,在冬夜里,它很浓(因为每年只是在春节才能回一次家,所以夏天是这些轮回的中点,因为淡忘而麻木,而冬天是轮回的终点的临近,因为向往而浓烈)。

  ⑥在欧洲混了这些年,新瓶子里装的还是旧酒,盖子打开,还是从前熟悉的那股带着涩的酒香。乡愁未必真的是愁,因为一开始忙碌,它就会走开。

  ⑦乡愁是因客而生的。在欧洲辗转了这些年,换了许多城市,送走许多人也被许多人送走过。留学生宿舍里的那些白皮肤的、黄皮肤的和黑皮肤的同学,大家都是客。交情不见得有多深,但彼此一别过,基本上就是永远不得相见了。每当经过那些离开的同学住过的房间时,总会有些惆怅。还会下意识地猜想,如果他不走的话,现在应该是什么样子。

  ⑧乡愁并不总是那么小资情调,很多时候,乡愁也很俗气。比如在到处都是欧洲中世纪风格建筑的街上行走,没有人潮人海的喧闹;看到餐馆,没有食欲,因为门口没有国内那些小餐馆的油烟味;看到漂亮美眉,也不会有搭话的冲动,因为知道不会有什么结果。于是在悠闲和寂静里,乡愁冲破了盖子。

  ⑨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如衣服、装饰品,你不敢买,不是怕花钱,是怕给下一次迁移带来负担。你很想装饰一下住的地方,但它却不属于你。无恒产者无恒心,因为是客,所以你没有拥有恒心的权利。

  ⑩历史手里的存货不多,它总是把今天在这个地方演的节目明天还拿到另一个地方上演。所以倒回去两百年,欧洲人骑着马、坐着船满世界乱跑的时候,我们都还蹲在家门口晒太阳。而到了今天他们无比富的时候,挑着行李到处乱跑的,换成了我们。

  ⑾乡愁其实也是一种成本,一种比我们算计的虚无堡型的机会成本更直接、更昂贵的成本。出国留学的'时候,我们算计着出国的费用,以及如果不出国可能赚到的钱,去衡量回国后拿到多少报酬才算是盈亏平衡。但有谁去计算,每天的乡愁折磨,可以折算出多少人民币。

  ⑿可惜没有人肯这么计算,甚至有很多人把这个成本计算成收益。因为人们认为,大城市比小城市机会多,国外比大城市机会多,大家都开始移动。于是每年春节过后的车站机场里,那些挥手作别的白发人,成了这个场面里最矛盾的人,他们想留住那些即将出发的人,但又怕拦住了出发人成功的机会。于是送别者回去以后,细细回味失落和冷清,被送别者干脆把乡愁装进了瓶子,等有空再打开咂一口。

  (1)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5分)

  A.由于欧洲的民风讲究体面和享受,少有人肯去受夜班车之累,所以子夜前夜班车都停运了。

  B.乡愁仿佛被揭开了盖子,一点一点地弥漫开来,那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之所以把它定义为乡愁,是因为在身体和心灵都完全安静下来之后,人们找不到那种亲人都近在咫尺的踏实感。所以作者认为乡愁只是在外国才会有的。

  C.通过作者在文章中的叙述我们知道乡愁未必真的是愁,是因客而生。

  D.乡愁的成本高是因为人们在情感上的付出无法计算。

  E.乡愁是因为客居陌生而生,所以人们不愿意背井离乡。

  (2)分条陈述乡愁有哪些特点。(6分)

  (3)文章第十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4)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现实体会,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大城市比小城市机会多,国外比大城市机会多,大家都开始移动。(8分)

  阅读答案:

  11、(1)C,D。A长途汽车,B中国陌生城市也有,E文中没有说

  (2)①客居他乡因陌生产生②客居他乡因错觉产生③小资情调,在闲适、寂静中产生④具有更高成本但无法计算⑤具有普遍性

  (3)奔波是共性的,不管是谁都有客的过程,有客的过程就有乡愁;乡愁是普遍的,不属于个体;扩充了文章内容(4)略

乡愁阅读答案3

  快乐阅读。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一( )邮票 一( )船票 一( )坟墓 一( )海峡

  2.这首诗是按__________顺序写的,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的最后一节,为什么说海峡是“浅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枚 张 方 湾

  2.时间 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 现在

  3.盼望祖国统一的愿望让诗人觉得它浅。

  4.诉说离散亲人难以排遣忧愁,表达作者盼望祖国统一的愿望。

  (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乡愁阅读答案4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写了什么内容?(4分)

  (2)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共同特征?(4分)

  参考答案:

  (1)(4分,每一点1分)童年时代的母子分离;青年时代的.夫妻分离;中年时期的母子死别;现在游子与大陆的隔离。

  (2)(4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2分)这些意象都是我乡愁的物化,是分离的见证。(2分

乡愁阅读答案5

  关于乡愁阅读答案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地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1.诗中用了哪些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乡愁?

