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进位加

进位加(通用14篇)

进位加 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11——12页两位数加两位数例3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 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笔算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法中如何进位。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入算法

  昨天小朋友帮老师解决了难题,但老师不明白,小朋友为什么不安排二(1)和二(3)的同学乘一辆车呢?你们能告诉老师吗?

  (出示主题图)

  1、 小组讨论验证

  2、 汇报讨论结果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引出加法算式:36+35=

  3、 学习法的笔算方法。

  (1)请大家先用小棒摆一摆。

  (2)说说算法:先加什么?再加什么?

  4、通过计算得出二(1)班和二(3)班不能合乘一辆车。

  5、讨论:笔算法要注意什么?

  二、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 摆一摆,算一算

  2、 计算下面各题。

  45+47= 76+5= 32+18=

  4 5 7 6 3 2

  + 4 7 + 5 + 1 8

  独立计算,说出计算过程。

  3、 列竖式计算

  三、 联系社会实际,活用数学知识。

  练习二第七题。

  四、 师生共同小结

  小朋友可真有本事,帮了老师这么大一个忙。在帮忙的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呀?

进位加 篇2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页教学目标:掌握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竖式连写的方法教学难点:个位满十要想前一位进一。11页内容: 编号任务回答1竖式如何对位?2从哪一位加起?3个位相加满十时怎么办?4提醒同学二、课堂学习1.小组先初步交流课前学习内容。2.汇报,全班互动。3.小结:用竖式计算加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想前一位进一。三.练习1、做一做p112、p13第一题。四、检测竖式计算: 62+17 7+25 26+36

进位加 篇3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6页

  二、教学准备 制作相关教学课件和数字卡片

  三、教材简析和目标定位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及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例题主要解决十位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1。“做一做”安排了与例1形式相同的10道题,意在加强练习,减少错误率。由于大部分学生都已具备了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解决本课时的内容,因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已经相应地由“会不会计算”调整到“怎么计算”上来。为此,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通过对算法的比较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独立思考与善于倾听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的方法。

  五、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一、引入

  1、出示三张数字卡片:3、5、9。提出问题:利用这三个数字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板书出示:(教师有意识地从小 到大分成两组)

  35 39 53

  59 93 95

  2 、从上、下两行中各选择一个数能组成几道不同的加法算式:(请同学们把算式写在自己的卡片上)

  3、生汇报算式。(并启发学生怎样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学 生列出了九道不同的算式。

  二、展开

  1、师:请同学们选择能计算的算式独立尝试着算算看。(要求学生把计算好的算式贴到黑板上)

  2、要求同学们对这些算式进行分类。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分类方法:

  (1)得数小于100分为一类,大于100分为一类。

  (2)一次进位的分为一类,两次进位的分为一类。

  (3)个位进位的分为一类,十位进位的分为一类,个位十位都进位的分为一类。

  3、按第(3)种分类方法把算式移动成三列。

  35+59  35+93  35+95

  39+59 53+93 39+93

  53+95 39+95 53+59

  师:在这些算式中,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什么是新的知识?

  若学生提出十位进位与个位十位都进位的加法以前虽没有学过,不过我们已经都会算了,教师就先让学生说说十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检验卡片上的得数是否正确,接着教师提出今天我们要对个位十位连续进位的加法作进一步的研究,看看到底有多少种算法,哪种算法最简便。

  4、选择其中的一道 题作重点研究:39+95。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要求:

  (1)这道题可以用几种方法计算?

  (2)讨论时,请组长主持好,并整理好向全班汇报的内容。

  (3)全班交流时,思考你喜欢哪种方法?计算要时注意些什么?

  5、集体汇报、交流方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方法:

  (1)39+95=39+90+5=129+5=134

  (2)39+95=40+95-1=135-1=134

  (3)39+95=(30+90)+(9+5)=120+14=134

  (4)39+95=(40+90)+(5-1)=130 +4=134

  (5)39+95=39+100 -5=139-5=134

  (6)竖式计算: 3 9

  +9 5

  ——

  13 4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1)—(5)这四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启发学生得出:都是把新问题转化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6、讨论用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发现错例。

  学生可能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1)3 9 (2)3 9

  +9 5 +9 5

  —— ——

  13 4 1 2 4

  先请这两位同学分别说说算法,再让大家比较:你认为哪种对,为什么?

  你能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吗?(先自己轻声说,再个别指名说,再集体说。)

  7、比较39+95与39+59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8、请从剩下的3题中选一题做一做,说一说。同时请3位学生板演。

  检查一下和你做的同一题的小朋友,做对了吗?把你做的题说给同桌听。

  9、小结计算方法。

  今天学的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用竖式怎样计算?你觉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三、分层练习

  1、“做一做”第1题。(列竖式计算)

  说明:掌握笔算方法有困难的同学到老师这儿进行小组教学,帮助纠错)。

  2、哪把钥匙开哪把锁。

  (多媒体呈现钥匙和锁的画面,四把钥匙上分别挂着四道算式,四把锁面上分别写着四个数,钥匙与锁配对了,锁就会被打开)。

  59+73 55+67 79+89 58+94

  122 132 142 168

  3、开放题:下面的□里可以填几?

  5 4 5 4

  +□ 7 +□7

  —— ——

  □ 1 1□1

  (说明:教师对慢生辅导第1题时,其他学生完成第2题。第2、3题反馈时让快生反馈,慢生倾听)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如何把计算课上“活”进行设计和实施,改变了以往计算教学的模式,在学生自主探索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的基础上,教师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列竖式计算的方法,较好地处理了算法多样化和一般方法的关系,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下列两点思考尤为深刻:

  1、计算教学究竟需要怎样的情境?

