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晚泊盱眙

导语:晚泊盱眙晚泊盱眙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

晚泊盱眙

○唐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译文】停泊小船儿在淮河之滨,霜降时节夕照照着清澈的河流。秋夜已深,潮水拍打侵袭着堤岸,天气寒冷月儿仿佛更加靠近盱眙古城。在广阔的平沙上栖息着南飞的大雁,驿馆里睡不着一直听着鸡鸣到天明。家乡远在天际头,哪能忍受羁旅的情愁。

8.领联上下两句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个字?请简要分析。(2分)

8. “久”漫漫长夜,久久不能入睡,没有睡着的诗人,无奈地听着潮水拍打水岸的声音,“寒”秋夜凄寒,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睡,默默地望着一轮寒月在城头洒下一片凄清的余晖。

【评分标准】“侵”“近”结合诗的意境,言之有理即可。

9.最后一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诗作简要分析。(2分)

9. 思念家乡,孤独失意。

首联写夜泊淮水,秋气萧森,冷霜飞降,夜水清寒,景色中透露出清幽孤寒的氛围,奠定全诗的冷色调。颔联、颈联写夜阑人静,洪波涌起,潮声拍案,月色清冷。沙洲上雁沉睡,旅客难以成眠。辗转反侧,一声鸡啼,更感凄清,引起诗人孤独凄凉的感受,想到自己孤独漂泊,仕途失意,暗自神伤,一声鸡啼,不可遏制的思乡之情在尾联顺势而出,情景交融。

【评分标准】情感1分,结合诗句内容1分。

(二)(8分)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节选自《孟子三章》)

【乙】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己,律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节选自《汉书苏武传》,有删改)

【译文】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剑斩虞常后,苏武岿然不动。卫律说:“苏君!我卫律以前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拥有努力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今天不听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见我,还能得到机会吗?”   

苏武痛骂卫律说:“你做人家的臣下,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穴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认为这是神在帮他,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苏武传》中苏武的人物形象分析   

《苏武传》成功塑造了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苏武这一不慕名利、宁死不屈、坚韧顽强、忠贞不渝的爱国者的形象,苏武被匈奴扣押十九年而不改其节操。表现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的高尚品质。作为汉朝的外交使节,匈奴用审讯逼迫他,用**来恐吓他,都不能使他屈服;卫律用荣华富贵引诱他,也不能使他动心;用流放北海放羊来折磨他,也不能令他改节。特别是在经历了北海长期贫困寂寞的生活后,仍然面对李陵的劝降不为所动,特别能见出苏武的气节。   

形象塑造:   

(1)选取典型事件来突出人物性格。如卫律通降、北海牧羊,李陵劝降等一系列事件,有力地将人物性格展现出来。   

(2)通过一些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卫律举剑欲刺武,作者用“武不动”三字,就把苏武作为一个大国使节的威仪表现出来了。再如写苏武北海牧羊“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的细节,刻画苏武性格的坚定,十分传神。   

(3)苏武形象的塑造,也是在一系列人物的对比中完成的。如张胜的怕死,李陵的因个人恩怨而不顾大义,都反衬出苏武的视死如归,正气凛然。   

(4)运用个性化的语言,生动体现了作为一个汉朝的使者,那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汉朝的自信。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2分)

.①岂不大丈夫哉 诚: ②与民由:

③威武不能 屈:主备亲 屈:

10. 诚:真正,确实 由:遵从 屈:使……屈服 畔:通“叛”,背叛。

【评分标准】一个0.5分,共2分。

11.试简要说明甲乙两文写法上的不同之处及其作用。(3分)

11. (1)甲文运用了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孟子借妾妇之道类比公孙衍和张仪不立足于仁、义、礼等准则,只知道曲意顺从的行事作风,阐述了张仪等纵横家的行为不是大丈夫的所为;用景春的言论与孟子的言论进行对比,强调孟子的观点真正的大丈夫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用“广居”“正位”“大道”来比喻“仁”“礼”“义”,生动有力地论证了大丈夫立足于“仁”“礼”“义”的准则。(2)乙文叙事描写相结合,通过苏武和卫律的对话,苏武北海牧羊的艰苦环境的描写,塑造了一位坚贞不屈、忠君爱国的苏武形象。

【评分标准】甲乙文的写法各1分,作用1分。言之成理即可。

12.苏武是否是甲文中孟子认为的“大丈夫”?结合乙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12. 苏武是大丈夫。

威武不能屈:苏武面对卫律的威逼,巍然不动,“律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富贵不能淫:卫律以自己为例,企图以荣华富贵打动苏武,苏武不为所动。“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贫贱不能移:苏武北海放羊十九年矢志不渝,坚贞不屈,“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评分标准】只回答“是”不得分。答对1点得2分,答对2点得3分。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言之成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