  2.“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作者将“故乡的面貌”说成是“一种模糊的怅惘”,将具体的'食物比喻成抽象的概念,这样合适吗?谈谈你的理解

  3.“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故乡的歌谣,故乡的景致,古树的年轮,作者从浓浓并且熟悉的乡音入手,再从熟悉而又模糊的故乡曾经的景致续写乡愁,最后从内心绵延不绝的乡愁的形象化作大树的年轮,永远的思乡之愁就这样通过形象的景物,化抽象为具体的表现了出来。

  2.合适,这里的故乡的面貌不仅仅指故乡的面貌,也只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说不清道不明。模糊一次说明作者已离开故乡太久,故乡的面貌不知已有什么变化。而怅惘说出了作者想家而不能回的惆怅。

  3.家始终是每个人一生的守候,身在异乡,家始终是心中唯一的牵挂,思乡之情永远不会随时间而变淡,只会日益增加,永不相忘。

乡愁阅读答案6

  城镇化与乡愁,就像两根相互缠绕的绳索,在现代人的心灵中起伏。现代社会,城镇化是必然趋势,但随着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文化记忆、家族观念、风俗礼仪等维系人们情感寄托的乡土观念,却日渐式微。于是,一面是鳞次栉比的高楼,一面是“回不去的故乡”。人们不禁发问,在城镇化与乡愁之间,难道就不存在和解的空间?

  换句话说,我们怎样才能既拥有现代化的生活,又保存乡土的脉脉温情?正是对这样一个时代问题的回答,特色小镇开始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今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明确提出到20xx年培育1000个左右具有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使之具备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征。通过培育特色小镇、转变生产方式、完善公共服务等措施,让人们留在家乡,就地城镇化,使他们在享受城市生活便利的同时,还能“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这显然是国家对于如何发展城镇化、保留人们的乡愁给出的答案。

  过去机械外扩式的城镇化品质,已难以满足人们对城市的物质及情感需求,城镇化理应转向品质提升、注重人性的内聚式发展之路。纵观城镇化较早的发达国家,意大利的锡耶纳、美国的格林威治、法国的普罗旺斯,各式各样的特色小镇展现出不同地区的人文内涵,也为人们留下了乡愁视觉寄托的完好实例,更为后世体验、发扬传统文化留下了无尽的空间。世世代代的延续,风土人情的继承,承载于城镇环境之中,实现了鲜活的历史延续、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选择珍视历史遗存,将特色小镇作为乡愁文化延续与传承的重要载体,有利于真正留住乡愁,留住风情。

  特色小镇的发展,不在于磅礴浩大的体量建设,而在于小而精致、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在空间环境的塑造过程中,保留那些触动人心的情感羁绊,更加注重人的感受与体验。同时,不仅要注重打造宜人舒适的物质空间环境,更要赋予其强力的产业支撑。特色小镇不必像大城市那样追求产业体系,更不用贪大求全、面面俱到,而应该单兵突进,聚焦某个优势产业,围绕其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确保特色小镇在某一产业里占据独特地位。用特色产业激活经济发展,用特色文化保留乡土气息,从发展与精神两个层面定义特色小镇的“特色”,增强人们对小镇的认同感、归属感,让居住其中的人既有现代生活、又有情感归宿。

  通过培育建设特色小镇,赋予城镇化新的人文内涵,重建城市与人类情感桥梁,将有助于打破目前现代城市人情冷漠、街区功能单一、生活单调的尴尬局面,避免现代城市沦为只见车水马龙,只闻马达声响的空虚之城。未来,特色小镇的蓬勃发展,不仅会照亮我国城镇化的康庄大道,也将照亮人们内心深处那条乡情小路。

  1.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

  ▲ _________

  2. 如何在发展特色小镇的过程中留住乡愁?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6分)

  ▲

  _________

  3. 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 首先提出问题:怎样实现城镇化与乡愁之间的和解;然后阐述用特色小镇建设留住乡愁的具体措施;最后点明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能使城镇化与乡愁和解。(每点2分)

  2. ①转变生产方式,完善公共服务等,让人们就地城镇化;①珍视历史遗存,转向提升品质、注重人性的内聚式发展;③打造优势产业,发展特色小镇经济,用特色文化保留乡土气息,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归宿感。(每点2分)

  3. 指出发展特色小镇的意义;(2分)未来,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小镇,不仅可以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2分)还可以留住乡愁,留住维系人们情感的乡土观念(乡愁)。(2分)

乡愁阅读答案7

  阅读《乡愁》,完成练习。

  小时候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我在这头 ,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

  我在这头 ,

  新娘在那头 。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 ,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

  我在这头 ,

  大陆在那头。

  乡愁阅读题

  1.在诗中,作者分别把乡愁比作()()()()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2.作者为什么把乡愁比喻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你知道诗的最后一节中提到的一湾浅浅的海峡指的是哪个海峡吗?