  现在许多教师对计算教学情境的创设,千方百计地寻找生活中的情境,我们听到的计算课,往往不是从“买东西”引入,就是从“分东西”开始。许多情况一旦导入新课,就游离于后面的教学过程。《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这 现实背景既可以来源于生活,也可以来源于教学本身。情境化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产生兴趣,而作为数学学科能吸引学生的,恐怕不仅仅只有创设情境。本节课没有刻意追求时尚的外表,没有把课堂装饰得华丽动人,但整节课学生的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究其原因,也许正是因为“清清爽爽一条线,不是模模糊糊一大片”(浙江教育学院吴卫东副教授语)的缘故吧!本节课就以“选取3个数字→组成6个两位数→列出9道算式→研究算法”这样一条自然流畅的“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自然的“纯数学”情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我们认为这样的教学是“大气”的。

  2、计算教学的价值是什么?

  计算教学的目标如果仍然停留在完成“双基”那是远远不够的,计算教学应该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应将计算教学内容作为学生思维平台,让学生在紧张或轻松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首先,让学生通过数字与数字、数也数的搭配活动,训练学生的有序思维;其次,在解决例题时,教师没有像教材那样规定学生用惟一的竖式计算方法,而是让学生进行多种算法的研究,并有意充分展现多种方法,让学生在“自我欣赏”时加强对比与反思,从而在这些算法的求同比较中获得对算理本质的认识——那就是把两个两位数进行分拆,再按相同计数单位相加,进而让学生体会到“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道理。这些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此外,练习设计追求开放性,让学生在开放的时空中充分发散思维;第三,通过多层次的巩固练习,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作出积极的选择,使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潜能,进行有效的个性化学习,真正做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最后,教学过程的开放,带给学生宽松、安全和自由的探索氛围,使学生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心态投入整个学习过程,由于呈现学习材料留给学生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因此,学生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上,就显得非常有个性化,不可预设的可能也就随之出现,学生差异成了一种珍贵的教学资源。

进位加 篇4

  课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具的直观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掌握万以内法的笔算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掌握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算理.

  教具和学具

  教师准备375个信封的投影片(如书上图),准备计数板、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演示课件】

  1.口算练习

  50+70= 30+600= 30+300=

  90+20= 40+50= 0+500=

  2.求38加25的和

  (1)怎样列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

  (2)得数十位上为什么是“6”,而不是“5”?

  (因为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3个十加2个十是5个十,再加上个位进上来的一个十应是6个十.)

  (3)你觉得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十位上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一个十.)

  (4)回忆两位数笔算加法的法则是什么.

  板书:笔算两位数加法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设疑

  刚才我们复习了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如果是“求1738加上625的和”,你知道应当怎样计算?(板书:1738+625=)能说出你计算的理由吗?好了,学完这节课你就能顺利解答这道题了.

  (二)学习新课

  1.不进位加法.教学例1.

  求下面两个数的和.请看图

  (1)教师继续演示课件,出示图A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信封?(43个信封)教师接着出示图B,放在图A下面提问:这是多少个信封?(32个信封)

  (2)要求两个数的和如何列式?怎样写竖式?怎样计算(相同数位对齐)如:

  (3)计算后教师追问:相同数位对齐是什么意思?(个位十位分别对齐)

  (4)如果有百位呢?(教师继续演示课件出示下图中第一排的一个百一扎的两扎信封和第二排中一个百一扎的一扎信封)变成如下的图和算式:

  师问:竖式的百位如何写?(让学生填)

  (5)请学生独立计算

  师问:说说你是从哪一位开始加起的?为什么把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四人一组讨论,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道理)

  (6)在教师指导下理解算理

  243是2个百4个十和3个一,132是1个百3个十2个一.个位上3个一加上2个一和是5个一.所以和的个位写“ 5”;十位上4个十加上3个十和是7个十,所以和的十位写“7”;百位上2个百加上1个百是3个百,所以和的百位写“3”.只有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它们的计数单位是统一的,才能相加.

  (7)练一练

  4111+367=

  28+570=

  师:为了对齐数位,注意竖式中第一个加数不要写得太挤,在写第二个加数时,要看好第二个加数的最高位,应该和第一个加数的哪一位对齐.

  2.进位加法.出示例2【继续演示课件】

  270+58=(如下图所示)

  (1)请学生独立列出竖式,并计算.

  (2)师问:十位应该怎样计算?(关键性问题)

  (3)教师演示、操作活动投影片(如图),使学生明确算理、7个长方形和5个长方形合起来可以组成一块正方形计数板(100)和2个长方形.指导学生写出竖式,十位相加满一百,要向百位进1.

  (4)学生独立填写百位结果.

  (5)练一练

  (6)小结:计算时注意: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不要忘记向百位进“1”,同时百位上不要丢掉进位的1.

  3.进位加法.【继续演示课件】

  例3 求809与3764的和.

  (1)请学生自己列横、竖式,并计算.

  (2)重点思考:百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应该怎么办?

  (3)做完后同桌互相说说,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4)讨论:“三、四位数的加法和两位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三、四位数的加法和两位数的加法一样,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而且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不同点:加数的位数不同)

  (5)总结三、四位数加法的法则.(在原法则板书上改)

  标题的“两位数”改为“三、四位数”.

  第③条“个位满十,向十位进 1”改成“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三)巩固反馈【继续演示课件】

  1.直接在竖式上计算

  2.列竖式计算

  238+326= 1629+527= 715+8605=

  3.判断正误并改正.

  4.课后总结

  (1)今天学的是什么知识?(出示课题)计算法则是什么?说说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2)解疑

  我们已学完本节知识,请大家做一做开始的那道题,看谁会做并能做对.

