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聊明宪宗:他晚年感叹膝下无子,太监却说他有一6岁儿子在冷宫

导语:聊明宪宗:他晚年感叹膝下无子,太监却说他有一6岁儿子在冷宫明宪宗是谁

文|万里

编辑|看历史浮沉

提起明宪宗,部分读者可能对他不太了解,但如果说起西厂,喜爱电影的观众就一定有所了解了,一句“先斩后奏,皇权特许”就足以看出他们的势力之大。

在西厂设立以前,朝廷中已经有了一个宦官队伍的存在,那就是东厂,可既然东厂与西厂没有什么区别,明宪宗又为什么会多此一举呢?

而且为什么会有人说明宪宗一生子嗣无多是和西厂有关?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都又牵扯到了哪些人呢?

聊明宪宗:他晚年感叹膝下无子,太监却说他有一6岁儿子在冷宫

西厂的设立

事情要从成化十二年说起,这一年,京城里出现了一个可怕的怪物。

这个怪物体型和狐狸差不多大,不仅青面獠牙,长相凶恶,浑身还冒着黑色的烟,并且每到夜晚时分,怪物就会从黑暗中走出来,掳走当地人家中的小孩并吃掉。

这一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让京城中的百姓都战战兢兢,许多人家在天黑之后更是闭门不出。

根据史料的记载,当时的人们给这个怪物起名“黑眚(sheng三声)”,也可以理解成我们今天所说的狐妖。

聊明宪宗:他晚年感叹膝下无子,太监却说他有一6岁儿子在冷宫

这件事情传到皇帝明宪宗耳朵里后,原本没有什么大碍,毕竟他是皇帝,皇宫中有这么多卫兵把守。

别说是一头怪兽,就算是来一只怪兽军团也完全抵挡得住,明宪宗自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可没过多久,这个怪兽就出现在了奉天门外,好巧不巧的是,此时明宪宗正要去批改奏折,路过奉天门时,被这只怪兽拦住了去路。

这可让明宪宗吓得不轻,连忙下令身边的士兵护驾,侍卫们倒也尽职尽责,合力将他护在身后,可就当众人准备捉拿怪物时,却只见怪物身形一闪,从皇宫中逃走了。

俗话说得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明宪宗在经历了此次事件后也常常感到心有余悸,于是便命令手下在全国范围内搜查这个怪物的下落,直到捉住为止。

聊明宪宗:他晚年感叹膝下无子,太监却说他有一6岁儿子在冷宫

此时已经人心惶惶,正当大家都在恐惧中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名叫李子龙的道士出现了,他声称自己本领高强,只要遇到怪物必定可以降服他。

众人正愁没有主心骨呢,这个人的出现真可谓是解决了大家的燃眉之急,于是李子龙在京城一时间名声大噪。

如果李子龙只是单纯的想要敛财,或许他的下场还不至于太惨,可他偏偏要挑战皇权,进入皇帝的后宫看风景,下场也就可想而知。

这天,李子龙在几名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后宫的万岁山,正当他欣赏美景的时候,一群锦衣卫便蜂拥而上,当即将他诛杀了。

这两件事情让明宪宗感觉到了东厂的不靠谱,为了捉拿妖怪,也为了防止李子龙这样的神棍危害到自己的人身安全,这才设立了西厂,并且任命汪直为西厂厂督。

聊明宪宗:他晚年感叹膝下无子,太监却说他有一6岁儿子在冷宫

汪直借降服狐妖的名义在各地大肆收押官员,其实这些倒霉的官员与狐妖一事根本没有关系,只不过是汪直以权谋私,杀鸡给猴看的把戏而已。

与此同时,汪直还奉命在各地收集情报,如果出现危害到皇帝的不法分子,就会直接将其逮捕。

这时西厂的势力已经威胁到了许多大臣,于是大家纷纷劝谏皇帝废除西厂,迫于形势压力,明宪宗确实也这么做了。

可是没过多久西厂就在汪直的主张下恢复了,还将之前威胁到西厂存在的大臣逐个罢免官职,这样一来,朝廷上对西厂的态度就只剩下了敢怒不敢言。

西厂也因此更加猖狂起来。

聊明宪宗:他晚年感叹膝下无子,太监却说他有一6岁儿子在冷宫

明宪宗与万贵妃,看万贵妃的手段

不仅朝堂上的事情让明宪宗头疼不已,后宫也是鸡犬不宁,一切都因为一个宠妃而起——万贵妃。

聊明宪宗:他晚年感叹膝下无子,太监却说他有一6岁儿子在冷宫

万贵妃原本是一个县吏的女儿,父亲被发配边疆后,年幼的万贵妃也被迫进入紫禁城当婢女。她凭借着自己的乖巧懂事,深受明宪宗祖母的喜爱,一直被明宪宗的祖母带在身边。

直到明宪宗出生后,因为太子人选之事屡次被害,于是万贵妃就被派到明宪宗身边,保护他的安全。

那时的万贵妃年仅19岁,但她对明宪宗却是十分照顾,明宪宗被罢免太子之位时,是万贵妃在一旁安慰他。

在明宪宗遭人陷害时,是万贵妃一次又一次挺身而出,许多次年幼的明宪宗都感觉自己撑不过下去了,产生了自杀的想法,也是万贵妃一直告诉他“不要怕,我会在你身边,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成功的。”

