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明清时期的园林特色

明清时期的园林特色

  东西方园林之中,建筑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他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所必须的。建筑作为园林的要素之一是中国园林的特点,已有悠久的历史。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看一下明清时期的园林特色吧!

  明清时期的园林特色

  我国园林设计建造艺术从商代开始萌芽,秦汉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统治者除建造宫室外,还建造供娱乐休闲的宫廷园林。唐宋园林建造的規模比以往更加宏伟,但私家园林从六朝到唐宋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古代园林设计营造是达官贵人享乐生活的需要,然而经过历代造园工匠师的创造,设计营造诗意优美的环境,积累了丰富、宝贵的造园经验,形成了独具中国人文特色的艺术风格。

  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设计蓬勃发展,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质量、数量、规模都超越任何朝代。人们以绘画诗文作为蓝本来进行意境设计,创造了富有诗情画意的优美园林。

  明清时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时期。北宋为辽金取代后,辽、金、元三代后先相继,在燕京一带兴修皇家园林。金代从开封拆运至中都大量的良岳花石,元代在建筑艺术中促进了国内各民族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使中国各民族丰富奇特的建筑形式更添异彩。(如至今还能见到的十三世纪出于尼泊尔艺术家阿尼哥之手的北京妙应寺白塔等)。明代及清代初期,在中国园林发展史上是个辉煌的时期,达到了它的全盛时期。这有今天仍能亲眼目睹的很多实物实景所证明。这个全盛时期的园林,与过去时代所不同的,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1、功能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园休发展都有新增加的内容,至明济后大备,诸如听政、受贺、宴会、观戏、居住、园游、读书、礼佛、观赏、狩猎、种花等等,应有尽有,甚至为满足统治者的“雅兴”,还建有商业市街之景,如近年恢复的颐和园苏州街,以及圆明园原来的买卖街.包罗了帝王生括的全部活动,功能的多样花,自然扩大了园林的建筑营造规模,此其一。

  2、形式多。这里指的是作为园林重要组成部分的建筑而言,无论其为建筑群落组合,抑或单体建筑形色,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它既吸收了各地区的地方特点和各民族的民族风格,既有殿堂楼阁,又有幽尼佛寺;既有粉墙石垣,又有竹篱泥笆,灵活而多变,随处而点缀,这在‘红楼梦》中大观园也有非常生动的反映。在园林布局及布置方l厄则吸收r南北园林艺术的精华,因地制宜地加以汇聚,比如圆明三园的诸多景色中就再现了国内苏杭扬州等地著名园林的特点,谓之“移天缩地”亦不为过。

  3、艺术化。明济园林中占卞导地位的是园林建筑的高度艺术化,其景物、其凤格、其布局,移步借景,动静相兼等艺术美学理论的运川,已臻成热,各种建筑形式的风景景观的结合融为体,自水木石的精心安才i沁建筑植物的众从位粉,都起到了立体形象,甚至在附属设施的样式、内部装修和环境色彩等方面也都得到统一的和谐的没计,体现了中国造园思想的高超境界。

  明清时期园林建筑重要标志

  第一,造园艺术理论有了划时代的总结性成果,即明代崇祯时江苏吴江人计成《园冶》一书的问世。过去,关于园林的设计(或叫“经营,,)原则、艺术技巧和实际建造经验,还只能在诗词、游记等文学作品中有片断描述,没有形成理论规律。但是《园冶》却是一部有关园林建筑的系统性的总结性的专门著作。全书共三卷,一卷为造园总论(’兴造论》、《“园说、)、选地(《相地》)、立基和各种单体建筑(屋宇堂轩)的形象范例,二卷讲各式栏杆及其式样;三卷讲「1窗、墙垣、铺地、造山、迭石、借景等,全书计三万多字,并有插图二百余幅。它反映了当时的园林面貌和造园艺术水平,而且一直对中国造园有指导意义,甚至可以说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创造的大观园也是根据这些理论来构建的。

