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南博讲坛|探秘城头山遗址,触摸“早期”最真实的模样

导语:南博讲坛|探秘城头山遗址,触摸“早期中国”最真实的模样城头山遗址博物馆

古老的城墙,渐变为隆起于地面的圆形土岗;时光的流转,化作丰茂的花草覆盖其上。沉寂澧阳地,名动天下知。自1991年开始,多年的考古发掘,唤醒在此沉睡千年的历史与文明,古老城垣、氏族墓葬、大型祭坛、远古稻田等大批珍贵遗迹接连被发现,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的城头山遗址向世人宣告,一段恢弘的城市文明的出现。

4月22日上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古系郭伟民教授做客“南博讲坛”,以《城头山与中华文明》为题,讲述城头山遗址考古的成果及其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进程之间的关系。

南博讲坛|探秘城头山遗址,触摸“早期中国”最真实的模样

史前古城延续千年人间烟火

城头山遗址,位于湖南澧阳平原的一座圆形土岗之上,是我国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史前古城。

自1991年起,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先后15次对城头山进行考古发掘,共揭露面积近9000平方米,出土文物1.6万余件。通过取第一期城墙下压的木炭标本进行碳-14年代测定,确定其年代是距今6000年以上,据此考证城头山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城。

作为迄今为止,保存最好,体系最为完整的古城遗址,城头山遗址在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郭伟民说:“从村落到环壕聚落、城壕聚落,再到城壕聚落集群,城头山的发展演变轨迹清晰、连续稳定、一脉相承。”在他看来,正是长江中游史前社会的这种稳定性与连续性,形塑了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特质。

烟火气在城头山遗址内存续了2000多年,跨越了汤家岗文化、大溪文化、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五个文化期,直至石家河文化中期,古城才逐渐遭到废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城头山遗址的衰落时期,澧阳平原上还有另一座古城正在逐渐兴起。那就是距离城头山遗址仅有13公里的鸡叫城遗址。据悉,鸡叫城为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中晚期大型聚落遗址。

那么,同一时期,两座城池之间的一兴一废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对此,郭伟民认为:“通过重建鸡叫城的演变过程发现,在这个700平方公里的空间范围内,两拨人是同时存在的。也就是说,在城头山特别发达的年代,鸡叫城已经有人了。最终鸡叫城对城头山的取代,彰显了一种力量的对比。”

讲座现场,郭伟民还分享了有关鸡叫城遗址的多项考古发现:鸡叫城首次披露了大型木构建筑群,其中包括一座目前考古发现的中国最早、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基础,填补了中国史前建筑的空白,丰富了中国土木建筑史的内容。

南博讲坛|探秘城头山遗址,触摸“早期中国”最真实的模样

与城头山类似,鸡叫城也经历了由村落逐步形成城壕聚落的演变过程,时间跨度从距今8000年前直至距今4000年前。因而确认了鸡叫城聚落群的三重环壕结构体系。

此外,在二重环壕外还发现了规模庞大的稻田耕作片区。水稻田以放射状或平行灌溉水渠分隔空间并以水系连通,形成了完整的灌溉系统。同时,考古人员还在城中发掘出谷糠层堆积,面积约80平方米,平均厚约0.15米。根据测算,产生这些谷糠的稻谷重量达22吨。

“建在稻田上的城头山,是稻作农业文明结出的灿烂果实”

如果说城市是一个文明的标志,那么城头山的文明就是从稻田里“长出来”的。

1996年冬,在城头山遗址的城墙底部,考古工作发现了距今约6500年的古稻田。稻田有着规整的田埂、灰色的田土,剖面可清晰看见稻叶、茎、须和稻谷。在稻田的西边,还有人工开凿的储水坑、引水沟等配套的灌溉设施。

南博讲坛|探秘城头山遗址,触摸“早期中国”最真实的模样

在对稻谷植硅石成分进行测量分析后,发现稻谷硅质体含量较高,接近于现代稻田,因而确定其为稻田。同时,经日释光方法测试确定,稻田年代距今6500至 6300年,是迄今全世界发现最早而且保存最完整的水稻田。

这些遗迹、遗物表明,早在6000多年前,城头山先民们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水稻人工栽培技术,进入了精耕细作的稻作社会。郭伟民说:“稻田是一种非常成熟的稻作农业体系,就城头山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情况而言,当时的农业生产力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

正是这种成熟的稻作农业体系促进了城头山城的建立,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城头山地区文明化进程一步步前进。澧阳平原水网纵横,地势较低,在汛期时尤其容易遭遇水灾侵扰。一方面为了治水,另一方面种植栽培稻也需要排水和灌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环壕。而当挖环壕的土向内堆筑,就形成了最早期的城垣。“所以,最早的城址出现,一定是有稻田作为人们无法舍弃的基础。”郭伟民说。

稻作水平的不断提升,为文明的演化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稻作农业能够持续支持一个聚落的生存与发展,在这此基础上,社会、人口得以不断演进。”郭伟民表示,城市建立、财富积累、社会分层、聚落分化,都是以成熟而稳定的稻作农业作为经济支撑才出现的。他说:“建在稻田上的城头山,是稻作农业文明结出的灿烂果实。”这形象地说明了,稻作农业对于南方地区以及长江流域社会进程的推动作用。

“小国寡民”成为长江中游史前文明的基本形态

除了发现中国目前最早的城址、世界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田,城头山还有不少颠覆历史的大发现。

在城头山遗址东门豁口角城内,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用黄色纯净土筑造的建筑基址。祭坛略呈椭圆形,是在平地堆筑夯打而成。祭坛台面由中央隆起,向四边沿倾斜。坛台顶部有数具人骸,和一具人骸与兽骨混埋坑;坡面上分布着40多个祭祀坑,坑的形状有圆有方,在部分坑内还发现有红烧土、陶器、兽骨等。据悉,祭坛几乎与城头山一期城墙同时起建,距今已经有6300年的历史。

南博讲坛|探秘城头山遗址,触摸“早期中国”最真实的模样

这一大型固定祭坛的存在,证明了城头山先民在早期的农业活动中就开始了祭祀活动,当时的人们出于对自然、神权的崇拜,希望通过这种活动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郭伟民说:“《礼记》中曾对祭法有所记载,‘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这明显是城头山先民们为祭祀天地,祭祀神灵所做的各种行为。”

此外,在城内偏东一带发现有属于大溪文化第二期的数十座墓葬。在这些墓葬中,其中既有随葬品丰富的直肢葬墓,又有不见任何随葬品的屈肢葬墓,而这些墓几乎都围绕在其中一座大墓的周围。郭伟民表示:“在周围的墓葬中,墓主人都是四肢不全的。因此,我们合理推测,这些小的墓葬实际上是为中心的大墓做的陪葬。”这意味着,在当时,氏族内部成员之间已经出现了身份和地位的变化,但这种分化并不十分严重。

讲坛最后,郭伟民就中国史前文明发展模式进行了总结:社会分化虽有分化,但不严重;军权(王权)与神权虽然已经存在,但尚未完全凌驾于社会集团成员之上;战争迹象不明显,社会矛盾不突出;古城古国林立,大分散小聚居,没有定于一尊的最高统治者。他说:“这些古城所体现的或许是一种小国寡民的社会。正像老子所描述的‘民重死而不远徙......安其居,乐其俗。’老百姓安土重迁,人与人之间阡陌相通,鸡犬相闻,但却老死不相往来。”这种“小国寡民”的社会运作和生活模式也是长江中游史前文明的基本形态与模式,适应于长期稳定状态下的农业经济社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洁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