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教学设计
an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an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an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积累文本中的重点实词、掌握几个虚词的用法。
2、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过程方法
1、利用工具书,准确理解文言实、虚词。、
2、熟读、背诵、默写
情感态度
价值观明确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把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
掌握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情况、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初通文章大意
知识结构与教学设计跂而望——————→登高博见
登高招——————→见者远
顺风呼——————→闻者彰 弥补不足
假于马——————→致千里
假舟楫——————→绝江河
共性:“善假于物”。
结论:善假于物,可以弥补不足,达到目标。
喻义:人通过学习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青出于蓝
提高自己
冰寒于水
学习的意义知明而行无过
輮木为轮
改变自己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教学主案(教学内容)教学辅案
(教学方法、手段、活动)
一、导人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劝学》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开篇一句话让我们有了一个总体印象,接着第二段论述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发展人的能力,那么接下来本文怎样进一步展开论述呢,就让我们继续研读课文的余下部分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齐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
三、合作探究,疏通文意
研习第3段
实词
须臾之所学:片刻
跂而望:提起脚后跟
博见:广
闻者彰:清楚
假舆马者:借助;凭借
致千里:到达
绝江河:横渡
虚词
跂而望:表修饰
而致千里:表转折
词类活用
非能水也:名词作动词游泳
登高而招:形作名,高处
通假字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性
古今异义(古/今)
声非加疾也:强,洪亮;疾病;快
假舆马者:借助、利用;不真
绝江河:横渡;断绝
第3段: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正因为学习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不可以已”,不可放松。
第4段,
实词
不积跬步:古代称跨出一小步为“跬”
用心躁也:浮躁,不专心
虚词
风雨兴焉:兼词,于此
圣心备焉:语气助词
词类活用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食”、“饮”前,作状语,当“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讲。
2、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3、积善成德:善:形作名善行古今异义(古/今)
1、用心一也:因为思想意识活动;读书用功
2、蟹六跪而二螯:脚;跪下
3、爪牙之利:爪子和牙齿;坏人的党羽或帮凶
特殊句式
无以至千里:固定句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判断句式
本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
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
五、巩固:学生自读课文,自行口译,要能字句落实。学生提问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解答。
六、布置作业:背诵全文;完成书后练习。
an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
(2)掌握朗读、背诵的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荀子的劝学,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和良好的品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名言名句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教学重点]
1、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注重本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
[学情分析]
基础版第五单元主要学习古代散文欣赏,学生通过初中对文言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对这一类散文已并不陌生。本课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这些论证方法对学生学习写议论文有很大的帮助。
[学法指导]
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结合注解理解文意,把握全文的内容,并注意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点拨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作者、作品简介,释题:
2、正音,找出通假字;
3、结合议论文的三要素,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并让学生找出文中采用了论证方法。
[课时重难点]
梳理文章结构思路,学习论证方法。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认真努力地学习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平平。也曾是雄心勃勃,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说的是任何渊博的知识、精深的学问,无不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这与荀子《劝学》中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
二、学生朗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一)整体感知课文:
1、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2、学习的意义:提高和改变自己。
3、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4、学习的方法态度:积累、坚持、专一。
(二)有关《荀子》(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三)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四)正音
(五)找出通假字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再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三、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并结合议论文的三要素,剖析文章结构。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论据: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
学习的作用(拓展自己)
论证: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注重积累,贵在坚持,用心专一)
四、根据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论证方法
明确: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
第一段:论证了学习的意义。从论证方法来看,属于比喻论证。
第二段:是用比喻的论证方法论述学习的作用。
第三段: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且中心论点一直贯穿其中。
四、课堂小结:
本文论点鲜明,论证层次清晰,正反两个方面比喻的论证方法灵活生动,结构非常明了。另外本文的语句整散结合,语势铿锵有力,逻辑严密,雄辩而富有说服力。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注释,做相关练习,并对文中的文言知识进行归纳(文言实词,虚词,古今异义字,特殊文言句式)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分析本文的写作技巧。
2、掌握文言知识(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课时重难点]
1、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分析本文的写作技巧。
2、掌握文言知识(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一、学生朗诵课文,回答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论点的?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2、本文的写作技巧是什么(即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文第一大特点。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
③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
二、讲解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
(1)金就砺则利
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的简称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三次,多次今义:参加,加入
(3)声非加疾也
古义:强今义:疾病
(4)假舆马者
古义:借助,利用今义:不真实
(5)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蟹脚今义:两个膝盖着地的一种姿势
(6)用心一也
古义:因为今义:使用
2、词类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3)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4)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名句翻译(将名句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将之翻译出来)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译: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溪流,(就)没有借以成江海的(办法)。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三、总结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劝学》以“劝”字统领全文,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所有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四、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填写《配套练习》相关内容。
3、完成课本练习与思考。
an教学设计3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点
2、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像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对文言知识点积累。
2、难点,学生阅读文言能力的培养,联想力的培养。
三、教法学法:教师讲解与师生共同探究相结合。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和延伸 :用创造情境的方式导入。
延伸的办法是引用古诗文中有关儿童的描写,(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引发学生的联想。
(二)、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
1、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特点是简洁、典雅。文言文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也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二者同源而异流,二者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同为主,不同为次,所以不难学,我们要有学好的信心。
2、学文言是为了继承祖国的文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的许多事情;文言文中的许多词汇、语汇依然保存在现代汉语中,学文言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
3、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培养语感方法有“三要”:一要熟读背诵课文,目的是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要自己用心领悟,目的是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要主动积累词汇、语汇,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这三条密切相关,缺一不可。
(三)、诵读
1、要指导学生诵读。可从划分停顿入手。由于学生在小学时习惯于用一字一顿的读法(有利于认清字形和读准字音),无妨先用个别句子示例,使学生知道现在的读法跟以前有所不同。如:
能/张目·对日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例句中,“/”表示明显的停顿,“·”表示极短的停顿)
划分停顿的目的是理清句意的层次,层次清则句意易明。
3、教师作示范背诵。
4、3、领读
(四)、疏通文意
(原则上让学生主动提问求解,但也有教师主讲的时候)
1、注音问题:如“为之”的“为(wèi)”,“凹凸”的“凹(āo)”,皆有两读,让学生查字典,选定正确的读音;“项为之强”的“强”要读jiāng。
2、词用语力求浅显易懂,如“私拟作”就是“心里(把它)比作”;“神游”就是“好像真的(在那里)游玩”,跟梦游有点相似。
用比较方式讲,如以“手之所触”跟“心之所向”作比较。
启发学生自讲,例如,问学生“抬头看的时间长了,会产生怎样的感觉”,则下句“项为之强”即可让学生自解。凡据上下文义可以解出的词语,一律仿此处理。
(3)讲成语,着重使学生领会整体意思,不必细究,如“明察秋毫”即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之意,形容视力极佳。
(4)讲虚词一般只要指出相当于现代语中某词即可,必要时再指出词性,不涉及句法,如“徐喷以烟”中的“以”相当于“用”,不讲什么介宾短语后置之类的道理。
语言是一种习惯,读得多,养成了习惯,一看就懂。
(五)诵读全文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一)、整体感知
(学生先复述课文中“我”看到“鹤唳云端”的景象和遇到那个“庞然大物”的经过。
然后再共同探讨文章主旨。)
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本文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意趣即由此生成。
开篇先说作者儿时视力极好,然后点明文章主旨。“张目对日”,犹言两眼能经受强光刺激;“明察秋毫”,言视力极佳,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有如此好的视力,再加上“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的癖好,因而能发现“物外之趣”。这是总提,仅用32字,行文简洁可见。以下分述。
夏蚊成雷,人不堪其苦,而年幼的作者异想天开,将它想像成“群鹤舞于空中”的动人图景,并且看得入了迷。随后他又联想到曾经见过的“鹤唳云端”的图景,于是“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结果是他真的见到了这样的图景。这是一幅凭借想像而“放大”了的图景,它表现了一个孩子幼稚心灵中自发的审美意识。此其一。
其二,作者年幼时居城中,渴望见到大自然风光而不得,于是他用想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把花园里土墙凹凸处和花台上的丛草想像成树林,把虫蚊想像成野兽,把高出的小土块想像成丘陵,把低陷的小土块想像成山沟,这使他有了一个自由而广阔的天地,可以饱览“大自然”的风光。有一天,有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在年幼作者的想像中就成了两兽在树林里相斗,使他看得格外入神;不料一个“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一伸舌,便将两兽一齐吞入腹中。年幼的作者被吓得六神无主;待到清醒过来,幻觉消失,才发现此前那个“庞然大物”不过是一只癞虾蟆。他恼恨之极,却并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用什么做鞭子,文章未做交代,大概是小树枝吧?他惩罚癞虾蟆,可能含有为两小虫复仇的意思,但从“驱之别院”一举来看,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作者用“物外之趣”一语来统摄以上二事,意在说明他幼年时已有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二)、问题研究
年幼的作者由群蚊乱飞想到“群鹤舞于空中”,这是所谓类似联想;再想到“鹤唳云端”,则是接近联想。这后一种联想又促使他产生了模仿的意愿,于是“留蚊于素帐中,使之冲烟而飞鸣”,再经过凝神细观,“果如鹤唳云端”,这是年幼作者的错觉,但又是他所追求的目标——这是一个很美好的画面,很值得玩味。
观虫斗一节与上述过程大体相似,“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都属于类似联想,“庞然大物”的出现,也是错觉;所不同的是这种错觉产生的原因。此刻,年幼的作者已经完全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他眼前的实物已经被放大了千万倍,而癞虾蟆又是突如其来,对比之下,自然就成为“庞然大物”了,这种错觉是在极短时间内经受强刺激而突然产生的,跟“鹤唳云端”的有意而为不同。
(三)背诵
(四)作业:课后联系二
六、教学后记:
学生理解文意后对文中两种想象和联想的情景比较感兴趣,复述得不错。对文章主旨“物外之趣”有一定的感悟。
an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1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使学生体会诗歌语言精练、形象的特点,培养阅读诗歌的能力。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理想信念和坚贞不屈的崇高革命气节。
4、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知道什么是一个革命者的尊严。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诗句,理解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准备
有关本诗的写作背景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书指导
(一)释题,介绍作者
1、从字形上看,“囚”是什么意思?“囚歌”呢?
