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申论题库】申论每周一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美好生活增色

热点练习题

习近平总书记形象而深刻地说道:“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今天,人类社会正日益形成这样的普遍共识: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在这样的意识形态下,国家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创新生产方式,改变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问题:请结合给定资料,联系社会实际,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

(2)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3)语言流畅,书写工作;

(4)总字数800~1000字。

参考答案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美好生活增色

狄更斯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人类通过向地球无限制索取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但现今正通过另一种方式被收回:洪涝灾害、蝗虫灾害、燃烧四个月的澳洲山火……无一不是自然界在宣泄着它的愤怒。凡此种种,都源于人类在发展进程中对自然生态无边际的侵害。由此观之,唯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论证树立环保理念的观点:通过权威观点引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结合时下案例做法引出环保需要通过氛围营造树立理念,最后总结回扣核心观点。】

转变发展方式,为自然减点“负”。在社会经济转型期,我国走上了现代化、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发展轨道。然而,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也使得我国存在诸多环保欠账:诸如垃圾围城、垃圾围村、资源浪费等。严峻的环境问题,不仅影响和制约着我们的生产生活,而且威胁到了人类自身和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有鉴于此,我国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提上战略高度,促进发展模式向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双轮驱动模式转变,能源资源利用向高效、绿色、安全转型。但实现绿色发展并非朝夕之功,政府还应聚焦突出问题,补齐硬件短板,夯实群众基础,成体系推进、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绿色发展模式。

【结尾:总结升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理念、实践双线并行,才能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申论题库】申论每周一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美好生活增色内容介绍后,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长按可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