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胤礽自幼立储文武双全,本该成为一代名君,却倒在君储矛盾斗争中

导语:胤礽自幼立储文武双全,本该成为一代名君,却倒在君储矛盾斗争中

太子胤礽,自幼立储,父皇宠爱。聪慧好学,文武兼备,数次监国,治绩不俗。君储矛盾,两立两废,终身监禁。

欲知“爱新觉罗·胤礽”详情,请点赞、关注,慢慢欣赏!

爱新觉罗·胤礽于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1674年6月6日)在北京紫禁城坤宁宫出生,乳名保成,其生母仁孝皇后赫舍里氏在他出生后两个时辰,便因生他难产气绝身亡。胤礽是康熙帝的第六个儿子,因为前面有四个哥哥早殇,没有序齿,所以他就是康熙帝的皇次子。

胤礽的胞兄嫡长子承祜,年仅四岁便在紫禁城里夭折了,为痛悼其母赫舍里氏,他在刚满周岁时就被父皇确立为皇太子,成为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

胤礽从小就聪明伶俐,由于父皇对其母后的无限怀念,寄情于子,在父皇的眷顾下,他涉猎百家经典,历代诗词。

胤礽刚懂事便由父皇亲自教授他四书五经;六岁时父皇便为他挑选熊赐履、李光地、张玉等德高望重的名儒为他的老师,十岁的时候便能将四书五经背得很熟练;同时父皇还让洋教士教授他学习数学以及医学等自然科学知识。

在学习文化的同时,父皇还不忘派人教习胤礽满州弓马骑射技术,八岁的时候便能开弓射箭,箭无虚发。

胤礽年龄大一些后,父皇便亲自教诲他老祖宗创业的艰难与不易,传授他守住祖宗打下江山的治国之道;父皇还经常带着胤礽外出巡幸,将自己的治国经验一一教授给他。在父皇严格要求及言传身教下,胤礽俨然成了文武双全的储君,到了二十岁以后,便可以帮助父皇处理朝政,代父皇祭祀,并数次监国,治绩不俗,在朝野内外留下了美好的名声,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父皇的负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父皇康熙帝北征噶尔丹,特命胤礽监国,后来父皇北征时都让胤礽监国理政。

法国传教士白晋在《康熙皇帝》一书中是这样评价太子胤礽的:

“这位现年二十三岁的皇太子和京师里的同龄王侯一样眉清目秀,身体健壮,是最为理想的皇子之一。因此,皇太子的侍臣及朝廷大臣对他有口皆碑。人们深信他不久即将像其父皇那样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九月,胤礽侍驾南巡,因发病留在德州;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正月,仍侍驾南巡。

由上述可见,即便胤礽不能成为像其父皇那样的千古一帝,最起码也可成为一位合格的君王,但事情发展往往会出人预料。

随着君储之间矛盾的不断加深,终于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的太子之位被其父皇废黜,并拘禁在咸安宫,同年十二月被释放。不过还好,为了缓和局势,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正月二十二,康熙帝再次立胤礽为皇太子。然而君老储壮这个根本矛盾始终无法解决,于是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胤礽的太子之位再度被废黜,仍禁锢于咸安宫。既便两度被废后,仍然有大臣们多次推荐复立胤礽太子的建议,但其父皇康熙帝始终没有再立胤礽为太子。

雍正帝继位之后,将胤礽改为为“允礽”,雍正二年十二月十四(1725年1月27日),五十一岁的允礽,终于结束了他幽禁的生涯,愤然离世,追封为和硕理亲王,葬于现在天津蓟州区黄花山的理亲王园寝。

胤礽的一生是幸运的,从小被立为皇太子,深得父皇的宠爱与教诲,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储君;然而他的一生又是不幸的,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皇太子特权对皇权构成威胁,君储、父子之间的悲剧不可避免。胤礽一生的大起大落,进一步体现了封建社会皇权纷争的残酷性。

感谢友友的支持!我们下期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