(从字形上看,人被四堵高墙紧紧围住,如笼中之鸟,失去自由。“囚”的意思是把人关在监狱里。“囚歌”在本文中指革命者在敌人监狱里写的诗歌。)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知道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吗?用你们搜集到的资料和你了解的知识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课前安排学生去查询相关资料,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能力。在交流时,学生不仅互相传递信息,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还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了一些处理信息的方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2、指名接读课文,注意正音。评价读得怎么样?
3、齐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地方。
(本文是一首诗歌,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在朗读上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朗读训练的第一步就是教师的范读。在初读课文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把诗歌读通读顺,读出诗的节奏,为下一环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感情的升华做好铺垫,从整体感受诗歌内容。)
(三)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刚才我们理解了“囚”字的意思,就是把人关在监狱里,让人失去自由!那么请找一找这首诗中几处提到“自由”,勾画相关句子,想想每处“自由”指的是不是一回事?
2、读文质疑:叶挺渴望自由,敌人也说要给他自由,为什么叶挺又不要了呢?这不是矛盾吗?在小组内读一、二节诗,讨论刚才的问题。(小组交流,体会两个“自由”的不同,全班汇报)
相机理解“人”、“狗”、“一个声音”、“爬出来吧,给你自由”的喻意。体会如果从狗洞中爬出就失去了人的尊严。
(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抓住课文中的关键问题“诗中有两个自由,它们的含义有什么不同”为突破口,让学生去质疑探究,通过对比,体会两个自由的含义。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读中去解决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3、指导朗读第一、二节诗
(1)(课件出示从电影中剪辑的一幅图:革命英雄图,叛徒形象图,丑恶的国民党反动派形象图)引导学生看图,联系诗歌,说说他们之间会说什么?(生自由说,感悟第一节内容)
(2)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叶挺却作了坚定的回答!(生齐读第二小节) (课件出示:叶挺将军在牢房内的生活照)假如你就是叶挺,此时此刻你会想到什么?(生自由说)让我们怀着对革命者无限崇敬的心情来朗读这一节。(师引读该段)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指导朗读,以读为主感知课文。这样不仅增加了读
的趣味性,而且进一步陶冶了情感。)
4、既然不能得到我所渴望的自由,那么我情愿选择——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1)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三节。理解“活棺材”、“永生”、“地下的烈火”,你怎么理解这节诗?(同桌讨论,汇报)
(2)老师小结:虽然人的身躯在烈火和热血中燃烧了,但人的尊严,人的精神还在,它们将获得永生!
(3)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叶挺将军怎么样?(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师板书)
(本环节旨在采用情景串联,说读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诗歌内容,并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升华情感。力求达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感情的升华。巧妙点拨、引导,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意思,特别是读懂有比喻意义的诗句,使学生在“读,思,议”中感受诗歌内容。)
二、积累内化
背诵诗歌。
三、识字写字
认识要求会认的字,组词。
四、练习
书写生字,背诵诗歌。
五、板书设计
囚歌
叶挺
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an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6个字,认识“木子旁”。了解“刀”字的字理演变过程。
2、能主动积累有关用餐的词语。
3、感受家庭用餐时的温暖,初步了解中西餐文化,有爱惜粮食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识字并能恰当的运用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食物卡片,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家人,这个家庭又和睦又温馨,你们想去看看吗?
出示两张图片,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一家人在做什么?你从中体验到了什么?
再仔细观察图画,看看上下两幅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吃的不同:中餐(米饭,汤,水饺,面条)
西餐(咖啡,奶油,沙拉,牛排)
学生边说教师边贴图片
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认识了这些事物你们想不想也来认认这些词语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餐》这课。
二情景识字
1、图文结合,学生看书自由读字,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圈画出生字。
2、出示字卡,开火车认读,谁能把老师手中这些生字宝宝和它们的食物图片放到一起,并大声的读一读?
在朗读中随机识字
(1)学习“包”字。你在哪见过这个字?这个字是个象形字,讲解字的本义,并指导书写,书写时上小下大。
(2)学习“杯”字。除了水杯,还有什么杯?(奖杯,酒杯,茶杯等)。指导书写“杯”左右结构,木字做偏旁捺变点,书写时左窄右宽。
(3)认读“橙汁”时,提问:除了“橙汁”以外,你还见过什么汁?{西瓜汁,果汁,墨汁等}“汁”字与哪个字像?“汁——油”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4)认读“奶油”时,“奶油”的“奶”还用在哪儿?学生进行扩词练习,“奶”的偏旁是什么?还有哪些字是女字旁?
大家看图观察到除了吃的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吃饭使用的工具也不同)
中餐:勺子,筷子
西餐:刀,叉
一般在吃哪些食物时可以用到他们呢?同学分类贴到相应的食物图片哪。一般吃中餐时我们用勺子,筷子,吃西餐时则用刀,叉。
(5)学习“刀”字,出示字理识字图,这个字是象形字,老师这里准备了很多种刀,看同学们认不认识它们?出示“剪刀,水果刀等”图片。让同学们说说名称,并说说使用刀时应该注意什么?
(6)学习“叉”字。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学习“叉”的来历,讲解“叉”的字理,这也是一个象形字。“叉”字与哪个字很像?又——叉,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
学习刀叉的使用方法:
看画面妈妈用哪只手拿着叉子?小男孩用哪只手拿着刀?介绍刀叉的使用方法和基本礼仪。
请同学拿格尺当作刀,铅笔当作叉子,试试吃前,吃时和吃完饭时刀叉的用法。
(7)我们在吃中餐时用的是筷子或者勺。学习“勺”字,它是一个象形字。是指有长柄的勺子形状,勺中的一点代表所舀取的食物,指导书写。它的最后一笔和“叉”一样都是点。区别一下“勺——勾”两个字。
三巩固练习
1、游戏:谁能准确地读出老师手中的生字宝宝,并能在黑板上找到相应的食物图片,这个食物就送给谁。
(在朗读时注意“杯子,叉子,勺子,筷子”读轻声,“汁”在口语中习惯读儿化音。)
2、游戏:给生字宝宝找家。黑板上有两张大桌子,谁能按照中西餐给这些字宝宝分类找到自己的家。
四悟中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
(我认识了许多字,还会写了一些字。
我了解了中餐和西餐的区别。
我还知道了如何使用刀和叉子)
你还想到什么吗?
