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一年级数学课件

一年级数学课件(精选6篇)

  制作课件是一个老师的工作,这也是需要花费很多精力的,作为老师的你,课件制作好了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课件(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数学课件1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比、怎样想的,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

  教学难点:

  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了解家人的年龄,谁来汇报一下?(指名说)

  2、刚才×××小朋友说他爸爸是36岁,爷爷是63岁,那么你们知道谁的年龄大吗?

  3、要比较年龄的大小也就是比较数的大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教师讲述故事: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潮水退去以后,沙滩上露出了美丽的贝壳。一会儿,小松鼠、大白兔都捡了一篮贝壳。小松鼠数了数说:“我捡了38个贝壳。”大白兔数了数说:“我捡了46个。”小松鼠说:“我捡得多。”大白兔说:“我捡得多。”到底谁捡得多呢?你能给他们当一下裁判吗?

  2、小松鼠、大白兔到底谁捡得多呢?为什么?请你把想法告诉你同桌的小朋友。

  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表扬说得对的小朋友。

  4、指出:比较两个小动物谁捡得多,也就是比较38与46的大小。(板书:46○38)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多种方法。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可以用学过的数学符号表示,谁来写一写?

  5、指名板书后读一读。

  6、试一试(出示计数器)

  (1)看着计数器把数写出来。(53、56;100、98)

  (2)这两组数我们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学生在书上完成)

  (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小结学生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三、组织练习,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2、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1)小组中每人写出1个个位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去掉重复的,排一排。说说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一共有几个?是哪几个?

  (2)小组中每人写出1个十位上是6的两位数,比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3、“想想做做”第5题

  (1)看图,兔妈妈给小兔照了3张照片,猜猜各是什么季节?各个季节的温度也不同,看了计温的温度计,老师写出了3个表示气温的数:2度、20度、35度。

  (2)你能用符号表示3个数的大小关系吗?

  4、“想想做做”第6题: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5、写数游戏:学生随意写一个数。

  (1)以小组为单位从小到大排一排。

  (2)比30大比60小的数站起来排队。

  (3)个位是7的数站起来排队。

  (4)大于60的数站起来排队。

  四、全课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课件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参与统计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能看懂统计图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空白统计图和统计表,水果图片若干,胶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启发谈话。

  师:水果王国里有各种各样好吃的水果,谁来告诉同学们你吃过哪些水果,还知道哪些水果名称?

  2、情景导入,提出问题。

  师:元旦就快到了,我们班准备举行元旦晚会,需要买一些水果。市场上苹果、梨、香蕉、桔子这四种水果价格便宜,又有很多同学喜欢吃,我们就买这四种水果好不好?

  这四种水果各买多少呢?这要根据喜欢每一种水果的人数来定,所以老师想请同学们做一个小调查,调查一下喜欢每一种水果的人数各是多少。(板书:最喜欢的水果)

  二、合作交流,体验统计过程,解决问题

  师:要调查喜欢每一种水果的人数可以有哪些方法呢?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下面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最喜欢的水果的图片,贴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卡纸上,让大家一眼就可以看出你们组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多。

  1、小组活动,贴一贴。

  2、全班交流,评一评。

  3、绘制全班统计图和统计表。

  (1)师:同学们,小组的意见有了,那么我们怎么知道全班同学的意见呢?

  师:请各小组轮流上来用水果图片表示你们小组的意见。一个格子贴一张水果图片,从图表的下方往

  上贴。(教师根据各组汇报情况给予评价或表扬)

  师:大家共同努力绘制出的这幅漂亮的图画,我们就把它叫做统计图。刚才同学们做的小调查就是进行统计。(板书:统计)

  一年级数学课件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加号,学会5以内的加法。

  2、经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理解加法的意义。

  3、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数学的问题意识,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猜一猜。

  师:老师手上有些什么?猜一猜。

  生:杯子?花?铅笔?

