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运动

《带镣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带镣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带镣行》是作者在狱中,用对敌人无惧无畏的浩然正气,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革命者的高尚情怀。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带镣行》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带镣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

  《带镣行》

  刘伯坚(近代)

  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

  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

  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

  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

  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

  拚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带镣行》注释:

  1、蹒跚:行走不便的样子。

  2、怍(音作):惭愧。

  3、铿锵:形容声音很大。

  4、轩昂: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带镣行》简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刘伯坚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武装斗争。1935年3月4日,留在苏区的部队遭敌人重重围攻。在江西信丰的一次突围战斗中,刘伯坚不幸身中数弹,左腿负伤,落入敌人手中。在狱中,刘伯坚用对敌人无惧无畏的浩然正气,写下了这首《带镣行》,表达了革命者的高尚情怀。这首诗后来被收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带镣行》赏析:

  此诗共分三个层次,层层递进。每一节的第一句都以“带镣长街行”为起句,后一句则分别从形、声、神三个角度对自己当时的情状做了描写。先是“蹒跚复蹒跚”,使我们仿佛看到饱受反动派酷刑摧残的作者,正迈着蹒跚的步履一步一步向我们眼前走来,形象变得如此清晰而又鲜活。紧接着一句“镣声何铿锵”又使我们耳中仿佛传来了作者脚上的长镣随着他每一步艰难的'行进,拖在地上发出的声音。这声音是如此凄厉而又响亮,鼓荡着我们的耳膜,震颤了我们的心灵。一股强烈的悲愤之情不禁涌上心头。而这种悲愤不久即被油然而生的敬佩所替代。这强烈的感情冲突皆源于作者下面的诗句“志气愈轩昂”。长镣虽然锁住了他的双脚,使他的脚步蹒跚,但并没有使他高贵的灵魂变得猥琐,他的眼中充满了自信和骄傲,流露出一股凛然的正气。

  在诗句中作者对围观的“市人”的神态和自己的内心情感,也从远到近再及自身作了三个层次的描绘。作者对周围“市人”神态和自己内心活动作了对比的描写。远处是“市人争瞩目”,市人围观的是一个带镣而行的囚徒。但“我心无愧怍”,“我”的泰然与市人的争相瞩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近处是“市人皆惊讶”,市人惊讶的是一个囚徒带镣而行竟然毫无愧怍,“我”却在这种惊讶中愈显“安详”。这种无愧和安详皆源于作者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革命者为大义而赴危难无所可惧。心中无私自然无愧。

  在前面诗句的层层铺垫下,诗人最后写出了“拚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的慷慨之语。使全诗的情感抒发达到了高了。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带镣行》原文、翻译及赏析内容介绍后,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长按可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