  1738+625=

  板书设计

进位加 篇5

  银坑小学-----肖秋红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12页,整理与复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重点: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里的40道算式里有20道是一样的。

  难点: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发现规律。

  教学具准备:表格、卡片

  【教学实录】

  一、 激发学趣、揭示课题。

  1、 师出示动物课件(或卡片)

  师:哪位小朋友来告诉老师,你最喜欢这里的哪个小动物?

  生1:…… 生2:……

  师:想和它们做好朋友吗?

  生:想

  师:它们每人手中都有一道算式,小朋友要答对它们手中的算式,它们肯定会和你做好朋友的。师出示动物课件(或卡片)

  2、 观察发现、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这些算式我们学过吗?

  生:学过

  师:都些什么算式啊?

  生:都是9加几的算式

  师:哦,都是些9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前面我们还学习了哪些几加几的进位加法呢?

  生1:还学过8加几的进位加法。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生2: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师:小朋友们真棒,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与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板题)

  生读题

  二、整理知识、总结规律。

  1、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表

  师:小朋友!那你也能像老师这样写一些几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吗?

  生:能

  师:真历害!那好,

  第一组小朋友写出所有9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第二组小朋友写出所有8、7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第三组小朋友写出所有6、5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第四组小朋友写出所有4、3、2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师:哪位小朋友能到黑板上的卡片上写的?每组1人代表,记得小朋友本组的任务哦。

  生1:9+2= 9+3= 9+4= 9+5= 9+6= 9+7= 9+8= 9+9=

  生2:8+3= 8+4= 8+5= 8+6= 8+7= 8+8= 8+9= 7+4= 7+5= 7+6= 7+7= 7+8= 7+9=

  生3:6+5= 6+6= 6+7= 6+8= 6+9= 5+6= 5+7= 5+8= 5+9=

  生4:4+7= 4+8= 4+9= 3+8= 3+9= 2+9=

  生可有序可无序可横写可竖写

  (1)生写完后,师给出评价,把没写到的补上并表扬学生。

  师:下面小朋友也都写好了,哪位小朋友能将黑板上的卡片排排队。每个组叫一位小朋友到黑板前来排队,下面同学也帮自己的排排。

  (2)生排完后,生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排。

  师:请你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排好吗?

  生:像排队一样按顺序排。

  生:9加2、加3、加4….有顺序地排队,8加几的排队,7加几的排……

  (3)师把4位小朋友排列好的队放在一起成一个表,表整理出20以内进位加法。

  2、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师:整理得真漂亮!小朋友真历害!竟然把20以内进位加法都整理成一张表了,我们就管它叫(接着板题:20以内进位加法表。)

  生读题

  9+2

  8+3

  7+4

  6+5

  5+6

  4+7

  3+8

  2+9

  9+3

  8+4

  7+5

  6+6

  5+7

进位加 篇6

  课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运用三、四位数的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学会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

  2.继续训练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连续进位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连续几次在同一题中运用进位法则,学生感到不习惯,容易出错,教学时应避免学生出现计算错误.

  教学过程

  1.复习

  (1)口算.

  6+7 5+9 3+8 4+8+1

  8+6 9+8 4+7 3+9+1

  9+5+1 8+6+1 6+7+1 9+7+1

  (2)板演.

  请两名学生板演,订正时,请同学说说是怎样计算的?它的笔算法则是什么?(板书法则)笔算进位加法哪儿最容易出错?怎样避免?

  2.新课

  (1)师:大家做得都很好,现在老师在 ① 式的85前加上一个3,在 ② 式的65前加上一个7,你们还会算吗?(教师添上3和7)

  师:这种题的特点是什么?(连续进位)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出示课题)

  教师随即出示例5:求385与765的和.

  ①请同学们自己读题,想想怎样列式笔算,全体同学动手试做.

  ②老师巡视,请做法不同的学生去板书.

  ③请全体同学根据加法的计算法则“逐一”检查,判断对不对,并说明为什么?(要强调:不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并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一定要加上进上来的1.)

  ④请做错的同学改正刚才试做的题目.

  (2)独立完成做一做.

  ①笔算下面各题.

  ②笔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275+769=847+1368=

  全班订正,说说以上各题的特点是什么?(连续进位),你是怎样计算的?

  (3)教师总结

  不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都要加上进上来的1.同学们第一次做这种题,在老师没讲的前提下,完成得很好,但在以后的练习中,很容易忘记加进位1,有时不该进位的又多加进位1,这都是不对的,所以同学们在计算时一定要认真,每做一道题都要进行验算.

  3.反馈练习

  (1)笔算下面各题.

  638+793= 8697+935= 6875+125= 986+1104=

  (2)口算.

  (3)列式计算.

  ①8607与999的和是多少?

  ②比531多659的数是多少?

  ③求248与357的和是多少?

  (4)计算下列表中两个加数的和.

  (5)小明家在学校东边400米,小红家在学校西边,比小明家到学校远160米.小红家离学校多少米?小红家到小明家要走多少米?

  (6)塔新小学有男生561人,女生486人.已经“达标”的有600人,还没达标的有多少人?

  (7)同学们大扫除,六年级分成了8个组,每组有9人,五年级有42人参加,两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大扫除?

  (8)小明坚持天天练口算,每周练7天,每天要做8道题.这周她已经算了48道题,还差多少道题就完成了这周的口算任务?

  4.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法)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进位加 篇7

  教学目标:① 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法,体验算法多样化,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初步理解“凑十法”。

  ② 能正确进行9加几的口算。

  ③ 培养学生合作和用数学的意识。

  ④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活动中建立学习自信心。

  教学过程:一、生活情境导入,提出数学问题。

  师:上上星期我们学校举行了运动会,你们都参加了哪些项目的比赛?