  师:对,有几枝铅笔呢?

  板书课题:有几枝铅笔

  二、探究新知体会加法的含义。

  (一)说一说。

  1、说一说。

  师:认真看老师手上的铅笔,每只手上各有几枝?

  生:一只手上有3枝,一只手上有2枝。

  师:(合扰)现在表示什么意思?

  1生:合起来是5枝。

  2生:一共有5枝。

  师:(双手分开,再合扰)请完整的说一遍。

  生:一只手上有3枝铅笔,另一枝手上有2枝铅笔,一共有5枝铅笔。

  2、认一认,写一写。

  师:象这样:一只手上有3枝铅笔,另一枝手上有2枝铅笔,一共有5枝铅笔。我们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来表示。

  板书:2+3=5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个符号,你认识“+”符号吗?

  生:加号,妈妈教我认过。师:真棒,你会向大人学习本领!

  生:加号,我从书本上看的。师:更了不起,你会向书本学习本领!

  师:请拿出手指跟着老师写一写,一横,一竖一样长。

  3、读一读。

  师:你会读2+3=5吗?板书:2加3等于5。跟读两遍。

  4、再说一说。

  师:在这个算式中,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

  5、练一练。

  师:做“一只手1枝铅笔,另一只手4枝铅笔,一共有几枝铅笔?”你也会用一个加法算式来表示吗?

  生:(每个同学在自己的课堂本上写出加法算式)1+4=5

  师:0+5=5,2+2=4,3+1=4等

  (二)摆一摆。

  1、摆一。看师摆,完成算式的填写。1+3=□

  2、摆二。看图学生自己摆,完成算式的填写。2+□=□

  3、摆三。学生独立摆,完成成算式的填写。□+□=□

  引入两种解法:2+3=5;3+2=5

  4、深入理解。(扩展加法算式的意义)

  师:2+3=5表示:一只手上有3枝铅笔,另一枝手上有2枝铅笔,一共有5枝铅笔。2+3=5又表示:一边2个桃子,另一边3个桃子,一共有5个桃子。这2+3=5可以表示多种意思,你也能找一个象这样,表示不同意思的例子吗?

  生:2本书和3本书,合起来是5本书。

  (三)辨一辨。

  1、独立尝试列式导出“辨一辨”。

  3+1=5( )和2+3=5 ( )

  师:你们能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列式吗?

  生:原来有3辆车,又开来了1辆车,一共有4辆车。

  生:图上有4辆车,又还有一个警察叔叔,所以一共是5。

  师:四人一个小组议一议。谁是正确的?

  生:车要与车合,车不能跟人合。

  生:我们学过分类,水果与水果才能分在一起,蔬菜与蔬菜分在一起,所以我们不能把人和车分在一起。

  师:你真了不起,能把学过的知识应用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四)找一找。

  1、我们学习了加法算式。你也能在教师里找一找加法问题吗?

  生:前面1块黑板,后面1块黑板,一共是2块黑板。

  生:这边2个窗户,那边2个窗户,一共有4个窗户。

  2、回家找一找,家里的加法问题,与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寻找加法问题的快乐。

  一年级数学课件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乐趣。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点子图表示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体验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

  (学生交流)

  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的小朋友到美丽校园去。

  (课件出示美丽校园情境图)

  二、自主探索,维持兴趣。

  1、初步感知。

  提问:在美丽校园里,你们看见了什么?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学生描述:在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歌唱,蝴蝶快乐地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2、数数交流。

  提问:美丽校园里有好多东西,你们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选几名学生做小老师,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3、总结方法。

  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生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师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

  (往右,从上往下等)

  4、抢答练习。

  ①提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学生接:2架秋千)??(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图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

  ②学生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架木马??

  5、用点子图表示数。

  ①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们想用什么符号来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1个点子〉。

  ②怎样表示秋千的架数?为什么这样表示?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数量?你还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畅所欲言)

  ③探索:什么物体的数量用7个点子表示?