  4.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是什么意思?

  乡愁阅读答案

  1.在诗中,作者分别把乡愁比作(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表达了诗人(思念,热爱故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

  2、答:诗人从亲历的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物象来寄寓情感,这种取象看似平常,却蕴涵饱满的诗情 :

  邮票(小)母子深情(绵长)

  船票(窄)夫妻恩爱(厚重)

  坟墓(矮)生死悲痛(巨大)

  海峡(浅)思乡哀愁(绵绵无尽)

  3、答:诗的`最后一节中提到的一湾浅浅的海峡指的是台湾海峡。

  4、答:现在,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大同的强烈愿望。

乡愁阅读答案8

  小时候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我在这头 ,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

  我在这头 ,

  新娘在那头 。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 ,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

  我在这头 ,

  大陆在那头。

  1、将下列词语还原到诗中。

  浅浅的 窄窄的 小小的 矮矮的

  2、这首诗把乡愁比做什么

  邮票坟墓海峡

  3、这首诗中表示时光变迁的`词语分别是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 。

  4、诗中的“海峡”指的是 。

  答:诗中的“海峡”指的是台湾海峡

  5、对这首诗的情感表达最为准确的句子是(B )。

  A.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思念母亲、思念家乡之情。

  B.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乡愁,表达思念祖国、渴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心情。

  C.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伴随他一生的难以排遣的乡愁。

乡愁阅读答案9

  梅花,另一种乡愁

  方华敏

  ①记得儿时,我唱着“雪霁天晴朗,梅花处处香”,深一脚浅一脚地疯跑在落雪的三九,摘一朵盛开的梅,捧一团蓬松的雪,真就有了李渔“雪点寒梅横小院”的意境,小小的我哪知踏雪寻梅的情致啊。

  ②初识梅,是在画上。

  ③每年除夕,老屋厅堂正墙早早换上匾额和字画。这古旧的字画与门楣新帖的春联相映,透着玄幻的前世色彩。然而这匾额和字画每年只能“显身”半月,待到正月十五过后,外公就取下卷好包藏,来年春节再挂,循环往复。我那时小,踮脚凝望画上的朵朵小花,思忖那花儿笑盈盈地开在枯老的枝干上,怎么总也不凋落呢?长大后才知这画是有名的《九九消寒图》。图中有诗云:“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哦,原来在描述民俗中的“画九”吧?说是旧时的闺中女画素梅一枝,枝上共有白梅八十一朵,代表“数九天”的八十一天。从冬至起,每天用红笔将一朵白梅描红,待到白梅红遍,就出了“九”,九尽春来。真是奇了,那时的女孩儿虽然身置寒冬,却是日日与洋溢春意的花儿相视,看似寻常的细微,也有意义的品赏,应为梅花最有美感的记载了。我想,老屋那宽条幅画中风霜已过,描红者和写诗人是否早就化身为香如故的一朵寒梅呢?

  ④在我的童年,无论是画里静止的梅,还是院梗上凌寒的梅,都开在我心里。外婆针线活做得极好。她在我的浅色衬衣前胸处,绣一簇粉的梅,带着一团团的喜气,仿佛要从衣裳上跳跃下来,惹得小伙伴用小手摩挲,痴痴羡慕,怜惜不已。我的书包搭盖上檐的梅花瓣是外婆剪纸后再以细毛线缝制的,淡黄的底色突兀出炫耀的朱红,那个妖娆啊,背起书包飞跑起来,真是热闹,把少时的岁月都染红了。似乎每个日子都过得像班上同学名字中嵌有的“梅”字一样,含苞的美梅呀。清清浅浅的心,盛满了生命之初点点碎碎的幸福和快乐。哪里还念想只有春节才能看到悬挂的梅花图,只有三九才能采撷到的雪梅?

