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兵变的叛军灵魂人物李九成如果不死,历史就不一定往何处去了
导语:吴桥兵变的叛军灵魂人物李九成如果不死,历史就不一定往何处去了
前言
爱好历史的人都知道,因为东林党人王象春仆人家的一只鸡,引发了明末历史上著名的“吴桥兵变”,对明朝政府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其实,“吴桥兵变”爆发的真正诱因是:高级军官李九成把巡抚大人给他的买马钱花光了,或者是弄丢了。
吴桥兵变的起因
当时,那只鸡被杀吃以后,王家的仆人闹到孔有德的军营里,孔有德并没有护短,他严厉地惩罚了偷鸡的士兵,把那个士兵“穿箭游营”,进行示众,以肃军纪。
孔有德的做法,实际上已经算是解决了这个偷鸡事件。
谁知道,皮岛出来的官兵个个桀骜不驯;那个偷鸡士兵受到惩罚,心中不忿,在夜里又溜出军营,去杀死了王家那个告状的仆人。
这下子就把事情闹大了。王家是山东望族,王象春又赫赫有名,是东林党干将,乃是《东林点将录》上大名鼎鼎的“浪里白条”,其家族的声望自然不容许一群当兵的来冒犯;于是,王象春的儿子亲自去找孔有德,讨要说法;而孔有德也表现得很有涵养,一直陪着笑脸,低声下气地说着好话。可以说,那时候的孔有德根本就没有造反的念头。
历史事件也有很大的偶然性。当王象春的儿子正在指责孔有德的时候,李九成恰好来到了军营。
吴桥兵变真正的发起人
李九成也是毛文龙皮岛上的旧部,还是个参将,级别很高;这次他是被登莱巡抚孙元化派出去买马了,不知道究竟是自己挥霍了还是其它的原因,李九成花完了买马的经费,却没有买回来马。因此,此时的李九成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非常担心回来后会受到上司的处罚。
这种心态下的李九成,情绪肯定是不好的。当李九成来到孔有德军中时,正赶上王象春的儿子在军营里大吵大闹,威逼着孔有德呢。作为毛文龙的亲信旧部,李九成对朝廷和东林党人无疑是心怀不满的。眼见一个东林党官员的儿子就敢到军中训斥主将孔有德,李九成立刻就愤怒起来,觉得不如举兵反他娘吧。
李九成本就是一员骁勇悍将,偏偏他还有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儿子,名叫李应元,此时也在孔有德的军中,并且李应元在军中还很有号召力;于是,李九成和儿子一商量,父子二人就去找孔有德了。
别看孔有德在历史上名气很大,其实他当时还真不想造反,但是,李九成父子却由不得他作主了。
李九成、李应元父子武勇过人,在军中威信很高,而且,孔有德带领的这800精兵还不是孔有德的老部下,而是旅顺副将陈有时的旧部;这些骄兵悍将对孔有德并不畏惧,他们还对孔有德都很生气呢:因为这次跟着孔有德出征,大家吃的苦实在是太多了。
就这样,李九成父子煽动士兵们,挟持着带兵主将孔有德,在吴桥发动了叛乱。
实事求是地说,如果没有李九成,吴桥兵变是不会发生的。
叛军势大,肆虐山东半岛
毛文龙被杀以后,皮岛上多次发生兵变,毛氏旧部分崩离析,散布在山东各地,心中大都憋着一口气呢。
李九成、孔有德率部一边在山东大肆攻城掠地,一边派人四处联络散布各处的毛文龙旧部。
在李九成、孔有德的邀约之下,耿仲明在登州加入叛军;旅顺副将陈有时也就地起兵响应;广鹿岛副将毛承禄,自然而然地起兵响应叛军了。