  生1:我参加了接力赛。

  生2:我参加了跳远。

  生3:我参加了100米和60米跑步。获得了第二名。

  师:今天张老师再带小朋友们到运动场上瞧一瞧。(课件出示场景图)你们看运动场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1:有跑步的小朋友。

  生2:有踢键子的小朋友。

  生3:有的在跳绳。

  师:参加各项比赛的各有多少人?请你数一数。

  生 :一共有17位。

  师:那么有这些人中,参加各项比赛的各有几人?比如说跳绳的有几人?

  生1:参加跳绳的有3位。

  生2:参加踢键子有9位。

  生3:跑步的有5位。

  生4:跳沙坑的有7位。

  生5:1位。

  师:他们在干什么?

  生:在跳远。

  生:还要准备呢!

  生:后面6人在准备。

  师:他们准备参加什么比赛?

  生:跳远。

  师:我们小朋友也参加过跳远比赛。

  师指着一群在分饮料的小朋友问:你们猜猜看,他们在干什么?

  生1:喝牛奶。

  生2:我不同意他的意见,我认为他们在数钥匙,我看见盒子里有好多钥匙。

  生3:我不同意何俊择和田杰的意见,我认为是饭盒。

  生4:我不同意田杰的意见,因为这个钥匙是细的,我认为是在分牛奶。

  师:那么箱子外面有几盒牛奶?

  生:2盒。

  师:看着这幅图,你认为可以提些什么问题?

  生:我是提数学问题。是11-2=9。

  师:表示什么意思?

  生1:本来箱子里11盒牛奶,拿出来2盒。还剩下9盒在箱子里。

  生2:有5位小朋友在跑步,9位小朋友在踢键子。9+5等于几?

  生3:不是这样的。应该是5位跑步的小朋友和9位踢键子的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几位?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那么求合起来一共有几位?用什么方法做?

  生5:用加法。9+5是14

  师:都同意是14吗?

  生:箱子里是鞋子,不是牛奶。

  生2:我认为他们在摸奖。

  师:不管是什么,我们都可以怎样列算式?

  生:9+5等于几?

  师:9+5等于几呢?

  生:14。

  师:9+5是等于14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两分钟思考时间)

  师:想好的小朋友举起勇敢的举起你的小手。

  生:因为9+1等于10,10+4等于14。

  师:1是哪来的?

  生:从5里面拿出来的。

  师边表述边板书:你的意思就是把5分成1和4,9和1凑成10,10再加4等于14。

  师:他这样想可以吗?

  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三、巩固练习。

  运动场上的比赛还没有结束呢?请小朋友们再仔细观察,像田杰那样的问题,你还能提吗?

  生1:9位踢键子的女孩和3位跳绳的小朋友一共有几位?9+3等于几?

  生2:3位跳绳的小女孩和5位跑步的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几位?5+3等于几?

  生3:张老师想跟你说为什么有一个球门没人踢?

  生4:我不是9加几,我是7加几。(这个我们以后再学)

  生5:5+7等于几?

  生6:9+7等于几?跳键子和跳远的一共有几人?因为他们都是用到脚的。

  师:小朋友说了这么多,请你选最喜欢的一题,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小朋友听。

  生:9位踢键子的小女孩和在分矿泉水的6个人合起来有15人。9+6等于15。

  师:刚才你们列的9+4、9+5、9+6。你能不能把他们补充完整。

  生:我是来问你们的!9+1等于多少?

  9+2等于多少?9+3等于多少?9+4等于多少?9+5等于多少?9+6等于多少?9+1等于多少?9+7等于多少?9+8等于几?9+9等于几?

  师:算式都列出来了,请你给它们排排队。

  生:9+2排第1,9+3排第2,9+4,9+5,9+6,9+7,9+8,9+9。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师:接下来我们要来玩一个小游戏。看看是你们的小脑袋转得快,还是电脑老师变得快。

  师:刚才在变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

  生:顺序变乱了。

  生2:一个9没变,另一个加数变了。

  从9+6变成了6+9。

  师:你为什么这么快?

  生:因为反过来了。

  师:什么在娈,什么没变?

  生:其实也没变,只是位置变了!

  师:冬天来到了,天气渐渐变冷了,爱运动的小鸟却仍旧飞出去。回来的时候却找不到家了,你们看该怎么办呢?他们来了!还好小鸟妈妈在它们的身上做了标记。(4个人一小组,把自己想送的小鸟送回去。)

  生1:我要送9+4=13,因为13这座房子很漂亮。

  生2:我要送9+6=15,因为15这座房子好像在海边的。所以我要送这只。

  生3:9+7送16。

  师:哇!还有一只小鸟没有回家,身上的标志也看不清了,你们说说看这只小鸟身上的标志是什么?

  生:9+2。

  生:10+2。

  教学反思:

  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提问题,从生活中引出课题。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课堂中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一次次把课堂推向高了。在场的老师不禁发出惊叹:好聪明的孩子!太精彩的回答!

  “老师,我对这位小朋友有意见;我不同意他的意见;我有补充;我是来问你们的,9加1等于几?9加2等于几?┉┉”如此轻松活跃的课堂,不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吗?在课堂上,他们的学习是主动的,更是快乐的。好奇、好问、质疑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对感知到的新信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要保护它们,去正确地引导他们。积极保护学生的好胜、好奇、好问的心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良好习惯。这就是我们做教师的职责。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虽然今天他们的疑问与教学并无直接的联系,可是这种思想,却体现了一种趋势!一种好的发展趋势!多么难能可贵。再者,由学生引发的疑问,更能贴近学生的思维实际,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和内在的动机。

  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来自于不同的生活背景,他们在学习中有着不同的经验与体会,对同一个问题的解决,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习惯及见解,我们教师要为这些不同提供表达的机会,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本来在设计时已经为这个步骤留下了时间和时间。但是在课堂上因为个人原因,却并没有真正体现,确实感到挺遗憾的。

