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调侃:寺中秃驴何在?和尚霸气答复6个字,不料成为千古绝对
导语:苏轼调侃:寺中秃驴何在?和尚霸气答复6个字,不料成为千古绝对
作为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大文豪,苏轼的大名可谓是人尽皆知。
凭借着极为丰厚的才学与情致,苏轼不仅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子”,在文学圈子中更有“平生不见苏东坡,便称文人也枉然”的说法。
同样,熟悉苏轼的人们都知道,苏轼的二三好友当中,最为出名的当数黄庭坚和佛印。
尤其是他与佛印之间发生的各种小故事,让许多后人在阅读时会心一笑之余,忍不住为其中透露出的机智与才学而惊叹。
一次,苏轼前来佛印所在的禅寺拜访。在跨进山门后,苏轼跟着调侃地喊道:“寺中秃驴何在?”
没想到,正在院子里扫地的一名小和尚听见这句话,立刻抬起头来,张口便回答了六个字。
这六个字不仅对仗工整,词句霸气,并且将苏轼的调侃不留痕迹地反击了回去,顿时成为了千古绝对。
那么,这位扫地的小和尚究竟回答了一句什么呢?
一,“东坡”与佛印
1080年,在“乌台诗案”中遭受新党疯狂攻讦的苏轼,在被关押了百余天后,得到了宋神宗的“从轻发落”。
从曾经的湖州知州贬为毫无实权的黄州团练副使,还要在上任后接受当地官员的监视。
这一打击可谓是苏轼人生中的一大转折点。
经此一事后,心灰意冷的苏轼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了生活与佛法上面,人尽皆知的“东坡居士”的称号。
也是在此期间,为了贴补家用,苏轼和家人一起在城东开垦荒田时而起。
——不过,除了这个称号以外,位于黄州的苏轼还逐渐和他的另一位好友、也是后来因为苏轼而为人熟知的一位佛家居士逐渐熟识了起来,他就是佛印。
佛印禅师,法名了元,乃是宋代云门宗的僧人,由于宋朝佛法繁荣,佛印一度得到过宋神宗所敕赐的金钵,而他的佛法钻研之深,更是曾经被当时人称为“英灵的衲子”;
至于他与苏轼究竟何时相识,由于历史繁杂,早已无法确切考证,不过,因为苏轼的才学横溢,而佛印又精研佛法,因此,这两人之间的应酬往来可谓是妙趣横生。
据传,苏轼还曾专门撰写过一本《东坡问答录》,来记录他与佛印之间的各种“趣事”。
尽管在如今看来,这本书究竟是否真的是苏轼所撰写,还需要打一个问号。
不过,从里面延伸出来的各种趣事却十分值得为之莞尔,而在这其中,最出名的当数那个“相由心生”的小故事:
一次,苏轼前往金山寺与佛印一起打坐参禅,在参悟了一会儿后,苏轼故意问道:“佛印,你看我坐禅的样子怎么样?”
佛印睁开眼看了一眼苏轼,点头答道:“很好,很有一尊佛相。”
然而,苏轼却哈哈笑道:“可我却看你黄衣跌坐,胖乎乎的像一坨粪!”
苏轼如此无礼,可是佛印听完却只是淡淡一笑,并不回答。
如此淡定的态度不免让苏轼觉得更加得意,在参完禅回家后,便迫不及待地将这一段对话当作笑话讲给了自己的妹妹听。
然而令苏轼没想到的是,苏小妹听完后,却叹了口气,委婉地提醒苏轼道:
“哥哥,是你错了。佛法讲‘相由心生’,他看你时,看到的是一尊佛相,那说明他心中有佛。可是你看他呢?”
苏轼听完后顿时哑口无言,而这一段往来谈笑也成为了被后世人津津乐道的“相由心生”的故事。
实际上,苏轼和佛印之间的趣事可谓是“多如牛毛”,这其中自然有后人杜撰,但也有不少值得一笑的内容
——尤其是在各种小故事中,苏轼偶尔在佛印处的“吃瘪”经历,也让人感受到了大文豪“跌落云端”、平易近人的另一面:
有一次,苏轼来到佛印所居的禅寺拜访,想要和佛印聊天谈心,没想到佛印竟然不在寺院中,苏轼找了一圈,都没有看到佛印的身影。
看着空空的院落里毫无人影,只有一名年纪尚小的和尚在扫地清洁,苏轼玩心顿起,带有调侃意味地故意大声喊道:“寺中秃驴何在?”
没想到,那个被苏轼忽略掉的小和尚却闻言抬起头来。
由于苏轼常来常往,他早已经认识了苏轼,见苏轼骂他们和尚是“秃驴”,便毫不留情地抬手一指门口,霸气地答复道:“门前东坡吃草。”
这一句对仗里,不仅暗含了“佛音不在”的意思,更是反击了苏轼“秃驴”二字,贬损他是“东坡吃草”,同时神思敏捷、对仗工整,苏轼听完以后忍不住哈哈大笑,一边点头称赞他“对得好!”,一边飘然离去了。
二,得意的“忘形交”
类似这样在苏轼与佛印之间发生各种“吟诗作对”的佚闻,诸类书籍野史当中记载颇多。
而在众多的叙述当中,苏轼与佛印之间的友谊更是被人们戏谑地称之为“忘形交”:“有友如此,可得意而忘形矣!”
