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1941年,南阳武师胡振清仅凭一把大刀阻挡三百日军,方法太巧妙了

导语:1941年,南阳武师胡振清仅凭一把大刀阻挡三百日军,方法太巧妙了

四尺二长八卦刀,劈撩挂裹穿为高。吊推钻刺遮日月,崩挑截拦神难逃。按折顺抹旋身扫,砍断魂魄也不饶。多少狂人要真理,苦练一心是正道。

一首“夜战八方”刀法的歌诀,说的虽然是刀,但是从中却能感觉到一种泰山压顶的霸气。抗日战争期间,有人便凭借手里的一把大刀,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他以一人之力,阻挡足足一个联队、共三百多个日本鬼子长达一小时。此人是谁?最后他又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

1941年,南阳武师胡振清仅凭一把大刀阻挡三百日军,方法太巧妙了

此人,名叫胡振清,是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人,回族。他出生在一个武术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当时有名的镖师。在清末民初那一段乾坤颠倒的日子里,镖师的生意不断。胡振清也因此,从小没有为钱发过愁。

胡振清的祖父对他很严格,从小便亲自教授他武功。胡振清自己也很努力,很快就练就了十八般兵器。他尤其擅长的,就是花枪和八卦刀了。他的刀法和枪法,那可真可谓是“枪出如龙刀如电,寒光一闪心胆寒”,比起祖父和父亲来讲,绝对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941年,南阳武师胡振清仅凭一把大刀阻挡三百日军,方法太巧妙了

在他十八岁时,方城县举办了一次青少年武术大赛。胡振清凭着过硬的刀法,打败了一众好手,奋勇夺魁。这次比赛,让他声名鹊起。很快,就有不少人来拜他为师。胡振清广开师门,收徒授业,成了一方大侠。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战争的开始阶段,日军将主要的战场放在了华北和华南,对于河南这个中原大省,日军则是沿黄河南下,占领了大片区域。但是,当时的他们还没有进攻南阳。胡振清感觉到山雨欲来,于是便在家苦练武功,广收门徒,做好了抗日的准备。

1941年,南阳武师胡振清仅凭一把大刀阻挡三百日军,方法太巧妙了

1941年,日军集结了5万多人马,大举向豫南杀来。当地的驻军没有防备,在敌人的攻势下一泻千里。仅仅3天,日军就攻下了确山、驻马店、西平、叶县、方城等地,兵锋直指南阳。

侵略者已经杀到了家门口,胡振清必须要有所动作了。他将自己的徒弟们组织起来,准备和鬼子来一场真刀真枪地拼杀。然而上了战场他才发现,仗根本不是这么打的。敌人的步枪、机枪和迫击炮、掷弹筒,已经不是冷兵器可以匹敌的了。他们这些武师冒冒失失地冲了上去,其结果就是在敌人的机枪子弹下一片一片地倒下,几乎被全歼!好在胡振清不是那种死脑筋的人,一看情况不对,赶紧招呼剩下的徒弟撤退。最后,他虽然保住了一部分人,但是自己的家乡却沦丧于敌手。

1941年,南阳武师胡振清仅凭一把大刀阻挡三百日军,方法太巧妙了

经过了这次打击,胡振清有所觉悟。他明白,没有枪炮,不懂战术,是无法和侵略者对敌的。于是,他想到了去投军。正好,此时第五战区第六纵队正在南阳附近,胡振清便带着徒弟投奔了过去。

第六纵队的长官名叫马明远,他并不重视胡振清这样的民间武师,觉得这帮人上不了战场。于是,他只是将胡振清等人编入了回民战地服务队。虽然长官不重视,但胡振清的人气毕竟很高,他很快就成了服务队的队长,开始每天教授其他队员刀法。此时,他已经根据第一次战斗惨败的经验,总结出来了一套人刀合一的战术。他将这些战术倾囊相授,让服务队里的每一个人都烂熟于心。

1941年,南阳武师胡振清仅凭一把大刀阻挡三百日军,方法太巧妙了

日军并没有给胡振清等人太多的时间,1月25日,他们便杀到了南阳城下。中国守军59军38师第16团与日军千余人在白河西岸遭遇,随即展开激战。

中国守军虽然人数占优,但是在火力上远逊于对方,伤亡巨大。胡振清马上指挥服务队,冲上了战场。他将服务队分成救护组、运输组和战斗组,分别支援前方正规军。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军的增援不断赶到,很快,他们的兵力就达到了两千多人。中国守军的人数优势不再,火力上也更加难以为继,一时间险象环生。尤其是南门守军,此时死伤过半,已经有了崩溃的迹象。

