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的际遇》教案设计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设计(精选13篇)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通过研读重点段落体会作者的情意。
2、积累词语,学习做词语卡片或词语笔记。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情、理、意、味。
〖教学设想〗
一课时,在学生默读的基础上,概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理解之间的联系,通过朗读、精读第4、9、10、11、15、17段体会作者所表现的对北大的特殊的感情。再让学生学习制作词语卡片或词语笔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简单介绍作者田晓菲。(要求学生默记要点)
田晓菲和我差不多大,记得读高中时,常在《语文报》上读她的诗和文章,她的诗作和经历曾经对少年的我起了很大的激励作用,是我当时的偶像之一。她在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它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经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了“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十三岁时,她在天津十三中读初中时,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考取了出国留学。这篇文章是她十六岁时,也就是她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写的。
二、默读全文
要求:将文中不能理解意思的词语或者是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划出来,读完一段,大致的理解一下这一段表达了什么内容,注意勾画那些表现了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的语句。
三、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理解文章大致意思
讨论:
1、文章分为独立的三个部分,用空行空开,那么第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用一个词填在下列横线上:
一、七至十六岁的生活
七岁时的
十岁时的
十三岁时的
十六岁时的
2、朗读第4段,说说这一段表现了作者回顾进北大两年的生活产生的感受?
3、第二部分从哪些方面写去写北大的?
北大的图书馆
北大的人:同学、老师、我
4、朗读第8、9段,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北大图书馆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5、朗读10、11段
A、第10段第一句话所起的作用是什么?“更喜欢读北大的人”,“人”可以“读”吗?在这里“读”是什么意思?此文的作者又从北大的人身上读出了什么?回忆一下,朱自清从父亲的背景中“读”出了什么?小弗郎士又从韩麦尔先生身上“读”到了什么?
B、作者对北大老师的感情是怎样的?“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渡向美丽彼岸的船客,也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这句话中“船客”、“舵手与船工”、“两岸风景变换”各指什么?为什么是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
6、朗读最后一个部分
A、这一部分表达作者对北大的什么感情?
为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赞颂北大、抒发深情
北大是我的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
我还会回到你的身边
B、为什么“我是不系之舟”,“系”怎么读?是什么意思?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小结
文章题为“十三岁的际遇”,这个际遇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我爱北大”,“我的学校”或者“北大生活的回忆”为题呢?(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再总结)
之所以要写这个际遇,因为对于作者的一生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实在是太重要了,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北大是“自七岁起便结识便热爱的地方”,“正是在北大,我由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是我的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它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和我“永远无法分割开来”,简而言之,“我”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十三岁的那次不寻常的际遇”。
五、练习:制作词语卡片
1、讲授词语卡片制作要领
注音,解释,例句,写话
2、例示
六、布置作业
将“自读提示”中的词语做成词语卡片。(在练习本上)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设计 篇2
一、教材分析
《十三岁的际遇》是北大素有“才女神童”之称的田晓菲所撰写的一篇抒情散文。她以优美空灵的笔调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十三岁的际遇以及北大的人文精神,此篇课文堪称为散文阅读的经典之作。
《十三岁的际遇》是初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内自读课文,初中第一册要求学生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着重培养一般的吸收和表达能力。第二单元也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方法,掌握科学的阅读技能。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起到了汇总归纳的作用。此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进而在鉴赏阅读中,既调动学生的现象思维能力,也要辅之以抽象思维能力,更要注意激活学生对生活美的感受能力。
根据以上教学大纲、教材编排及本单元特点,我为本课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本课生字词。
2、能力目标:掌握自学课内自渎课文的技巧。
3、情感目标:激活学生对生活美的感受能力。
第二单元的单元提示,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做了如下要求: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对课文的整体感受,学习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根据这一提示,应把本课的能力目标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又根据本课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更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因此本课的教学关键是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的原有基础和现有困难。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我教学的对象是初一的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他们对散文已经不陌生了。第一、二单元已出现了朱自清、鲁迅、魏巍等作家的经典之作。因而大多了解了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本节课抓住现有学情,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研究。
三、教法、手段分析
《十三岁的际遇》是散文鉴赏的分水岭。既承接了前边课文又对今后的散文自学起到了领起、示范的作用。因此本课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启发、设疑、讨论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上述认识,我准备采用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本课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手段上,我准备采用投影仪将本课的不同阶段显示出来。
四、教学过程
首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抓住学生与作者的年龄共同点,导语为:“同学们此时的梦想是什么?”进而导出作者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进入北大。
其次提出自学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此环节由学生到讲台板书、解疑。目的是为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明确自学步骤。
再次展示北大相关图片,简介北大。此环节目的是为了暗示本文的中心思想,即北大的人文精神。
第四默读全文,布置相关思考题。1、本文的形和神分别是什么?2、本文的段意分别是什么?此环节目的是,为了检验同学们的自学课内自读课文的能力以及对散文的掌握程度。此环节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并及时给出参考答案。
接下来为课堂练习,我主要抓住课文题目《十三岁的际遇》的“际遇”二字,采用课外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际遇。此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并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
再接下来为课堂小结。具体做法是学生先说,教师做结。此环节目的是理顺知识体系、突出重、难点。
最后为布置课后作业。针对本课的重、难点,我抓住学生对成功的片面理解,采用课外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成功。此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投入生活、热爱生活的精神。
附板书设计
十三岁的际遇
田晓菲
思考题:
1、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本文的“形”和“神”分别是什么?
“形”:“我”围绕北大的见闻感受。
“神”:北大具有的精神。(求知、进取、创造、永不满足等)
2、本文用空行隔开的三部分各概括了什么?