  ⑤夜晚,一灯如豆,外婆纺线织布。雪白的棉线从她手中均匀地抽出,细细袅袅;棉线穿梭在她织机经纬里,像是把早春的希望也织进光洁的线条里。我每天聆听织布纺线声音如梦,吱吱哑哑,声声寒霜意,丝丝梅花香。外婆用粗布温暖我,换钱养活我,用粗布成衣绣出好看的梅花,保存她对一棵棉的感恩。她说,有梅在侧的老屋,有纺车轻摇的夜,便有端然的厚度,守得轮回始终。从我童稚起,外婆的纺机一直织成我离乡的明月光。

  ⑥待我学会识文断字,再看那书里的梅,分明是染着乡愁的。明末张岱在西湖大雪三日、鸟声俱绝之时,独往湖心亭观雪,并青梅煮酒,酒意诗情,写下如水墨画般的西湖冬景,那份岑寂中的干净百媚多像他天府故国的梅花。《红楼梦》第五十回,贾宝玉“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诗中的踏雪寻梅,则是禅心与梅心的天然合一,有藏在梅里无人知晓的春愁。除此还有北宋林和靖、民国才女石评梅等,他们倚窗凝思,看梅著花忆故乡的惆怅总是如此打动我的心。读着读着直到怅然若思,他们带给我的那种感觉,就像《梅花三弄》的第四拍,是那么值得挽留。

  ⑦待我离开故乡定居南京,这一年一度的梅花之约,俨然成为既定的仪式,怀旧而亲切。悠悠穿行梅林,细碎的花瓣寥寥地落在脸上,抬头细看,朵朵含苞的梅尖上也噙着盈盈的雨露,默默泪珠样的就是不落下,纯净透明得像回不去的少年,含了粉色香的乡愁。触梅思旧,故乡《九九消寒图》中描红的梅,细腻也好,精致也罢,却只是锁在老屋里的山水,只可想象不能触摸。儿时衣裳、书包上的簇簇梅花,楚楚盛开在岁月深处也好,鲜活灵动也罢,它却只是一幅疏朗的水墨,墨色晕开染成墨梅,才能风神绰约,梅魂隐现。此时斜斜的一枝梅红,仿佛从一曲纺机吱吱哑哑里漾出,细针密线地把我织进童年的月夜。

  ⑧当我走过南京梅花山长长的神道和蜿蜒的陵前路,那尽头便是连着儿时的春天。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梅花花开烂漫,又有多少随一夕风雨,洒落石阶。“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不正是眼前这般情景?

  ⑨梅花于我,是相遇故知,寻一丝慰藉,细水长流。

  ⑩梅花于我,是另外一种乡愁。

  (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两项是(两项都对得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 )

  A.文章开头写我儿时唱着咏梅诗歌,在雪中摘梅花玩乐的情景,已有踏雪赏梅的.意境,作用是统领全文,突出我对梅花的深厚情感。

  B.文章写画作《九九消寒图》和“画九”民俗,想象闺中女子画梅的情景,写出了儿时初识梅花时的美好印象,也表达了对老屋和外公的思念。

  C.“有梅在侧的老屋,有纺车轻摇的夜,便有端然的厚度,守得轮回始终”一句写出了外婆面对艰苦生活的的坚韧和对外婆的怀念。

  D. 文章第⑥段引用了与梅有关的情节和诗句,还写到了林和靖和石评梅,这样处理主要是为了增添文章的古典韵味和文化底蕴。

  E.本文融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运用了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意,耐人寻味。

  (2)文章以“梅花,另一种乡愁”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6分)

  (3)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6分)

  此时斜斜的一枝梅红,仿佛从一曲纺机吱吱哑哑里漾出,细针密线地把我织进童年的月夜。

  (4)作者第⑨段为什么说“梅花于我,是相遇故知,寻一丝慰藉,细水长流”?请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8分)

  答案:

  (1)A、D (A.小时还不懂踏雪寻梅的意境。开头不能统领全文。作用是为了衬托长大后我对梅花的深厚情感。D项“主要是为了增添文章的古典韵味和文化底蕴”说法有误,主要是通过这些与梅有关的作品中体现的乡愁来衬托我对故乡的思念。)

  (2)统领全文的作用,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整篇文章围绕着“梅花,另一种乡愁”来展开(结构2分)。文章按照时间的顺序,分别写了我儿时摘梅唱梅歌,识画中梅;童年时外婆纺线织布,在我的衣服上绣梅;我学会识文断字后读书中梅;我离开故乡后赏梅寄托乡愁。(内容2分)点出主题,梅花寄托着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和对家乡和亲人的真挚思念之情。(主题2分)

  (3)这句话写我离开故乡定居南京后,在梅花山赏梅时,由眼前的梅花想起童年外婆月夜辛勤织布的情景,(内容2分)用了比拟(或炼字),写梅“漾出”“织进”形象生动,又以联想,化实为虚,虚实结合,将深情融于画意,由眼前梅表达对外婆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含蓄蕴藉,韵味悠长。(手法2分写出一种即可,感情2分)