进位加 篇8

  整理和复习是本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复习课。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20以内的不进位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速度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它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过10的加法,简述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是“用数学”即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在本单元的最后,教材安排了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上好这节课,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的能力。

  本节课教材首先列出了20以内进位加法表,下面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观察20以内进位加法的排列规律,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下面安排有“数学游戏”,要求学生根据得数找算式卡片,使学生进一步熟练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同时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然后是练习二十二中各种形式不同的练习。

  教材的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了以下三个层次:第一,系统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渗透对知识整理和复习的方法。第二,在观察分析表格,发现规律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第三,充分利用20以内进位加法表进行练习。

  根据以上分析,特制定以下目标:

  在游戏中,对所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进行复习。

  通过自己动手摆一摆,小组合作,学会对所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复习,并体验对知识的整理过程。

  培养合作意识和方法。

  培养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能力。

  对函数思想的渗透,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一题多解的能力。

  二、教学情境精品片段与分析:

  情境一:

  抽礼物游戏:

  师:小朋友们,昨天是什么节日?(圣诞节)昨天老师没来,其实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数学礼物,谁来摸一摸,你会抽到什么呢?

  活动:学生从礼物盒里抽取算式卡片,口算,并选取其中较难的两三题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算一道就让学生拿一道算式放在实物投影上。

  [爱玩,爱动是孩子的天性,特别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因此创设了从派送圣诞节礼物这个情境导入,这样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孩子们都想从盒子里抽一张卡片礼物来算一算,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口算变得有趣,好玩,乐于去接受。在孩子们主动的学习中,对20以内的加法口算方法进行了练习和巩固,也让他们感受到口算练习也是很有意思的。]

  情境二:

  师:刚刚小朋友们算的这些算式都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其实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还有?

  生:很多

  {师抓一把放在实物投影上}

  师:这么多的算式摆在一起你感觉怎么样?

  生:很乱

  师:那怎么办?

  生:把它们理一理

  师:真是个好办法!那如果让你来整理,你打算怎么整理?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任务,不单纯是让学生记住某种方法,而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去面对某种问题,体验某种事实。所以在上一环节后自然地引导创设出一个很多算式摆在一起的乱糟糟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体验到对知识整理的必要性,孩子们的兴趣也在体验事实的过程中萌发。]

  三、教学重难点精品片段与分析

  活动设计一

  讨论摆法。

  生1:按得数整理。

  生2:按9加几,8加几,7加几这样分类整理。……

  2、师:听了这么多的想法,想不想自己也动手整理一下?

  生:想。

  师:娜娜老师已经给小朋友准备好了算式卡片,小朋友轻轻地把它拿出来,摆一摆,贴一贴。记住,只有8分钟的时间哦,最快完成的小组可得一颗星星。开始!

  3、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是简单地拿出书上的表格让学生观察,而是充分让学生在交流研讨中,在合作互动中,自己整理出20以内的加法表。学生经历了一次系统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也初步感知了复习整理的方法。]

  活动设计二:

  展示学生作品,评价交流:

  (1)师:哪一组的小朋友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这组的作品。

  活动:学生介绍自己这组的作品,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加以引导深入。如:为什么和相等?渗透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大,和也一个比一个大;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加数小一,另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加数大一,和不变。

  (2)师:现在我们不介绍自己的了,我们讲一讲其他组的,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让学生发现和自己摆的不一样的组的规律)

  (3)师:老师发现有几个组没完成,你们组为什么没完成?(渗透合作的重要性)如果他们组摆的是有规律的,就问:你们猜猜看他们接下去会怎么摆?你为什么这么猜?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始终处于引导者的位置,引导学生通过生生评价,既交流了整理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观察的能力,并适时的渗透了合作的重要性。在分析表格中,通过教师适当的提问引导,初步渗透了函数的思想。在评价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真正有所得,有所思。]

  三、练习设计精品片断与分析

  练习设计一:

  抢答游戏:

  1、师生抢答

  师指算式,生抢答。

  2、生生抢答

  以小组为单位,有一人指,其余三人抢答,然后轮换。

  [这个抢答游戏把这节课整理的表格的规律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融汇其中,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能使孩子们更好地巩固知识,学会应用。而且这个游戏能反馈出学生这节课的学习效果,对这张表格的规律的掌握情况,以便教师及时地调整教学环节。]

  练习设计二:

  教材112页“数学游戏”:

  教师报一个得数,学生根据得数找算式卡片,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这个练习较上个练习而言,思维上的挑战性更强一些,通过这个练习,不仅使学生进一步熟练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而且又一次地应用了表格的规律,同时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

  练习设计三:

  走迷宫:

  1、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刚刚对这么多的算式进行了整理和复习(板书:整理和复习),摆出了一张像楼梯一样的图,其实这幅图还蛮好玩的哦,小朋友们想不想玩?

  我们来玩一个走迷宫的游戏,迷宫的入口在这里,要求是我们走过的算式的得数一道比一道多1,你能走出迷宫吗?小组商量一下,你打算怎么走,再在自己编的表格上画一画。

  2、小组合作

  3、汇报

  [特别对于低段孩子来说,兴趣是他们进行创造的直接动力,也是进行创造思维的先决条件。在练习中,教师努力挖掘教材潜力,精心设计了富有童趣的走迷宫的练习,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取知识。这样一个一题多解的练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不在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发现者和研究者,学生不再是学数学,而是“做”数学,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进位加 篇9

  教学目的:1、掌握进位加法计算方法。

  2、能笔算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笔算(进位)

  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进位加法的笔算法则

  教学难点: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从2、3、5、7、8这几个数字中挑三个数组成两位数的加一位数的算式。

  2、说算式同时板书:

  23+5 78+5 57+2 85+3

  32+7 57+3 23+8 35+7

  3、把上面的题分类:

  不进位加法: 进位加法;

  32+7 23+5 35+7 23+8

  二、学习例1、老师出图列式计算

  1)引导学生看懂图意:

  2)列算式: 32+7 35+7

  3)算出结果:

  4)讨论:

  A、这两道题计算时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第(2)题十位上写4?