第一部分:梦想及梦想成真。
第二部分: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
第三部分:对未来的畅想。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设计 篇3
基础题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20分)(1)抽屉( ) (2)稚气( ) (3)掷下( )(4)迸溅( ) (5)穹隆( ) (6)积攒( )(7)沉淀( ) (8)骤然( ) (9)呜咽( )(10)抽泣( ) (11)徜徉( ) (12)絮语( )(13)摒弃( ) (14)犀利( ) (15)安恬( )(16)帆桅( ) (17)樯橹( ) (18)惆怅( )(19)蓦然( ) (20)绅士( )2.下列成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目不转睛 白驹过隙 弹指一瞬b.茫然若失 津津有味 小心翼翼c.一视同仁 谈笑风声 不折不扣d.曲径通幽 耳目一新 无忧无虑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无法用语言表达)b.落叶遍地,踩上去很柔软,此时此刻我的心情也不胜凉意。(这里指不能忍受)c.在白驹过隙的弹指一瞬,眼前已是我来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比喻时间极短暂)d.可不,是开始——开始做美得有点迷离的梦,开始对从未涉足过的世界进行探寻。(迷迷糊糊,十分陶醉)4.填空。(6分)(1)《十三岁的际遇》是________(作者)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________周年而写的,当时她只有________岁。(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________________。”不止一次把这些诗句悄悄念给你听,北大。5.课文题目《十三岁的际遇》,“际遇”一词能否改为“遭遇”?为什么?(5分)6.作者对“北大”,对自己分别作了极为精彩的比喻,请把这两个比喻找出来。(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作者说入学之初有句颇为雄壮的誓言:“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对于这誓言,课文第三部分有没有与之相呼应的语句?(6分)8.文章结尾写道:“我将不顾头上苍苍的白发,再次像个16岁的女孩那样,轻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这句话与文中哪一句话相应?这样写有何作用?(6分)9.读文·联想·造句。(5分)自从小心翼翼地佩戴上那枚白色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想,而是需要用全部清醒的意识来对付的、不折不扣的现实了。自从……就不再是……不再是……不再是……而是……综合题1.阅读课文第二部分“才进校门,高年级同学就带着我们参观北大图书馆。……我似乎刚刚理解了那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抽泣的女孩……”然后回答问题。(1)“我为北大感到骄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雄壮的誓言”为什么会“在图书馆大楼的映衬下骤然显得苍白无力”?(3)写我参观北大图书馆的经历为什么会想到“上铺的女孩”?这一段文字就记叙的顺序而言属于哪一种?2.作者与北大的渊源与际遇是久远与独特的,可写的材料十分丰富。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文章是怎样合理安排、精心组织材料的。参考答案基础题1.(1)tì(2)zhì(3)zhì(4)bèng(5)qióng(6)zǎn(7)diàn(8)zhòu(9)yè(10)qì(11)cháng(12)xù(13)bìng(14)xī(15)tián(16)wéi(17)qiáng(18)chóu(19)mò(20)shēn2.c(“谈笑风声”应为“谈笑风生”)3.d(“迷离”应为“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4.(1)田晓菲 90 16 (2)没有什么使我停留 除了目的 我是不系之舟5.不能。“际遇”,多指遇到的好的事情。这里指作者因自己少年时发表了多首较有影响的诗作而被北大破格录取的一段奇妙的尘缘。这是她生活道路上一个新的开始,使她“从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步艰难地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而“遭遇”多指遇到的不幸的事情。6.(1)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90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拥抱未来的船客,也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2)我是一叶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7.有。“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发现新的大陆,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8.与开头相应:“那天,偶尔从抽屉里翻出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一片沉静而美丽的湖光塔影。”首尾呼应,表达了作者从小到老,都将对北大一往情深。9.略综合题1.(1)北大是中国的最高学府,是知识和学问的象征;我在北大的培育下,刻苦学习,成长为无愧于母校的优秀人才。(2)发一个誓言很容易,要实现自己的誓言则要付出惊人的努力;一个誓言,跟象征着知识海洋的图书馆比起来,显得是多么的轻微。(3)两者有相似之处,因为“我”在北大图书馆面前感受到了“女孩”当时的感觉。记叙的顺序属于“插叙”。2.全文材料充实,层次井然。作者略写了童年时期对北大的向往与进入北大的自信,详写了两年学习生活中的感受。写进入北大两年中的情况,从“读书”与“读人”两方面入手。“读人”则从同学与老师两方面来写。等第评定参考意见:优:解答第一题要求要点全面准确;第二题要求既有内容概括,又有具体分析。良:解答第一题要点略有遗漏;第二题仅有“概括”,或“分析”不具体。中:第一题要点不全面且不准确;第二题“概括”与“分析”不够全面。下:第一题要点准确、不全面;第二题“概括”与“分析”不准确。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设计 篇4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
作者:徐红梅
解读教材:
十三岁便进入北京大学英语系的田晓菲,为了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而写这篇文章时,她已经是三年级的“老生”了。在这篇诗意盎然的文章中作者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特别是在北大两年学习与生活的感受,表达了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为了北大而必将离开北大的复杂感情和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的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变化、发展、升华的线索;发现、理解作者对北大的评价;品味思考文中抒写北大对自己的巨大影响的精彩语句。
过程方法目标: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和富于变化的语言,想一想有些话要是平平实实地说该怎么说,再看看作者又是怎么说的,多读几遍,就会有所感悟。
情感态度目标:知识的海洋,教育的启迪,使人的心灵海阔天空,使人的智能充分提高,使人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边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培养学生自信,积极进取的好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自信,积极进取的好学精神。2、感悟文中优美的语言。3、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汇。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者适当点拨、指导。
知识准备:预习本课字词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达标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青春时节,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青春时节,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是挖掘生命潜能、开发人生智慧的关键时期。十三、四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你准备怎样度过这一段青春时光?(学生交流)是的,只有知识才能让我们的青春焕发绚丽的光彩,才能让我们的人生走向辉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少年大学生田晓菲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写的一篇文章《十三岁的际遇》(板书课题,作者)
二、简介作者:
田晓菲,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在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1985年,十三岁的她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出国留学。
三、揭示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
四、整体感知课文
(一)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此文是她多大年龄时写的?写了什么年龄的什么事情?
2、重点写哪个年龄阶段的事情?
3、北大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是莘莘学子向往的殿堂,北大的什么给“我”的影响最大?什么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找出文中相应的段落)
4、“我”是怎样评价北大的?请找出文中的语句读一读,试用一句话概括。(四人小组讨论)
5、找出文中的两节诗读一读,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
(二)师生合作解疑;教师相机板书
五、学习课文第6----9节,思考;
1、入学之初,她有一句雄壮的誓言,你知道吗?从中可以看出怎样的思想?
2、她看到图书馆有那么多书,心里怎么想的?回忆起一件在什么地方的什么往事?
3、北大的什么为她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对她的影响是什么?
六、学习课文第10----12段,思考:
她喜欢北大的哪些人,她看到了什么?
七、课堂小结:对照板书,师生合作理清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
7岁初知北大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向往
10岁初见北大固执地扭过头自信
13岁进入北大没想到这么快自信
16岁感悟北大不胜凉意茫然若失
北大图书馆开始近乎绝望————渐渐地变得愉悦、安详————后来渴望飞翔—————回报母校
“我”与北大————无法分割的血肉相连。
略写:童年时期对北大的向往与进入北大的自信
详写:两年学习生活中的感受
七、作业设计
1、抄写字词
2、摘录文中精彩语句,说说妙在何处?