(我还想到我们应该节约粮食………)
五作业布置
1、书写并练习朗读生字。
2、回家给爸爸妈妈讲一讲今天你所学到的知识。
an教学设计6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
2.正确翻译文言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故事的寓意,理解故事中表达的生活智慧。
教学预备
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明确字词读音。
(2)结合书下注释,尝试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模块一:教学目标
老师出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刻舟求剑”,同学们应该都很熟悉这个故事。但是,当熟悉的情节用不太熟悉的文言文写出来的时候,同学们还有信心把文章理解清楚吗?这节课就考考大家,看看同学们能不能运用上节课掌握的文言文学习方法来理解这篇文言文。具体来说,就是能够读准字音和停顿PPT2读准字音和停顿,正确翻译文言字词的意思。PPT2正确翻译文言字词的意思了解故事的寓意,理解故事中表达的生活智慧。PPT2了解故事的寓意,理解故事中表达的生活智慧。
模块二:疏通课文
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就是把文章读顺畅。下面老师就为同学们朗读课文,同学们注意文中字词的读音。
PPT3遽(jù)、契(qì)、乎(hū)。请同学们参看书下注释,理解这字词的意思。“遽”是立刻的意思;“契”是刻的意思;“乎”是一个特殊的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通常表示疑问语气。PPT3立刻;刻;吗
老师在这里给同学们强调一下“契”这个字。“契”在我们现代汉语里是“契约”的意思,PPT3契约但在这篇文章里“契”却是“刻”的意思。同学们可以发现,“契”的字形并没有变,字义却有了不小的差别。古汉语中有大量字词,古代和今天的字形相同,但是意义用法却不相同,这样的自此现象叫做“古今异义”。PPT3古今异义:字形相同,字义变化。
老师再把文章读一遍,请同学们注意老师在朗读中表现的停顿。
PPT4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在老师朗读的时候,同学们已经在文章中标注出停顿来了。老师从文中选取了两个句子,分别请一位同学读读看,该表现出怎样的停顿?
PPT5楚人/有涉江者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为什么要这样来读?请两位同学来说说理由。
“楚人”是人物;“涉江”是楚人所做事情。“剑”是事物;“舟中”是剑起初的位置;“坠于水”是剑的去向。句子内容的不同层次,在朗读中就要以适当的停顿来表现。所谓“适当”,就是上一节课给同学们强调过的“意断气不断”。老师再请两位同学来朗读这两个句子,大家听听他们读出了文言文语句的舒缓、流畅吗?
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注意体会准确读音和正确的停顿。(点评齐读,如效果不理想,可进一步指导并再次齐读。)
模块三:翻译课文
刚上课的时候老师就说,这是同学们很熟悉的故事。接下来,老师想换一种方法来帮大家回顾这个故事。PPT6播放动画片《刻舟求剑》
短片看完了,请一位同学给我们大家复述一下《刻舟求剑》的故事情节。(只复述故事情节,不要求学生阐明寓意)
重温“刻舟求剑”的故事之后,同学们翻译文章的难度就小多了。我们可以依据已经知道的情节来推知文中难懂的字词,也就是运用我们前面教过的“上下文推知”。当然,还有另外两种文言文翻译的方法:“直接翻译”和“组词推敲”。PPT7上下文推知、直接翻译、组词推敲
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PPT7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同学们在翻译的时候,已经能够的运用组词和上下文联系的方法来理解字词。这其中有三个词我们要关注。
“自”,在《郑人买履》中我们学到过“先自度其足”,那时候的“自”是自己的意思。PPT8先自度其足,自己而在本文中“自”是“从”的意思,PPT8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从表示剑是从舟上掉下来的。像这样的同一个字词,在不同的语句或者文章里出现不同的意思,叫做“一词多义”。PPT8一词多义:同一字词,不同词义。“坠”,如果按照直译来看的话,应该是下落的意思。如果我们联系剑从舟上掉入水中的情况来看,就应该作为“掉落”来理解。“求”如果我们用组词推敲来理解,就会出现,寻求、追求这样的意思。如果我们联系是要找寻水中的宝剑,那就应该把“求”理解成“捞取”。PPT9自:从;坠:下落-掉落;求:寻求、追求-捞取。
这就提醒我们,在文言文翻译时,要重视上下文的意思通顺,无论是直接翻译还是组词推敲,都要符合上下文需要的意思。
模块四:理解内容
读准了字音和停顿,翻译了文章,我们再朗读课文的话就应该更加流畅了。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同学们,这篇文章好像并没有把故事写完,“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大家觉得楚人下水之后,能捞到自己的剑吗?PPT10楚人能捞到自己的剑吗?同学们都认为不能。那就请大家用文中的语句来说说楚人不能捞到剑的原因。“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PPT10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同学们都发现楚人捞不到剑的原因了,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楚人在刻舟的时候觉得自己能捞到剑吗?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结合文中楚人的描写思考这个问题。
我们看他立刻在船上刻下记号,还说:“这就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PPT10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他的行动多么迅速,语气也很坚定,他以为自己一定能从船身标记的地方找到剑。他为什么会这么想呢?请同学们看一看《刻舟求剑》前传。PPT11从前有一个楚国人,有一天他和妹妹在山上练习剑法时,不慎将剑掉入山下,他要去找剑,可是天色已晚。妹妹劝说道:“我在你掉剑的地方做个标记,明天上山再来找肯定能找到那把剑。”第二天,他果然找到了那把剑。原来,楚人曾经遇到过丢剑的事情,正是在山上做了记号才找回了剑。PPT12刻山求剑-成功;刻舟求剑-失败那么,为什么这一次没有成功?PPT12情况发生了变化。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PPT13楚人之“惑”楚人究竟“惑”在哪里?PPT13没有注意事情的变化,一味照搬以往的做法那么,从楚人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PPT13随客观事物变化而变化,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模块五:文言现象归纳
学习了两篇短小的文言文,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朗读是我们走进文言文的有效途径,读准字音、节奏;读懂文章内容;读出文章内涵,甚至读出文采都需要朗读来体会。PPT14读准字音、节奏;读懂内容;读出内涵,读出文采翻译文言文也有法可依,“直接翻译、组词推敲、上下文推知”。PPT14直接翻译、组词推敲、上下文推知
当一篇文言文读通读懂之后,我们的学习任务还并没有结束。老师在上一节课开始的时候就说过,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读起来不太容易。想要读通读懂更多的文言文,我们就必须勤于积累。这种文言文学习的积累,主要集中在字词方面,也就是实词和虚词的积累。下面,老师就以《古代寓言两则》为例,给同学们介绍实词、虚词积累的办法。
对于实词,我们主要关注这样的四种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PPT15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在《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两则寓言当中,我们学到了哪些通假字?
“坐”和“反”。PPT16坐、反在具体归纳时,每种字词现象都有固定的格式,比如通假字就应该这样归纳。坐:“坐”同“座”,座椅。PPT16坐:“坐”同“座”,座椅。同学们注意,通假字的归纳既要明确通假字,更要指出本字,并将通假字的意思解释出来。请大家仿照老师的方法,把“反”字的通假现象做个归纳。PPT16反:“反”同“返”,返回。
通假字是实词归纳中最重要的一种,接下来就是古今异义。学习课文的时候我们就重点讲过,两则寓言故事中的古今异义是“契”字。PPT17契如何归纳呢?请同学们注意看老师的示范。契:古义,刻;今义,契约。PPT17契:古义,刻;今义,契约。归纳重要把古义和今义的差别清楚的呈现出来。
一词多义主要指在同一篇文章中,同一个字词出现了不同的解释。这两则寓言中有一词多义吗?“度”和“自”PPT18度、自
一词多义的归纳和前几种稍有不同,因为是同一个字词所表现的不同解释,为了明确不同的词义,需要我们把例句也整理出来。比如“度”,度:自度其足,衡量;吾忘持度,尺寸。PPT18度:自度其足,衡量;吾忘持度,尺寸。
请同学们仿照老师的方法,归纳“自”的一词多义。自:自度其足,自己;自舟中坠于水,从。PPT18自:自度其足,自己;自舟中坠于水,从。
词类活用是一类很特殊的实词现象。词类就是词性,这里归纳的就是同一字词在古今运用中的词性差异。这两则寓言的学习中,我们就碰到了一个此类活动,度,名词作动词,衡量。PPT18度,名词作动词,衡量。
从刚刚的归纳可以看出,实词的整理主要关注词义和词性的变化。而虚词并没有固定的词义,所以归纳时就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用法”,也就是虚词在具体句子中发挥的作用。老师给大家做个示范,之:置之后坐,代词,代尺寸。至之市,语气助词,不译。而忘操之,代词,代尺寸。反归取之,代词,代尺寸。何不试之以足,代词,代鞋子。PPT19之:置之后坐,代词,代尺寸。至之市,语气助词,不译。而忘操之,代词,代尺寸。反归取之,代词,代尺寸。何不试之以足,代词,代鞋子。请同学们仿照老师的方法,归纳两则寓言中出现过的“其”、“而”、“以”和“于”。
PPT20其:先自度其足,代词,代郑人。而,而置之后坐,连词,表承接。而剑不行,连词,表转折。以,何不试之以足,介词,用。于,自舟中坠于水,介词,到。
如此细致的将实词、虚词归纳出来,我们就能够掌握《古代寓言两则》中主要的文言现象了。长期坚持在每篇文言文学习之后,都做这样的整理。随着学习的课文变多了,我们自己积累的文言现象也会越来越完备。慢慢的,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就能做到见怪不怪、熟能生巧了,就可以自己轻松的读通读懂文言文了。
模块六:拓展延伸
今天才是我们初中阶段第一次学习文言文,也才做了一点初步的积累。但是,这两则寓言中掌握的文言现象,积累的文言字词,就已经可以帮助我们自己来读文言文了。下面我们就通过一篇课外的文言文寓言故事,来检验大家学习的情况。