1941年,南阳武师胡振清仅凭一把大刀阻挡三百日军,方法太巧妙了

胡振清看到情况危急,随即带领着服务队战斗组的一百多人,加入到了守卫南门的战斗中。他们没有受过军事训练,不会打枪,更没有枪,只能用大刀和鬼子拼命。不过,由于胡振清的战术,他们的反击居然行之有效,帮助守军又争取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下午19点多,日军的兵力再次增加,开始不断向南阳的各个城门发动攻击。最终,东门被攻破,鬼子冲进了南阳城。中国守军只能依靠街上的工事,艰难地阻击敌人。但是,日军的部队仍然一步一步向南门攻了过来,守军有被合围的危险。

1941年,南阳武师胡振清仅凭一把大刀阻挡三百日军,方法太巧妙了

关键时刻,胡振清再也不顾上别的,带着战斗组的成员,开始了搏命式的砍杀。日军此时也退出子弹,纷纷开始白刃战。

日军的个子矮小,白刃战直取下三路,对于战斗组的武师们来说,这种打法很不适应。但是,他们仍然凭借应变能力,几乎是用以命换命的方式,阻挡住了敌人的攻势。但是,这种打法毕竟不能持久。很快,战斗组的英雄们便死伤殆尽了。就算是武功超群的胡振清,此时也是手臂中刀、血流如注了。

1941年,南阳武师胡振清仅凭一把大刀阻挡三百日军,方法太巧妙了

此时,东门方向的敌人仍被其他部队阻滞,暂时过不来。胡振清知道,为了掩护友军的战斗,他必须要尽量拖住敌人。他招呼战斗组的人撤到后方的隘口防守,可他招呼了半天,却没有人响应。原来,一百多人的战斗组,此时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胡振清强忍眼泪,躲到了废墟中的一个“葫芦口”内。这个地方,是被炸出来的一个小掩体,形成了一个安全的空间。日军想要从南门进入,就必须要从这个葫芦口经过,而且一次只能过一个人。胡振清守在这里,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

1941年,南阳武师胡振清仅凭一把大刀阻挡三百日军,方法太巧妙了

日军看没了动静,便准备进城。可谁知在通过葫芦口的时候,却遭到了胡振清的暗算,一下子被杀死了四五人。日军赶紧退出来打枪,却发现根本奈何不了躲在掩体后面的胡振清。

此时,日军的指挥官失去了冷静,开始组织“小分队”,去冲击葫芦口。但是胡振清的位置实在太好,只需在看见敌人的时候把刀一伸,就能结果一个敌人。日军接连派过去了3支小分队,总共十几人,但他们很快就全部被胡振清消灭!

南门外,日军的部队有足足一个大队,三百多人,但是由于胡振清的存在,他们就是生生被堵在这里不能动弹。此后的一个多小时,双方就这样对峙着,日本人完全没有办法。

1941年,南阳武师胡振清仅凭一把大刀阻挡三百日军,方法太巧妙了

晚上8点,天已经黑了下来,日军开始有所松懈。此时,胡振清如同鬼魅般的身影却突然离开了葫芦口。他一人一刀,开始借着月色,在日军的头上挨个“点名”。很快,就又有几个日军着了他的道,莫名其妙就丢了脑袋。当日军重新警觉地时候,胡振清已经安然撤回了葫芦口。

日军的指挥官,此时也想到了办法。他命令部队里的三个拼刺高手,穿上中国军队的衣服,借助绳子翻过城墙,从后面袭击胡振清。由于天色太黑,对这三个人的行动,胡振清没有察觉。等他发现的时候,三个敌人已经挺着刺刀,将他包围了。

1941年,南阳武师胡振清仅凭一把大刀阻挡三百日军,方法太巧妙了

胡振清明白,自己这次恐怕是很难活下来了。但是,就算是死,他也要拉着敌人同归于尽!他一闪身,进入一条窄巷,和敌人拼斗了起来。敌人的长枪刺刀,在窄巷里并没有优势,所以很快就被胡振清砍死了一人。但是,这几个日本人毕竟是拼刺高手,立刻打起了配合,一个人趁着胡振清的一个失误,跑到了他的背后。胡振清腹背受敌,只能勉力支撑。

不多时,他的身上就又“挂彩”了,不过,此时他已经顾不得别的了,只能和敌人奋力搏杀。最终,胡振清大发神威,将两个敌人都斩于刀下。可是他自己,此时也已经身受重创,再也难以支撑了。最终,这位来自民间的武师,牺牲在了抗日的战场上。

胡振清虽然牺牲,但是他一人一刀,阻止敌人联队一个小时、砍杀二十余名敌人的壮举,却让人肃然起敬。虽然他算不上革命战士,甚至不知道革命是什么意思,但是他仍然凭借自己的一副忠肝义胆,创造了一个战场奇迹。他这样的人,也是我们民族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