3、摘抄田晓菲的《露》
八、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时
一、揭示目标:1、品味精彩语句,联想造句
二、2、学习写作技巧(巧用表达方式)
三、品味精美语句
1、学生交流,合作归纳:①排比句(略)好处:
②比喻句(略)好处:
③拟人句(略)好处:
2、联想造句:
①自从小心翼翼地佩戴上那枚白色的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想,而是需要用全部清醒的意识来对付的、不折不扣的现实了。
自从________________就不再是___________________不再是__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我渴望___________,渴望_________________,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学习写作技巧:
1、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2、文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具体说说。
(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叙述自己同北大的渊源与际遇是为了抒发对北大的感情。全文以抒情为经,以叙述为纬,以议论为点,组成了浑然一体的篇章)
五、真情告白: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肯定很羡慕这位少年大学生,但除了羡慕,我们是不是还应该想到点什么?请以《田阿姨,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写你的感想。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设计 篇5
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十三岁的际遇》是自读课文。全文以情感为线索,回顾了在北大两年来的学习生活感受和收获,展示了北大的精神魅力,抒发了对北大浓厚炽烈的情感和追求进取的信念。
学习本文真正放手让学生自读,教师从旁指导、点拨。只要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有所发
现,不论自读效果达到怎样的水平,都应看作完成了教学任务。
1.让学生集中注意力默读课文,从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理清结构,领悟文章表达的情意。
提示:本文用空行隔开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在弹指一瞬间孩时的梦想实现并且已在北大生活了两年,欲向北大诉说心语。
第1自然段,写从泛黄的照片上初识北大,梦想产生。第2自然写乘车路过北大,表现少年的自信。第3自然段感慨时光飞逝,第4自然段再现初入北大天真浪漫的“我”和如今的茫然若失。第5自然段欲向朝夕相处的北大诉说心语。
第二部分:回顾两年来,北大的哺育和给予,展现北大的精神魅力。
这部分写的主要意思是北大的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
知识魅力:第6自然段写由参观图书馆而顿悟自己的无知。第7自然段写与北大的际遇,是又一个新的开始。第8、9自然段写书籍为我打开新世界,北大为我开启智慧和真理之窗。
人格魅力:第10自然段写北大学生的物质。第11自然段写北大老师的风采。
第三部分:倾诉对北大难以分割的浓厚情感和歌颂之情。
2.让学生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积累词语。
提示:理解并掌握“自然提示”中的词语。
语句:①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娄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②这是一只不系这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
③北大早已不仅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指点迷津
本文为拓展性阅读,只要求学生大致感知课文,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揣摩一些精彩语句,积累词语即可。
1.鼓励引导后,让学生独自准备,扫除字词障碍。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如发现哪个词用得好,并说出它的妙处,喜欢哪些语句,说说为什么等。
3.不采用全班就同一问题发表意见的形式,以利于每个学生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谈谈自己的“发现”。
4.只要学生能积极发言,教师就给以恰当的肯定。
二、学海导航
学法指要
1.默读课文,然后利用工具书,完成“自读提示”中的词语理解。
尘缘尘世的缘分。
穹隆(qióng):高起而成拱形。
呜咽(yè):低声哭泣。
迷离(lí):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涉足(shè):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徜徉(cháng):安闲自在地步行。
絮语(xù):唠叨的话。
撷取(xié):摘取。
惆怅(chóu):伤感;失意。
似曾相识(sì)(xiāng):好像曾经彼此认识。
2.结合练习一,把握文章结构、大意。
提示:第一部分写梦想实现并在北大生活两年后想诉说对北大的情意。第二部分,回顾在北大学习生活的感爱,一步一步地成熟,对北大的哺育,流露出感激之情。第三部分,直抒胸臆,把北大当成自己的精神家园,表露“我”追求进取的品质。
这三部分以情感为线穿连。孩时的梦想向往,在北大时的求知成熟,未来的归依眷恋凝成一条浓厚的情感线贯穿全文,展现了北大对学子的精神魅力。
3.作者写孩时对北大的印象,起什么作用?
提示:表明在孩时,北大就已成为“我”向往、梦想的地方,为下文展现北大的精神魅力作铺垫。
4.作者追叙初入北大时“我”的模样意在表现什么?
提示:用意在于表现两年来北大对我的熏陶和培育。刚入校时天真浪漫,而今逐步成热。
5.在北大的两年学习生活中,“我”感悟的北大精神魅畴指什么?
提示:北大的精神魅力体现在一是知识的魅力,拓宽视野、开启智慧;二是人格魅力,清新自由、通幽曲径。
6.如何理解“北大早已不仅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
提示:这句话一是表明“我”与北大的关系无法分割,完全交融。“师长”表明教益和
关怀,“朋友”表明亲密无间。“……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决在突出北大精神为“我”所吸收已成为“我”生命的组成部分;在北大的学习时期已成为“我”人生历程中的重要阶段。
7.文章结尾一段表达了什么情意?
提示:设想未来,仍会眷恋归依,意在表明北大是“我”精神的家园,北大的精神魅力永存!
8.摘录你喜欢的精彩语句和片段。
9.谈谈你对本文所表达的那种“精神魅力”的认识。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设计 篇6
知识掌握
1.查字典、词典,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并各造一个句子。
①际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白驹过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谈笑风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耳目一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散文主体上是以第一人称“我”来写的,这样便于直抒胸臆,也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但在文章第五段,作者又用了三个第二人称“你”,请问:这样写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高
1.“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小诗为什么要将自己喻为“不系之舟”?“玫瑰”“绿阴”“宁静的港湾”,又喻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笔下的北大,不但知名,而且有着“精神的魅力”,用你的话说一说这一“精神魅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拓展
哈佛梦想
刘墉
你知道我小时候听过的第一所美国大学是哪个吗?
是哈佛!
高中时,从百科全书上,我知道哈佛的历史远比美国长,早在六十年代,哈佛已经为美国培育了六位总统。我最崇拜的文学家、诗人,如艾略特、亚当斯、梭罗和爱默生,都是哈佛毕业的。
只是当时我连考国内的联考,都没有把握,哈佛自然更成为遥不可及的名字。
直到我认识美国驻华大使安克志的儿子安拙庐,想进哈佛的心才又动了起来。因为他对我说,他高中成绩并不极好,但经过口试却被哈佛录取了,当时的口试官说:“我们重视的不是你已经‘装了多少’,而是‘未来能装多少’!”
于是我想:说不定以我这种不怎么样的成绩,有一天也能混进哈佛研究所呢!然后我到了美国。才落地,就看见报上登,哈佛大学锐意革新课程,要求每个毕业生,都要精通写作、数学和电脑,他们认为这是大学生的基本训练,不能灵活地使用这三者,就难以在未来世界成为上等人。
报上又说,哈佛认为大学教育,不是培养一批会死记的书呆子,而是指导学生怎样到不同的领域中,做深入的研究。
正因此,他们取消了以前的入门课程,譬如“美国历史的主题”和“化学导论”,取代为“中世纪的骑士浪漫主义”“东亚小说”甚至“非洲礼仪的艺术和神话”。而在毕业需要的课程中,居然“外国文化”和“文学及艺术”类占了四分之一。
哈佛说他们要的是“国际人”,也就是有国际的前瞻性,而不只是狭隘在本科里的人。本科修得再好,没有世界观和人文素养,还是不够的。
哈佛变得愈来愈对我胃口了,我甚至在拿到大学副教授的职位后,都想辞职搬到剑桥,去做一个“哈佛人”。
可惜,生活上的顾虑,和你进入史岱文森高中,使我打消了这个念头。尤其是看到统计报告上写,连平均九十七点二七的高中生,都被哈佛打了回票时,更心想:“恐怕连儿子也进不去了!”
倒是你不死心,到学校图书馆翻出“学院档案箱”,那是由你们历届进入名校的学生,发表大学感言,所集合成的。
你对我说:“哈佛真是太吸引人了!虽然校友都说那里有天下最难吃的伙食,但是也讲:最吸引人的不是教授,而是学生!不是校园,而是气氛!半夜还有人在校园演奏、街头舞蹈。走在那儿,简直就像到了纽约的苏荷区,每个人都那么不同!”
“我们要的是不同!不是相同!死板教育下的产物是一个样子,但是哈佛让学生自由发展,成为他自己的样子!”你眼睛里闪着光彩,使我想起少年时的自己,梦想成为哈佛人。
于是你从高四上学期(按:美国高中为四年制),就开始填申请书、写自传,要求哈佛提前批准入学。
“你可以说你帮我做过哪些事!”我建议。
“那不重要!因为学校不把*自家人的成就算进去。”
“我们可以请大学校长写推荐函。”你母亲说。
“那也不重要!恐怕自己老师写的反而更可信。”
我们就不再多说了,任你自己实现梦想。只是当你把自传拿给我看时,令我湿了眼眶,你说:
“作为一个移民,我能以新的眼光来看美国文化;但是反过来说,我更能从西方的观点,回顾中华文化的遗产。由于流着中国的血液,如果能进入哈佛,我希望在西方的个人主义与中国的儒家思想间,找到一种交融之道。我要用自小的中文训练,帮助我完成这双语文化的桥梁工作……”
我发现:从你七岁来美,我就天天逼你学中文,不知为此发生多少父子争执,也不知费了我多少心力。而今突然有了收获、有了认同。
今天,在这个圣诞前夕,我从地球另一边写信给你,充满激动与对上苍的感恩。而在信的结尾,我要说:
“贺你成为了哈佛人!