  (4)①作者定居南京后,看到梅花有亲切感,梅花如同他乡故知,勾起心底的记忆,慰藉心灵。(解释句意,2分)②作者从儿时到离开故乡前,在雪地里吟唱梅花诗,与外公在老屋画梅花、赏梅画,与织棉纺纱的外婆相依为命,梅花贯穿儿时生活,烙印入心。离乡后,赏梅时就会想起与梅花有关的童年生活以及故乡的人与事。梅花如同亲人、故乡一样,亲切可感。(结合文本,3分)

乡愁阅读答案10

  小时候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我在这头 ,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

  我在这头 ,

  新娘在那头 。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 ,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

  我在这头 ,

  大陆在那头。

  1.本诗按时间顺序,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来形象的比喻人生各个阶段的'“ 乡愁”。

  2.读完全诗,你肯定强烈的感受到一种思念,对母亲的思念;一种期盼,对祖国的期盼;一种挚爱,对妻子的挚爱。

  3.读完这首诗,你又想起了古人的哪些诗句?(至少写两首)

  答: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4.你还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海峡两岸的同胞?

  答:一脉相承 情同手足 一衣带水 血浓于水 炎黄子孙 同胞兄弟 等。

乡愁阅读答案11

  一个人在外面呆得久了,方知古人在诗歌里所写的那些思乡的愁绪,并非尽是强说的装点之辞。海德堡冬日的白昼格外短促,刚刚还是中午,一转眼就到了黄昏,薄暮乍起。涅卡河边的那些柳树在冷风中瑟缩着它们的枝条,几天前还挂满了深黄的枯叶,而今已如此寥落寒碜;还有那些枝条如乱箭般高插云霄的杨树,在冬日的天空下也显得格外苍凉凄楚。这些带着东方色彩的草木,似乎特别能够勾起人思乡的情怀。还有河边的那群大雁,它们散乱在草地上,整理着羽毛,在风中发着呱呱的悲鸣,看样子这个冬天它们是不准备离开这里了。天空中开始飘起蒙蒙细雨更准确地说是那种像雾像雨又像风的东西,一切都是湿漉漉的。景物深沉而斑驳起来,天空愈加阴郁低沉,湿云仿佛是贴地而行,而归宿的乌鸦,则互相追逐、鼓噪着,用大片的蔽空的乌黑翅翼,加深着暮色中苍凉的气息。

  眼前的这一切明明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在那么多古典诗词里被反复吟咏描画过的意境,而今却原封不动地搬到了迢迢万里的西洋夷域,怎不让人生出人面桃花、物是人非的莫名心绪。

  人们总是把乡愁简单地理解为对家的依恋或对故地的追忆,其实这样的理解未免太褊狭具体了,我此刻体会出了那种滋味,并非那么简单。事实上乡愁是一种真正的绝望,一种生命里同来俱在的愁思;乡愁不是空间的,而是时间的,它的方向是遥远的过去;乡愁不是恋物,而是自恋,它所牵挂的不是那片事实上常常显得很抽象的祖居之地,而是悲悼自己的生命与韶光。古往今来的那么多思乡的诗篇,细细想来,原都是对自我的悲怜: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歌者哀叹的是岁月的逝水对自己无情的抛掷。

  海德格尔说,故乡处于大地的中央,看起来这是一个空间的理念,但细想这故乡仍不过是指人长大的地方,因为那里印下了稚儿的足迹,他生命中最初和最美的部分抛洒在了那里生命的家宅,记忆的归宿。稚儿离开了那里,是因为童年那美好的时光已挥手远去,他已踏上被命运抛离的注定远游他乡的不归途!这真真正正是永世的分离,便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情景,一旦你回来追寻,也早已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伤心之地。

  我想象那位初唐的诗人,在登上幽州古台时的悲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原曾觉得他的悲号未免有些夸张,但今想来,那命运对每个生为凡胎的肉身不过就是这样设定,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任凭你把酒问青天,悲呼浩叹,天道总不会屈就人道,肯给你些许丝毫的通融怜悯。因了这个宿命,中国的诗人骚客们,自汉以后便都变成了唯美的感伤主义者,他们是文人,但同时又是诗哲,我想中国的文学中之所以有一个很特殊很强烈的乡愁的传统,恐与这种生命本体论的哲学,和他们悲剧论的人生观念不无关系。