PPT17楚人有鬻①盾与矛者,誉②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③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④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⑤能应也。夫⑥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①鬻(yù):卖。②誉:夸耀。③陷:攻破。这里是穿的意思。④或:有的人。⑤弗:不。⑥夫:句首发语词,表示发表议论,表述观点。
这其实同学们很熟悉的一则寓言故事,相信对情节的熟悉可以帮助大家读懂文章的意思。请同学们自读这篇文言文,小组讨论,疏通文章内容。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讨论题,来检验同学们有没有读懂这篇文章。
PPT181、为文章取一个合适的名字。(自相矛盾)
PPT18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坚(坚固)、应(回答)、世(世间)、立(存在)。
PPT193、下列句子中与“吾矛之利”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 )(D)
A.而置之后坐(代词,代尺寸) B.至之市(语气助词,不译)
C.入水求之(代词,代剑) D.不陷之矛(结构助词,的)
PPT204、翻译句子:⑴楚人有鬻盾与矛者(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和盾)⑵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我的矛很尖锐,没有刺不破的东西)
PPT215、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不能出现难以自圆其说的情况。
老师出镜:同学们,我们用两节课的时间学习了《古代寓言两则》。这是我们在初中阶段学习的第一课文言文。一个良好的开头,能够让我们今后更加自如的学习文言文,所以两节课的学习当中,我们特别重视了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探讨。学习《郑人买履》,我们重点探讨了用朗读来指导我们理解课文的方法,并且初步掌握了三种文言字词理解的办法。学习《刻舟求剑》,同学们独立运用“直接翻译、组词推敲、上下文推知”的办法理解文章内容,有了宝贵的成功体验。学习《刻舟求剑》掌握了文言字词归纳积累的方法。在今后的文言文学习中,我们遇到的重点字词都要及时的进行整理,形成系统的文言文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越来越自如的学习文言文,读通读懂更多流传千古的佳作名篇。
an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了解闻一多的生平,感受他赤忱的爱国之情
了解中国新诗发展的轨迹
过程和方法
掌握本诗所表现的炽热的爱国心,和对黑暗现实的失望和愤怒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指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诗所表现的炽热的爱国心,和对黑暗现实的失望和愤怒
[教学课时]1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作者介绍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选为清华学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联合会。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1922年7月赶美留学。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具有唯美倾向。1925年5月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6年参与创办《晨报.诗镌》,发表了著名论文《诗的格律》。1928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列名编辑,次年因观点不合辞职。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1930年深秋去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在学术上,他广泛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著有《神话与诗》、《楚辞补校》等专著。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二、朗读
听录音,初步把握诗中感情。然后跟读,读时思考以下问题:
1、诗歌开头是怎么写的?
2、为什么诗人要迸着血泪喊“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3、“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你如何理解?
4、“噩梦”“噩梦挂着悬崖”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5、为什么“总问不出消息”?
6、对诗歌结尾的如何把握?
三、学生朗读诗歌,思考研讨以上问题
l.人带着满腔的热情急切地投入祖国的怀抱,为什么会进着血泪喊出“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这样悲痛的声音?
明确:联系时代背景,带着满腔激情回国的闻一多,并没有看到自己心中美好的祖国,他面对的是一个军阀混战下的残破的祖国,噩梦一样的现实,使诗人内心无比痛苦,他在美国所想象的美丽祖国的形象破灭了,他赖以支撑自己的精神支柱倾折了。
补充:
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2.接下来,诗人有没有用具体的细节正面描述他踏上国土所见到的黑暗现实?
明确:没有。
3.文中那些语言或字眼体现了祖国当时的黑暗现实?
明确:噩梦、挂着悬崖。
4.面对“噩梦”,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沉痛的感情的?
明确:用两组“我来了”的排比和几个贴切的比喻来抒发自己深沉的爱,以及沉痛失望的心情。把与祖国的会面比作是一场“噩梦”,噩梦是可怕的,而挂在“悬崖”上的“噩梦”,则使人感到绝望和恐怖。接着他问“哪里是你?”然后确认“那不是你”。期望愈高,失望也愈重。但是诗人仍不甘心,仍要“追问”,问青天,问风。
5.诗人的“问青天”“逼迫八方的风”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何作用?
明确:这种追问是无果的,只能使诗人陷入了更深的悲痛中去了。
6.既然作者开头说“这不是我的中华”,那么他所期待的祖国到底在哪里?
明确:直到“呕出一颗心来”,才知道祖国是在“我的心里”。
7.文题为“发现”,诗人到底发现了什么?
明确:发现了“你在我心里”。
四、总结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直抒胸臆,作者把从国外回来后的真实感受用火山爆发一样的激情在诗中喷发出来,感情炽烈而真诚,虽然诗中也有叙事成分,但主要是直接抒情,以强烈的情感打动读者。
闻一多曾与徐志摩等主编《诗镌》,致力于新诗形式的研究提出极具影响的“三美”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形式整齐,每行字数基本一致,两行一韵。这不仅体现了闻一多的“建筑美”“音乐美”的追求,更是将奔放的情感收敛于谨严的形式中,形成闻诗所特具的沉郁的风格。
五、请同学们朗读全诗,设计朗读方案,并说明理由。
指导:诵读的语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述的,速度采取中等为宜。”
发现
闻一多
[学习目标]:
1.了解闻一多的生平,感受他赤忱的爱国热情,了解中国新诗发展的轨迹。
2.掌握本诗所表现的炽热的爱国心,和对黑暗现实的失望和愤怒。
[学习时间]:0.5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作者介绍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选为清华学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联合会。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1922年7月赶美留学。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具有唯美倾向。1925年5月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6年参与创办《晨报.诗镌》,发表了著名论文《诗的格律》。1928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列名编辑,次年因观点不合辞职。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1930年深秋去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在学术上,他广泛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著有《神话与诗》、《楚辞补校》等专著。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二、朗读:听录音,初步把握诗中感情。
三、学生朗读诗歌,思考:
1.人带着满腔的热情急切地投入祖国的怀抱,为什么会进着血泪喊出“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这样悲痛的声音?
明确:联系时代背景,带着满腔激情回国的闻一多,并没有看到自己心中美好的祖国,他面对的是一个军阀混战下的残破的祖国,噩梦一样的现实,使诗人内心无比痛苦,他在美国所想象的美丽祖国的形象破灭了,他赖以支撑自己的精神支柱倾折了。
2.接下来,诗人有没有用具体的细节正面描述他踏上国土所见到的黑暗现实?
明确:没有。
3.文中那些语言或字眼体现了祖国当时的黑暗现实?
明确:噩梦、挂着悬崖。
4.面对“噩梦”,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沉痛的感情的?
明确:用两组“我来了”的排比和几个贴切的比喻来抒发自己深沉的爱,以及沉痛失望的心情。把与祖国的会面比作是一场“噩梦”,噩梦是可怕的,而挂在“悬崖”上的“噩梦”,则使人感到绝望和恐怖。接着他问“哪里是你?”然后确认“那不是你”。期望愈高,失望也愈重。但是诗人仍不甘心,仍要“追问”,问青天,问风。
5.诗人的“问青天”“逼迫八方的风”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何作用?
明确:这种追问是无果的,只能使诗人陷入了更深的悲痛中去了。
6.既然作者开头说“这不是我的中华”,那么他所期待的祖国到底在哪里?
明确:直到“呕出一颗心来”,才知道祖国是在“我的心里”。
7.文题为“发现”,诗人到底发现了什么?
