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娱乐

锦鲤鱼怎么防病(预防锦鲤生病)

又到了炎热的夏季,夏季水温高,不适于微生物滋生,且温度变化不大,因此锦鲤不易得病。不少鱼友表示终于松了口气。但是绝不能掉以轻心,夏季温度高,疾病一旦产生会迅速蔓延至全池。下面就来详细说明锦鲤夏季易发疾病和防治方法。

夏季锦鲤易发疾病主要是由寄生虫、细菌引起。常见的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有烂鳃病、打印病、腐皮病;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有:车轮虫病、三代虫病、口丝虫病、斜管虫病、锚头蚤病。

一、烂鳃病

【症状】轻症的病鱼头部发黑,体色偏暗,游动迟缓;重症病鱼鳃盖上有透明小洞,鳃丝腐烂。

【病因】由黏球菌引起的细菌性烂腮病;由腮霉引起的腮霉病;由寄生虫如指环虫、中华虱等引起的其他腮病。

【防治方法】细菌性烂鳃病致死率较高,应减少鱼的受惊,使之静养,并泼洒灭菌、消毒剂;平时可用聚维酮碘、戊二醛进行预防。

二、打印病

【症状】初期,出现赤色外伤,随着病情恶化,表皮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破损,破损周围红肿充血,就像一个印记。中晚期,伤口继续恶化,发炎腐烂,最后鱼骨和内脏露出,鱼体极度虚弱直至死亡。

【病因】水质较差时,感染点状产气单胞菌导致。

【防治方法】保持水质稳定,定时定量加注新水,以抑制寄生虫滋生,换水时注意不要使鱼体受伤,从而减少此类疾病。

1、在患处上涂抹1%高锰酸钾水溶液著;

2、每1Kg鱼注射5000单位金霉素或20毫克硫酸链霉素;

3、病情初期,用1%呋喃西林涂抹患处,并将病鱼置于10-20mg/L呋喃唑酮液浸洗10-15分钟;或用12.5mg/Kg金霉素或25mg/Kg土霉素浸洗鱼身30min。

服用药物治疗:

4、每天用呋喃唑酮适量拌饲料,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4天。

三、车轮虫病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鱼体羸弱,呼吸困难,体外黏液增多,白色的雾状物附着在体表,病情严重的还会浮头。

【病因】显著车轮虫、东方车轮虫、卵形车轮虫等各类车轮虫在鱼体表面、鱼鳍、鱼鳃及鳃丝上寄生就会导致锦鲤染病。锦鲤被车轮虫感染后,鳃丝受刺激分泌大量黏液包裹腮丝。春末夏初,车轮虫易发,这种情况容易发生在饲养密度较大的鱼池内。

【防治方法】

1、转入池之前用8×10-6硫酸铜浸泡20-30min。

2、溴氰菊酯0.1× 10 -6全池泼洒。

3、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可有效地杀灭鱼体表和鳃上的车轮虫。

四、斜管虫病

【症状】初期,病鱼体表和腮丝大量分泌粘液,个鳃小片被粘合在一起,造成腮丝的活动不便,从而使锦鲤呼吸吸困难。严重时,鱼体消瘦发黑,浮头或沉到鱼池的下方而死亡。此病多发于每年的春季至夏初。

【病因】水质不佳时,斜管虫大量繁殖,寄生于鱼鳃和体表。使得皮肤和鳍条受损,成鱼的腮部、口腔粘膜和鼻孔也会受到侵害。

【防治方法】

1、一天一次,用2%-3%的食盐浸泡病鱼10-15min。

2、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病鱼30-60min。

3、每1m³水投放0.7g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与0.3g强氯精混合,泼洒全池。

五、锚头蚤

【症状】寄生部位充血,上皮细胞增殖并隆起,有时会出现溃烂。病鱼会贫血,食欲减退,身体消瘦。一般不致死,但锚头蚤的寄生会刺激锦鲤摩擦池壁,寄生部分很容易擦伤而造成细菌感染。

【病因】锚头蚤体寄生。锚头蚤呈棒状、通常为无色或淡黄色,头顶有四个锚状突起。通过突起寄生在体表、尾鳍、尾柄、肛门、鳃盖等地方。

【防治方法】可直接用镊子从鱼体拔出锚头蚤。

小结:

夏季虽然不是锦鲤发病的高峰期,但是也要注意防范一些疾病的发生。希望各位鱼友能够重视起来,提前预防,让您的锦鲤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优秀作者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薇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