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说课稿文案
望月说课稿文案
一、文本认识
《望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第七组中的一篇散文。全文以“望月”为聚焦点,虽形散却神聚。其静谧明雅的月色、清新俊逸的语言、深沉婉曲的意境更给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提供了一个自然、质朴的视角。而“小外甥”奇妙的想象,则使文章颇添了几分童话色彩,易于引起学生共鸣,便于启发他们同样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作为本单元的主体文章,《望月》还能通过课外拓展的教学形式,获得超越文本的意义建构,使学生在品读、感悟中体会“月亮”所具有的独特的中国文化内涵,并从中受到美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相关要求,基于教材特点和学生认识水平,
我将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一)品读课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独特、充满童趣幻想的句子,感受文本语句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意蕴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二)积累描写月亮的诗句,领略诗词意境,体会“月亮”所具有的独特的中国文化内涵,同时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也是本次教学中的重点。
(三)探究月亮与人的关系。这是本次教学中的难点。(板书)
三、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到阅读教学的特点,在进行《望月》一课的教学预设时,我的理念是充分挖掘文本的情味、韵味和趣味,同时有效地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努力构建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教育体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在赏析感受“月光之美”、在拓展品读中沐浴“古诗之美”,在迁移创作中放飞“想象之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命体验,培养学生懂得欣赏美的情怀和学会表现美的能力。此外,通过多种语文实践活动的综合运用,学生还体会到语文学习的规律,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了由“感”而“悟”,由“积累”到“运用”,由“理解”到“创造”的层层深入,并从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所在。
四、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向老师们汇报,在教学过程中,我是如何引导孩子们赏析和探究月亮与人的密切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五个环节,主要采取情景教学法、朗读法、表演法、探究法完成教学的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一、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赵丽宏写的《望月》。
2.出示课题,(板书:望月)指读课题。
读.月亮皎洁,明亮温柔甜美,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遐想,我们再找一位同学来读 。
齐读。
设计意图:看似平常的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课文描写内容的距离,。
二、学习第1-2自然段
过渡:下面我们就跟随文中的”我”一起赏月.(板书 我 赏月)
夜深人静,我们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会看到怎样的美景呢?请同学们轻轻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品位,画下令你心动的句子,在旁边写写感受,一个词语一句话都行。
1.(出示自学要求) 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像课文描写的画面,和同桌说说你的感受。
2.生自读。
3.出示句子: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4 .读完了吗?用一个词语来表达一下你的.感受。
过渡:同学们,从这段优美的文字里,我们品味出今晚的月光是宁静的,安详的,朦胧的。多美的意境啊!如果把它画下来一定很美。老师这里有一幅江上月景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画面,配乐《在那银色的月光下》。)
请看着画面,再读一读,相信你一定会读得更好。
5.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朗读?配乐
(评点:从你的声音里,我仿佛看到了月光的皎洁、安详。只要大家用心感悟,用情去读,你的声音里定会有一片独特的月光。)
拿起书,读出你眼中的独特月光。
6.如此美景,如此优美的语言,同学们不想把它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吗?
自由读背。
7.指名背,齐背。
【设计意图】在教学第一部分时,我主要着眼于朗读的指导与训练,通过“品读析情法”、“感悟鉴赏”等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进入语境,同时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个性化的阅读体会。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感受“月光之美”,培养了语感,提高了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三、指导读赛诗部分。
过渡: 沐浴在这明月的清辉下,作者和小外甥诗兴大发 ,不禁赛起了诗来.(板书:小外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5到12自然段.想一想,我和小外甥都吟诵了哪些诗?
1.学生自读。
2.汇报,说诗句。
3.在这么美的月光下赛诗,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下面我们分角色来读一读课文的5到12节。
4.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先来练一练.,一人当舅舅、一人当小外甥、一人读旁白、一人当导演。导演的主要任务是分配组员读什么内容。在读之前老师给你们小小的提醒:这可是赛诗哦,,语速上要快一些,语调要高一些。
5.小组合作
6.指名小组分角色读第二大段.
(1)下面朱老师就要找练的最认真的一组,给大家展示一下。
(2)评价(围绕语速上要快一些,语调要高一些)
7.分组读。
下面,我们再来分小组读一读5到12节。1到4组的同学读“我”,5到9组的同学来读小外甥,老师来读旁白部分。
8.读了这么多的诗,我们耳边一定有许许多多的关于月亮的诗在耳边回响.