我们以你为荣!”
1.本文题为《哈佛梦想》,文中写了几代人的梦想?结果如何?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哈佛的口试官说:“我们重视的不是你已经‘装了多少’,而是‘未来能装多少’!”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我甚至在拿到大学副教授的职位后,都想辞职搬到剑桥,去做一个‘哈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自学阶梯评估】
(一)知识掌握
1.①际遇:遭遇(多指好的)。(造句略)
②白驹过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间一闪而过,形容时间过得飞快。(造句略)
③谈笑风生:形象谈话谈得高兴而有兴趣。(造句略)
④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造句略)
2.三个“你”所代表的对象,还是“说”。这样写,“我”似乎变成两个人;一个扮演问话者,一个扮演被问者,自问自答,使行文活泼,加深读者印象;同时,更直接、更强烈地抒发了对北大的深情。
(二)能力提高
1.因作者在人生的奋斗中将永不停歇,故用“不系之舟”来表达作者对知识和生活的执著追求。“玫瑰、绿阴、宁静的港湾”喻指两岸迷人的景色和前进中的“避风港”。
2.北大的“精神和魅力”在文中具体表现为:自由清新的气氛、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平易而自然的师生关系和追求永无止境的精神梦想等……
(三)延伸拓展
1.两代人(父子),父亲终未入哈佛,儿子成为哈佛人。
2.哈佛更注重学生未来的潜力,未来的能力。
3.因为哈佛一直是“我”心中的梦想,而且“哈佛变得愈来愈对我的胃口了”。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设计 篇7
第一课时
主备人 :李振仁 复备人: 时间 :一.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材料安排精当合理的写法。
2、注意文中第一人称与二、三人称交替使用的特点和作用。
3、体会作者展示后来居上与众不同的个性,勃发向上的追求与热情。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习课文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材料安排精当合理的写法。2、注意文中第一人称与二、三人称交替使用的特点和作用。难点:体会作者展示后来居上与众不同的个性,勃发向上的追求与热情。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田晓菲是个早慧型的人才,她13岁就被北大破格录取,为纪念北大九十周年校庆而写作这篇文章时,她也只有16岁,却已是大三的“老生”了,北大带给她怎样的影响呢?她又想对这所享誉全国的著名高等学府说些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二、自学质疑1、自由朗读课文。指导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2、师生评价,正字正音。3、找出疑难问题。三、合作探究1、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问题。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四、交流展示1、请学生谈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教师小结。2、勾画出第一部分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带着感情朗读。(教师不必强求学生体会的深刻性,只在学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稍加点拨提升就可以了)五.精讲点拨1、集中注意力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若分为三部分该怎么分?为什么?
第一部分(1—3):写“我”进了北大,实现了童年的梦想。
第二部分(4—13):写“我”在北大三年里的学习和收获。
第三部分(14—18):抒发“我”对北大的热爱之情。
这样三个部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从过去写到现在,从现在写到未来;从初识写到进校,从校内的三年生活再写到对北大的赞美歌颂。
这样分段,显得自然、合理。
2、提问:这三个部分综合起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意?
要求学生充分发言,讨论并归纳: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把各部分再细读一遍,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然后再感受这些句子的情意,最后再做归纳整理。
第一部分:“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似曾相识的风景,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成功,悄悄升起在这孩子的内心。”这主要表达作者对北大有一种说不清的向往,或者说是一种心灵上的投合。第二段中“我却固执地扭过头去,口里说:‘才不呢!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不就‘不新鲜’了吗?”这个情节非常有趣,它表达了十岁的“我”是多么地富有个性和自信,“我从未怀疑过我要成为北大的学生”。总之,这个部分主要表达作者从小就对北大一往情深,心仪已久。
第二部分:入学之初发出了誓言:“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北大为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在这令我惊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
第三部分:这个部分用更多直抒胸臆的语句,表达对北大的热爱、思念以及要北大做出贡献的心情。如“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正是在北大,我从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早已不仅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我还会回到你的身边来……轻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
由以上的细读、感受、理解,我们可以这样的归纳:这三个部分综合起来表达了作者向往北大,热爱北大,感谢北大和要为北大做贡献的一情意。
3、请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教师给予足够提示,还可以互相交流)
提问后归纳:本文叙写了作者与北大的际遇以及自己在北大的怀抱中成长的经历,抒发了作者对北大的向往、热爱、感激和要为北大做贡献的情意。六、迁移应用本文作者是个早慧型的人才。她13岁就上大学,16岁就写下了这样一篇情感饱满、思想丰富、文采动人的好文章。我们与她相比,虽然还有距离,但我们应该从她的成才故事中吸取一点什么呢?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设计 篇8
【学习目标】1、体会体会作者对北大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欣赏揣摩富有诗意的优美语言。【重点知识及能力讲解】文章书写了自己与北大的情缘,书写了自己在北大生活的独特感受。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北大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体会和感受这种对学校的深情,应是本文一个重要方面。【难点知识及能力讲解】文章以抒情为经,以叙述为纬,语言清新优美,诗意盎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揣摩文章优美的语言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l 预备训练1、根据拼音写汉字:chóuchàng( ) 安tián( ) xié( )取bìng( )弃 积zǎn( ) qiáng( )橹2、作者在入学之初,有一句誓言是什么?l 课堂达标训练一、文章按照 、 、 的顺序,抒发了对北大的 之情以及 的感情。二、语段研读就这样,简单而又美好地,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从这微风吹拂的窗口,透进纯洁的真理之光。宇宙与人开始以全新的面目呈现在我眼前,我开始思索,开始怀疑,开始摒弃,开始相信。北大为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在这令我惊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1、给加点字注音摒弃( ) 束缚( )2、第一句话写出了北大对“我”非凡的影响,表达出“我”对北大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最后一句话表达出作者怎样的精神? 3、语段语言优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试举两个例子说明起作用。 l 课堂提高训练“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荫、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不止一次把这些诗句悄悄念给你听,北大。千言万语,有时只能凝聚为这最浓的几行。是的,我是一只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发现新是大陆,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不过,自7岁起便结识便热爱的地方是永远无法忘记的。