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咏怀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咏怀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词作者:

  史宗(晋代)


  原文

  有欲苦不足,无欲亦无忧。

  未若清虚者,带索被玄裘。

  浮游一世间,泛若不系舟。

  方当毕尘累,栖志老山丘。


  《咏怀诗》是晋代僧人史宗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写僧人无欲无忧的人生观;后三联写僧人清虚自守、腾腾任运、万虑俱忘、悠然自适的修道生涯,这也是僧人修行生活的理想境界。诗中运用了佛教与道家的典故,语言质朴,诗意明白,体现了诗人超脱自然的心态。


  翻译:

  有欲求就会因不满足而苦恼,没有什么所求也就会无愁无忧。

  真不如那清虚无为的山僧,腰系草索身披玄色衣裘。

  飘飘悠悠云游在大干世界,任意泛行就像没有系住的舟。

  要将心中万种尘虑都去尽,一生的志趣就是栖隐在山丘。


  赏析:

  这首诗因为是即兴之作,故一开头就直奔主题,“有欲苦不足,无欲亦无忧”,这是史宗自己的人生体会,更体现着佛家的智慧和哲理。大概人一有了对外物的贪欲,就堕入了无边苦海,得到的总想保持住,没有的总要千方百计谋取到。人的欲望是永远难以满足的,故此产生种种的痛苦烦恼。但反过来讲,人若能够归心空王,摆脱对外物的执著,自可无忧无虑,从三界六道的轮回中解脱出来。两句诗一反一正,指出贪欲乃人生诸苦之根本。

  “未若”两句,则乘势转下,指出了一种摆脱执著、无欲无求的生活方式。“清虚者”指深谙世界本空之理,而心地清虚空明的高人。带索,即以索为带,概指一种简陋易于满足的生存条件。衣能遮体,食能果腹,对于一个明于佛理的人来说,已经足矣。高堂华屋、金馔玉食、锦衣绣带,非不美盛,但为了这些奢侈,这些身外的感官享受,人就会失去很多自由,甚至连自己的本性也要丢失了。“被玄裘”含有两义,从字面上看,仍是指粗糙的衣着、简朴的'生活条件;同时也含有沉浸妙理之中,按照佛老二家的人生观而生存的意思。

  “浮游”承上两句来,上两句写简朴的生存条件,这两句写自由超脱的人生态度。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如海上浮沤,旋起旋灭,所以人不应为外物拘执,束缚一生,而应当放心任性,像一叶没有羁绊的小舟一样,在世海里自在漂浮。这种潇洒放旷的人生态度,显然受着玄学思想的一定影响,更适合整个时代的潮流。

  最后两句明确表明自己的志愿。诗人已经打定主意,摆脱人世尘劳,隐居于在远离人世喧嚣的山林里,栖息自己的身心,与世无争,平平静静、安闲淡泊地了此一生。前边的种种说理,都是准备,到此则水到渠成,脱口而出,自然收束了全篇。

  这首诗没有空谈抽象枯燥的佛理,而是直指根本,阐明了一种无欲无求、超脱放旷的生活方式。因为是即兴而作,故诗意明白,语言质朴,不枝不蔓,一语道破,有类口号。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咏怀诗》原文、翻译及赏析内容介绍后,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长按可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