下面我们就趁着诗兴,在班级也来个赛诗会。诗句既可以是书上的,也可以是大家课后积累的,但一定要是写月亮的。
我们分男女生吧,老师代表女生先来,开始了哟。“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9.同学们积累的古诗可真多呀。古诗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多读、多背、多想,不仅能陶冶人的性情,更能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想象力。朱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课外时间多多积累.
设计意图:在教学本环节中,我扣住涉月诗句,采用表演法,让孩子们分别来扮演文中的“我”和活泼聪颖的“小外甥”,让他们发挥想象,充分调动自己的诗句积累,尽情地根据自己的理解,演绎古诗句中月的含义。这样不仅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而且使他们对中国传统的月文化产生了积极探索的愿望,使孩子们从小就感受中国月文化的悠久和发展。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沉醉的不仅仅是月光,而且是中国月的文化。也懂得了小外甥之所以如喜爱月光,是因为月亮和月文化是如此的影响着小外甥,小外甥的沉醉,表现出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四、指导读幻想部分。
1.过渡:课文学到了这里,你觉的文中的小外甥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聪明好学,爱幻想,多找几名学生说,)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小外甥的语句,划下来,体会文章表现人物的方法,可以在书上写一写,也可以和同学交流交流。(幻灯出示)
2.学生自学。
3.汇报交流。(课件出示三处想象的句子)
好,我们找人来汇报,汇报。
(一)4节
(1)学生读4节。说读出了外甥的顽皮。(2)出示4节。(3)自由读4节,感受外甥的顽皮。
(4)指名读,评价:他读出了小外甥的顽皮了吗?(5)再找人读。(6)齐读。(7)文章是如何表现小外甥的顽皮的呢?(8)学生答。(如说不出,老师慢读,引导)语言,神态。
(二)15——17节。
出示: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你说,月亮像什么?”
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你说呢?你觉得月亮像什么?”我笑着反问道。
“像眼睛,天的眼睛。”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A. 学生读相关的句段。说小外甥爱幻想。一个爱幻想的小外甥。请同学们读一读,体会体会。
B.找人读。找人评价读书情况。 C.出示“不假思索”, 读。不假思索是什么意思呢?刚才这位同学不假思索了吗。 再找人读。D.这就对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几句话。E.文章是如何表现小外甥的爱幻想的呢。语言。
(三)18节.
大家刚才还找到了哪些写小外甥的语句呢?
A. 学生汇报读18节。B. 让我们自由地来读一读这一段。C. 指名读。
D. 出示“绘声绘色”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E. 理解这个词语吗?(学生说)
F. 对了我们读书的时候,也要做到生动逼真。听老师来读—— G. 你再来读一读。
H. 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 I. 这一节主要是通过描写小外甥的——来表现小外甥的爱幻想的。
(四)三段整合。 下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几个段落,体会文章表现人物的方法。
三段出示,学生自由读。
总结:是的,表现人物就一定要抓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生动的描写,这样写出的人物才能生动传神。3.你们也和文中的小外甥一样的年龄,一样的聪明好学,爱幻想。请你展开幻想的翅膀,说说在你心中,月亮像什么.(课件出示月亮图片)4.月亮困了,躲进云层里去了;小外甥困了,走回舱里去了。甲板上又只留下我一个人——(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齐读
5.总结板书。如果说从颂月中我们感受到小外甥的聪明好学,那么,我们从论月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爱幻想的小外甥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使学生参与主体的语文实践与创造,把自己对月亮的感性认知、对文章情感的深切体验以个性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同时也进一步固化自己的阅读感受以及对月亮的理解,正所谓“月儿本无情,情在人心间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 .今天,我们和舅甥俩一起去看江景,去背诗,去幻想品味了——眼中月、诗中月、心中月。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你努力,你一定会像小外甥一样聪明好学,爱幻想,你的世界一定会更精彩。
2.作业:用一段话,描写你心中的月亮。
六、我再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
在教学中,根据我对《望月》这一课的教学设想,我采用提纲式板书。这个板书清晰地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完成的。
以上是我的说课,恳请各位老师给予中肯的批评。谢谢。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望月说课稿文案内容介绍后,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长按可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