  但感伤主义并不见得就是只懂得颓伤,如果对生命的深在有所洞悉的话,感伤当然也包含了真正的彻悟和坚强;因为一切并未缘此而中辍,生生不息,代代相接。因了那永远的乡愁,他们去作那不断的远游,因为真正的故乡是没有人能够返回去的。你看见了苍茫的来路,但循着那布满荆棘的路途回去时,看到的无非是一个愁字,就像鲁迅在他的小说里描绘的一样,你看到的是变了的一切,而别人看到的则是变了的你。月光下的故事已然变成了永久的追忆,童年时的伙伴促膝而坐也如不曾相识。这就是故乡鲁迅小说中的诗。没有人像他那样明白,即便是置身于故地和亲人中间,也仍有一种命定的深深的孤独。更不要说在那脉脉温情之外,还布满着温柔的陷阱;在那缱绻的话语中间,也还响着令人心寒的弦外之音。亲情和爱在那里相迎,仇恨和刻毒也定然已经久候。就如那日与友人所谈起的思乡话题,开始时都不免有些许的激动,各个争相夸耀自己的城市和那一方的风物人情。可一想到终究要回到那些烦心的勾心斗角与倾轧之中,回到那种种莫名其妙的关心与掣肘、还有那少不了专横和欺瞒的压抑之中时,那心便直凉得寒气四溢。

  然而这也终究改不了那份执著又强烈的向往与追怀。你知道,那些忧愤与不平,实际上早已经与那份情感的执拗断了关系,你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可救药者,纵然那故地已是泥泞的陷阱和煎熬的火坑,你也跳定了。

  暮雨中思乡的旅人啊,故乡正离你越来越近,也离你越来越远。

  (选自作者散文集《海德堡笔记》,有删改)

  19.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20.乡愁在本文中有多层内涵,请简要概括。(4分)

  21.作者在文中多处引用古典诗词,这样有什么好处?(4分)

  22.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故乡正离你越来越近,也离你越来越远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19.(1)描写了寥落寒怆、苍凉凄楚、阴郁低沉的海德堡冬日景色。(2)照应题目中的暮雨。(3)为下文阐释乡愁的内涵做铺垫(答引出作者的思乡之情也可)。【第一点2分,后两点各1分】

  20.(1)乡愁是对家的依恋或对故地的追忆。(2)乡愁是一种真正的绝望,一种生命里同来俱在的愁思。(3)乡愁是时间的,方向是遥远的过去。(4)乡愁是自恋,是悲悼自己的生命与韶光。【每点1分】

  21.(1)使文章的语言更加典雅、富有诗意。(2)表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3)使作者抒发的感情更加含蓄深沉。(4)更好地烘托了文章乡愁的主题。【答出两点即可】

  22.(1)故乡正离你越来越近,是因为你对故乡的思念,对故乡执着又强烈的向往,这拉近了你与故乡的距离。(2)故乡也离你越来越远,是因为真正的故乡是回不去的。你变了,故乡也变了。(3)从消极的角度分析,那些美好的年华、那个美好的故乡是永远回不去了,只能把回忆珍藏在心里;从积极的角度分析,珍惜眼前的时光,打造美好的当下,他乡即是故乡。【每点2分,前两点必须有,第三点言之成理即可】

乡愁阅读答案12

  【原文】

  浓浓乡愁谁来解

  ①如果你关注国际新闻,你会看到大量背井离乡涌入欧洲的难民一步一回头的情景;如果你关心周围的人,你也许能发现家里有某个新入学的大学生正在“朋友圈”里诉说想家的烦恼;如果你是一个新兵,你就会知道战友们为何每天唱着歌慰藉心里对家乡的思念……几乎所有的异乡人都感受过乡愁。

  ②什么是乡愁?乡愁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研究者认为,乡愁是一种心理反应,通常表现为对家乡的渴望,并伴随着抑郁心境和一些心理上的疾病。生理上一般表现为肠胃不舒服、睡眠紊乱、食欲下降等。精神上一般表现为容易被与家乡有关的事物吸引,而对当前的新环境不甚满意。行为上一般表现为活动缺少主动性,对新环境没有兴趣。幸运的是大多数人的乡愁不会持续很久,只是一种短暂的情绪体验。

  ③哪些人会产生乡愁?据调查,有一半到四分之三的普通人在一生中至少经历过一次乡愁的体验。乡愁的发生需要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离开家,二是到了一个陌生的新地方安家或逗留一段时间。乡愁跟每个人自身也有关系。研究者发现情绪不稳定的人、神经质的人、内向的人、死板的人、低自尊的人、缺少自主性的.人等易与乡愁扯上关系。反之,则不然。

  ④为何会有乡愁?研究者表明归纳起来最起码有以下几类原因。

  ⑤依恋的中断。从小在家乡成长,自然会对那里的人、事、物形成一种情感依恋关系。所以,乡愁可能源于对家乡的依恋。

  ⑥角色的转变。到新地方很多事情需要亲力亲为,面临着新的角色要求,但又缺少了帮手。比如,入伍的新兵从一个被家人宠爱的小孩变成需要严格服从长官命令的新兵。

  ⑦生活风格的转变。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可能一切需要从新开始,在适应的过程中难免更加思念以前的美好。当然,这种美好只是相对的。