“让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它们使我能在北大校园里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正是北大,我从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早已不仅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它珍藏在我内心最柔软的角落里,流淌在我血液里,和愚蠢而美好的少年的回忆一起,永远无法分割开来。“啊,也许有一天/意志是我,不系之舟是我纵然没有智慧/没有绳索和帆桅。”是的,总有一天,北大,我也会离你而去,你却永远年轻,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励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负,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我还会回到你的身边来,是梦是真,又有什么相干!只要像当初一样,在朋友般地5楼下小立片刻,所有逝去的岁月都回重新开花结果,所有往昔的梦幻都会再现,我将不顾头上苍苍白发,再次像个十六岁的女孩那样,轻依在你湖广光塔影的胸前……1、“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荫、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诗中的“玫瑰”、“绿荫”、“宁静的港湾”比喻什么? 2、“不系之舟”是什么意思?“我是不系之舟”与“我的誓言”有什么关系: 3、说北大“是师长”是因为 ,“是朋友”是因为 ,“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是因为 。 4、最后一节既是对北大表达自己美好的 ,也是对北大倾诉自己永远的 。 5、第二节的语言形象生动,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模仿这几句,写两句给你现在的学校。 ▲ 课堂检测黄杜鹃紫杜鹃花开了,白杜鹃花开了;只有那棵黄杜鹃,依旧不开花。三年了。我感到有些扫兴!我尽心尽意,一视同仁,培养侍弄了三年,紫的给我温馨,白的送我洁净,只有你,黄杜鹃为什么这般郁郁寡欢,终年没有一丝笑容?朋友们来,交口赞叹紫杜鹃和白杜鹃,二对你不屑一顾,我竟说你是“假杜鹃”。可我鲜明记得,你在深山里不是这个样子。——在那幽谷悬崖,你同形形色色的杜鹃花相衬相托,开得何等欢畅,笑得何等灿烂!我特意把你移回家,植于盆中,于已有的紫杜鹃、白杜鹃为伴,可你为什么闷闷不乐呢?你是不适应这小小的盆土、狭窄的阳台?为什么那棵紫杜鹃和白那杜鹃却长得适意呢?哦,莫非是因为你生在山野,长在山野,离开了山野便魂牵梦萦?如果真的这样,那么,你是可敬的,是值得同情和赞美的!由此,我到可怜这紫杜鹃和白杜鹃了。它们是我从花店里买来的,在小小的花盆里抽枝、舒叶、含苞、开花,怡然自得,何曾有丝毫抑郁?它们不知道它们的祖籍曾是深山旷野了。啊,来自山野的黄杜鹃!1、解释加点的字郁郁寡欢 魂牵梦萦2、文章写的黄杜鹃,为什么还写到了紫杜鹃和白杜鹃? 3、“莫非是因为你生在山野,长在山野,离开了山野便魂牵梦萦?”写出黄杜鹃不开花的原因是 ;“它们不知道它们的祖籍曾是深山旷野了。”写出了紫杜鹃和白杜鹃 的思想特点。黄杜鹃象征了 的人。4、摘出文中你认为最优美的句子,并用相同的方法仿写一句。摘句: 仿写句: ▲ 课外强化训练走散的炊烟(1)惟一不变的是炊烟。(2)就在村庄之上,就在树梢之上,就在一群麻雀之上。(3)秋天老了,是冬天;炊烟老了,是新的炊烟。(3)炊烟可以自由散去,但根是散不去的。它的跟无处不在,在故乡的天空中,在故乡的大地上,在那浓得化不开的云彩下,在一块鹅卵石与另一块鹅卵石的缝隙里。(4)天空是不会散的,大地也是不会散的,就像母亲,那么忠贞,那么坚韧,在游子的心中,在鱼尾纹的最深处。(5)就是那一地的炊烟哟。(6)从树梢上绕出来,从房脊上站起来,爬上草垛的几片枯叶,轻轻淡淡地笼住天空的几声鸟鸣,然后走了。(7)只留下鸟鸣,留下草垛,留下房脊,只留下树梢。还有母亲,还有一村的房子。(8)就像我一样走了,走得缠绵悱恻,走得荡气回肠。我知道,这是我和炊烟所无法把握的,因为我和催芽都把根丢了。(9)把根丢在了村庄。(10)其实,只要我摸着炊烟回去,就会找到我的村庄,我的房子,还有那一地的鸟声,还有站在大门口,手搭凉棚,向远处眺望的白发苍苍的母亲。(11)母亲手指炊烟,她说人活着就要像这炊烟,要不停地向上走。那一年我就记住了炊烟,记住了头顶湛蓝的天空,记住了母亲的话,记住了炊烟的方向。于是我坚忍不拔地向前走,冥冥之中被一种东西手臂一般召唤着。(12)后来我就离开了村庄。后来我就游走了,像一屡炊烟一样,从村庄的上空,从母亲的眼神里,从我钟爱的鸟声中,游走了。(13)从此,我在村庄的那一片天空的背影里,寂静地消失。(14)走自己的路,却是在别人的土地上,说自己的话,却包围在陌生的方言中,除了被村庄捂热的心,你正在一点一点地被融化,被异地的风,被异地的水。可我却无法学得像浮萍一样,可以随遇而安,可以随意地在一处地方驻扎下来,把它作为自己的家园。(15)所以,我还是村庄的,我只能是我的村庄的。(16)我不过是那一缕走散了的炊烟。1、文章1到5小节描写了炊烟的神韵,是抓住“ ”这个特征来写的,在这里,在游子的心中,炊烟其实就是故乡 的象征。2、6到9小节写炊烟走了,像“我”一样的走了,“把根丢在了村庄。”这里的“根”是指 。在这里,炊烟可以看成是 的象征。3、从第11节看,母亲对“我”离开故乡是持 态度,“于是我坚忍不拔地向前走,冥冥之中被一种东西手臂一般召唤着。”说明“我”离开故乡的原因是 。4、综观全文,文章表达怎样的主题思想? 5、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也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最能表现游子思乡之情的是哪两句诗?本文与《天净沙·秋思》相比,在格调上有什么不同? 6、本文语言优美,诗意盎然。读读全文,试总结出文章运用了哪些具体的方法,并各举一例。十八 十三岁的际遇预备训练:略课堂达标训练:一、向往北大 成长在北大 感谢北大 热爱、赞美和感激 渴望自由、渴望创造 二、1、略 2、热爱、陶醉 渴望自由、渴望创造 3、略课堂提高训练:1、比喻生活中的种种舒适、安乐的诱惑 2、象征永不停息的追求 只有永不停息的追求,才能实现自己的誓言。 3、北大给“我”知识,给我追求真理的勇气 北大自由清新,我与他朝昔相处 “我”与北大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4、祝愿 思念 5、略课堂检测:1、少 牵挂 2、写紫杜鹃和白杜鹃是为了与黄杜鹃进行对比,分别从容貌、人们对它们态度和过去、现在对比,欲扬先抑,突出了黄杜鹃的高贵品质。 3、不忘故土,不忘根本 忘却本色 无论如何改变,始终扎根于人民群众 4、略课外强化训练:1、不变(散不去) 美好宁静生活 2、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怀 游子 3、鼓励和支持 为了追求理想 4、根在故土,志在四方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本文格调昂扬向上,而《天净沙·秋思》低沉忧伤 6、略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通过研读重点段落体会作者的情意。
2、积累词语,学习做词语卡片或词语笔记。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情、理、意、味。
〖教学设想〗
一课时,在学生默读的基础上,概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理解之间的联系,通过朗读、精读第4、9、10、11、15、17段体会作者所表现的对北大的特殊的感情。再让学生学习制作词语卡片或词语笔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简单介绍作者田晓菲。(要求学生默记要点)
田晓菲和我差不多大,记得读高中时,常在《语文报》上读她的诗和文章,她的诗作和经历曾经对少年的我起了很大的激励作用,是我当时的偶像之一。她在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它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经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了“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十三岁时,她在天津十三中读初中时,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考取了出国留学。这篇文章是她十六岁时,也就是她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写的。
二、默读全文
要求:将文中不能理解意思的词语或者是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划出来,读完一段,大致的理解一下这一段表达了什么内容,注意勾画那些表现了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的语句。
三、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理解文章大致意思
讨论:
1、文章分为独立的三个部分,用空行空开,那么第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用一个词填在下列横线上:
七岁时的
十岁时的
十三岁时的
十六岁时的
2、朗读第4段,说说这一段表现了作者回顾进北大两年的生活产生的感受?
3、第二部分从哪些方面写去写北大的?
北大的图书馆
北大的人:同学、老师、我
4、朗读第8、9段,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北大图书馆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5、朗读10、11段
A、第10段第一句话所起的作用是什么?“更喜欢读北大的人”,“人”可以“读”吗?在这里“读”是什么意思?此文的作者又从北大的人身上读出了什么?回忆一下,朱自清从父亲的背景中“读”出了什么?小弗郎士又从韩麦尔先生身上“读”到了什么?
