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肉用种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肉用母牛的饲养管理)

导语:肉用种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用种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 妊娠母牛饲养管理

重点:保持适宜体况,做好保胎工作。

1.1 饲 养

1)妊娠前期(从受胎到怀孕 26 周)。一般按空怀母牛进行饲养,以优质青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少量精补料,如果能保证玉米青贮或青草供应,可不喂精补料,每天饲喂 2~3 次。

2)妊娠后期(27~38 周龄)。以青粗饲料为主,搭配适量精补料。精补料饲喂量多少应根据体况和粗饲料的质量来确定。如果饲喂全株青贮玉米或豆科和禾本科的混合牧草,基本上不需要饲喂精补料。自由饮水,水温应在 12~14 ℃。

1.2 管 理

1)妊娠母牛应保持中上等体况即可,不宜过肥。控制棉籽饼粕、菜籽饼粕、酒糟等饲料的饲喂量。判断目前膘情的简易方法是看肋骨凸现程度。离牛1.0~1.5 m处观察。看不到肋骨说明偏肥,能看到 3根肋骨说明膘情适中,看到 4 根以上肋骨说明偏瘦。

2)应做好保胎工作,预防流产或早产。妊娠后期母牛应做到单独组群饲养,避免撞击腹部,雨天不放牧。不喂霜、冻、变质饲料,不饮带冰碴的水。吃饱饮足后不驱赶,每天让其自由活动 3~4 h。

2 围产期母牛饲养管理

重点:预防流产、胎衣不下、产后瘫痪,促进母牛体况恢复。

2.1 饲 养

1)围产前期(产前半个月至分娩)饲养。饲喂营养丰富、品质优良、易于消化的饲料。

2)围产后期(产后半个月)饲养。应立即给母牛喂温热足量的麸皮汤,配方为:麸皮 1 500 g,食盐100 g,加入 15 kg左右 36~38 ℃的温水中,调成稀粥状供母牛舔食。

3) 母牛产后 7 d 内要饮用 37 ℃的温水,7 d后可以降至 10~20 ℃。围产后期应让母牛自由采食优质干草,产后 3 d 内,一般饮用豆饼水较好,3 d后补充少量混合精料,逐渐增至正常,产后 15 d 精补料喂量达到体重的 1%左右。

2.2 管 理

1)产前期即产前 15 d,将母牛转入产房,自由活动。母牛分娩时,应左侧位卧,用 0.1%高锰酸钾清洗外阴部,出现异常则需助产。

2)分娩后应立即驱赶母牛站起,加强管理,使母牛完整排出胎衣和恶露。

3)若胎衣完整排出后,要用 0.1%高锰酸钾消毒母牛外阴部和臀部,随时观察粪便,若发现粪便稀薄、颜色发灰、恶臭等不正常现象,则应减少或停喂精补料。

3 哺乳母牛饲养管理

重点:早断奶,早发情。

3.1 舍饲哺乳母牛

1)饲养。母牛分娩 2 周后,日粮粗蛋白含量不能低于 10%,同时,供给充足的钙、磷、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混合精补料饲量 2~3 kg,可大量饲喂青绿、多汁饲料,保证母牛产后正常发情。

2)管理。产后 2 周,若母牛恢复良好,可回原群饲养。舍饲哺乳母牛宜根据牛场的饲料资源和管理水平在产后 2~4 月进行人工断奶,产后 3 个月逐步减少混合精料喂量,青粗饲料应少给勤添。并通过加强运动、刷拭牛体、足量饮水等措施,避免产奶量急剧下降。

3.2 放牧哺乳母牛

1)饲养。春季当牛群由舍饲转为放牧时,开始 1周不宜吃得过多,放牧时间不宜过长,每天至少补充 2 kg干草。要注意保证食盐或舔砖的补给,方法是在母牛饮水的地方设置盐槽,供其自由舔食。

2)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哺乳母牛夏季应以放牧管理为主。在放牧季节到来之前,要检修房舍、棚圈及篱笆;确定水源和饮水后休息场所;母牛从舍饲到放牧要逐步过渡,夏季过渡期要 7 d,冬季过渡期10~14 d。每天放牧时间从2 h逐渐过渡到12 h。过渡期内要用粗饲料弥补放牧不足;不要在有露水的草场上放牧,也不要让牛采食大量易产气的幼嫩豆科牧草。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里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