明确:发现了“你在我心里”。
四、总结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直抒胸臆,作者把从国外回来后的真实感受用火山爆发一样的激情在诗中喷发出来,感情炽烈而真诚,虽然诗中也有叙事成分,但主要是直接抒情,以强烈的情感打动读者。
五、课外拓展
《红烛》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醒呀》:
醒呀,请扯破了梦魔的网吧。/神州给虎豹豺狼糟踏了。/醒了吧!醒了吧!威武的神狮!/听我在五色旗下哀号……
《七子之歌》: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孩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an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象,在读中体会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对文学作品初步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象,在读中体会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对文学作品初步的欣赏能力。
【教具的准备】
录音机及示范朗读带、投影仪。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作者留心观察后为我们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播放教学录音,注意字音。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以下读音:
水淋淋(lin) 啼啭(zhuan) 倾吐(tu)
3、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
4、提出疑难之处。
三、再读感悟,探究解疑
1、自读感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⑴ 感悟雨声的美妙、神奇:
① “沙啦啦,沙啦啦……”这是实实在在的雨声。
②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和“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这是由雨声而产生的联想,给人以美的感受。
③ “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这句写出了山雨的声音神奇、美妙,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④ 播放雨声的录音,让学生寻找文中作者的感觉,或产生自己独特的奇思妙想。
⑵ 感悟雨色的明丽、迷人:
① “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是实写雨雾中的色彩,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
② “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是作者对雨色的想象,因为作者发自内心地喜爱这绿色,所以讲“流进我的心胸”。
③ 点击教学软件,通过电视屏幕显示雨中山林美景,感受雨中的绿色之美,同时印证课文中作者的感受。
④ “记忆宛若一张干燥的宣纸,这绿,随着丝丝缕缕的微雨,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
点拨:这句话突出了雨中的绿非同一般,给作者的印象也格外深,从而使记忆变得鲜活而具有灵性。
⑶ 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① 自己练习,边读边体会。
② 组内朗读比赛。
③ 各组代表在班上展示读,并配以音乐,读后师生评议。
四、总结
1、配乐朗读课文。
2、谈谈学了课文后你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
1、画一幅《山雨》的彩色图画,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
2、写一篇赞美自然景观的习作。
【板书设计】
雨前
山 山林 鲜
雨中 喜爱
雨 雨声 美
雨后
【课后反思】
教学本课很成功的是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个性化的感悟,通过生生之间合作交流,深入探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读中想象了如诗如画的山林雨景,欣赏了优美抒情的语言,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情感;同时,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细心观察和学习表达方法;给诗加题目和最后山雨诗欣赏,使学生感受到精炼语言的魅力。
an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了解叶的知识,认识叶和人类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查阅收集资料,了解与叶相关的知识及其价值,收集有关“叶”的古诗句。
2、到野外或公园欣赏各种各样的叶的风姿,收集各类型的树叶标本。
3、自读《专题叶》相关的诗文。
活动过程:
一、赏“叶”篇
1、导语:“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植物的叶子千姿百态,各有风韵。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走进叶子的天地,一起来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美韵。
2、展示叶的图片资料。(不同季节的不同形状,不同颜色)
二、知“叶”篇
1、生活中人们往往赞美花的鲜艳、娇媚,而对叶有所忽略,欣赏完刚才一组图片,不难发现它也有美丽的外表、动人的身姿。我们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走进自然,收集了一些树叶标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叶。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成果。
2、小组展示。
(可从形状、颜色、季节特征、生长环境等方面介绍)
总结:多彩的树叶标本、详实准确的语言介绍、生动活泼的版面设计不仅让我们了解有关叶的许多知识,更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让我也领略了每个小组同学不同的风采。
(过渡)叶片是如此美丽,有谁知道它有哪些“非凡本领”?我们一起进入知识抢答环节。
总结:同学们的反映真灵敏,老师自叹不如。叶的作用是如此巨大,难怪文人都喜欢借助叶来表达情意。
三、吟“叶”篇
1、在你的记忆库里,有类似的成语和诗句吗?下面我们举行赛诗会。
2、组织交流背诵有关叶子的成语和古诗句。
四、议“叶”篇
1、看来从古到今的文人墨客大都对叶情有独钟。他们往往把叶作为描写讴歌的对象,注入了作家的情感,赋予了它特别的意义。请结合有关诗文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借海棠藏蕾未轻开放而教育子女举止端庄稳重,不要哗众取宠,浮躁轻狂。
宣宗宫人《题红叶》:写宫女借对随波而去的红叶的祷祝,表现对深宫幽闭的愤懑,对自由幸福的向往。
王勃《山中》:以深秋景色更着黄叶点染渲染悲怆色彩,抒发久客思归之情。
杨巨源《城东早春》:借诗人慧眼赏早春景色,暗含要有敏锐的感觉,发现新东西,写出新境界的寓意。
刘湛秋《绿叶》:写出了绿叶的生长过程,表现绿叶顽强的生命力。
歌德《二裂银杏叶》:由银杏叶的二裂现象联系到自己,内涵丰富复杂深邃。
青勃《绿叶的声音》:从不同角度抒写绿叶发出的声响,表现绿叶的欢乐与活力。
《一片树叶》一文,用文学的笔触生动记叙了叶从萌生到消亡的过程,让我们领悟到生命过程的意义。
总结:看来叶在精神上给了我们非常丰富的启发、借鉴作用。文人墨客往往借鉴叶或点缀自然、启发思念或引发幽情、激发赞颂之情或热烈呼唤青春和活力。
2、你能否从叶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者得到某种启示吗。
五、制“叶”篇
过渡:仍记得那个闷热的午后、封闭的实验室、燃烧的酒精炉、焦急的等待、期盼的眼神。叶脉书签制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令人回味。
1、欣赏叶脉书签制作过程后,就你制作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
2、请根据不同的赠送对象附诗一首。
组织交流
六、结语:
同学们,学了“叶”专题,我们知晓了叶的有关知识,感受了叶的精神价值。叶是普通的,又是高尚的;叶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来衬”正是它最好的写照。让我们学习叶的精神品质,做一片发光发热的绿叶吧!
an教学设计10
知识与技能: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难点难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来体会景物特征。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释词、熟读课文、初步分析与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旧知识,展现春的意境——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怎样描绘春色的?(同学背诵:“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簿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油东吴万里船。”)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样描绘的?(同学背诵:“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舜钦在《淮中晚泊犊头》的诗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同学背诵:“春阳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铜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二、进行比较,激发兴趣——以上背诵的诗都是绝句,容量有限,是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春的,今天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再说,春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写的这些景物的姿态、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没有呢?让我们细读课文,领略大好春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
三、学生朗读全文,要求:
1、提出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2、文中以迎接春天写到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读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注意正音:巢Cháo巢应和hè酝酿yùnniàng晕yùn第一节迎接春天。
(第一段)第2至7节描绘春天。(第二段)第8至10节歌颂春天。(第三段)掌握多音字和形近字:①薄:báo薄饼;bó浅薄;bò薄荷;②晕:yùn晕车;yūn头晕;③散:sǎn散漫;sàn散会;④;混:hùn混合;hún混水摸鱼;⑤撩:liáo撩拨;liāo撩起liáo嘹亮、liáo缭乱掌握词义:欣欣然、朗润、酝酿、繁花、呼朋引伴、卖弄、宛转、黄晕、烘托、和平、舒活、花枝招展。应和:回答或随声附和。抖擞:振作,振奋。
四、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盼望春天。
第二部分(第2—7段):描绘春天。
第三部分(第8-10段):赞颂春天。
2、文中具体描绘哪五幅春景图?
3、具体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感受?
五、研读与赏析:(一)盼春——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提示:“盼望着,盼望着”。“近”用得十分准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2、为什么用两个“盼望着”?提示:反复的修辞,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齐读全文。
分析理解课文:
(二)绘春——
1、总写的一句话“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中的“一切”说明什么?提示:没有一个例外。
2、总写春回大地后,先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怎样描绘的?提示:山、水、太阳的脸。朗润:明朗,润泽。“朗润”“涨”“红”,非常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的山、水、太阳。
3、第3节写小草,写得很细。从哪些方面写的?哪些词用得特别好?提示:“偷偷”“钻”写情态。“嫩”写质地。“绿”写颜色。“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范围。软绵绵”写姿态。
4、为什么要写“坐着,躺着,……捉几回迷藏”?
5、第4节段写出春花的什么特点?
提示:本段为了突出春花的特点,先后写了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联想到果实累累。下面写蜂飞蝶舞,也是衬托花儿的繁茂,花儿的香甜;野花“遍地是”,表明数量多,“杂样儿”,表明种类多。“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描绘了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惹人喜爱的景状。
6、作者是怎样将无形、无色、无味的春风,描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美妙感人的?提示:多种感官——嗅觉、听觉、触觉、视觉。
7、雨中的景色描绘得同样十分动人,先写雨的形态,再写雨中景色。找两个词把雨的形态讲出来。提示:“细”和“密”。
8、“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为什么要这样写春雨?提示:这是春雨迷蒙时特有的景状,作者观察细致,整个空间弥漫着牛毛、花针、细丝一般的春雨,远望去,屋顶上像有一层薄烟,而且是“笼”着,一个“笼”字,非常传神地显示出细雨朦胧的美感。
9、第2到6节着重写景,第7节着重写人。寥寥几笔,天上地下,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写到了。
10、“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应该怎样理解?提示:这里的“工夫”是指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做好许多事情,告诉人们应当珍惜时间,奋发向上。
11、迎春图与其它四幅图之间有什么关系?提示:四幅春景图很好地衬托了迎春图,为写迎春图作铺垫。
三:赞春
1、赞美了“春”的什么特点?