  8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物体的数量?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

  10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物体的数量?

  三、寓教于乐,兴趣体验。

  过渡: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到校园中去玩吧!(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观察校园)

  1、找找数娃娃。

  美丽的校园里藏着许多数娃娃,你们愿意去找它们吗?找到后与好朋友(包括老师)交流。

  2、说说数娃娃。

  学生畅所欲言地谈自己从课本第2、3页上找到的物体及其个数。

  3、练练用点子表示数。

  学生尝试用点子表示刚才所说的物体的个数。

  四、课堂演练。

  练习一1、2题

  五、小结提升,兴趣延伸,

  谈话:写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数学王国的每一个成员都眨着智慧的眼睛在看着我们呢!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吗?你们打算今后怎样做?

  学生自由谈论。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23456789

  一年级数学课件5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8-21页信息窗4,第1、2个红点

  教材分析:

  学生在前面刚刚认识了1-10各数,这部分内容是在数数的基础上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教材呈现的是拔河比赛的'场面。首先利用两边拔河人数不相等,引导学生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接着利用跑过来的同学加入到比赛中,使两边人数相等,学习两数相等的关系。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比较方法,最终要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在拔河的情境中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会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

  教学难点:

  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学关键:

  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圆片、课件、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玩过拔河比赛吗?谁能说说应该怎样进行这个比赛?那今天组织我们班的同学来进行拔河比赛,分为两组,一组10个人,二组9个人,我们一起去玩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

  [设计意图:由拔河的谈话引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交谈中明确拔河时两边的人数要相等,从而为本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

  二、认识大于号、小于号

  师:

  1、比赛怎么还没开始呢?怎样才能知道哪边人数多,哪边人数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思考后交流)

  2、汇报展示:谁能说说你的好方法?(老师利用教具与学具组织学生自己来摆一摆,找出比较的方法。并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通过摆一摆的过程让学生们自己找到最好的方法,最后教师给予指导。)

  3、由拔河比赛以及上面的展示来引出9比10小,10比9大。在数学上有一对符号可以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10比9大可以写成:10〉9,读作:10大于9

  9比10小可以写成:9〈10,读作:9小于10

  4、接着仔细观察这两个式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区分大于号和小于号呢?

  一年级数学课件6

  教学目标:

  让学生参与多种活动,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并渗透统计的教学思想。

  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体验,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接力棒,小跳绳统计图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我们的校园吗?为什么?

  学生相互交流后,归纳:我们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同学们不仅能学到知识,交到好朋友,还能开展丰富多彩的的课外活动。你知道哪些课外活动?

  提出课题:我们的校园

  二、投影展示,回顾知识:

  1、出现校园的活动场景:从这里你看到了什么?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问,由其他同学回答或讨论。

  2、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生活中的问题。

  三、尝试统计、感知统计:

  1、课外活动,分组尝试统计;分成四个场地,跑步;跳长绳;拍皮球;做操。大家可以任意选择喜欢参加的活动,每组选择一个组长负责,活动五分钟后,统计出本组的人数,选择代表汇报本组的统计方法。

  2、各组汇报统计结果:

  3、观察统计图,回答相关的问题:八各组的统计结果在黑板上统计,从图中我们能清楚的了解我们班小朋友都开展了哪些活动?

  4、想一想,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先同桌两人互相提问,然后解答。全班汇报:一人提问全班回答。

  四、全课小结:

  今天通过开展活动,小朋友又重新认识了我们的校园,通过大家的努力,把我们的活动作了清楚的统计,还会根据活动情况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不同的方法尽心解决,小朋友真能干!

  五、课同中或课堂外再次实践:

  打开数114——115页,试着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课后小记:

  学生在整堂课中热情高涨,究其原因,我想是今天的数学真正做到了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一年级数学课件内容介绍后,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长按可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