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行书怎么学(王羲之行书入门基础教程)
导语:学习王羲之行书的技巧
学习楷书大家都知道研究笔画,那么学习行书,笔画就不重要了吗?是不是掌握了楷书笔画的写法,行书自然就写好了呢?
肯定没那么简单,用楷书的笔画写法来写行书,就显得呆板不流畅,并且两者之间的写法有时候也截然不同。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王羲之行书笔画的经典写法,掌握了这个笔画,你也能成为高手。
一、启下点的写法
这个点在王羲之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行书和楷书相比,他的笔画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和其他笔画有着明显的呼应关系,这样写出来的字才流畅自然。
比如这个启下点,为什么叫启下点呢?肯定是因为这个点的出锋和下一笔有一个形断意连的呼应关系。王羲之在写这个点时,一般是顺锋起笔,然后右顿回锋向左下自然出锋,出锋的方向不是很固定,要根据下一笔的位置进行调整。
二、上挑横的写法
和启下点一样,这个横的上挑出锋也是为了呼应下一笔。
这种横一般也是顺锋起笔,向右上行笔至末端,顺势上挑出锋,出锋方向一般是指向下一笔的起笔处。我们在书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出锋的自然,一定不能太僵硬。
三、竖钩的写法
这个竖钩的写法和楷书明显不同,从形状上来说更加的变化多端,特别是末端的出锋处,根据字形的不同,出锋形态和方向也是随时调整。
我们书写时,起笔仍然是顺锋起笔,中锋行笔,末端出稍微驻笔调锋向左钩出。这个笔画的粗细长短应该随字形而定,并没有固定的模式。
四、启下反捺的写法
在楷书中即使偶尔出现反捺这个笔画,基本上也没有末端的出锋,而这里的出锋也同样是为了呼应下一笔。
我们在书写这个笔画时,一般是借上一笔的笔势,顺势露锋起笔,中锋向右下行笔,至末端出向左下出锋。一般来说,捺脚的收笔处,可以是折笔,也可以是转笔。
五、圆曲钩的写法
其实,这个圆曲钩就是楷书中的竖钩,只不过王羲之在行书里表现的姿态更加丰富自然而已。
这个笔画的书写讲究的是自然流畅,一气呵成。整体呈圆曲状,末端的出锋也是顺势出钩,方向也不固定,主要还是为了呼应下一笔。
六、启左竖的写法
注意,这个笔画就是楷书中的垂露竖。之所以末端有和钩,是为了呼应左边的下一笔。
书写的时候,起笔处顺着上一笔的笔势顺锋起笔,至末端处,稍微驻笔然后向左上方出锋,出锋方向指向下一笔的起笔处。
七、圆转横折
这个笔画就是楷书中的横折钩。只不过在行书中,化方折为圆转,写的比较流畅而已。
这个笔画在书写时,主要是圆笔,要注意写出笔画的质感,不可写的轻飘。其实,行书和楷书的笔画大多都是互通的,只是表现手法上略有差异。行书笔画的书写主要考虑的是书写的连贯性,所以有更多的顺势出钩,另外在行笔过程中,圆笔增多,方折减少,这一点大家也要注意。
图中示范笔画,为王羲之典型的行书写法,大家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和楷书笔画进行比对,找出其中的差异,这样才能更好的体会其中的不同。
八、用笔观其细微处
正如启功先生说的那样,学习书法并不神秘,也不要被那些高深难懂的理论给吓住了,从细微处着手才是正途。这里说的细微处,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用笔之法。以王羲之的行书《圣教序》为例,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先要集中注意力观察到其中的用笔特点和规律,做到心中有数。行书《圣教序》中的用笔,是多变的,是直接果断的,虽是露锋,却尖而不锐,虽有圆转,却遒劲有力。初期临写,写不好不怕,认识先要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在正确的学习道路上越写越好。
九、字要先认识
有的朋友会说了:你说我写的不好,我承认,可是,认字我还是能做到的吧。大家先别着急,这里说的认字,并不是简单的能识会读这么简单,重点在于熟悉每个字的正确写法。大家仔细想一想,如果不看王羲之的原帖,你能准确的记住每个字的详细写法吗?你能把握住每个笔画的来龙去脉吗?单单这一点也是很有难度的,我相信很多朋友都做不到。
有的朋友在临写《圣教序》的时候,下笔就开始练,根本不去动脑记忆,写了好几遍连正确的笔画搭配都弄不清楚,更别提结体的精妙了。启功先生曾说过,书法学习是需要动脑的,甚至可以说是需要死记硬背的,机械的练习十遍,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先用脑记住。如果你感觉自己认识的差不多了,可以试着去背临一下,其中的差距自然就会一目了然。
十、不要被原帖束缚的太紧
启功先生在临帖的时候,注重的是取其神韵,我们在临写《圣教序》的时候也应该这样。有的朋友在临写的时候,完完全全照着原帖去描画,被束缚的太紧,甚至脱离了正常书写的状态。临帖忠于原帖是没问题的,但同时还要注意书写性。在明白了用笔和结体的规律之后,我们不妨胆子稍微大一些,真正的写出来,而不是描出来。就像启功说的,又有谁真的能做到百分百的相似呢?
总的来说,无论是学王羲之的行书《圣教序》,还是其他书体,我们都不能着急,别老想着去一步到位,先把最基本的东西掌握住了,再去精耕细作,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本文内容由小悦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