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齐鲁最美职工|赵伟丽:为全球自动化干散货码头建设提供“方案”

导语:齐鲁最美职工|赵伟丽:为全球自动化干散货码头建设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4月28日讯(记者 王浩然)把现场当做“战场”,是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港分公司安全环保科技部副经理赵伟丽的工作常态。为了尽快推进项目,赵伟丽甘愿剪掉留了十几年的长发,只为干起活来更加干净利落......

齐鲁最美职工|赵伟丽:为全球自动化干散货码头建设提供“中国方案”

“效率就是生命,更高的效率意味着更低的费用、更高的船舶周转率。”在传统干散货码头上,生产流程多、生产工艺复杂、数据统计时间长,生产计划一步有变化,步步赶不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她带领团队将一座运行了30多年的传统干散货装卸码头,升级改造为全国首个全流程、全堆场、全机种的干散货智慧码头,实现了干散货码头“降低作业强度、保障安全生产、提升质量效率、职工体面劳动”四大革新。

如今,她主导的相关项目成果已成功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干散货码头投入运行。经测算,码头平均作业效率较以往传统码头提升20%、平均能耗率降低10%、人员配置压减370人,年可实现节支增效6000余万元,以低成本、高效率、全智能、更安全的新模式,为全球自动化干散货码头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

自2020年6月拉开第一台自动化堆取料机自主改造的序幕以来,赵伟丽爬大机、钻车底、跑堆场、排线路、测性能,带领技术团队自主梳理电气线路3000多条,自主设计近千项逻辑控制程序,完成20多稿技术规格书,突破干散货设备自动化关键技术,在没有成熟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完成了公司9大机种、20余台港口机械和87条皮带的自动化改造,把人员从高强度的现场劳动中解放出来,码头工人从风吹、日晒、扬尘的作业现场,走进控制室里看监控、点鼠标、按按钮,改变了以往的旧面貌,推动了传统码头工人由“蓝领”向“白领”“金领”转型。

就这样,她带领团队以大数据思维整合各类要素,研发包含智慧调度、智慧库场、设备控制等系统的干散货码头全过程智慧管理平台,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提高作业效率和资源利用率,较人工制定生产方案效率提升50%以上;开发装车楼自动装车作业系统,实现装车楼自动装车效率赶超人工平均效率5%,火车装车满载率提升1个百分点;“大型机械自动对位”较人工对位耗时降低50%,实现了干散货码头的集约高效管理。

“从参加工作开始,我就想着要把学到的自动化知识应用到码头上,改变工人‘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安全隐患大’的工作环境。”如今赵伟丽带领团队打造出了全国首个干散货智慧码头样板,未来,她将带着沉甸甸的收获,站在山东港口融合发展的新平台上,争当智慧码头建设的科技尖兵,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