2、“赞春”段共有几句话?这几句话能颠倒吗?
3、作者运用哪些修辞来赞美春天的?
明确:用比喻手法。三个比喻有联系有区别,使春意越来越浓。先喻为娃娃,再喻为小姑娘,最后喻为健壮的青年,从不同角度写,写春的成长,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描绘得十分动人。
四、写作特点:1、观察细致,并用准确的词语来表现春天景物的特征。
2、大量运用精彩的比喻句和拟人句,来表现景物特征,抒发内心感受。
3、结构严谨,层次井然,思路清晰。
五、作业:1、背诵全文,仔细体会本文用词造句的妙处。体会那些像小河里的水流淌一样的词句是怎样从笔端流淌出来的。
2、写一篇《春天的歌》,也可自己命题,如《春树图》、《春天来到校园》等。
板书设计:春
一、盼春:盼、来、近(总领全文,开启下文)
描春:㈠春的总的轮廓:一切刚睡醒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水(涨)太阳(红)。
㈡细致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春草图(草报春):偷、钻、嫩、绿、满——草。
坐、躺、打、踢、赛、捉——人。
春花图(花争春):态——桃、杏、梨,赶趟儿。
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味。
野花遍地是`……像眼睛,像星星)。
春风图(风唱春):触:抚摸。
味:泥土的气息、草味、花香。
声:鸟声清脆宛转,笛声嘹亮。
春雨图(雨润春):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状:密密地斜织、屋顶上笼着层薄烟。
景: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你的眼。
灯、人、房屋
迎春图(欢迎春):城乡、老小、舒活、拌擞、一年之计在于春。
三、颂春:三个比喻句(春天像……)
an教学设计11
一、自主学习阶段
自主学习阶段包括复习、导入、检查预习等内容。复习时教师设计好知识点,有检查,有巩固提高,又有对本节知识的联系铺垫。新课引入要自然新颖,布鲁纳说过:“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对学生来说,兴趣是学生们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形成。因此,一节课当中,巧妙设计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燕子》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中有很多景物都来争着报春,谁来说说,你都知道有哪些景物都来争着报春?”“小河开化”“小草发芽”“杨柳泛青”,等等,一个个答案呼之欲出,正在同学们兴趣来潮时,紧接着再问:“还有一位从南方远道而来的好朋友,你们猜猜看,它是谁?”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说:“燕子”。这样,同学们带着满腔热情和求知欲投入到了学习当中。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针对新课提出学生自主学习目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共性问题共同引导。其中抓好课前预习十分重要。预习时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理解新词,读通句子。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查资料,收集与课文有关的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课堂上就能节省时间,组织学生交流时,学生们也能各抒己见,这样,学生学的轻松,课堂效果良好。
二、启发交流阶段
启发交流阶段包括知识要点、应用举例、问题探究等内容。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反映的情况,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对知识点进行剖析,通过应用举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讲解必须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要把关注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使学生乐学、善学、会学。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堂上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得以充分发挥。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抓住可疑点,就会促进学生的思维,带来求知上的创新。
例如,在讲《月光曲》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首先对课题进行质疑,这样既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出示课题后,可以问学生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之后,又引导学生质疑,同学们知道《月光曲》是谁创作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这时就让同学们带着疑问去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正确的答案。在讲解课文时,教师要抓住重点段落,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不断的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验。
三、练习反馈阶段
练习反馈阶段包括练习检查和归纳总结等内容。教师可采用课后练习、同步训练等不同方法检查反馈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目的是了解学生本节基本学习目标是否达到。教师要及时点拨、简要总结,站在本学科的高度,站在教学全局的高度,让学生理清思路,掌握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使学生感到有明显收获。
四、拓展提高阶段
本阶段包括知识拓展深化和延伸提高等内容。教学可通过典型题目进行重点点拨,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体现通性通法,引领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教师是在“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吃透文本,把文本作为载体,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技能。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展的源泉。”一课结束后,对学生提出想象性的问题,做到课外延伸,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例如,在结束《跳水》一课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当孩子被救上来以后,请同学们想一想船长、水手会对孩子说些什么?孩子会对船长、水手说些什么?学生们怀着极大的兴趣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着孩子被救以后的场面:
(1)船长会说:“你为了逞强完全不顾后果,差一点失去了生命,你应该吸取这次的教训。”
(2)水手会说:“幸亏你爸爸出来的及时才挽救了你的生命,要不后果真不敢想象。”
(3)孩子会对船长说:“爸爸,这次经历太惊险了,为了一顶破帽子,我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以后我再也不做这样的傻事了。”
(4)孩子会对水手说:“谢谢你们救了我。”这样,在拓展练习中,展现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个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让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然后将启发、阅读、探究、点评、总结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发展探究思维为目标、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方法,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和学习,经历一个提出问题(研究专题)――探索研讨――总结提高过程,去发现学习规律,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另外,还体现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原则,在前三个环节基本知识和技能充分掌握的基础上,最后有拓展、有提高,体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总之,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的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an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文、六”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难点是了解诗意。
【教学准备】
学生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去游览,让他们看看山、水、花、鸟,亲身厂家大自然的美丽。一幅山水画,认字卡片及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2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并能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
激趣:老师带来一样东西,请大家先闭上眼睛,等我数到三下再睁开眼睛。
(教师边数数,边贴出图画,准备给学生一个惊喜。)
指导整体观察图画,学生自由说说第一眼看到这幅画的感受。
指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教师相机板书:山、水、花、鸟。
二、学习课文
谈话: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山水画,现在来学一首古诗吧!
1、指导熟读诗句:
⑴ 学生借助汉语拼音练习读准字音。
⑵ 指名读诗句。师生共同正音,重点指导读准:“远、近、春”、“惊、听、声”、“色”等前后鼻韵母和平、翘舌音的生字。
2、理解诗句:
⑴ 四人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⑵ 猜谜:这是一首谜语诗,请大家猜猜谜底。
(板书课题:画)
⑶ 结合图说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3、朗读古诗:
⑴ 师示范读。学生闭上眼边倾听边在脑海中展现画面。
⑵ 指导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味。
⑶ 背诵诗文:
① 教师说诗意,学生说诗句。
② 依据板书,自己练背,同桌互查。
③ 指名背诵,齐背。
4、识字:
⑴ 读准字音,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⑵ 记忆字形,小组讨论:你认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用了哪些好办法?
