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索玛花开时现代诗歌欣赏
又到索玛花开时现代诗歌欣赏
索玛花儿开年年,花开总在清明前。
花儿一开放, 我忍不住进山,把它观赏。
虽说我已几十岁,但每年都像小孩子盼着过年一样,守望着索玛花开放。
为把美丽可人、多姿多彩的索玛花定格,我学了摄影术。
尽管我的收入微薄,却配备了对我来说价格不菲的相机一部。
在我幼小的时候,一见索玛花,就感到舒服。这个叫赏心悦目,那时我不懂得这一语术。
索玛花实在迷人。它的花型呈莲花状,花色有白,红,紫,粉红。姹紫嫣红形容它,一点也不夸大。
今年,我也同往常,索玛花一开上,就带着相机,进山把花儿欣赏。
喜欢索玛花的,不只是我。请看且请听,蜜蜂扇动着翅膀,在花间飞舞,哼哼吟唱。
春风阵阵,亲吻着花儿的脸膀。
还有,杜鹃也喜欢它。花的周围回荡着阵阵杜鹃的啼鸣。是的,恰恰杜鹃在索玛花盛开时来临。
索玛花并不娇气。悬崖上,瘦地、肥地都可生栖。 可是,它有其独特的海拔适宜区。
这一属于杜鹃树科的植物,长在海拔1600米到2500米一带。这一带,又多为川西南彝民住地所在。
有一古已有之、似乎家喻户晓的笑话。
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与南蛮谈判。
诸葛说,让你们住高官。结果,不怎么懂汉话的南蛮听成让你们住高山。
于是彝族就这样住在了高山。
此笑话虽有些讥讽的味道,我这个彝胞听起来不够好,但它似乎透露了一个信号:
彝族很久以来就在高山居住。
有一首歌曲《情深意长》唱到:索玛花开一朵朵,红军从咱家乡过。
这家所说的家乡,正是彝乡。索玛花,彝族人,花与人,自古是友邻。
如今,我观赏索玛花,抒情,浪漫。
回想起我家乡的索玛花,年年开得很娇艳。
然而,当年我父母见到索玛花,没显出抒情,没显得浪漫。
父母是农人,当索玛花开得正盛,他们正忙于春耕。
他们是文盲,不能像我哼哼这蹩脚的诗行。
记得我幼小的时候,在我家乡,当索玛花盛开在山上,
杜鹃在耕地边歌唱,大人们就在地里把活扛,
农时进入了播种玉米的春耕大忙。
说起春耕,离不开犁地。说起犁地,又离不开老父,以及他的搭档,那条大黑牛。
大黑牛的脾气真是够犟。它似乎谁也不服,就是老父能把他制服。
是的,父亲和大黑牛最好的搭档。
犁地松土,春耕播种的.第一道程序。
后颈架起了轭的大黑牛,使劲地向前拉犁铧,犁铧把泥土翻得“哗,哗“响,翻出了湿土的清香。
老父右手掌着犁把,左手挥动着手中的柳条,嘴里不停吆喝着:“哇、哇,上、上,下,下。”
把这搭档拟人化。
有时,这对搭档也会闹些个不快。
一天,犁地犁到地中间,大黑牛不再往前走,在那里呆站。
老父想:“这畜生,你竟敢偷懒。这几天, 你吃的是精饲料,和我们人吃的差不了多少,弄得你的同伴似乎对我有意见。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图的是让你老老实实把活干。
要是不识相,我手里的柳条不是闹着玩,不要怪我不给老朋友情面!”
老父挥动着柳条把牛吓,可没有往牛身上打, 嘴里又一次叫到”哇,哇......“。
大黑牛还是没有能移步一下。
这下,犁地的劳累,春阳的照晒,大黑牛的“偷懒”,弄得老父额头直冒大汗。
老父抬起头,望耕地四周,漫山遍野的索玛花开得正艳。
此时,耳边又不时响起了“布谷,布谷......”杜鹃的叫声,时近时远,仿佛在催工,不厌其烦。
他往前一看,还没犁到的地有一大片。生怕误了农时的老父,心生慌乱。
愤怒之下,把柳条动用上。柳条“呜”地滑过空中,“啪!”一声响亮地打在了牛背上,血红的柳条印路让人心伤。
大黑牛往前蹭了一蹭,不见移步半寸。柳条再一次地“呜”滑过空中,“啪!”再一次响亮地打在牛背上。好让人心伤。
这下,大黑牛转过头来,瞪着大大的眼睛看主人,似乎在说:"我不能再用劲拉了。再使劲拉的话,不是把套绳绷断,就是要把犁铧拉折。 那样,你的损失可就大,我就要放假。这方面,过去不是没教训,就看你怎么来定?”
老父,似乎听懂了伙计的心思,俯下了身子看犁铧。
但见:啊,怎么拉得动它?一碗口大的树根,别住了犁铧。
别说一头大黑牛,就是九头大黑牛,加上二只老虎也休想拉动。
这下,老父使了很大的劲,才把犁铧拉出。
黑牛“哗、哗、哗”地沿着犁沟轻装上路,老父轻松掌着犁把,他俩的关系又和好如初。
接下来的播种活儿,邻居和亲友们齐上阵。
打土饼子,挖窝子,丢种子,施肥,回填窝子。
七手八脚,嘻嘻哈哈,有说有笑,打趣骂诮,有时还吵闹。
春播就这样干完掉。
接下来,就忙在夏锄和秋收的活上。一切农事,瞄准一个目标,秋天有个丰收的希望。
年复一年,父母在春播、夏锄、秋收的季节都很忙。
他们是文盲。他们通过劳作的收获,让我告别了文盲,进入了大学堂。
还让我在这里抒情,哼哼这蹩脚的诗行。
索玛花盛开,大地转青了。
索玛花盛开,鸟雀孵化了。
索玛花盛开,杜鹃鸟到来了。
索玛花盛开,带来了丝丝乡愁。
它还给失去双亲的儿女们带来对父母的思念。
谨向在另一个世界的亲人请安!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又到索玛花开时现代诗歌欣赏内容介绍后,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长按可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