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城池史——江苏 徐州篇

导语:中国城池史——江苏 徐州篇徐州 城市 历史厚重

淮海间其气宽舒,禀性安徐,故曰徐。徐,舒也。徐州,《禹贡》九州之一,历史上长期以地理范围而存在,后慢慢成为徐州城市专属。(由于前几篇文章已逐一介绍过沛县、邳州、睢宁和丰县,故而本篇徐州,专写古代徐州府之附郭铜山县)。

《释名》:徐,舒也,土气舒缓也。其地东至海,北至岱,南及淮。《吕氏春秋》:泗上为徐州,鲁也。《尔雅》:济东曰徐州。由此可知,古之徐州,大抵为淮河以北,泰州以南(泗水北岸),济水以东至黄海的广袤区域。

中国城池史——江苏 徐州篇

商代 彭氏国

尧帝时封彭祖于今徐州市区地域,为大彭氏国,都彭城。彭国为夏朝重要属国,东南屏障,夏王启曾帮助平定西河叛乱。商王外壬时,又帮助商平定了邳人、姺人的叛乱。逐渐成为东南大国,商王武丁时,因彭国势大而遭商朝大军灭国。

中国城池史——江苏 徐州篇

彭城为宋国东门户

西周时,彭城为宋国城邑。前573年,楚共王攻下宋国的彭城,将彭城封给宋国左师鱼石,次年,诸侯联军共取彭城杀死鱼石,将彭城归还给宋国。此后,宋国因水患迁都相邑,彭城成为宋国都城的东门户,史载彭城有守军三百乘(三万人,一乘为一百人),为“千丈之城万户之邑”,足见彭城规模之宏大。战国末齐灭宋国,彭城辗转归楚。

秦统一天下后,置彭城县,属泗水郡。秦二世二年,楚怀王(义帝)迁都于彭城。秦亡后,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建都彭城。

中国城池史——江苏 徐州篇

明代 徐州州治图

汉高帝六年(前201年),封刘交为楚王,建楚国,都彭城,刘交以宋国彭城故城为基础,加修外城。汉武帝时设徐州刺史部,楚国属之。王莽篡汉时,改彭城为和乐。

中国城池史——江苏 徐州篇

清代 徐州府城图

东汉时,徐州刺史部治所在郯县(今山东郯城)。永平十三年,废楚国为楚郡,章和二年,又易楚郡为彭城国。东汉末年,徐州刺史部移治下邳,曹操水淹下邳城,擒杀吕布,之后将徐州治由下邳移至彭城。自此彭城与徐州就此绑定,徐州逐渐由地理范围名词转为城市专指名词。

此后两晋南北朝至隋一统,期间或为彭城郡或为徐州,其治所始终设于彭城县。东晋义熙十二年,汴水冲垮城墙,刘裕以砖石重筑彭城,而巧合的是,刘裕正是西汉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

中国城池史——江苏 徐州篇

同治年间 徐州外城图

南陈太建十年,吴明彻北伐攻彭城不克,以泗水灌城,城遂毁。

唐代为河南道徐州,治彭城县。唐初贞观五年,重建彭城,但规模有所缩小。永贞元年(805年)置武宁军节度使,领徐、泗、濠、宿四州,治徐州。

中国城池史——江苏 徐州篇

清末日本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途中所绘徐州府简图

北宋时,为徐州武宁军节度治徐州彭城县。南宋建炎三年,彭城陷于金。金哀宗正大元年,完颜仲德垒石为基础,增建城池。南宋端平初,宋、蒙联手灭金,彭城仍归南宋,但旋即又为蒙元所夺。

中国城池史——江苏 徐州篇

清末徐州府全景

元代,降徐州为下州,省彭城县入徐州,属归德府。至正八年,升徐州为总管府,亦称徐州路。元末,徐州为义军所据,元右丞相脱脱引军攻徐州,以炮攻城,城破后又屠之,城遂毁。又移建武安城于奎山麓,并改徐州路为武安州。

中国城池史——江苏 徐州篇

20年代徐州(铜山)城西门

明洪武初,于秦汉彭城宫室故址重建徐州城,又将州治迁回故地,以徐州直隶于京师(南京),迁都北京后,徐州仍直隶于南京。新城垒石为基,周九里,高三丈三,整体包砖,设四门:东门河清,西门通汴,北门武宁,南门迎恩。整座城池接近半圆形。

中国城池史——江苏 徐州篇

民国铜山县详细新图

万历四十二年,重修四门并改名为:东门明德,西门威远,北门拱极,南门奎光。天启四年黄河决口,大水灌城,死者无算,州治一度迁移云龙山。直到崇祯元年,方才移治回来修复城池,改四门名为:东门河清,西门武安,北门武宁,南门奎光。

中国城池史——江苏 徐州篇

津浦线附件徐州外城图

清初徐州为省辖直隶州。康熙七年,郯城地震,徐州城损毁严重,至康熙末年方才彻底修缮。雍正十一年,升为徐州府,置铜山县(因境内微山湖中铜山岛而得名)为府治。嘉庆初,又扩建城池。咸丰年间捻乱,先后增筑东北外城、西南外城、河北(坝子街)土城及南外城等外围土城。

中国城池史——江苏 徐州篇

国民政府陆军部测绘徐州(铜山)城图

北伐战争期间,国民革命军与军阀张宗昌、孙传芳的直鲁联军在徐州反复激战。1928年,驻防徐州的“猪将军”刘峙与铜山县县长刘炳晨以补贴教育经费为由将徐州城墙砖及夯土拆取变卖(每亩200元)。徐州城墙自此不存(仅留小段遗存)。

中国城池史——江苏 徐州篇

明清徐州城池范围示意

因历史上水患和战乱,往往旧城废毁,新城又在原址上重建起来,这也造成徐州和开封一样形成了城叠城壮观景象。近年来,徐州地铁施工中也常发掘出古代城池遗址,徐州城墙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于人们视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