朝廷派来围剿叛军的官军中,很多将士都是毛文龙东江镇旧部,他们纷纷倒戈参加到叛军队伍中;在这样的形势下,叛军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了。毛承禄在广鹿岛一起兵,就与旅顺的陈有时合兵在一处,兵力达到了七八千人;他们战斗力较强,很快就占据了东江镇辖区的一半,使朝廷非常震惊。
陈有时、毛承禄率军跟前来镇压的东江镇总兵黄龙所部打了几仗,就登陆上岸,跑到登州,跟李九成、孔有德他们会师了。
此后,山东境内就大大热闹起来,各处响应叛军的皮岛毛氏旧部都聚集到了登州,叛军的势力愈发壮大起来了。
李九成、陈有时、孔有德、耿仲明、毛承禄这5名叛军主将,被朝廷称为“五大渠魁”。这五大叛军首领带领叛军四下出击,多次把官军打得大败 ,搞得朝廷非常头疼。
当叛军势力发展到巅峰的时候,李九成等人竟然产生了在山东半岛自建一个国家的念头;当时,他们的老上司孙元化因为上当受骗,被叛军抓捕了;于是,李九成、孔有德他们就准备拥立孙元化来称王;可是,无论他们如何劝说,孙元化说啥都不干,这个建国计划算是破产了。
最后,叛军只能推举李九成为都元帅,孔有德为副元帅,充当叛军的最高首领。
明朝政府震惊之余,下血本进行镇压
这次叛乱规模越来越大,明朝政府不得不投下血本来进行平叛了。
朝廷四处调兵遣将,关内能够调用的军队基本上都动起来了。当时除了天津来的将领朱大典和皮岛来的张焘之外,朝廷还调来了天津总兵王洪、保定总兵刘国柱、通州总兵杨御蕃、蓟门总兵邓玘、登州总兵吴安邦、昌平总兵陈洪范、东江总兵黄龙、义勇总兵刘泽清等大批兵将,可谓是名将如云,人马众多了。
但是,这些兵马全部加起来,都不是叛军的对手,相反,他们倒是被叛军打得丢盔卸甲,狼狈至极。最后,朝廷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不得不从辽东战区抽调出五千关宁铁骑,由祖大弼、祖宽、吴襄、吴三桂等名将率领,从关外赶来,前往山东参战。关外、关内的官军联合起来,跟叛军血战了几场,堪堪打成平手,勉强算是遏制住了叛军的气势,战事开始处于胶着状态。
领军人物李九成战死,叛军失去灵魂
在朝廷调来大批精兵强将的情况下,毛承禄、孔有德等人在莱州城外的沙河与官军进行野战,被官军打败,不得不退回登州。叛军主帅李九成闻听毛承禄他们战败,就亲自率兵十万出击;一场恶战下来,叛军再次失利,不得不退入登州,开始固守城池。双方展开了长达几个月的攻防战。叛军战斗力也很强,官军攻了几次城,伤亡很大,只得决定采取长期围困的办法。
1632年7月,叛军著名将领陈有时在率部攻打平度的时候,殒命沙场,对叛军的士气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632年12月,为了打破官军对登州的包围,李九成率军出城,跟官军展开激烈的野战,不料,在混战中,一阵炮火袭来,李九成被炮火击中,死于战阵之中。
李九成、陈有时是叛军中的领军人物,二人都是勇将,敢打硬仗,善于作战,是叛军的灵魂。他们二人先后战死,导致叛军士气低落。
叛军剩下的三大首领孔有德、耿仲明、毛承禄,他们的胆略勇气,都比不上李九成和陈有时;在官军环伺的局面之下,孔有德他们一心只想着逃跑,疏于积极应战,从而使叛军很快走向了失败。
结语
李九成勇猛敢战,胆略过人,是叛军真心拥戴的领导者,如果他不是意外战死的话,叛军势必还能坚持打下去的。
而明朝政府在关外清军的侵犯以及内地农民起义军的骚扰之下,肯定不能长时期地跟叛军对峙下去,那么,明末的历史走向肯定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