  ⑧失去控制感。一个新的、不熟悉的环境,很自然会导致一个人有失落、失去控制的感觉。比如,外出吃饭不知道哪家餐馆适合自己的口味;再也不能去熟悉的理发店找熟悉的理发师;走在大街上却不清楚它通向何方……累积起来会让人觉得有些无助。越缺少控制感,越有可能出现乡愁

  ⑨如何应对乡愁?长久以来,研究者认为治疗乡愁的最好方法就是回家。但是,也有很多研究者在努力做到“就地”解决,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结交新朋友。可以与新朋友共进晚餐、看电影、郊游等,这也可以看着是一个建立新的依恋的过程。再比如学会独处。当一个人独处时,出去跑跑步、做瑜伽、练习冥想等都是比较好的独处手段,尽量不要让乡愁有机会和时间来与你作做伴。还比如转移注意力。越是谈论与家乡有关的事情越是会加剧思乡愁绪。所以,转移注意力才是出路。自己找点有趣的事情,让自己暂时“乐不思乡”是一种抵御乡愁的方式。

  ⑩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乡愁不是有或无的问题,而是多或少的问题。你若没有体会到,可能是你的思乡情绪还没有多到一个域限值。就是说乡愁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反应。如果它到来了,我们接纳它,这是与它相处的最好方法。

  【问题】

  22、补充下面对文章②至⑨段逻辑顺序的说明。(4分)

  文章首先说明A,接着说明哪些人会产生乡愁,然后说明B,最后说明C。这种逻辑顺序体现了人们D。

  23、说说文章④至⑧段主要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24、从所起作用的角度考虑,说说文章第①段不能删去的两条理由。(2分)

  25、文章第①段“几乎所有的异乡人都感受过乡愁”中“几乎”一词为何不能删去?说说理由。(2分)

  26、阅读第⑩段,联系全文,说说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面对乡愁?(2分)

  【参考答案】

  22、依次:乡愁的定义和表现(什么是乡愁)、乡愁产生的原因(为何会有乡愁)、应对(解决)乡愁的方法(如何应对乡愁)、认识事物的规律(每空1分,共4分)

  23、主要运用了分类别(0.5分)和举例子(0.5分)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0.5分)、具体明白(0.5分)地说明了人们产生乡愁的原因(1分)。(共3分)

  24、一是引出说明对象(1分);二是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共2分)

  25、“几乎”表示十分接近,但删去后就成了全部,这与事实不符(1分)。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共2分)

  26、示例:乡愁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反应,所以我们没有什么好惧怕的。一旦乡愁到来了,我们应该坦然面对它、接纳它,并最终想办法解决它。(答案应包含态度和方法两方面,大意相同即可,2分)

乡愁阅读答案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你可能误解乡愁王鼎钧

  算命的先生说,我的八字是“伤官格”,不守祖业。他说的“不守祖业”有两个解释,一是败家,一是漂流。我家毁于两次战争,无家可败,只剩下漂流这一个选项了。

  流亡是一种首尾不相顾的生活,像一条线。在我生长的那个社会里,线缠成球,后来这个球散开了,这根线弯弯曲曲拉长了。于是“丁公化鹤,王子求仙”这样的故事就产生了,甚至“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这根线最后也许能像马蹄铁,两端遥遥相望,可是再也没法连接起来。

  流亡也有它的哲学。哲学解释生存,流亡既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需要解释,有需要就有发明。流亡也有它的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在历史中,每个人都只是一枚随波的落叶”,没错,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原乡、异乡,都是为叙述方便而设的名相。

  “是否是一种悲凉?”是的,如果你在作诗。

  “叶落了还无法归根”,这是常态。你观察过没有,一棵树,只有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落叶粘在根部的泥土里。你观察过没有,树根能杀死杂草,裸露一小圈土壤,吸收水分,就是这一小块圆形的湿地粘住了一些落叶,让落叶化为春泥。

  “故乡”这个词对您意味着什么?我说:“故乡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如果见过中国人的家谱,你可以发现家谱就是家族的流浪史。中华民族从哪里来?“东来说”“西来说”,都说明曾辗转迁徙。你可以说,人类根本没有家,自从亚当夏娃失去乐园,人类都在地上漂流。你也可以说,天空是一个大屋顶,人从这间房子到那间房子,从这个院子到那个院子,可谁也没离开这个大家庭。

