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有机草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致富不是问题吗(有机蘑菇种植)
导语:掌握有机草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致富不是问题
草菇是典型的高温、高湿型食用菌,人工栽培从堆料到出菇结束历时1个多月,是目前栽培的食用菌中温度需求最高、生长周期最短的类型。今天给大家介绍草菇的种植技术,希望对有需要的您有帮助。
栽培季节根据草菇对温度的要求,各地可选择适当的栽培时期。有机草菇菌丝体生长适温范围为15~35℃,最适宜温度为30~35℃ ; 子实体生长温度为26~34℃,最适温度为28~30℃。山东省莘县主要在7~9月栽培,从播种到收获只需2~3周。
栽培原料棉籽壳、废棉、麦秸、稻草、玉米芯、玉米秸、花生壳及栽培平菇后的料等均可使用。要选用干燥、无霉变的新鲜原料。
场地选择与处理菜棚、菇棚、室内、室外、树林下、阳畦、大田、果园等场所均可生产。大棚要加覆盖物,使用前撒石灰粉消毒;老菇棚要进行熏蒸,杀虫灭菌。
培养料配制与发酵1. 以废棉渣或棉籽壳为主的培养料。
将废棉渣浸入石灰水中,每100千克废棉渣加石灰水5千克,浸透后捞起做堆,盖上薄膜发酵2天,含水量70%左右(用于抓料,指缝有少量水滴出)即可搬入菇房,进房前加适量石灰将pH值调至9左右。
2. 以麦秸为主的培养料。
培养料为麦秸100千克、麸皮10千克、石灰4千克。麦秸发酵与消毒,一是将麦秸切成10~20厘米长的碎段,用浓度为3%的石灰水浸泡24小时,使麦秸吃透水并变软。或是铺l层麦秸撒1层石灰,边喷水边踩,做成宽1.5米、高1米、长度不限的料堆。建堆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进行预湿发酵,当堆温升到60℃时,保持24 小时,翻堆并搬入菇棚内。二是将发酵的麦秸搬入菇棚内再建堆,堆高1米、宽l米、长不限。建堆时要踩压紧密以利提温。建堆后补足水,关闭门窗,利用太阳的辐射热和堆温使菇棚温度上升到60℃,并维持10小时。然后在菇棚顶上覆盖遮阳物并加强通风,使棚内堆温降到48~52℃,维持24小时,没有氨味时铺床。铺床是将发酵、消毒后的麦秸铺在床面上形成中心高、周边低的龟背形,中心料厚20厘米,周边料厚15厘米,上面撒麸皮(用浓度为2%的石灰水浸泡) 和石灰粉,并喷足水,使含水量达到75%,pH值9~10。
3. 培养料二次发酵。
培养料搬进菇房后铺在营养架上,麦秸培养料铺厚15~18厘米,废棉渣培养料铺厚5~10厘米,床架上层的料可铺薄些,以下各层可略厚些,使各层料温均匀,从而有利于菌丝生长。培养料经整平和稍加压实后,关闭门窗,通入蒸汽进行二次发酵, 使料温达到65℃, 维持4~6 小时,然后降温。料温降到45℃左右时打开门窗通风,降至36℃左右时播种。
播种每平方米用菌种500克。当菌床料温低于40℃、无氨味时,采用穴播法播入菌种的50%,剩下的菌种撒播到菌床培养料的表面,并用木板压实,使菌种与培养料紧贴。覆土及发菌管理:一是覆土要取荒坡草丛下的壤土或火烧土,经曝晒后备用;二是播种后将土覆盖到菌床的培养料上,厚度0.8~1 厘米,并喷石灰水使覆土达到最大含水量,但水不能漏到培养料中,pH值调整到8~9。关闭1/3门窗。使空气相对湿度达到90% , 温度控制在35℃左右。第3天菌丝长入培养料中,堆温开始上升,需要早、晚打开门窗通风降温,使培养料中心温度不超过39℃,以利培养健壮的菌丝。一般播入菌种培养9天左右菌丝便长满培养料。
管理与采摘播种后9~10 天出现针头大的幼菇, 此时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5%。幼菇期不能喷水,随着菇体长大,空气相对湿度偏低时,可在空中每天喷雾2次:当菇床上含水量偏低时要进行喷水,水温与床温相近,尽量不要直接喷到菇体上。当草菇从针头期到伸长期时要及时采收,通常播种后10 天左右开始出菇。此时,要注意掀膜通风。待出菇多时,在走道内灌水,保湿、降温。如温、湿度适宜,要撤膜通风,防止高温使菇蕾死亡。如畦床过干,可在棚边挖1个小坑,铺上薄膜,放入凉水,预热后喷洒床面。现蕾后2~3天采收,每潮菇采4~5天,每天采2~3次。隔3~5天,第二潮菇又产生了,一般能采3~4潮菇,整个采菇期为20~25天。
(张改芝 张建华)
本文内容由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