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语文古诗课件

语文古诗课件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古诗课件,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 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

  教具准备 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

  预习提纲

  1.自由读诗,自主识字。

  2.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

  3.搜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激趣背诗,导入新课

  1.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古诗?(指名背诵)

  2.赞美春天的诗歌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将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的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板题《咏柳》,解题

  1.看题目,说说“咏”是什么意思? (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2.谁能说说“咏柳”的意思。(谁赞美柳树?要求说完整。)

  3.简介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人。少年就以文词而出名。公元695年擢进士,做过工部侍郎等官。晚年与李白交友,酒后作诗文,神采飞扬。他工书法,尤善章草隶书。《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共存诗20首。写景的诗,较为清新通俗,除本课《咏柳》外,还有《采莲诗》《回乡偶书》广为传诵。)

  三、自读古诗,初步释疑

  1.把古诗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

  四、读中理解,体会诗境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

  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以下词语:

  A.“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B.“妆”,打扮。

  C.“一树”,满树,“一”字在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

  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枝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枝的绵长和柔软)”

  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以下词语:

  A.“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

  B.“绦”,一种用丝编成的带子。

  全句的意思是: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会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以下词语:

  A.“细叶”,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

  B.“裁”,裁剪。

  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以下词语:

  似,好像。

  全句的意思是: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这首诗前两句主要写什么?(静态中柳树的色彩美、形态美。)

  5.这首诗后两句主要写什么?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想象并体会春风剪开柳叶的动态景象,也就是在春风中柳叶翻飞飘动的情景)(自问自答)

  6.指导朗读古诗,在朗读中想象春天美丽的画面。。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要求学生把握节奏、注意停顿,读出诗的韵律。

  (2)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体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赞美柳树,歌颂春)

  五、反复朗读,背诵这首诗

  六、学习本诗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咏、碧、妆、裁、剪。

  2.自己观察,集体交流识字方法。

  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

  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

  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

  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

  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3.先描写观察重点笔画,再集体交流:

  “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4.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齐背《咏柳》。

  二、板《春日》,释题

  1.“春日”你怎么理解?(诗题的意思是在春天里。全诗讲的是作者在春日里游览,看到无限的春光,从中有所体悟,阐发了自己的哲理思考。)

  2.简介作者

  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字元晦,号晦庵、晦翁,别称紫阳、考亭。他博览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贡献。朱熹的诗富于哲理性而不乏诗味,寓议论于写景,别有风格。

  三、自读古诗,初步释疑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四、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以下词语:(备课参考)

  A.“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B.“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C.“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中部,源于山东省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因四源并发而得名。它是淮河的支流,流经曲阜,也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和死后安葬处的近旁。

  D.“滨”,水边。在泗水边“寻芳”,实际上说的是追求圣人大道。

  E.“光景”,风光景色。

  F.“一时”,一个时辰,这里形容时间很短,一时之间。

  这前两句的意思是: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以下词语:(备课参考)

  A. “等闲”,平常、随便。

  B.识得,认识到。

  C.“东风面”,春风的面貌,因我国春夏季多为东南风,故称春风为东风。

  D.“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

  E.“总是”,都是。

  这后两句的意思是: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也就是说,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旬来对答。

  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生: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背诵古诗。

  五、学习本诗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滨、紫

  2.识记字形,集体交流。

  “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3.学生练写。

  六、作业

  1.背诵两首古诗。

  2.诗配画。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语文古诗课件内容介绍后,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长按可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