  B、24+3=口7 28+9=口7这两道题和的十位各应写几?和的个位上都是7,为什么和的十位上不一样?

  分析:24+3=27 28+9=37

  C、38、45、73三个两位数,分别与一位4、6、9相加,哪些数是个位满十以上的?

  D、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8+4 45+9 73+9

  38+9 45+6

  38+6

  小结: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三、学习例2在口里填上正确的数

  5+8=13 7+6=13

  15+8=23 7+46=口

  25+8=口 7+66=口

  35+8=口 7+86=口

  1)观察每一组算式说说异同处。

  2)思考谁变,准不变,为什么?

  3)计算说说过程:

  4)找出规律:个位满址,向十位进1。

  个位不变,十位变。

  5)试一试:和的十位上各是几?

  47+5=口 28+5=口

  四、练习:

  1、老师摆图计算:

  2、看算珠计算:

  3、计算

  35+5 63+8 56+6

  47+6 49+6 73+7

  4、从2、3、5、7、8五个数字中挑三个组成两位数和一位数进位加法的题目,看准写得多算得对。

  五、总结:进位加法计算法则: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进位加法例3

  教学目的:1、认识小括号,初步了解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会计算带不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重点:了解运算顺序会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

  教学用具: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15-2 4+9 17+3

  75-5 96-6 48-3

  4+9+6 13-4-2 4+8+7

  二、谈话导入:

  前面学习的两步式题都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本节课学习的两步式题中需要改变从左到右的依次计算顺序,因此要用括号来加以限制。

  三、学习例3

  1)看图说图意。

  2)张立、李英是怎样计算的?

  3)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

  4)算出的得数是不是一样?

  练一练、比一比,下面框中哪一个算式算起来比较简便。

  (39+7)+23 (42+9)+8

  39+(7+23) 42+(9+8)

  (42+8)+9

  5)先分别算出得数

  6)提问:第(1)题各小题有什么相同的/(相同的数相加、得数相同)有什么不同?(计算顺序不同)哪个算式算起来简便?

  7)小结:几个数相加,改变计算顺序,得数一样。把能凑成10的两个数先加,算起来比较简便。

  三、学习例4

  1、出示"12-5"的图,根据图意列出减法式子。

  2、出示"20-5"的图,即20个积木(两条,每条10个_与5个积木合起来。

  3、出示书上的图:

  1)说明:从12个鸡蛋里去掉5个,再同20个鸡蛋合起来一共是多少个鸡蛋?

  2)问:根据图画的意思,应先算哪一步?(12-5=7)再算哪一步?(20+7=27)

  3)说明:如果把两个式子合成一个两步计算的式子,就是20+(12-5)

  因为要先算12-5我们可以加上括号来表示这个意思。( )叫做小括号。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4、试一试:

  30+(11-6)=口

  40+(13-7)=口 50+(15-8)=口

  四、练习

  1、计算

  20+(16-7) 30+(13-5)

  60+(11-8) 40+(12-8)

  50+(15-7) 70+(13-6)

  2、在口里填上合适的数。

  38+( )=45 ( )8+9=57

  53+( )58 6+8=72

  比一比,看哪一算式计算比较简便,再计算

  3+5+7=

  3+(5+7)=

  5+(3+7)=( )

  五、总结( )叫小括号,运算有小括号的算式时,先算小括内的式子。

进位加 篇10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算法的比较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独立思考与善于倾听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约5分钟)

  1、创设情境

  师出示两组算式让学生进行比赛。(1、2组的学生口算a组内容;3、4组的学生口算b组内容)

  a组:25+13= 16+17= 20+31=

  b组:24+15= 75+48= 85+69=

  第3、4组的学生在口算b组习题时,一定会遇到问题。老师由此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提出学习目标:

  (1)、想一想,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2)、先让学生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a、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b、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展示成果,激发冲突(约23分钟)

  1、小组个人展示。

  (1)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1和“做一做”第1题。

  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交流(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先说,如果不懂,优生对其辅导),寻找学生错例。

  2、各小组在班上展示

  (1)算法展示

  生1:65+78我是这样算的,先算5加8等于13,个位写3,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9加2生再加1就等于12,十位上就写2,百位上写 1。

  生2:……

  ……

  (2)错例展示

  在计算连续进位的加法中,学生经常会忘了加上进位的数。

  (3)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师:同学们,你在学习中还有什么疑问吗?请对大家说说?

  (4)小结计算方法。

  师:今天学的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师:用竖式怎样计算?你觉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三、解决问题,扩展延伸(约9分钟)

  1、“做一做”第2题。(列竖式计算)

  (说明:掌握笔算方法有困难的同学到老师这儿进行小组教学,帮助纠错。)

  2、开放题:下面的□里可以填几?

  5 4 5 4

  +□7 +□7

  —— ——

  □ 1 1□1

  (说明:教师对慢生辅导第1题时,其他学生完成第2题。第2、3题反馈时让快生反馈,慢生倾听)

  3、想一想?

  你能计算出356+678等于多少吗?

  四、归纳总结,完善认知(约3分钟)

  师:这节课学得开心吗?说说你懂得了什么?

进位加 篇11

  课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运用三、四位数的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学会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

  2.继续训练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连续进位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连续几次在同一题中运用进位法则,学生感到不习惯,容易出错,教学时应避免学生出现计算错误.

  教学过程

  1.复习

  (1)口算.