① 用熟字形记忆“人”和“无”;区别“人”与“八”、“入”“无”与“天”音形义。
② 用熟字加笔画记“来”。
③ 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认记“看”和“惊”,认识新偏旁“忄”。
④ 用熟字和偏旁的方法记。启发学生发现“还、远、近”都是半包围结构,“之”旁里面都是熟字。
⑤ 比较“远”和“近”、“近”和“听”的字形。
5、写字:
⑴ 观察生字“人、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学生按笔顺先书空后练写。
⑵ 展评。
6、实践活动:
回家找谜语,开展谜语竞猜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复习学过的生字,会在田字各中写“文”“六”两字。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创设情境,领会诗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惊、无、近、来、还、人”。
2、读句子找生字朋友,在具体语境中,巩固识记部分生字。如:
⑴ 春雨细细地下,远山变成了绿色。
⑵ 我听见小学生在大声读书。
3、指名背诵课文。
二、学习诗句中的几对反义词
1、理解“远”和“近”:
⑴ 出示“远”和“近”两个词,让学生指着图,说说谁在“远处”,谁在“近处”。
⑵ 用“远”和“近”口头造句,在语境中理解词义:
如:谁离老师远,谁离老师近;谁家离学校远,谁家离学校近。
2、出示诗中另外几组反义词:
师生互说反义词,或同桌互说反义词。
说说生活中你还认识了哪些反义词。
3、做游戏:
把“我会说”中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在头上,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
三、写字
1、观察“文”与“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学生按笔顺选书空后练写。
3、展评。
四、创设情境
指名一位学生扮演小诗人,先站在教室后,一边看画面上的山,一边说“远看山有色,这山上一片翠绿,真美啊!”又走近图画,一边听一边说:“近听水无声,画上的流水一点声音也没有。”。小诗人指着画上的花说:“春天过去了,花还在盛开。”他又做赶鸟的动作,大家一齐说:“人来鸟不惊。”
多请几名学生上台表演并评议。
【板书设计】
画
远看山有色, 山 有──无
静听水无声。 水
春去花还在, 花 去──来
人来鸟不惊。 鸟
an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诵读,了解骚体诗诵读特征;通过自主、合作,了解屈原的身世和《离骚》的文学地位,掌握“名”“字”的词类活用和“不吾与”的宾语前置现象;探究以“香草”、“美人”喻美德、君王的手法,归纳诗人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并运用所学鉴赏托物言志类诗歌。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诗歌1-6节分析诗句,归纳形象理解“香草”、“美人”的虚指义
【教学难点】
本课的文本时代久远,生僻字较多,学生在朗读和内容理解上均有不小的难度;诗中作者对自己的美化,也是学生的认知误区;“香草”、“美人”的虚指义需要点拨。
【教学策略】
教师范读和学生自主朗读,把握骚体诗的诵读特点
学生自主、合作,理解诗歌大意
问题导读,让学生探究归纳人物形象,澄清认知误区。
问题引导与教师讲授相结合,掌握以“香草”、“美人”喻美德、君王的手法
【辅助教学】CAI
【课型】新授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语
幻灯片展示民俗活动,导入新课。
设计语:这条静静流淌着的清澈的江水叫汨罗江,与它相关的民俗有很多。赛龙舟、吃粽子、挂荷包、喝雄黄酒、插艾草。这些风俗是关于什么节日的?这个节日是在哪一天?与哪一位历史人物有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屈原的《离骚》。
二、作者作品
幻灯片展示文学常识。教师要求学生对重点内容做笔记。
设计内容: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战国末期楚国人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23篇。以《离骚》为代表。因为《诗经》中的精华部分为“国风”,所以后人将《诗经》和《离骚》并称“风骚”。它们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的源头。
三、初读诗歌
1.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节奏和语气)
2.提问、总结骚体诗诵读特征。
设计:骚体诗与《诗经》相比有所不同。《诗经》以四字句为典型句式,骚体诗的句式则长短不一,一般是每句诗三至四个节拍,节奏感强;多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读时应拉长语气。
3.给5分钟时间,依照提示朗读1-6节,自主、合作疏通大意。
要求:把生僻字词的音义写在书上。
4.正音
设计内容:裔、陬、揆、肇、锡、重、扈、芷、纫、汩、搴、阰、抚、秽
四、品读诗歌、分析内容
1.齐读第一段,问题抛出:你从第一段中获得了关于屈原的哪些信息?
明确:出身高贵,生日吉利(板书)
2.齐读第二段,问题抛出:你从第二段中获得了关于屈原的哪些信息?
明确:气度非凡,名字美好(板书)
“名”和“字”的名词动用现象。
3.误区澄清。问题抛出:屈原是否有点太过美化自己了?结合课下注释,说说屈原所要表达的情感。
明确:屈原对自己出身的讴歌,实际上饱含作为炎黄后嗣、五帝正统的骄傲和自豪,并因此把振兴楚国、拯民济物看作自己理应担当的责任。同时,对自己的美化,也是对奸佞小人的满腔愤怒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4.齐读第三节,问题抛出:根据第三节的信息,请说出屈原的衣着服饰。(明确:披着香草,戴着兰花。)这在现实中可能吗?(明确:香草、兰花不是实指,而是虚指,采用的是象征的手法,象征着美好的品德。披香草,佩兰花即对美好品德的追求。本节是说屈原德才兼备,追求高洁)
5.问题抛出:这种“香草兰花”的用法在第四节中哪里出现了?(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勤奋自勉)他为什么朝夕不辍地勤奋地追求着美德?(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时不我待)
“不吾与”属于宾语前置现象
齐读第四节。
6.屈原有如此美好的品德,仍然勤奋自勉,我们作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做呢?
设计内容:听了同学们的话,老师很高兴,老师为你们知道学习而骄傲,为家乡有你们这样的有志学子而由衷地感到高兴。面对此情此景,老师想吟诗一首。
7.教师范读第5、6节。教师引导。
设计内容:时光飞逝,美人迟暮。抚壮弃秽,愿为先导
8.问题抛出:老师把同学们比作美人,那么屈原把谁比作美人?
明确:楚怀王。这里也使用了美人的虚指义,象征贤德的君主。
五、练习巩固
幻灯片展示诗歌鉴赏题。要求:动笔写出来。
练习设计: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緌(ruí),帽子上的缨带,这里是指蝉头部伸出的触须。
诗歌写了蝉的哪些生活特点?作者在赞美什么?
竹石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分析诗句,竹子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中?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作者用竹子来写什么?
六、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屈原的《离骚》,学习了他高洁的爱国主义情操,学习了他借香草美人象征美德君王的手法。走近屈原,我们才发现,原来他就是一朵晶莹剔透的雪花,以自己的高洁向这个世界宣告着与黑暗混浊的对立,并把生命融入楚国这片热土。让我们怀着无比的敬意,深情朗读他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情怀。
七、朗读诗歌。
八、板书设计
an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9课《掌声》,──生齐读课题
2、课文一共写了几次掌声?(指名说)同学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给小英鼓掌的呢?课文第四小节就描写了大家为小英两次鼓掌的经过,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的这一小节,找出同学们为小英鼓掌的句子,用“——”划出来。看谁找得准。
3、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
4、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5、交流,出示句子。
6、同学们为什么两次给小英鼓掌?两次掌声又给小英带来了什么?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继续读课文。
二、探究变化原因
过渡:
我们已经知道同学们两次给小英鼓掌。第一次,是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可引读)这一次,大家为什么会给小英鼓掌呢?还是请大家读课文,读2~4小节,看看在鼓掌前,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把描写小英表现的句子画出来。
1、交流讨论第一次掌声:
⑴ 找出直接描写小英表现的句子。指名说,出示句子:
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⑵ 体会小英走上讲台的不容易:
这些句子直接描写了小英的表现,大家再读读这几句话,看看你体会到了什么?再想想这几句话该怎样读?自己练练。
⑶ 指名读:
出示第一句:
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① 指名读
② 师描述:
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英曾经是一个自卑、忧郁的孩子。她平时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她害怕别人看到她的缺陷,一直害怕别人注视的目光,轮到小英上台演讲的时候,同学们一齐把目光投向了那个角落。当大家把目光投向她的时候,小英立刻低下了头。
板书:
自卑忧郁。
③ 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④ 引导学生走进小英的内心,细细体会小英此刻的心情,指名朗读。
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① 引读过渡。
② 指名读,评价读,再读,女生齐读: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③ 小结:
刚才我们读了这两句话,体会到了小英矛盾、害怕、为难的心情。下面捧好书,我们一起读好二、三小节,再次体会小英复杂的心情。(齐读二、三小节)
④ 指名读。
⑤ 教师描述,指导朗读。
尽管从教室的一角到老师的讲台,只有短短的几步路。可是要走完这几步路,对于小英来说该有多难啊。每走一步,小英的内心都在痛苦地挣扎。
一起读好这句话。
① 小英一开始是不敢走上讲台,现在终于走上了讲台。从这个“终于”中你看出了什么?如果你就是小英的同学,看到小英走上讲台,你是什么心情?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心情也读出来。(指名读。)
② 是啊,小英能够克服心里的害怕,从犹豫、矛盾中走上讲台,多不容易啊,我们应该为小英感到高兴啊,让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
③ 谁能够把小英的这种读出来?(指名说。)
⑷ 理解第一次掌声的含义:
(出示第一次掌声。)
① 引读。
② 对于我们来说,走上讲台可能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可是对于小英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啊!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谁再来读读这段话。(指名读,齐读)
③ 那掌声热烈、持久,如果你就是小英的同学,,你想通过这热烈、持久的掌声告诉小英什么?(指名说)
相机板书:
鼓励、尊重……
④ 这是期待的掌声、这是安慰的掌声,这是鼓励的掌声!我们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小英说,此时,千言万语都汇成了热烈、持久的掌声,他们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小英的鼓励、支持、理解……,所以,(引读)当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同学们要说的太多太多了,他们表达自己情感的愿望是那么迫切,所以,那掌声──热烈、持久!所有的男生再把这激动人心的场面读出来。
⑤ 小英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鼓励、理解、安慰啊。这掌声是多么地及时啊!当掌声响起的时候,小英感动了,小英流泪了。如果你就是小英,听了同学们掌声,你心里会想些什么?(指名说)
⑸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好描写第一次掌声的句子。
2、交流第二次掌声:
⑴ (出示第四小节后半段)引读:
掌声渐渐平息,小英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故事。故事十分动人,她的普通话也很好。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⑵ (想象经久不息的场面!)这一次,教室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能不能想象出那是个怎样的场面?
