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做饭的台面高度做多高(高低台面的做法)

导语:有了高低台面,做饭再也不会腰酸胳膊疼了

统一的台面高度,整洁大方,视觉效果好,清理起来也比较方便。但在使用过程中就会暴露出不少问题:

因为水槽是下嵌的,锅具是高于灶台的,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洗菜时要弯腰,切菜时高度合适,炒菜时需要抬手。时间长了「腰酸胳膊疼」,这就是设计不合理的结果。想要解决问题,只要设计好高低台就可以了。

1.什么是高低台?

高低台设计,是将不同操作台面之间根据使用者的习惯和身设计出「高度差」。一般是将地柜、水槽台面的高度做得比灶台面的高度高出80-100mm。

2.高低台的优势

人性化

看的时候不觉得,真正使用的时候会感觉洗菜区和炒菜区这两处的高低差很大。洗菜得弯腰弓背低头,颈椎腰椎都太难受了;炒菜得站的笔直、架着胳膊去炒,长此以往胳膊发酸,非常累。

设置高低台,水槽处得到加高,灶台处变低,操作空间基本「保持在一个平面上」,不用再弯腰抬手,行动更自如。

操作流畅

这样厨房也被划分地更有层次感;厨房用品也能利用高低差放在更合适的位置。

改变了台面的高度,操作时的高度就得到了统一,操作更为流畅,台面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3.缺点

高低差在使用上有很大优势,但也有缺点。

明显的「落差」,如果布局不合理,在使用上也会有不方便的地方。例如台面上物品的收纳要注意高低差;有落差就有「卫生死角」;对设计和施工的要求较高,有「翻车」的可能。

4.设计高低台的注意事项

高度

高低台面的设计要符合使用者的身高。

一般情况下,水槽区高度=身高÷2+50mm。

「灶台区」的高度要比「水槽区」低80-100mm左右。

水槽区的高度可以参考以下数据:

身高160cm,水槽区高度在85cm左右;

身高165cm,水槽区高度在87.5cm左右;

身高170cm,水槽区高度在90cm左右;

身高175cm,水槽区高度在92.5cm左右;

身高180cm,水槽区高度在95cm左右。

如果可以的话,尽量设计三种高度的台面,灶台区最低、备菜区中等、水槽区最高,这样整个操作下来都会比较顺畅。

地柜和吊柜之间的距离

除了地柜的高度,还要注意地柜到吊柜之间的距离。建议留650mm-750mm左右,使用体验会更好。

是否适合你家

高台虽然方便,但是并不是适合所有厨房。

高低台设计时会从地柜中间分隔,产生高低差。如果厨房面积小,地柜的米数小,台面的面积就小,使用起来反倒是不方便。

5.台面各区域的尺寸

水槽

单槽,有「小单槽」和「大单槽」。

「小单槽」一般尺寸在650mm以下,适合厨房面积相对较小的情况。

「大单槽」一般尺寸啊850mm以上,实用性强,可以将锅放进去清洗。

双水槽的话,有几种规格,一种是「两个槽的大小一样」。可以进行功能分区,但是这种规格洗锅不是很方便,大一点的锅不能完全放进去,清洗的时候容易溅水。

还有一种是「一大一小的双槽」。大点的长度在45cm,小的长度在30cm左右,大槽可以洗碗洗锅具,小槽可以用来洗果蔬,更卫生一些。大槽的空间最好能够放下炒锅。

切菜区

「切菜区」要尽量大,尽量不小于50cm,如果「加上备菜区」,尽量不小于75cm,这样使用起来才不会觉得局促。

灶台

灶台不要设置在最边缘,两侧最好预留出45cm左右的空间,方便临时摆放做饭时随手取用的物品。

在设置完基础设施后,还有富裕空间的话,可以留出专门的小家电区,用来放置水壶、电饭锅等经常使用的厨电。

6.高低台布局

常见的厨房布局有 一字型、L型、U型、双一字型这四种。这几种类型做高低台面都有自身的优劣势。例如双一字型,也就是 二字型,做高低台面几乎没有使用上的不方便。可以一侧洗菜、备菜,另一侧炒菜、装盘。这样单侧台面的高度都能得到统一,避免高低差。

但是其他三种类型,想要做好高低台面也是可以的,但是要做好规划。

一字型

一字型台面布局适合「空间较小」、户型狭长的厨房或开放式厨房,这种布局中,洗菜备菜炒菜全在同一侧,所以在设计时,还要考虑到动线的问题。

用「水槽区-备菜区-烹饪区」这种台面布局是比较合理的,中间的备菜区还可以放调料厨具。烹饪区低10cm,使用更顺手,高低差也让厨房有了层次感。

L型

只要厨房不是特别窄,建议尽量做成L型台面布局,比一字型多出一部分台面,使用便捷度提高,收纳空间也增多了。

灶台位于较短的那一面时,水槽和备菜区在同侧,也尽量用水槽--备菜区--烹饪区的顺序来,动线更流畅一些。

当水槽位于较短的一面时,将备菜区和灶台放在同一平面上。同样,备菜区应位于两者直接。

如果灶台这侧的台面足够长,那还可以设置一个单独的装盘区,每个功能区都不会重合,一系列的动作下来更加流畅。

U型

厨房较为方正的情况下,U型台面的「利用率」和「收纳空间」都是最高的。台面空间够大,可以将洗菜、备菜和烹饪区都分开,这样每一块区域的操作空间都会比较宽敞。

一般都是洗菜区在中间,和备菜区台面是同一高度,烹饪区单独下沉,低5-10cm。

也可以根据使用习惯,将「备菜区」和「烹饪区」同时下沉,低于洗菜区的高度。这样错落有致,更便于区分食材。

双一字

也就是二字型,这类布局适合双出口的厨房,这种情况下要做高低台的话,建议水槽和灶台位于「不同侧」,设计两种高度。而备菜区和装盘区就不必单独设置高度了。

详细的厨房布局思路,可以看这里→做完饭发现运动步数5000+ 你的厨房布局也太不合理了吧!

7.收纳

由于水槽区较高,底部可以安装洗碗机、消毒柜等较大的电器;较矮的烹饪区下方,底部可以设置抽屉或拉篮,收纳碗筷、清洗用品等较为小件的物品。

总结

使用频率高,尽量做L型或U型厨房。空间大选U型,空间小选L型。

要注意,冰箱不能和灶台太过接近。

根据身高和实际使用习惯设计高低台的高度、台面的宽度等。

高低台优势多,它的高低差在使用上有便捷的一面,但也有局限性。如何合理布局、如何根据客户实际情况及需求科学地设计,这些都非常考验设计师的设计能力。网上也不乏因设计问题造成使用感、体验感极差的情况。因此建议尽量选择正规家装公司的专业设计师。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媛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