  第二,大批造园艺术家的诞生,如清代戏曲家李渔(笠翁),在南北都有自己设计建造的住宅园林,以北京的芥子园最有名。杰出的造园家张南垣父子,更是园林史上的大家,不仅在苏扬等南方园林中有他们的遗构,北京北海公园取,就有他们的遗作可供欣赏。以他们的生存年代推算,有理由认为《红楼梦》中营建大观园的造园设计师“山子野”的原型,应该就是张氏父子了。

  一、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

  明清是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鼎盛时期,这时期大规模的皇家园林多与皇家休闲离宫齐头并进、蓬勃发展,离宫建造在城市郊区,建设在城内的园林宅园规模很宏伟。其总体布局因地制宜,有的依山傍水,有的巧夺天工开凿兴建,其建筑富丽堂皇、豪华宏伟。绘画和文学艺术成了园林艺术的蓝本,所建之园步移景迁,充满诗情画意。

  明、清皇家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同时花费巨大的人力与财力不断地建造供享乐休闲的皇家园林,至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而达到高了。皇家园林集中于政治中心北京,有御苑如故宫御花园、乾隆花园及三海,也有建在郊区的离宫如颐和园、圆明园等。还有行宫,其中承德避暑山庄规模巨大。包括北海在内的西苑,是明清时代皇城内规模最大的园林。追溯西苑历史,它曾是辽代的“瑶屿行宫”。元世祖以它为中心,修建大都,在太液池的两岸建造宫殿,将宏伟的宫阙和秀丽的水上风光有机结合,这里成了皇城后花园。明、清两代皇家就是在此基础上营建水榭亭台,堆山理水,景色更加优美宜人。

  西苑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园林典范。水作为园林主体,以俊美的琼岛作为中心。长桥卧波,湖岸蜿蜒,一洗宫廷庄重、呆滞之感,使人仿佛进入仙境。

  明、清的离宫主要在政治中心北京西郊。这里山峦连绵起伏,水道纵横交错,经过历代的不断开拓营造而越发精美,禅林佛寺,点缀其间,一直成为贵族文人墨客游览的胜地。又经过明、清两代不间断的大力兴建,涌现出畅春园、圆明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颐和园等闻名遐迩的园林精品。

  颐和园在北京西面,四周玉泉山泉水汇集成翁山前的西湖,翁山前有长堤直延,盛夏湖中遍开莲花,山上建有圆通寺,西山若隐若现,湖光山色,使人流连忘返。清乾隆时期建造了以翁山西湖为主体的'清漪园大规模工程,并将翁山改名为万寿山,西湖名为昆明湖。工期长达15年,大兴土木,在后湖建造仿江南的临水街市,已达今天规模。

  颐和园作为皇帝的离宫,集南北园林和建筑之长,精心设计。按使用功能不同而划分政治活动区:仁寿殿;生活区:乐寿堂、玉澜堂以及德和堂等,还有游览区:万寿山、昆明湖。政治活动区使用庄严的殿堂形制又不失活泼气息,装饰富丽奢华,设置假山,遍栽花木,与园林相映成趣。万寿山和昆明湖是全园的主体,利用天然地势精心营造。昆明湖北岸的万寿山从前山下到顶设置了气势恢宏的建筑群,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层层叠叠。在主体恢宏建筑的两旁设置了风格不同的楼台阁宇,登上高楼全湖美景尽收眼底。这些华美的殿宇,以完美的形制和华丽的色彩与山势和葱郁的绿植相辉映,构成了壮美的景色。万寿山前水域辽阔的昆明湖,让人心旷神怡,遍栽桃柳的长堤将湖面空间划分为三部分,风格各异的桥互相连接,形态和色彩极具变化。利用借景的造园手法将西边的玉泉及西山诸峰揽进园来,扩大了视野,使景色更加壮美。颐和园的后湖后山保有参天古树,曲径通幽,宁静优雅。湖滨和环山设置了很多精美的亭台楼榭及精美庭院。其中后湖谐趣园最为突出,湖水清澈,曲折的游廊通往各处亭榭,颇具江南风情。