  这里有一个南美洲来的人,他是印第安人的后裔,他相信他的祖先从蒙古迁到阿拉斯加,生儿育女,某一代迁到北美腹地,某一代迁到南美,经过与异族通婚生下他这样棕色皮肤的子孙,他又移民回到美国,现在他的.孩子到荷兰去发展,可能在那里永久定居。“处处非家处处家”,可以说很凄凉;“大丈夫四海为家”,也可以说豪迈壮烈。这就是哲学问题,流浪的人会选择自己的哲学。

  那么,乡愁?是的,乡愁。我觉得很多人误解了这个名词。当初,青年人接受了巴金和易卜生的暗示,奋勇出走,本来义无反顾。后来反省了,怀乡是反省的一种方式,对当初鲁莽的论断、轻率的决绝、盲目的追逐,隐隐有忏悔之意。许多美好的东西流失了,此情可待成追忆,他用“故乡”当做符号来代表。

  怀乡,温柔而有情味,这是人性的觉醒,文学的伏脉。无可避免,他美化故乡,如此一消胸中块垒。人情之常:“同样一个城市,住得愈熟,愈觉得小。同样一条路,走得愈熟,愈觉得短。同样一本书,读得愈熟,愈觉得薄。同样一项技巧,使用得愈熟,愈觉得容易。”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个地方,隔得越久,越远,越觉得可爱。

  请恕直言,非常遗憾,有人把乡愁当做我们的弱点。游子还乡,乍见亲人,互相拥抱痛哭,上了电视镜头,街谈巷议,都说这人在外面落魄了,如果混得好,何致如此伤心?富贵还乡,哪一个不是高视阔步?同胞,我朝思暮想的同胞,怎么会有这种看法?我们中间到底隔着什么,彼此相视有如异类?

  今日何日,乡愁已成珍藏的古玩,无事静坐,取出来摩挲一番。乡愁是我们成长的年轮,陷入层层包裹。乡愁是我们的奢侈品,不是必需品。乡愁无可骄傲,也绝非耻辱。乡愁是珍贵的感情,需要尊重,不受欺弄。流亡者懂得割舍,凡是不能保有的,都是你不需要的。乡愁迟早退出生活,进入苍茫的历史兴亡。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写自己的八字属“伤官格”,然后写自己的家毁于两次战争,只能流亡,是为了说明算命先生的预言准确。

  B.作者并不认为“丁公化鹤”“王子求仙”“穆王南征”是神话,而是发他人之所未发,将其视作对流亡生活的理解。

  C.文章通过“南美洲来的人”讲述祖先的迁徙和孩子的人生规划,说明漂泊作为一种生存状态,不一定意味着悲伤。

  D.作者认为将乡愁理解为我们的弱点,理解为游子在他乡的落魄,固然是误解;理解成“一种反省的方式”也是误解。

  5.请简要概括作者对故乡和家的理解。(6分)

  6.本文语言典雅齐整,请以最后四段为例,从词句选用、句式结构、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6分)

  答案:

  (二)(本题共3小题,15分)

  4.C(3分)

  5.(6分)

  参考答案:

  故乡只是描述流亡状态的名相;故乡不过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对家的态度无论是悲凄还是豪迈,皆只是对流浪哲学的选择;故乡可能是一种美化了的记忆。

  评分标准:每点2 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6.(6分)

  参考答案:

  ①选用了“此情可待成追忆”“块垒”“街谈巷议”“高视阔步”“相视有如异类”“摩挲”等有古诗文色彩的词句,格调典雅。

  ②句式上整散结合,多用整句,具有典雅齐整之美。

  ③修辞上多处使用排比,如接连使用多个“同样……”,显得齐整、典雅。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 6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乡愁阅读答案14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阅读题目:

  1、这首诗是按( )顺序叙述的`,从哪里能看出来?用______画出诗中相关的句子。

  2、诗中,诗人把乡愁比喻成邮票,是因为邮票传递着( )之爱;把乡愁比作成船票,是因为船票代表着( )之情。

  3、朗诵这首诗歌时,应该( )

  A、急速、悲壮 B、欢快、幸福 C、缓慢、忧伤

  乡愁阅读答案(余光中):

  1.时间顺序 小时候 ...... 长大后,.....而现在

  2.邮票是一种意象,诗中的船票、邮票、坟墓等都是意象,都寄予了思乡情怀。

  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表达了对母亲、新娘的思念和渴望两岸统一的强烈愿望。

  3.c根据题目顾名思义思乡应该缓慢一些。

  乡愁阅读答案(余光中),以供各位同学们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同学们学习《乡愁》的时候有所裨益!

乡愁阅读答案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答案:

  1、【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表述过于绝对;B项“必须完好保存”错误;D项“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错误,原文是“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故答案为C。

  2、【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错误,原文没有这方面的信息。故选C。

  3、【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错误。故选D。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乡愁阅读答案内容介绍后,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长按可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