⑶ 这一次,同学们为什么给小英经久不息的掌声呢?同学们又想通过这经久不息的掌声告诉小英什么呢?指名说,板书:
赞美……肯定
小英不但完成了这次演讲,而且完成得很出色,同学们又一次把肯定、表扬、赞赏送给了小英,那场面是多么感人啊!谁再来读读这段话,(指名读)
⑷ 如果说,第一次掌声给了小英勇气和力量的话,这一次,同学们的掌声又带来了什么?(板书:自信)从小英的微笑中你知道小英在想些什么?
⑸ 有了同学们的肯定,小英变得自信了。从红着眼圈走上讲台到微笑着走下讲台,小英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满意,对自己也充满了信心!
这是多么的神奇的掌声啊!在小英最需要的时候,是掌声给了她勇气和力量,是掌声给了她自信的微笑。谁来读好第四小节。(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好这段话。(齐读第4小节)
多媒体出示第四小节: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到得流下了眼泪。掌声渐渐平息,小英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故事。故事十分动人,她的普通话也很好。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
三、感受小英的开朗和自信
1、有了同学们的掌声,小英变得自信了。(引读第五小节)
2、大家想想看,我们还能在哪里看到小英的身影?(指名说)
3、小英变得自信、开朗了!(板书:自信开朗)我们真的为小英感到高兴啊!
这是多么神奇的掌声啊,它可以改变一个人,使他重新树立生活的勇气,迈出成功的一步。难怪,小英在给我的来信中说:……(多媒体出示小英的信,引读。)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次掌声,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这掌声。”
四、总结掌声的内涵
1、你觉得掌声像什么?打个比方说一说(指名说)。
2、掌声能给我们带来温暖,带来力量,带来自信,带来关爱。在生活中,我们的要给别人带来温暖、带来力量,带来自信,带来关爱,除了鼓掌,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呢?(指名说。)
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3、是啊,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爱,人人都需要掌声,人人都离不开掌声。反过来也一样,在别人需要鼓励、安慰、赞美的时候,我们也不要忘记把掌声送给别人。所以,课文最后这样说: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多媒体出示课文最后一小节。)
4、读了《掌声》这一课,老师也被深深地感动了,还选了一首小诗,送给同学们,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掌声陪我们快乐地成长,自信地生活。
出示小诗:师或生范读,学生配乐读:
掌声像一束阳光,
温暖着我们的生活;
掌声似一缕春风,
轻拂着我们的心灵。
掌声是一份真爱,
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掌声是一股力量,
给我们信心和勇气。
掌声中,
我们和勇敢作伴,和信心牵手;
掌声中,
我们快乐地成长,自信地生活。
珍惜别人的掌声吧,
也不要忘记,
把我们的掌声献给别人,
因为,那是爱的音符,
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
【板书设计】
29、掌声
自卑 (鼓励、肯定) 自信
忧郁 开朗
an教学设计15
一、情景导入
诗歌是跳动的音符,而欣赏诗歌正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
本单元所选的散文诗,都是作者由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雪》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现了作者追求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雷电颂》是主人公屈原歌颂风雷电、怒斥神祗的独白,也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短文两篇》(《日》《月》)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高尔基的《海燕》,作者以象征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先驱者的“海燕”形象,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组歌》采用拟人化手法,借海浪、雨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守护者”及“奉献者”的赞美。
通过这几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对“散文诗”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已经有所认识。西方有句名言,即“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们只有掌握散文诗的学习方法和规律,才能提高我们阅读散文诗的能力。
二、目标展示:
了解散文诗的有关知识
掌握赏读散文诗的方法
提高阅读散文诗的能力
三、知识梳理
散文诗,是介于散文与诗之间的一种文体。是诗的散文,散文中的诗,说到底,还是精短的、有着内部韵律的、文字精美的、哲思的文字。
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歌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篇幅短小,不分行,不押韵,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充满诗的意境,有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第二个特点是内容的跳跃性,以凝炼的语言营造诗情画意。第三个特点是多用象征、暗示等手法扩大内容和容量。
高尔基说:“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灵魂的歌。”诗歌是最富情感的,诗人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作者写作散文诗,其根本就是要抒发内心充溢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往往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传达,具体的形象与情感就形成了诗的意象,也就是说,诗的形象(意象)之中渗透着诗人的情意。
四、方法点拨
赏读散文诗要在反复阅读中把握文章的语言,情感、深层意蕴,具体读的环节有:
1、诵读内容,把握诗的结构。通过对语气、语调、重音、语速的把握,把课文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整体感知内容,把握层次结构。
2、品读语言,领悟诗的情感。“诗以一字为工。”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将语言形式与情感内容紧密结合,领悟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
3、研读形象,理解诗的意象。具体的形象与情感的就形成了诗的意象,在理解课文表层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验丰富的情感内涵,感悟诗所表达的意象。
4、思读修辞方法、抒情方式。
要注意诗文中典型的修辞及它们所起到的表达效果,还要了解把自己抽象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具体自然景物中的抒情方式。
总之,品读散文诗,可以从诗的形象,诗的语言,诗的情感,诗的修辞方式,诗的结构形式,诗的抒情方式等方面进行,也就是要读出诗的形象之美、意蕴之美、表达之美。
五、经典示例:
《海燕》
高尔基
大海给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能够搏击风浪,当鸟儿们都去躲避风浪时,它却高声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聆听《海燕》这首充满激情的时代奏曲,去感受高尔基给我们带来的生命的最强音。
1、诵读内容,把握诗的结构。
作者以海上自然情景的变化为背景,塑造了海燕这一战斗者的伟大形象,文中几次描绘了这种情景?试用准确的语言概述。
(三次。即暴风雨正在孕育时的背景、暴风雨已经迫近时的背景,暴风雨即将来临时的背景。)
2、品读语言,领悟诗的情感。
同学选择富有表现力的语句,读一读,理解句子所传递的情感,具体说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句话的含义。
(“黑色”写其色彩,“闪电”喻其敏捷,“高傲”表示海燕蔑视黑暗势力。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战斗者海燕的雄姿,体现作者对海燕的赞美。)
3、研读形象,理解诗的意象。
联系高尔基写作此文的时代背景,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海鸥、海鸭、企鹅象征着什么?它们对表现海燕的形象起什么作用?
(海燕,暴风雨的预言家,海上的勇敢者,无畏、坚强、乐观,充满战斗的豪情,象征俄国革命即将暴发时,勇猛刚强、大智大勇的革命先驱者。
“海鸥、海鸭、企鹅”象征革命暴风雨来临前害怕革命、反对革命的俄国资产阶级各阶层的代表。
(与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来反衬海燕的勇敢、乐观,突出了海燕的英雄形象。)
4、思读修辞方法、抒情方式。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所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起到怎样的作用?
(反复;表现出海燕对暴风雨的强烈渴望。)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祈使句抒情,表达了革命者自信豪迈的战斗情怀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直抒胸臆,具有号召力。)
六、赏读演练
《雷电颂》
1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感情朗读,说说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课文运用了象征手法,说说风,雷,电,洞庭湖等形象的象征意义。
4这篇散文诗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增强语句的气势和情感色彩,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以火一般的激情直接感染观众。试举例说明。
答:1、主要写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来摧毁黑暗,表达对光明的渴盼。
2、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热切愿望。
3、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4、夸张的艺术手法,让屈原凭借暴风、怒雷、闪电的翅膀,展开美好的幻想,飞向光明的境地,凭借他们的力量,毁灭一切黑暗。拟人兼呼告修辞,还有反复、排比,使独白既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诗的形式美,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你们风,你们电,你们雷”“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七、闯关练习
阅读《雪》,完成1—5题。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品读江南雪部分,思考:江南的雪有怎样的特点,描写时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作者又是怎样描绘北方的雪的?作者对北方的雪又倾注了怎样的情感?
4.作者从来惜墨如金,何况又是散文诗,可是作者却用较多笔墨描写雪罗汉的形象,你怎么理解,请简单谈一谈。
5.揣摩下列语句的含义:
①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②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文章细致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对比中表现了自己的倾向。2.江南的雪有一种平和恬静的美,她“滋润美艳”、色彩斑斓,蕴育着生命,透露着生机。江南优美的雪景中,倾注了作者对故乡的几多怀恋,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追求。3.北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在凛冽的天宇下”,“奋飞”“升腾”,俨然一个奔放的挑战者。这里更多地倾注了作者的情感,他更欣赏北方雪的壮美,在孤独中抗争、奋斗、向上,这种张扬的个性与精神正是作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4.雪罗汉是江南的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也是美的象征。在内容和结构上是联接朔雪之景的桥梁。雪罗汉虽然“洁白”“明艳”,非常优美,但却很快消融。作者更欣赏的还是朔方雪的壮美,那种在苦寒中独立抗争的形象正和作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不屈不挠战斗的形象吻合。5.①“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欣赏的。②北方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还被表现为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an教学设计内容介绍后,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长按可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