聊明宪宗:他晚年感叹膝下无子,太监却说他有一6岁儿子在冷宫

后来明宪宗被重新立为太子,此时祖母也已经去世了,万贵妃就以贴身丫鬟的身份继续陪伴着明宪宗。

明宪宗对万贵妃的好感和依赖也逐渐加深,成为皇帝后,他曾经想立万贵妃为皇后,可是万氏出身卑贱,且没有子嗣,朝中大臣自然不可能同意此事。

无奈之下,明宪宗只能先立她为妃,在其诞下皇子后又升为贵妃。

此时的皇后是吴氏,可即使吴氏与明宪宗年龄相仿,长相俊俏,明宪宗也并没有对她有过好感,反而是一直孤立吴氏。

不久后,吴氏便被废黜,明宪宗又立王氏为后,王氏看到前一任皇后的下场,自然也就明白了。

聊明宪宗:他晚年感叹膝下无子,太监却说他有一6岁儿子在冷宫

在这后宫之中,只要是和万贵妃作对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的,于是处处对万贵妃礼让有加,此时的后宫说白了已经是万贵妃的天下了。

刚开始的万贵妃即使嚣张跋扈,却还不至于心肠狠毒,但当她的孩子没到满月就夭折了之后,她就开始变得阴狠起来。

万贵妃已经无法再次怀孕了,她生怕后宫中有其他女人诞下皇嗣,如果有哪位嫔妃的孩子被立为太子,自己的地位会被受到影响,为了保全自己,万贵妃便于西厂联合在了一起。

万贵妃要求西厂调查那些皇帝宠幸过的嫔妃,只要被查出有孕,立刻安排流产。

例如后宫中的柏妃就曾经为明宪宗生下一名皇子,这让明宪宗十分开心,这是他此时唯一的儿子了,明宪宗当即决定里这个孩子为太子。

聊明宪宗:他晚年感叹膝下无子,太监却说他有一6岁儿子在冷宫

可就在立太子后第二年,小皇子就突发恶疾,没过多久就夭折了,但在皇子发病之前,太医就曾说过皇子身强体壮,没有任何问题。

很明显此时是万贵妃所为,但万贵妃深受皇帝宠爱,又有西厂相助,所以没有人敢将这一情况说出来。

作为对西厂的回报,万贵妃经常给明宪宗“吹耳边风”,如果西厂被人弹劾,万贵妃就会说这样的小事不值一提,劝皇帝不要放在心上。

如果有人威胁到了西厂的地位,万贵妃就会将此人在皇帝面前形容的一无是处,并且将西厂搜来的证据添油加醋的形容给皇上。

聊明宪宗:他晚年感叹膝下无子,太监却说他有一6岁儿子在冷宫

即使是有些忠臣清清白白没有任何污点,万贵妃也会凭空捏造一些事情来让皇上震怒,西厂与万贵妃的配合可以说是天衣无缝,无论是前朝还是后宫都没有人能再撼动二者的地位。

聊明宪宗:他晚年感叹膝下无子,太监却说他有一6岁儿子在冷宫

明宪宗唯一的儿子

皇子纷纷夭折的事情对明宪宗的打击非常大,他时常想难道这是上天要让自己绝后吗?

正当他为此感到黯然神伤之时,身边的太监却突然下跪,他告诉吗明宪宗,还有一个6岁的皇子,现在在冷宫里生活。

原来,这个皇子的生母是掌管藏书阁的纪氏,成华三年时,西南土族造反被朝廷平定,一大批俘虏被抓回宫中为奴,其中就有纪氏。

聊明宪宗:他晚年感叹膝下无子,太监却说他有一6岁儿子在冷宫

当时的纪氏尚且年轻,不仅长相清秀,还是俘虏中唯一识字的女性,王皇后看中其才华,便任命她为看管藏书的女官。

明宪宗来到了藏书阁,问起纪氏库存和书籍的事宜,没想到这个从西南边陲俘虏来的女官竟然对答如流,明宪宗惊讶之余,更多的是对其智慧的赞赏,不久后就宠幸了纪氏。

对于纪氏来说,这非但不是福气,反而是她的祸根,因为就在这次宠幸后没多久,纪氏便怀上了龙嗣。

她了解万贵妃的手段,一旦这个孩子被发现,凭借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保住这个孩子,等待她们母子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此时的万贵妃也听到了风声,便派了一名自己的宫女前去看管纪氏,但此时后宫中人人都知道皇帝膝下无子,如果这个孩子被害,那么江山就真的后继无人了。