B、作者对北大老师的感情是怎样的?“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渡向美丽彼岸的船客,也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这句话中“船客”、“舵手与船工”、“两岸风景变换”各指什么?为什么是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
6、朗读最后一个部分
A、这一部分表达作者对北大的什么感情?
为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北大是我的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
我还会回到你的身边
B、为什么“我是不系之舟”,“系”怎么读?是什么意思?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小结
文章题为“十三岁的际遇”,这个际遇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我爱北大”,“我的学校”或者“北大生活的回忆”为题呢?(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再总结)
之所以要写这个际遇,因为对于作者的一生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实在是太重要了,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北大是“自七岁起便结识便热爱的地方”,“正是在北大,我由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是我的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它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和我“永远无法分割开来”,简而言之,“我”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十三岁的那次不寻常的际遇”。
五、练习:制作词语卡片
1、讲授词语卡片制作要领
注音,解释,例句,写话
2、例示
六、布置作业
将“自读提示”中的词语做成词语卡片。(在练习本上)
七、板书设计
见“三”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设计 篇10
一、就结构和行文而言,这篇散文有它的特点。有的散文,如朱自清的《春》,比较讲求章法,精心布局,形式显得缜密、谨严,读者很容易掌握其脉络、层次;有的散文,只是围绕中心,牵住一条线索组织材料,控制思路,形式比较松散、自由,但脉络、层次也清晰可辨,如魏巍的《我的老师》。这篇散文却不同,它只是抒写一种心境或情绪,错综变化,全凭主观感情的暗中控制,因而形式上显得更加随意,似乎无迹可求。
这篇散文的开头写道,“我”七岁时看到北大的湖光塔影的照片,内心“悄悄升起”了“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之情,这是贯穿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以后写到北大图书馆。作者之所以把图书馆作为学习生活的重点内容来描述,是因为把图书馆看作知识的象征。上北大,就是为了要掌握知识,探寻未涉足过的世界。北大之所以引起“我”的“惊奇、喜悦、感动”之情,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因此,“我”对北大的这种特有的感情,在对图书馆的描述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接着从写图书馆到写人。写人又分为写同学、老师和“我”。写同学对知识和人生的探索,蓬勃的朝气、横溢的才华、敏锐的思想,写老师的治学、为人、育才,写“我”两年来的充实时光。北大人是北大的主体,作者在对北大人的描写中,充分抒发了自己的“惊奇、喜悦、感动”的感情。文章又以诗歌述志,写到由留恋北大转入到想离开北大,由想离开北大转到抒发对北大的感激之情。最后以暮年归来,再“轻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的梦幻结束全文,流露了“我”对“湖光塔影”的无限深情,并与开头呼应。
作者把文章分作三个部分,以空行为标志。第一部分是概括描写自己与北大的关系,抒发对北大的感情;第二部分重点写图书馆与北大人,进一步抒发对北大的感情;第三部分一唱三叹,强调自己与北大血肉相连的关系,突出对北大的深情。
二、这篇散文是以第一人称“我”来写的,这样便于抒发感情,也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但有时用第三人称,比如第四段,写“我”在两年后回顾两年前的自己。这就突破了“我”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把时间由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一下就挪到了两年前,把空间由“三十五楼下”移到了“结冰的湖面上”。这种写法类似电影画面上的意识流,使文章显得变化多姿。
本文有时用第二人称。比如第五段,一连用了三个“你”,这三个“你”所代表的被叙述者的对象,还是“我”。这样写,“我”似乎变成了两个人:一个扮演问话者,一个扮演被问者,这方法比自问自答显得生动活泼,能加深读者印象。
三、这篇散文语言优美,用词丰富,比喻迭出。例如,把北大比作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把向往北大的学生比作渴望渡向美丽彼岸的船客,把北大的教工比作舵手与船工,都十分恰当。又如,以“不系之舟”自比,“玫瑰”“绿阴”“宁静的港湾”是与“不系之舟”相关联的一系列比喻,“玫瑰”“绿阴”是两岸诱人的景色,“宁静的港湾”是“不系之舟”前进中的“避风港”。
然而,散文的美,不只在一般意义上的语言文字的优美,而更在那由作者个性同语言美质所共同融合成的特殊的文调。阅读本文,我们应该留心:作者怎样在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前提下去积极修辞,灵活地结构和安排语句,使语言产生特殊的审美效应。我们留心这一切,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更深细地体味出作品内含的情、理、意、味,即作者对北大的特殊感悟。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设计 篇11
《十三岁的际遇》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文章的诵读、思辨、交流和点拨,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和热爱北大、渴望创造的热情;
2.通过对文章的语言形式、蕴涵的讨论探求,学习抒情、叙事、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对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诗意盎然的纪念北大90周年校庆的优美散文。作者田晓菲写此文时正是北大英语系三年级的学生,她对这所全国乃至全世界闻名的高等学府,从认识、向往到实现理想,无不充满了憧憬热爱。她满怀激情,在此文里深切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特别是在北大两年的学习与生活的感受。她用极有诗意的语言,精巧的构思,组织材料,运用抒情、叙事、议论相结合的手法,表达了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为了北大必将离开北大的复杂感情和渴望创造、渴望自由飞翔的美好向往。
课文采用第一人称,亲切自然,心理描写细腻生动 ,个人活动时间、空间舒展自如,景、情交织,语言变化多姿,通过作者的娓娓表白,我们看见了一个魅力无穷的美丽校园和一个女孩纯真热切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设想
本教案拟采用问题教学解决法的课堂教学方式,实施该课文的教学。
该课文材料丰富,角度时有变化,表达方式多样,行文语言多采,作者感情变化起伏较大。同时,该文并没有小说那种极富吸引力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刻画,因此,如果面面俱到详细讲解,按部就班逐层剖析,势必对学生产生不了吸引力,课时耗费多,教学效果一般。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方式,可以在深入研讨文章核心,理解作者创作意图的基础上,师生找出能够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并以问题切入,共同探讨交流解决,这样,以问题带动教材重点难点的解决,顺藤摸瓜,高屋建瓴,可以达到缩短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同时,运用问题教学解决方式实施教学,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因有疑而思疑,因思疑而释疑,因释疑而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并且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流程
1.自由诵读(或教师范读),划出需要强化的字词。学生或教师介绍作者及相关背景。
稚气 弹指 穹隆 犀利 凝重 撷取 积攒 摒弃 迸溅 呜咽 白驹过隙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解决课文主要内容和主旨。解决问题(1)(2)
问题提出:
(1)请结合课文,说说作者进入北大两年来,思想感情有了怎样的变化?
问题解决:重点研读第一部分,文章1—3小节,引导学生诵读其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帮助学生理解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作者进入北大两年以来的思想感情变化”,以解决本课教学的重点问题。
作者幼年时便充满自信要进北大,13岁时实现了童年的梦想,两年的北大生活,使她由当年的好奇和兴趣到逐渐成长成熟,充实的北大生活,使作者越发热爱北大,赞美北大,渴望更大的发展和自由飞翔。
解决这一问题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指出这一部分的最后几句话在全文的结构上的作用,以便过渡到下一个问题。
问题提出:
(2)为什么作者说“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北大的人”?
问题解决:
* 这个问题,是为了解决课文教学的难点。师生共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文章6—9小节。可以让学生个别诵读,集体朗读,从字里行间找出能够表达作者“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北大的人”的“喜欢”之情的语句。
* 引导学生理解并表达作者是怎么样通过读北大的书和北大的人,形成对北大的评价,抒写北大对自己的巨大影响。解决这个问题时,注意找准确精彩的语段,进行体会,做深入思考,学生交流后,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和小结。
3.赏析语句,揣摩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解决问题(3)(4)
问题提出:
(3)课文第三部分(13—15)中,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不系之舟”?