  遭八国联军破坏而成废墟的圆明园,是清代园林的杰作。圆明园自康熙年间开始建造,建造共延续150多年,共有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三部分,五千多亩的园区,景点共有一百多处,不愧为“万园之园”。其无论在规模还是在建筑艺术和技术水平上都超过颐和园。圆明园建筑布局合理生动,形式丰富。圆明园还建造了西式建筑群,并覆以中式的彩色琉璃屋顶,楼前装置了人工喷泉,将中西建筑形式有机融合,或庄重富丽,或清幽淳朴,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

  清代皇帝的另一行宫就是位于河北的承德避暑山庄,每到夏季,清朝皇帝会在这里避暑,进行政治活动。在康熙和乾隆的前后八十年间,他们修建了宫廷、狩猎的围场、庙宇等活动场所。这里重峦叠嶂,群山环抱,恢宏广阔,富有天然野趣。宫殿区,以澹泊敬诚殿为中心,全部采用木结构,原木不加彩饰,庄严凝重又古朴。山庄的湖区风景,营造江南景色,平原区的万树园,绿草成茵,古木成荫,麋鹿成群,颇具野趣。山庄外东面和背面的山麓中建外八庙,风格独特的庙宇形成的建筑群甚为壮观。

  二、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

  明代和清代是我国园林设计建造艺术的鼎盛时期,这时期除统治者建造了规模恢宏的皇家园林,商贾巨富和士大夫为了满足享乐生活,在城市中建造了以山水画为蓝本,富有山林野趣的宅院,满足游憩、宴客、居住等需求。宅园建造因地制宜,叠山理水,水榭亭台颇多,配置花草树木创造“城市山林”的意境。明清时期的园林比较集中在北京、苏州、扬州、杭州、南京等城市。其中江南的私家园林最具典型。江南的私家园林大都是封建文人、士大夫、商贾和地主建造的,比起皇家园林规模小得多,正因为这样,私家园林更讲究细节的处理和建造的玲珑精致。明清私家园林建筑形式与室内陈设协调统一。室内都会陈设精致家具、工艺品和中国字画。这种室内陈设凸显了我国园林建筑的独特性和欣赏性,营造出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和文学艺术的有机统一。江南私家园林是由建筑、山石、水体、花木组成的精美艺术品,它再现了自然山水的美,巧夺天工而不露人工雕琢的痕迹。清代的私家园林多集中在繁荣的城市或近郊,数量远远超过明代,而且逐渐显现出造园艺术的地方特色,形成了北方、江南、岭南三大园林体系。江南私家园林集中在交通发达、经济繁荣的扬州、苏州、无锡、南京和杭州等地。如扬州瘦西湖的二十四景、小盘谷、片石山房、何园和个园;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和网师园;无锡的寄畅园。江南地理环境优越,气候温和湿润,水网密布,树木生长旺盛,对优美的园林格调产生影响。江南建筑轻盈空透,翼角高翘,使用了大量花窗、月亮门和廊道,空间层次变化多样。江南园林叠山用石喜用太湖石和黄石,或聚垒或散置,都气势连贯,可造峰峦、丘壑、峭崖、洞窟和曲岸等各种形态。植物配置做到四季常绿,四季有景,季象不同。建筑色彩古朴典雅,粉墙黛瓦,自然原木,格调清新。

  明清时期造园理论也有了重要的发展,明末《园冶》一书是明代江南的造园艺术的总结。《园冶》系统地论述了造园中的空间处理、叠山理水、园林建筑、园林植物配置等许多具体的方法。书中的“因地制宜”“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等主张和造园艺术手法,为后来的造园艺术提供了具体、可践行的理论基础。

  明清时期是我国园林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其造园手法和所呈现的自然美是其他朝代望尘莫及的。皇家园林的总体布局因地制宜,有的依山傍水,有的巧夺天工开凿兴建,其建筑富丽堂皇。绘画和文学艺术成了皇家园林艺术的蓝本,所建之园步移景迁,充满诗情画意。和皇家园林相比,私家园林规模要小得多,所以它更讲究细节的处理和建造的玲珑精致。总之,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都是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明清时期的园林特色内容介绍后,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长按可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