  6+7 5+9 3+8 4+8+1

  8+6 9+8 4+7 3+9+1

  9+5+1 8+6+1 6+7+1 9+7+1

  (2)板演.

  请两名学生板演,订正时,请同学说说是怎样计算的?它的笔算法则是什么?(板书法则)笔算进位加法哪儿最容易出错?怎样避免?

  2.新课

  (1)师:大家做得都很好,现在老师在 ① 式的85前加上一个3,在 ② 式的65前加上一个7,你们还会算吗?(教师添上3和7)

  师:这种题的特点是什么?(连续进位)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出示课题)

  教师随即出示例5:求385与765的和.

  ①请同学们自己读题,想想怎样列式笔算,全体同学动手试做.

  ②老师巡视,请做法不同的学生去板书.

  ③请全体同学根据加法的计算法则“逐一”检查,判断对不对,并说明为什么?(要强调:不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并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一定要加上进上来的1.)

  ④请做错的同学改正刚才试做的题目.

  (2)独立完成做一做.

  ①笔算下面各题.

  ②笔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275+769=847+1368=

  全班订正,说说以上各题的特点是什么?(连续进位),你是怎样计算的?

  (3)教师总结

  不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都要加上进上来的1.同学们第一次做这种题,在老师没讲的前提下,完成得很好,但在以后的练习中,很容易忘记加进位1,有时不该进位的又多加进位1,这都是不对的,所以同学们在计算时一定要认真,每做一道题都要进行验算.

  3.反馈练习

  (1)笔算下面各题.

  638+793= 8697+935= 6875+125= 986+1104=

  (2)口算.

  (3)列式计算.

  ①8607与999的和是多少?

  ②比531多659的数是多少?

  ③求248与357的和是多少?

  (4)计算下列表中两个加数的和.

  (5)小明家在学校东边400米,小红家在学校西边,比小明家到学校远160米.小红家离学校多少米?小红家到小明家要走多少米?

  (6)塔新小学有男生561人,女生486人.已经“达标”的有600人,还没达标的有多少人?

  (7)同学们大扫除,六年级分成了8个组,每组有9人,五年级有42人参加,两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大扫除?

  (8)小明坚持天天练口算,每周练7天,每天要做8道题.这周她已经算了48道题,还差多少道题就完成了这周的口算任务?

  4.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法)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进位加 篇12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应用题)

  教学目标:

  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基础上,对应用题形

  成初步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感知数学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应用题的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45+34 54+33 61+9 78+2 64+7 35+22 77-12 56-5 36-10 19-9 47-17 39-7

  二、应用题练习

  1、出示题目:表演新疆跳舞,需要女生28人,男生14人,一共需要多少人?(先请一位同学读,再请全班读)

  怎么列式?列竖式计算要注意哪些问题?

  应用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条件和问题)

  找出这道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2、出示图:球鞋45元 足球34元

  谁先来给大家说说题目的意思?谁能根据刚才的那道题,利用上面的条件也编出一道应用题?

  列式计算

  3、解决课本15页的第10题,先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请四人小组一起讨论解决。

  三、课外练习

进位加 篇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3.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

  4.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

  5.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具准备:条幅、flash课件、题卡、小黑板。

  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旧知作引,做好铺垫

  口算并说出算法:

  32+7= 30+23= 21+7=

  40+35= 28+60=

  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一)动画激趣,导入新知。

  出示flash动画。内容是刚开学不久,值周老师到一年级教室清点人数。老师问班长王明:“班上有多少名男同学,多少名女同学?”王明说:“有23个男同学,25个女同学。”老师问班上一共有多少个同学?这时动画暂停,老师提问,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待学生回答后,师说:“让我们看看王明是不是这样做呢?继续播放动画。老师板书题目和算式。用写好的纸条贴上去。让学生观察算式特点。从而引出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

  (二)动手操作,形成表象。

  师问:“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自由计算,老师巡视,适时帮助学困生。等学生有80%完成后,抽生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算法。

  生1:口算法:23+20=43 43+5=48或者20+25=45 45+3=48 20+20=40 5+3=8 40+8=48。

  生2:摆小棒法。先摆2捆零3根再摆2捆零5根。最后合计4捆零8根。学生边说边演示。

  生3:先在计数器上的十位拔2个珠子,个位上拔3个珠子。然后在十位上加2个珠子即4个珠子,个位上加5个珠子即8个珠子合起来是48。学生边说边演示。

  生4……

  学生在说算法时老师适时板书,用纸条写好。十位和捆数用一种颜色,个位和根数用一种颜色。然后再出示多媒体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三种算法。注意课件制作时在相同数位对齐时重点闪烁。

  (三)抛出问题,合作解决。

  我们以前所学的算式是横着放的是横式,还有一种是竖着放的叫竖式,又叫笔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一种新的算法。

  1.媒体展现,感知竖式。

  3 5 6 8 7 8 5 3 5

  +4 2 -1 5 -1 4 2 × 3

  7 7 5 3 6 4 3 1 0 5

  2.小组合作 探究新知。出示小黑板出现探究问题

  a、根据屏幕展现及摆小棒、用计数器的方法列出竖式。

  b、为什么这样列式,说出理由。

  c、在列竖式中应注意什么,怎样计算。学生合作,老师巡视,适时点拔。

  3.小组汇报 合成新知。

  通过小组收集可能有以下几种列式方式。

  2 3 2 3 2 3 2 5

  +2 5 + 2 5 +2 5 +2 3

  4 8 2 5 5 2 7 3 4 8

  师问:“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你赞成那种为什么?(根据前面所做,中等以上学生都很容易看出1.4是对的。2.3是错误的。)赞成的说明理由,不赞成的也说明原因,在部分学生的发言中接受新知。学生说不完整时,老师适时补充,(算理是个位是3个一加上5个一;十位是2个十加上2个十;只有相同数位上的它们的计数单位是统一的,所以才能相加)每位所表示的意义不同。在说明注意什么时,学生能归纳出相同数位对齐,在对从个位加起还是从十位加起有些迷惑。老师首先肯定两种都可以,同时说明在实际生活中要注意算法的优化。并列举从个位加比十位加方便快捷。从而顺得成章地得出结论。同时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让学生读理解重点词语。自己写一写同桌互相检查看谁写得更好,指导书写。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35+23= 43+26=

