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安徽正宗牛肉板面,等于没来过石家庄
导语:不吃安徽正宗牛肉板面,等于没来过石家庄正宗安徽牛肉板面在石家庄
安徽正宗牛肉板面是一道河北名菜,也是石家庄人的家乡味道。
来到河北省会的人,不用等你深入,满街的招牌就会先为你献上一场来自安徽的欢迎仪式。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如果你是第一次来石家庄,那么你完全有理由怀疑全安徽会做板面的朋友都跟着你来了。
身处石家庄境内向任何方向出发,不出十分钟即可抵达安徽。
以上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在石家庄,穿越感不一定来自时间,也可能来自空间,根据这面招牌的密集程度,可以证明安徽和河北已经完成了某种物理上的重叠。
作为一种石家庄特产里的拳头产品,河北正宗安徽牛肉板面的整体品牌调性跟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类似,主要是营造出一种冲突的美感。
只从路边的画面来看,石家庄人绝对比安徽人还在乎正宗的安徽。
在这里除了正宗板面王之外,你还有机会见到正宗板面王中王。
难免有人调侃:河北省著名小吃“安徽正宗牛肉板”面,“面”前边都是名字
“石家庄的安徽板面和长沙的桂林米粉一样,隔十几米就有一家,建议情侣们的情侣名可以改一下了,男的叫石家庄安徽板面,女的叫长沙桂林米粉。”
没人知道有多少人是在河北第一次吃到安徽板面,踏实的河北人民显然已经将安徽的文化输出重任扛在自己肩上。
而当一个安徽人走在石家庄街头,总能产生一些熟悉的陌生感,如果没有石家庄朋友解释,他们大概率也不明白什么是“安徽料理”。
“安庆人在石家庄工作,老家朋友来了讲明要找个安徽板面尝尝鲜。”
有位在石家庄上学的安徽学子毕业离开之后,表示自己最想念的就是大学门口的安徽牛肉板面,因为回家之后就吃不着了。
虽然身为一个安徽人,但他一直以为安徽板面是河北特产。
众所周知,燕赵大地是魔幻的起点。
不同于其他地方,冀菜的重点从来不是外在表象,它更像一种意识形态。
不执着于归属地,看中的只有食物本身,任何进入河北的菜式都将被赋予朴素的河北智慧。
所以当石家庄朋友请你在路边摊上吃安徽板面时,你可以理解为一种地道的高端礼仪。
在石家庄的语境中,板面可以贯穿任何场景以及任何社会身份。
就像老张拉面抚慰了整条青年路弄潮儿的胃,每一个能吃板面的地方,都可以作为石家庄人的补给站。
而不同的是,这样的地方在石家庄到处都有,只要你想找,夜里的板面是不会收摊的。
可以说每个石家庄人心里都有一家属于自己的板面店,在那里老石家庄们往往也乐于分享其中奥秘,他们总会善意的叮嘱你,多加辣椒。
“不吃辣椒的牛肉板面,再正宗也就是一碗咸汤。”
在很多石家庄人心里,板面可以定义为“早上早饭,中午正餐,晚上宵夜”的万能选择,每个月不吃上一碗,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勒泰中心和南小街酒吧里走出来的青年男女,跟刚加完班的白领步调一致,端着星巴克还是得投入板面的怀抱。
可能也只有在这,你才能看到只凭一个板面摊就堵塞交通的盛况了。
很难说石家庄人到底有多爱这碗面,经常是摊主还没出摊,客人们就先来排队,这类的老板深耕于民间营销智慧,自然更能了解人民的根本需求。
在百度百科的介绍中,安徽确实没有牛肉板面,但板面起源于皖北阜阳市的太和县,当地是用羊肉做的,因为需要把面摔在案板上制成,所以叫板面。
在安徽本地,板面店也不会冠名“安徽正宗”四个字,最多叫“太和板面”,毕竟在安徽其他地区吃的人并不多,这导致板面这种食物在安徽还不如在河北有名。
第一个在外开板面店的人已经不可考,谁是最先把羊肉换成牛肉的人更不得而知,唯一能确定的是张飞和乾隆的口味应该差不多。
有人说“安徽”、“牛肉”、“板面”这三个词,像安徽话一样,是个模糊的概念,到了河北才被拼装成确切整体。
河北人民也一直都以实在著称,他们的价值认知相当稳固,就是包容。
就像石家庄真正属于自己的特色食物并不多,但任何菜系到了石家庄似乎都会发展的不错。
从某个角度说,河北人拥有最包容的味觉系统,除了源于将拿来主义发扬光大的务实精神,也源于极致的幽默感。
河北这个地方什么都有,又好像什么都没有。
也许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身就是燕赵思潮的伟大之处。
(Vista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