问题解决:
快速跳读第三部分,引导学生揣摩作者运用“我是不系之舟”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自己依偎北大,热爱北大,又必须要离开北大,去发展新大陆,去海洋深处撷取最灿烂的珍珠这样复杂而深邃的思想感情。
问题提出:
(4)作者运用怎样的表达方式和手法揭示主旨表达情感的?
问题解决:
课文中多处运用精当的比喻等修辞,以抒情为经,叙事为纬,议论为总纲的表达方式,将丰富的资料作了合理精当的组合,形成浑然一体的结构。通观全文,作者叙事时娓娓道来,抒情时激情洋溢,议论时画龙点睛,作者与北大的渊源与际遇,北大给与作者深远巨大的影响,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都因为抒情叙事议论三者的巧妙结合,得以充分揭示和体现。
六.板书设计
十三岁的际遇 田晓菲
感情变化:兴趣、好奇、茫然、成长、成熟、渴望。(热爱北大 渴望创造)
北大的人:学生{专注、纯洁、机智、生机勃勃} [肖像 品质]
师长{和蔼、严谨、谈笑风生、绅士风度}
表现手法:比喻等修辞运用;抒情、叙事、议论巧妙结合。
七.作业布置
(1)课前预习,问题设置;
(2)字词识记;导学基础部分;课文探究题解决;
(3)课外拓展阅读田晓菲的《童年琐忆》;作业纸。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之二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热爱知识,热爱学习,积极进取,渴望创造的精神;
2、本文字里行间透着灵气,全文充满诗情画意,是一篇语言表达方面的典范之作。
3、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汇。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赞颂北大、倾吐衷情的散文。它旨在抒写一种情绪,因而主观性强,结构显得松散而随意,但文章丰富而灵动的语言很值得欣赏。建议在感知和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设计“名人面对面”的活动,由三名同学分别扮演成1号、2号、3号“田晓菲”,其他同学向他们自由提问,根据三名扮演者的不同表现,评选出自己认为的“最佳田晓菲”。以便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调节课堂气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课题《十三岁的际遇》导入课文,简单介绍作者田晓菲。
二、整体感知、研读课文
1.默读全文,掌握生字词。
2.交流阅读感受,文章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北大的赞颂之情,对北大的“惊奇、喜悦与感动”的无限深情,抒写了作者的宏伟抱负。
3.文章用空行隔开三个部分,它们各自的大意是什么?
明确:第一部分是描写自己从7岁到16岁与北大的关系,抒发对北大的感情。
第二部分重点写图书馆与北大人,赞颂北大特有的风采。
第三部分强调自己与北大的血肉联系,流露出对北大的无限深情。[板书]
4.再读文章,思考:从学校方面说,北大有哪些优胜之处使作者深为骄傲?从作者方面说,她有哪些非智力因素使自己出类拔萃?
(这两问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对北大特有的感情,并从作者身上获得心灵及人格的启迪,同时也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学生只要说出大致意思即可。)
5.组织讨论:想一想作者为什么把图书馆作为重点内容来描述?
明确:因为图书馆是知识的象征,作者上北大,为的就是要掌握知识,探寻未涉足过的世界。无论是图书馆还是在图书馆中的人,都体现出一种蓬勃的朝气、对知识的探索与追求,洋溢着北大特有的精神魅力。
6.感受美点,品味语言。
勾画出你认为精彩的字句,把握其意思,想一想要是你会怎么写,作者又是怎么写的,说说作者写的语句“美”在何处。
三、课内活动
设计“名人面对面”的活动,由三名同学分别扮演成1号田晓菲、2号田晓菲、3号田晓菲到讲台前召开记者招待会。其他同学在座位上向他们自由提问,根据三名扮演者的不同表现,选出“最佳田晓菲”,并说出理由。
四、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的优美词语、句子,并用其中的三个词语造句。
2、完成小作文《我的十三岁》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设计 篇12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无题
(1)明媚的三月三如期来临。然而,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2)“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手拿一把锃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3)“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在我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抵御严寒的珍贵铠甲。尽管冬天已经过去,但还有料峭的春寒啊。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的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吗?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
(4)“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的砍下去,一刀又一刀……
(5)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________。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
(6)多年之后,我长大了。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7)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这些刀在梨树干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梨农们也是砍得那样细致,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决不亚于我的奶奶。他们________地砍着,仿佛在雕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梨树的皮屑一层层的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沉重的冬衣。
(8)“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动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
(9)“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老人笑道。
(10)“那有什么不好呢?”
(11)“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是有限的。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
(12)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13)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等到结果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
(14)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
(15)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去承受,去积蓄;在没有刀的时候,去寻找,去打造。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
1.根据文意,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将它们的字母依次填入括号内。( )( )
a.虔诚 b.侥幸 c.真诚 d.庆幸
2.第(7)段中作者用“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比喻的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8)段中有“谜底”一词,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谜”指的是什么?“底”指的是什么?(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
谜:□□□□□□□□□□
底:□□□□□□□□□□
4.在文中划出由记叙转入议论抒情的过渡句。
5.根据语境,解释第(13)段中加粗词“芬芳”的意思。
芬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文意理解“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一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看似无情的刀,却能够为树酝酿养料,使收获的果实更加甜美。
