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清明节和寒食节有什么关系

清明节和寒食节有什么关系简介

清明节和寒食节有什么关系呢?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天,现在二者已经在习俗上合二为一了。今天小编整理了清明节和寒食节的关系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节和寒食节有什么关系

清明本来只是寒食节的一个“小弟”,慢慢地清明从寒食节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节日,还颇受人们的欢迎。到了明清时代,清明节直接取代了寒食节,成为了我们如今熟悉的节日。

一般在冬至后的105天。传说,重耳本事好心想把介子推逼出上来报答他,于是下令放火烧山。谁曾想,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烧死在山中。

重耳非常后悔,他下令所有人一段时间只能吃冷饭,寒食节就这么诞生了。


清明节的发展演变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春祭大节,与清明春祭相对应的是重阳秋祭,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节有着久远的历史,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后续渐融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习俗。古时中国南北风俗各异,唐代以前中国北方上墓祭扫主要是在寒食节与寒衣节。从《礼经》等文献的记载来看,唐代以前中国北方并没有清明节上墓祭扫的例规,到了唐代时清明节上墓祭扫已成风气。唐代是中国南北各地墓祭风俗融合时期,沿袭清明墓祭风俗,并扩大到全国各地。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因与清明节日期相近。宋元时期,清明节在全国各地地位上升,并融汇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等习俗内容。

融汇了寒食与上巳两个节日习俗的清明节,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的禁火、冷食风俗与上巳郊游等习俗活动相融合定型;由于寒食节的禁火、冷食习俗移置到清明节,中国北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在清明节禁火与吃冷食的习惯。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

清明和寒食的关系,你知道吗?

清明有双重意义,是节气,是节日

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清明,具有双重意义,是节气,是节日。《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三候,一候,桐始华,清明来到,随着清芬怡人的白桐花开,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二候田鼠化为鴽,是时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至阴的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至阳的鹌鹑类的小鸟,开始出来活动了。三候虹始见,虹,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清明春光明媚,草长莺飞之景象,顺应了大自然的律动。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中国自古以农立国,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清明是个重要的节气,由于寒食诸风俗事象的融入,清明遂由天文节气,演化为一个习俗众多,且富有情趣的人文节日。

清明源于寒食节。在古装剧中,清明时节,入夜之时,定有一更夫敲锣疾呼:“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因为全天第十五亮星,因属东方苍龙七宿的心宿,也叫心宿二,在二月二“龙抬头”后,“霸占”了邈邈星空,这是两颗著名的红巨星,能放出火红色的光亮,在中国古代,大火星的出现,让人们产生恐惧。据《周礼》载:“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按《周礼·月令》,主管春季的是木德之帝大皞,木行之神句芒,这一帝一神皆属木,皆惧火,是时,又有大火星“助阵”,按古人阴阳五行生克关系,春天最易起火,所以《周礼》中有遍街摇木铎而禁火的风俗。

是时,又是易火时节,《论语·阳货》:“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苏轼《徐使君分新火》诗:“临皋亭中一危坐,三月清明改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赐百官,称为“新火”。《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刘宝楠正义引徐颋《改火解》:“改火之典,昉于上古,行于三代,迄于汉,废于魏晋以后,复于隋而仍废……盖四时之火,各有所宜”。若春用榆柳,至夏仍用榆柳便有毒,人易以生疾,故须改火。亦用以比喻时节改易。

后来有介之推的传说,赋予寒食节以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春秋时,晋献公之子重耳为躲避后母陷害,曾由大臣介之推陪同,颠沛流离19年。重耳继位后,原想报恩于介之推,不料将介之推及其老母,烧死在山西介休县绵山的一株柳树下。第二年,那株被烧掉的老柳,复又碧玉妆成,秀嫩千条,柳丝袅袅,竭而重荫。“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缅怀介之推忠君爱国,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负,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重耳赐之“清明柳”,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下令禁熟食三日,留下一个寒食节,又称禁烟节、冷节。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沿袭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从释怀寄情、哀而不伤的扫墓,到“游子寻春半出城”的踏青,无不体现了阴阳和谐的文化传统,彰显了慎终追远、敦邻睦族的孝亲传统。

寒食静静地融入了清明,寒食滋养了清明。除了讲究禁火、扫墓,最初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寒食节遗留插柳、踏青、荡秋千、吟诗作画等一系列丰富有趣的游艺活动。

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一为插柳,一为簪柳,一为植柳。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奉天通志》载:“清明,插柳门首,小儿女皆折嫩柳,曲作连环簪头上,名曰柳树狗。”是日,家家藏柳,户外植柳,妇女头上簪柳,男人身上佩柳,儿童吹柳管(俗称柳哨)。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又有于河畔植柳之俗,是日排长队于河堤,且舞且歌,每隔十二步插柳两株,然后继续踏歌前行,又十二步又两株;十二,乃一岁十二月之象征。“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彩云翘。”清明柳,袅袅嫩嫩,把清明打扮得清清明明,生机蓬发。

清明习俗——蹴鞠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或称踏青草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或称踏青草,古人谓之“青履”。《淮南子》称:“春女感阳气而思男,秋士感阴气而思女,是其物化。”《周礼》说:“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令男女自由约会,甚至私奔变合也不必禁止,郑玄认为,这是“重天时,权许之也”。“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就记载了清明踏青,男情女恋,而让唐代风流倜傥的诗人崔护惆怅终生的故事。

清明踏青,既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的乐趣,也有“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的热闹,而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则栩栩如生地记载了春日郊游的非常景象:“清明节矣……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门,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内,“歌儿舞女,遍布园亭,抵暮而归。”

打秋千,本为汉武帝后庭之戏,用作祝寿之词的“千秋”,正式倒语为“秋千”。唐天宝年间,每至清明,宫女们欢欢喜喜登上秋千,上下凌空,彩衣绣裙迎风飘扬,体态轻盈优美,宛若仙女从天上飘飘而降。唐玄宗看得高兴入迷,因而呼之为“半仙之戏”。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阳春三月,天气最适放风筝。古时将放风筝视为消灾祛难的手段。不能去拾别人的风筝,以免沾上晦气。也有人在放风筝时,把所有烦恼写在纸上,让它随风筝飞上蓝天,认为一切烦恼都会随风而去。

清明是诗节,清明如画廊

清明是诗节,清明如画廊。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千古诵读。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不失为如织如绣一幅画,如浸如染一首歌,耳聪目明一支曲,亦是清新俊逸一首词,质朴真切一出戏,流利畅达一小品,读来尤为清明增光添秀。亦可改为一首长短句(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游艺活动缤纷绚丽,有一首民歌,是清明的忠实记录:三三三月里,三月里是清明,打秋千,放风筝,祭祖上坟茔,桃杏花开柳条又发青,小蜜峰采花芯,花芯乱动……这时气温升高,万物复苏,春天如画似彩,农事已进入春耕时节。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清明节和寒食节有什么关系内容介绍后,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长按可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