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电能的传输》教案
高中物理《电能的传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远距离输电的原理,知道什么是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和如何减少功率损失,理解高压输电过程中电压、电流及功率的关系,能够正确分析相关问题。
2.通过远距离输电原理分析和具体计算,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远距离输电概况,培养节约用电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
【难点】理解高压输电的原理。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创设情景:水电站一般建在水库水坝附近,以煤为燃料的火电站一般建在煤矿附近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预设学生回答是为了节约成本,节约能源。
教师进一步提问:用电的地方有时会离发电站很远,怎样才能在远距离输电的过程中节约能源呢?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1.输送电能的基本要求
播放“西电东输”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思考电能输送的优点是什么?远距离输电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学生思考后作答:优点是简单便捷。输送电能的基本要求是可靠、保质、经济。可靠,是指保证供电线路可靠地工作,少有故障和停电。保质,就是保证电能的质量,即电压和频丰稳定。经济是指输电线路建造和运行的费用低,电能损耗小,电价低。
教师追问:怎样在输电过程中减少电能的损失?
2.降低电能损耗的两个途径
学生思考后能想到可以通过减小电阻或减少电流的方式降低电能损耗。
(1)减小电阻
教师追问:如何减少输电线的电阻呢?提醒学生结合电阻定律进行思考。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小结和补充:
①减小材料的电阻率:银的电阻率最小,但价格昂贵,目前选用电阻率较小的钢或铝作输电线。
②减小输电线的长度不可行,因为要保证输电距离。
③增加导线的横截面积,可适当增大横截面积,但不能太粗,这样既不经济架设又困难。
(2)减小电流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①怎样计算输电线路损失的功率?
②在输电电流一定的情况下, 如果线路的电阻减为原来的 一半,线路上损失的功率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在线路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如果输电电流减为原来的一半,线路上损失的功率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
③通过第②步的两项计算,你认为哪个途径对于降低输电线路的损耗更为有效?
④怎样计算用户消耗的功率?
⑤在保证用户电功率的前提下,怎样才能减小输电电流?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以上问题得出:为了减少功率损失和电压损失,在保证一定输送功率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提高输电电压来减小输电电流。但并不是电压越高越好。因为电压越高,对输电线绝缘的要求就越高,费用也越高。实际输电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三)巩固提高
画出高压输电的原理图。
(四)小结作业
1.小结:学生总结。
2.作业:思考如何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让两个气球动起来。
四、板书设计
《电能的传输》答辩题目及解析
一、请说一说你对电能输送过程中的电压损失和功率损失的了解?
二、在本节课中你都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
在本节课中,我运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展示法,自主探究法以及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多媒体展示法是为了能够更直观地呈现事例,创设情景,这样设计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带动学生思考,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自主探究法的运用是在减少电能地两种途径的发现上。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电学知识和电学公式的推导以及分析能力,他们有能力通过自主的思考发现这两种减少电能损失的方法和途径,这样的安排也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要求。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三、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导入方法?
【参考答案】
我采用这种导入方式是为了能够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对发电站选址原因的分析,让学生能够主动发现发电站距离能源供应地与用户之间的距离的区别,从而使学生产生疑问,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兴趣的同时也可以养成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看到的现象的良好习惯。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四、为什么采用学生总结的方式?
【参考答案】
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体系及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课程内容的重难点,加深理解,加强记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也可以是教师知道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高中物理《电能的传输》教案内容介绍后,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长按可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