b.如果爱一个人就应该“砍掉”他骄狂傲慢的枝条。
c.在人生旅途上,人们应当有遇到困难和伤害的思想准备。
d.“伤”和“爱”看似矛盾,其实“刀之伤”正蕴含着“刀之爱”。
7.从文中找出一个能体现中心的词语,作为本文的标题,将它写在横线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与详解
1.d a
答题思路:首先看语境,然后用分析近义词的方法选择恰当的词。辨析近义词的方法很多,如:(1)从词义的轻重上辨析;(2)从词义的范围大小;(3)从词义的褒贬色彩;(4)从和其他词语搭配习惯;(5)从运用场合不同;(6)从词性和句法功能;(7)从词的内部功能上辨析。
解这道题,首先看语境,联系上文看,当时我误以为奶奶伤害了枣树,后来发现枣树没死,所以暗暗为大难不死的枣树感到幸运。显然第一处应从“侥幸”和“庆幸”中选一词。下面就运用辨析近义词的方法辨析二词:用方法(7)和(4)分析,“侥幸”,是形容词,意为由于偶然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灾祸;“庆幸”是动词,意为庆祝得到幸运,即为偶然得到成功或免去灾祸而高兴。两词意思上的侧重不同,词性不同,前者侧重偶然成功,表示事情的性质;后者侧重为偶然成功而高兴,表示内心的活动;根据语境,应选表内心活动的词,所以“庆幸”才合适。
2.成百上千把跳跃飞舞的刀 形象生动地描写梨农们砍树技艺的娴熟和姿势的优美
考查明确比喻句的本体和分析运用比喻的作用的能力。本题找到本体并不难,关键在于要把“这些刀”指代的具体内容全面回答出来,这样的答案才明确。这是容易失分的地方。分析作用,首先应明确本体、喻体,本句喻体是“芭蕾女郎”。然后再分析喻体的特点,“芭蕾女郎”特点是姿态优美,舞姿轻盈,如行云流水,最后再联系本体的特点思考两者的相似点,砍树的刀的跳动轻快有节奏,在于用刀的人手法娴熟,而且姿态优美。这样答案就出来了。
3.三月三奶奶砍枣树 储存养料,以利结果
注意题干中的联系上下文的要求,解答此题要注意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后方可作答。同时还必须注意字数要求。先找到“谜底”所在的句子——“这个理由,就是童年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再看这个句子所在的段,本段写我向一位老人提了一个问题:“这树为什么要砍呢?”并且断定答案就是童年未解之谜的谜底。再联系上文,就可知道这个“谜”就是指前文记述的童年往事——奶奶三月三砍枣树。后一问的解题思路相同,所不同的是要联系下文[第(11)段],并且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4.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根据要求,答案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此句要有过渡作用,一是句子得是议论抒情句。这句“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正好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写“我”听了老人解释了砍树原因后“怔在了那里”,“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树是这样”就承接了上文,“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又引出了下文作者由树及人的感悟,而且此句抒写了作者的感慨,符合议论抒情句的要求。
5.酝酿(或:酿造)
注意“根据语境”的提示,解词是必须把词语放在句子中,根据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这叫“瞻前顾后法”。这句后半句说的是“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就自然是酿造出来的,由于人们习惯形容好酒气息芬芳,所以“芬芳”在这里为“酿造”的意思。
6.c
要注意原句是从“刀之伤”和“刀之爱”两方面来写的,分析的句子也必须蕴含这两方面的含义。备选答案中只有c句的分析是只从“伤害”这一个角度谈的,所以答案是c。
7.刀之爱。
正像题目所要求的,只有把握了本文的中心才能答准题目。本文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归纳这类文章的中心,就是要通过对事件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的理解,分析事件本身的内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有时文章的中心会在抒情议论的语段中点明或揭示,本文就有这个特点,抓住了这个特点就好答了。第(14)段的议论就点明了中心,“伤短爱长”强调“刀之爱”。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设计 篇13
1976年,全家刚迁到天津不久,就赶上了震惊全国的唐山大地震,我们被迫搬进了一个公园里,在那儿搭起了抗震棚。公园不大,站在前门看得见后门。可在当时,却足足挤进了六七百户人家!那些又小又破的抗震棚,房檐挨着房檐、墙壁贴着墙壁地挤在一起,说得好听一点,就是“鳞次栉比”呢!我却并未觉得我的家有多简陋,这儿道路有多狭窄,对于刚刚五岁、还不理解长辈艰辛的我来说,这个迷宫殿的天地已是够大的了。爸爸妈妈给我划定了活动范围,一到晚上,干脆就不再允许哥哥和我出家门了。全家围着一张书桌,各人看各人的书。那时“四人帮”被打倒了。虽然生活艰苦些,但家里却洋溢着欢乐的气氛。爸爸妈妈对我的学习更上心了。爸爸用两个巴掌大的小本,工工整整为我抄了一百多首唐宋诗,每晚教我一首。由于这都是些琅琅上口、浅显易懂的小诗,我理解得快,背得也快。什么“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沙上儿童临水立,戏将萍叶饲新鹅”,这明快清丽的诗句,简直使我着了迷,也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暗暗埋下了诗的种子,是种子总要发芽的。记得有一天,爸爸歇班在家,正在看报纸,我磨着他同我玩。爸爸显然是没有那份心思的,于是弯下腰哄着说:“你不是背了那么多诗了吗?喏,自己也试着写一首好啦。”我呢,真的找出一张小卡片,歪歪扭扭地写了起来。回想起有一次妈妈带着哥哥和我去颐和园看荷花的情景,我兴奋极了,不一会儿就写出了一首题为《游颐和园》的七言诗:“颐和园里风景美,荷花荷叶绣成堆。船儿绿绿像柳叶,鱼儿有红又有黑。”尽管既不讲对仗,也没论平仄,我还是很高兴地送给爸爸看。得到了爸妈的几句鼓励,我更是来劲儿了。不久,我又写出了第二首、第三首……
那时候,就是在白天我也不怎么出去玩,经常在破旧的家里着迷地捧着一本本厚书。什么《水浒传》《三国演义》《红岩》《李自成》,大多是在那小小抗震棚里看过的。尽管一个比我大两岁的男孩给我起绰号,叫我“小书呆子”,可我才不在乎呢!随他叫去好了,一百单八将,三国争天下,可比跳皮筋、抱娃娃有趣得多了。而且因为地震,哥哥有一年多没能上学,他在家陪伴着我,给我讲故事、画画,回答我提出的各种问题,成了我最好的启蒙老师。
一年多之后,我们又搬到爸爸所在单位的大院里。我对新居非常满意。倒不是因为它比过去的住处宽敞了些,而是因为我看书更方便了。文联资料室里有大量藏书和各类杂志。资料室里的叔叔阿姨们都待我很好,不仅借书给我,有时还允许我到书库里去。我成了资料室的特殊读者。
我们的窗前有两三棵高大粗壮的槐树,每到夏日,绿阴满窗,更兼槐花盛开如雪,浓烈的香气沁人心脾。记得一天晚上临睡前,妈妈提议说,菲菲和你爸爸赛一首诗怎么样啊?就以槐花为题吧!这时,槐花淡雅的香味和朦胧的月光一起弥漫在室内,我兴冲冲地拍手赞成,不一会儿,便将一首五言诗《槐花》吟诵了出来:“槐花开满树,朵朵飘芳香。蜜蜂来采蜜,酿给众人尝。”妈妈笑眯眯地表扬我:“好,这次你爸输给你啦!”爸爸也笑着夸我,这使我挺快活。现在回想起来,不免要怀疑爸爸是真的“甘拜下风”,还是为了鼓励我,可当时我却傻乎乎地确实蛮得意呢!
1980年,我参加了世界儿童诗歌比赛,以《迎接美好的明天》一诗荣获了国内奖。打那时起,我写诗的兴趣更浓了。巧得很,就在同一年的夏末秋初,我们再次乔迁,搬到了与郊区相近的新住宅区、一个名叫“小海地”的地方。刚来时,那坑坑洼洼的黄土路和半里地之外没多少货物的一个小店铺,使我暗暗诅咒这个偏僻的地方,可在我脑海里占据更多画面的,还是这儿双林农场那一大片一大片绿色的田野,和小路旁静静流淌的小河。有多少次我在学习疲倦的时候,来到这充满诗情画意的田野,在半尺多高的草丛中捉蜻蜓,捕蝴蝶,在春风抹着淡绿的嫩草中逮蚂蚱,寻找七星瓢虫。夏天的夜晚,露水清凉,繁星闪烁,似远又近、似密又疏的蛙声给了我多少幻想与遐思!啊,就连田间一座小小的、朴素的农舍,也使我联想起无数迷人的故事……
往往是正在田垄上散步,一首诗的构思一下子跳入脑海,于是我急急忙忙捕捉住它,打好腹稿,然后回到我的斗室里,把它写下来。收在我的第一本诗集里的许多诗,就是这样“创作”出来的。
小海地那浓郁的田园风光,为我提供了大量诗的素材,同时,也陪伴着我从童年走进了少年时代。我曾写过一首题为《童年》的诗,里面这样说道:“童年,金色的童年/它比蜜酒还甜/人们把它装在记忆的杯里/它走了,却又常在身边。”是啊,虽然我的童年并非是条一直无忧无虑、一路顺风的小船,但它毕竟充满了温暖的阳光,充满了孩子不知愁的歌声笑声。爸爸妈妈和哥哥的爱,在知识的路上留下的一串歪歪扭扭的小脚印,都使它变得格外美好,格外亲切,使我回忆不已,使我难以忘怀……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十三岁的际遇》教案设计内容介绍后,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长按可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