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房产

初一历史期中上册考点

【 导语】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初一历史期中上册考点》,仅供大家参考。


2.初一历史期中上册考点 篇二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是生活在北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距今约70万—20万年。

  3.北京人的变化说明劳动在从猿向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4.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5.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多年,是黄河流域的代表。半坡居民是最早种植粟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发明了彩陶。

  6.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的代表。河姆渡居民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住的是干栏式的房屋。

  夏朝的兴衰(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局面。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

  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巩固统治: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夏历。

  4.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5.灭亡:桀统治残 暴,约公元前1600年被商汤所亡。

  商朝(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2.盘庚迁殷: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商王纣统治残 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西周(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3)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4)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西周时期社会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5)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

  3.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 动。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

4.初一历史期中上册考点 篇四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大融合

  1、4世纪后期,东北地区的鲜卑族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2、孝文帝迁都洛阳:

  ⑴原因:①原都城平城,气候干旱,粮食缺乏。②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⑵目的:为了巩固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学习和接受汉族文化。

  ⑶影响:迁都后,洛阳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市,促进了洛阳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北方的民族融合。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⑴措施:

  ①在朝廷上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②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的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拓跋——元,贺赖——贺,丘穆——穆,独孤——刘,步六孤——陆,贺楼——楼)

  ④鼓励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⑤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⑵影响:促进鲜卑族的发展,加强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是我国历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改革家。

  二、北朝

  1、北魏分 裂,北方先后出现了四个王朝。

  2、北魏和四个王朝(北魏分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又被北齐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统称为北朝。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初一历史期中上册考点内容介绍后,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长按可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