聊明宪宗:他晚年感叹膝下无子,太监却说他有一6岁儿子在冷宫

这名宫女再三思虑,终于决定尽自己的力量保住这个孩子,于是对万贵妃谎称孩子已经流产,没有后顾之忧。

可纪氏还是终日担心不已,生下孩子后,她便将这个孩子交给一名叫做张敏的太监,命他将其溺死,以免节外生枝。

可张敏接过孩子后,看到那娇嫩的脸庞便觉得于心不忍,更何况皇帝无子,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里诞生了,那就是偷偷留下这个孩子。

可后宫中到处是万贵妃的眼线,太监宫女这样的下人也自然没有能力抚养孩子,有什么地方是既能养活这个孩子,又能保证他不被发现的呢?

思来想去,人选只有一个,那就是身处冷宫的吴皇后,冷宫这样的地方向来人迹鲜至,加上万贵妃已经成功扳倒了吴皇后,自然对她会放松警惕。

聊明宪宗:他晚年感叹膝下无子,太监却说他有一6岁儿子在冷宫

当吴皇后看到襁褓中的这个婴儿时,也顿时升起了一股怜悯之心,即使明宪宗对她万般冷漠,她也依然认定自己曾经是明宪宗的妻子,为丈夫保住自己的血脉是她的责任,于是在吴皇后的照顾下,这个孩子在冷宫中平安的度过了六年时光。

明宪宗听闻此事后顿时觉得苍天有眼,自己还没有绝后,于是立刻立其为太子,这件事情自然而然的就传到了万贵妃那里。

就在万贵妃得知此事后不久,皇子的生母纪氏就暴病而亡,当时的太监张敏也知道自己难逃此劫,于是选择了吞金自杀。

这些事情明显是万贵妃所为,后宫中无人不知,但这个皇子已经是明宪宗最后的子嗣了,绝不能再出现任何意外,为了保护这个孩子,明宪宗的母亲孙太后便将其接到自己身边,亲自照顾,以防发生任何意外。

聊明宪宗:他晚年感叹膝下无子,太监却说他有一6岁儿子在冷宫

万贵妃眼见不能对皇子下手,便从明宪宗这里想办法,终日在明宪宗的耳边说着太子的不是之处。

原以为明宪宗会因为这是自己唯一的儿子而选择保护他,没想到他还是听信了万贵妃的谗言,将太子罢黜了。

这样看来,明宪宗对万贵妃的感情可以说是十分深厚了,可那些夭折的皇子也正是因此被害,所以明宪宗这样的做法无疑是作茧自缚,怪不得别人。

明宪宗被谗言所惑,可朝堂之上的人无一不跟着着急,如果让这个妖妃为了自己的地位而绝了明朝的后,那不但妖妃是千古罪人,这些没能保全自己君主的臣子们也有过错。

就在太子被罢黜没多久,泰山之地便接连数日地震,这可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聊明宪宗:他晚年感叹膝下无子,太监却说他有一6岁儿子在冷宫

大臣们联合钦天监,将此事上报给皇帝,说这是因为太子受到了影响,上天才会震怒,想要上天息怒,就必须要保护好太子。

此事后,明宪宗便恢复了其太子之位,总算是给朱家留下了一位继承人。

得知此事的万贵妃也终于不再害人,没过多久就去世了,明宪宗因此整日郁郁寡欢,无心朝政。

太子终于在众人的保护下长大成人,并且迎娶了太子妃,算是成了家,明宪宗也觉得自己可以放下心来了,不久后就去世了。

万贵妃因为嫉妒而杀害了后宫中许多条生命,也许是因为她年纪大,也许是因为她不能生育。

聊明宪宗:他晚年感叹膝下无子,太监却说他有一6岁儿子在冷宫

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即使她万般不好,明宪宗也不在乎,她害怕会有人动摇自己的地位,她害怕明宪宗会离开自己,可是明宪宗一生都深爱着万贵妃,即使人人诟病她,明宪宗也依旧站在她的身边。

如果万贵妃看到了这样的结局,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过激的行为,如果她能放下自己的嫉妒之心,或许她也能够留下自己的辉煌历史。

万贵妃与西厂的勾结搅和的整个朝堂都乌烟瘴气,好在忠臣还是多过奸臣,这才保住了明朝好不容易得来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