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当我们在谈论“北大”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导语:当我们在谈论“北大”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当我们在谈论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新京报讯(记者展圣洁)2023年4月27日下午,“‘北大学脉与精神传承’论坛暨《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大学举行。2018年以来,来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同学科的26位北大学人讲述了他们在不同时代与北大的缘分和故事。适逢北京大学125周年校庆之际,文研院将这些讲述者的故事整理集结,与北大出版社联合出版。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提出,“传承”的对象既包括知识与学问,也包括品格与态度。大学是历史与未来、已知与未知交汇之所在,是最能体现传承的地方。对于北大与北大人,他有三点体会:北大人有热的心与冷的头脑,故讲科学、重理性;北大重科技,亦重人文;北大有厚重的历史,也一直追求塑造未来。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袁明通过与中国传统士人及西方知识分子的纵横对比,指出“传承”的难度与重要意义。他表示,一方面,传承是对传统的继承,但传统必须接受现代的洗礼,这是对中国传统士人的超越;另一方面,面向世界的时代气息与厚重内敛的中国人文精神在各个历史节点激荡交汇,又是西方知识分子所难以理解的。北大在诞生之初便与中华民族命运息息相关,因此也难逃家国情怀的历史宿命。今天的北大应调动全部智慧与资源,承担传承义务,探索一种人类文明史上的大历史。

“本科就读于北大与硕、博期间就读于北大两个群体对北大很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感受,这种差异值得关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表示,在讨论学缘时,也不应忘却背后具体的制度、人物和故事以及宝贵的精神的魅力。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飞舟认为,传承主要靠人,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传承的内容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气质,外人看不见,内人说不清,但只要身在其中便能时刻感受到其存在。学生对老师理想与行动的继承,事实上达成了一种中国式的“永生”,构成了连续的生命系统。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邓小南也分享了自己对于学缘与传承的理解。她指出,“传承”活动的参与者来自四面八方,汇聚于一处,这是因为学脉本身也有延展性和跨越性。北大始终作为一种气质与精神存在于当下,渗透于日常的学术生活之中。学人以学脉的延续作为学术生命的准绳;作为北大人,也应以继承北大精神为己任,不仅仅将传承作为一种活动,更应作为一种严肃的机制与开放性的实践。

编辑 唐峥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