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城池史——江苏 沛县篇

导语:中国城池史——江苏 沛县篇江苏沛县在哪个城市

尧帝时许由曾隐居于沛泽,沛泽之边土地得名沛地。舜帝时,封尧的儿子丹朱庶弟九(丹朱为尧嫡子,庶弟九即丹朱的第九个庶弟)于留国,都留城(今在微山湖泛区之内)。

夏代时,封炎帝后裔于薛国(山东枣庄)。西周时,封宋国、逼阳(台儿庄境内),至此沛地分属宋、薛、留、逼(偪)阳等国。春秋宋灭留,逼阳则为晋所灭,其地均入宋;齐国灭薛,并其地。

中国城池史——江苏 沛县篇

春秋时 留、逼阳、薛三国

战国时,齐国灭宋国,吞并其地。但旋即五国伐齐,沛地为楚国所割,沛地居楚、魏、齐三国交界处,作为楚国边疆,地界之内可能筑有城池,但暂无考证。

秦统一后,设沛县、留县、胡陵县、(广)戚县,属泗水郡。沛县筑有沛城,城外护城河通丰水。

中国城池史——江苏 沛县篇

秦代 沛县 泗水亭

西汉建立后,沛县属楚国,汉高帝十一年立刘濞为沛侯,属中央直辖。高帝十二年,改立刘濞为吴王,沛县仍归楚国管辖。吕后元年封吕种为沛侯,由中央直辖,吕后七年改吕种为不其侯,平诸吕乱后,沛县又归属楚国。

景帝三年即公元前154年,景帝从楚国辖县境析置新郡沛郡(以高祖刘邦故里沛县因名),世人俗称沛郡为“大沛”,沛县为小沛(三国演义中吕布夺徐州后,安置刘备于小沛)。东汉光武帝封其子刘辅为沛王,建沛国,都于相县(今安徽淮北相山区)。

东汉末年,曹操便是沛国谯县人氏。后曹操将原沛国所属相县在内的大部分土地划归新建的谯郡,沛国治所由相县迁至沛县。魏明帝景初二年(238年),沛国改称汝阴郡。

西晋时,复为沛郡。

中国城池史——江苏 沛县篇

民国三十一年沛县全图

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550年),撤销沛郡,沛县隶属彭城郡。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十一月,改彭城郡为徐州,沛县属之。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徐州复称彭城郡。

唐沿隋制,并将留、广戚、偪阳、湖陵等县部分地区划归沛县。

五代后梁时,因沛县地当军事要冲,设武宁节度使镇守。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至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沛县隶属京东路徐州。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南宋与金议和,淮河以北地区划归金朝,沛县入于金。金初,沛县隶属山东西路滕州,一度为州治所在地。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年),沛县一度升格为源州。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沛县并入丰县。次年又恢复沛县建制,隶属济州。至元八年,济州升格为济宁府,沛县为其属县。至元十二年,沛县隶属济宁路济州。至正十七年,,孔士亨据沛地,筑小土城(据说为秦汉古城址),周二里有奇,日久后圮。

明洪武元年(1368年)沛县隶属徐州,自此沛县回归徐州,直至今日(期间的短暂隶属变更就忽略不计了…)。次年沛县县治从泗水东移至泗水西,开始有县无城。嘉靖二十二年,为防备倭寇,知县王治创筑土城,周五里,高宽各二丈,城河深广亦是二丈。设城门四座,东门永清、南门会源、西门恒休、北门拱极。嘉靖二十五年,知县周泾以砖石包砌土城,规模如旧,改四门名为:东门长春,南门来薰,西门永清(后改为承清),北门拱辰(后改为拱吉)。

中国城池史——江苏 沛县篇

明代徐州志中沛县城图

嘉靖四十四年,黄河泛滥,城内被淹,至隆庆元年积水才干涸,但洪水带来的泥沙使得护城河淤为平地。有官员建议迁城至夏镇(今微山县,时为沽头分司驻地,建有城寨),但未果,仍于旧城上进行修补。之后的漫长岁月,沛县城池长期与洪水做斗争。万历十六年,工部主事杨信、余继美于夏镇筑土城。

中国城池史——江苏 沛县篇

1936年国民政府陆军部测绘沛县城图(有点像小猪佩奇...)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洪水再次淹没沛县城,对城池造成毁灭性打击。县令孙朝干只得将县治迁至栖山高埠,并建砖城。咸丰元年(1851年),洪水淹没栖山砖城,县治移至夏镇。咸丰十一年(1861年),捻军破夏镇,恰原沛县旧治南大桥寨于前年落成,遂又移治于此。

中国城池史——江苏 沛县篇

沛县城池大致示意(资料太少很难精准复原)

光绪十六年(1890年),知县朱公纯筑土城垣及东西南三门三个城门,东门望湖,南门重光,西门曙光。因城是在寨的基础上改建而来,故而沛县城池不大,周长约三华里左右。

民国五年、二十年都有大水,县城一片汪洋。

中国城池史——江苏 沛县篇

1944年美军航空测绘沛县周边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县长张开岳(日伪时就是汉奸县长)筑土城墙及鼓楼,并于东西南三门各建城门楼,东门望湖、西门歌风、南门重光,但是年八月又遭水灾。

建国后,1957年特大洪水,旧城墙大多毁无。加上城市建设,城区扩张,沛县城墙逐步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