  抽生板演,教师重点指导学困生。然后集体订正。

  2.当医生诊断。

  3 5 4 7 1 7 8

  +4 +1 2 + 2 2 + 1 1

  7 5 5 8 1 9 2 9 1

  3.把横式与竖式连接起来。

  四、知识深化,拓展提高

  填空1. 3 5 3 7 2( )

  +4( ) +( )2 +( )3

  7 8 8 9 5 6

  2. 1 2

  + 2 ( )

  ( )( )

  + 1 1

  ( ) 6

  +( )( )

  8 9

  五、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

  中心校一、一班有男同学23人,女同学25人,一共有多少人?

进位加 篇14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小棒操作,把静态的数字游戏动态化,在摆的过程中,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顺序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的观念。

  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二年级上册第11页

  教学目标: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索,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教学难点:个位满十该怎么写

  教具准备:笔、纸、小棒(整捆的100根,散的20根)

  教学过程:

  一、操作小棒,体验“不进位加”的方法:

  1、拿出7根小棒(直放),下面再放6根小棒,把两堆合起来怎样列式? 7+6=13 想办法: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3根。(10根一捆,再有3根;)(通过摆,捆小棒预先,铺垫“个位加个位”进位加。)

  2、13根下面放21根,

  (1)1根放哪里?怎么对齐?2个十根该和谁对齐?

  (2)把两堆合并在一起,算式怎么列? 13+21

  (3)(从小棒抽象)列出竖式 13

  +21

  34

  (有小棒抽象出竖式,形象地在脑中建构了竖式形式的过程。)

  3、34根下面放25根

  (1)怎么放?根据前面的经验。

  (2)列式:34+25

  (3)竖式: 34

  +25

  4、引出:列竖式时做到:相同数位对齐。

  二、操作小棒:体验“进位加”方法的形成过程。

  1、在59根小棒下面放14根,

  (1)怎么放?既对又快。

  (2)将2根小棒合起来,先合什么?

  9和4合起来,发现什么情况? 把“13”的1个十捆起来。 怎么办?(边说边放:把1个十放在十位) 结果是多少?

  (3)你又创造了一件伟大的事,把它写下来。

  a、自己独立写。b、把刚才的动作(放在十位上的1个十)在竖式上该怎么写?

  59

  (4)师生交流竖式写法: +14 个位9和4相加写3进一,(这里有两个细节处理的到位:一是以“动作”为出发点把小棒1个十放到十位内化到竖式中很形象,便于理解掌握;二是“你又创造了……”让学生感觉自己很了不起,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

  2、在73根下面放18根。同桌合作完成操作过程。强调: +18 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91

  3、引: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4、练习: 56+37 46+24 指名板演,其余自练。

  三、运用方法,解决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一)乘车:上节课遇到的: 二(1)36人,二(3)35人,两班能合乘准乘70人的一辆车吗?

  1、提出问题。 2、用竖式检验。 3、说明理由。

  (二)参观:爸爸与儿子去海洋馆参观。成人票:36元,儿童票18元,小明与爸爸一起进海洋馆,共需花多少钱?

  独立演算后,谁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

  (三)智力题:代表小明感谢大家,奖励一道思考题:考考自己的智力。

  18 你能象左边那样,写出两个数相加,得数是99的竖式吗?

  +81 要求:找两个两位数,加起来和是99,它们十位上的和个位上

  99 数正好交换了位置。

  关键:先找到一个两位数,使它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得9,然后再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个位交换位置就得到另一个符合条件的两位数。

  课后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方法形成时,觉得比较亮的有以下几方面:

  一、操作小棒,逐步完成两位数加法的知识建构。

  边操作边引出一系列的算式:7+6=13 13+21=34 34+25=59 59+14=73 73+18=91 ,将百以内的加法进位的不进位的柔和在一起,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另由于第一个加数是前一题的结果,一方面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增强对每一题负责的信心,从小进行责任感的培养很有好处,这样的知识展开过程,三维目标地落实已很完美。

  二、操作小棒,体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

  操作“13+21=34 34+25=59”时,通过21该怎样放?(1根小棒放在哪里?2根小棒放在哪里?)体验:相同数位对齐。在操作的过程中紧紧抓住“59+14”从个位加起,个位上“9+4”得13,“十”放到十位,做个“放”的动作,“3”放在个位;通过操作小棒,再通过将一捆(十根)小棒拿在手中放到十位的“徒手”动作,尔后变成在竖式中怎样把动作表达出来,

  59

  +14 ,通过一系列地动作,增加了“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体验。

  3

  在竖式书写时又采用先尝试着写,不管对与错,妥与不妥突出以学生为主,然后再在教师,优秀学生的指导下书写竖式,这样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体验,许多学生情不自禁地把“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书写方法学会了,“进一”的含义也搞懂了。

  三、活用方法,解决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1、上节课遇到过的:二(1)36人二(3)35人两班能合乘准乘70人的一辆车吗?要求先讨论后自行解决。

  2、小明与爸爸参观海洋馆,成人票36元,儿童票18元,小明和爸爸共花去多少钱?

  3、 18

  +81 你能象左边那样写出两个数相加,得数是99的竖式吗?

  99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进位加内容介绍后,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长按可复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