在《东坡志林》中,曾经记载了某一次,苏轼闲来无事时,写了一首简略的小诗,托人快马加鞭,送到了身处长江南岸的佛印处。
收到了信的佛印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干;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在这首诗里,苏轼巧妙地将佛语“八风”化入其中,指在佛教当中“四违”“四顺”的八件事都无法打动他,自夸自己端坐不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个境界稳定的居士。
送走诗句后,苏轼十分自得地等着佛印的称赞,然而等了几天,苏轼却只等来了佛印派人送来的一个字条,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放屁”两字。
苏轼一见字条,顿时勃然大怒,推敲再三,苏轼也没能找到自己诗句中的错漏,便怒气冲冲地亲自跑到了佛印暂时栖身的归宗寺里,准备找佛印“讨个说法”。
然而,当苏轼火冒三丈地走到佛印的住处后,却并没有见到佛印,只在门扉上看到了一张佛印写的字条,上面写道:
“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苏轼看到字条后,顿时幡然醒悟,忍不住愧悔难当
——原来,佛印在嘲讽他自吹自己“八风吹不动”,却在看到区区一张“放屁”的字条后,立刻坐立难安地“过江讨说法”,显然是可笑至极!
而除了这些历史上的“小段子”以外,在江苏镇江天禅寺的陈列室当中,一条来自苏轼的“玉带”更从历史的角度证实了这段“忘形交”的存在。
至于这条嵌玉的板带为什么会被苏轼留在这里,还要来源于佛印对苏轼的一次“刁难”:
在潘永因所撰写的《宋稗类钞》卷七里,提到了苏轼某次因事路过镇江,闻听佛印恰巧正在镇江的金山寺中坐禅,便前去拜访。
然而,苏轼去的时间不巧,刚好赶上佛印正在佛堂中做佛事。
按照惯例,做佛事期间,和尚是不能随意待客的,然而素来阔达无羁的苏轼对此毫不在意,走到佛印房间门口,只略一停顿,便推门而入。
佛印一见来人是苏轼,心里很高兴,可是想到佛寺里的规矩,只得故意板起脸来,斥责道:“先生何来?此间无坐处!”
思维敏捷的苏轼立刻笑着以佛语答道:“暂借和尚‘四大’,用作禅床!”
在这里,苏轼提到的“四大”实际上是代指佛印的身体,开玩笑说自己要坐在佛印的身上;
而佛印一见苏轼拿佛语戏谑,略一思索,便提出了一个新的“玩法”:
“山僧有一句佛教的话语,倘若你能立刻回答出来,我便当从所请。假如你稍有犹疑或者需要思考,那你腰间的那条玉带,便要请你留下来给我们做镇寺之宝。”
苏轼一听,欣然答应,很快将腰间系着的那条嵌玉板带摘下来放在了桌子上。
佛印见状,顺着苏轼的话提问道:“山僧‘四大本无’、‘五蕴非有’,内翰欲于何处坐?”
在佛教当中,“四大”指的是佛宗中认为的构成物质的“地水火风”四大元素,“五蕴”则是“色受想行识”,是佛宗中认为的构成人体的五大元素。
佛印用佛教中的“四大”和“五蕴”都已经没有的说法,反问苏轼能坐在哪里,一下就把自恃文采机敏的苏轼问了个张口结舌。
趁着苏轼犹豫的空当,佛印大笑着命旁边的小沙弥将桌上的玉带拿了起来,苏轼见状,自叹不如地离开了。
而这条玉带也因此被他留在了镇江金山寺中,成为了当地的“镇寺之宝”。
三,苏轼的好心态
或许读完这些苏轼与佛印之间的趣事后,你会觉得苏轼的性格豪放大度,不拘小节,也因此无法想象他为什么会在仕途上历经坎坷、几番沉浮。
而实际上,细想一下的话,你就会发现,苏轼的这种性格,其实并不适合在尔虞我诈的官场当中争权夺利,而他本人的大度与不羁,更是成为了他仕途之上的“绊脚石”。
实际上,从王安石变法时开始,苏轼身上的直率自傲便已经开始逐渐展露出来:
彼时的王安石为求变法,曾经试图拉拢苏轼入其麾下,然而,苏轼仅仅因为看到了变法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弊端,便对于王安石抛出来的橄榄枝再三拒绝,甚至于直接而不留情面地在明面上驳斥王安石,这显然是这位已经在朝中位高权重的老臣所不能容忍的。
而苏轼的“直率”便也在此时“不合时宜”地展露了出来:
当面对朝廷当中的排挤与倾轧,苏轼“自请外调”,负气前往杭州甚至一待就是三年,将自己的仕途就此拦腰斩断;
乃至于在回到京城后,苏轼仍然不改曾经的“直”,与一力推行变法的宋神宗“直率对抗”,最终导致了“乌台诗案”,苏轼险些丢掉性命不说,因为外放的奔波劳苦,又导致自己幼儿惨死途中,可谓是凄惨与苦闷并存。
不过,尽管仕途不顺,中年丧子,然而在苏轼所留给后人的诗词当中,我们仍然可以不难读出他那份阔达的心胸和豪放乐观的心态:
在贬谪的路上,苏轼结识好友,四处游山玩水,以景抚伤,以诗抒情,留下了千古佳作,为后人世代传唱;
不仅如此,甚至于在生活困窘的无奈境遇里,苏轼与家人一起耕田犁地以谋生计的同时,还不忘记给自己取一个“东坡”为号,在艰难的生活中自得其乐,最终让世人记住了大名鼎鼎的“苏东坡”!
如今,当我们读到苏轼诗词时,仍然会被他那份博大而广阔的胸襟所折服。
或许,这也是我们应当学习的东西,那就是无论生活如何起伏,我们都应当在其中放平心态、乐观积极地面对未来。
正应了那首来自普希金的诗句: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