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恩伯在日本去世,两个儿子后来如何?次子随母赴美,曾乞讨度日
导语:汤恩伯在日本去世,两个儿子后来如何?次子随母赴美,曾乞讨度日
1954年6月29日,在东京应庆大学医院,躺在病床的男人被医生宣告死亡。此刻这名死者的身边,没有妻子,没有儿女,也没有任何一个亲友的陪伴,让在场的医护人员觉得十分凄凉,然而谁又知道,这样凄凉的境遇是此人一手造成的。
这个人就是国民党将领汤恩伯,曾累建战功,一度风光无限,也曾做过卖友求荣的勾当,在河南任职期间,贪得无厌,压迫百姓,被当地人归类成&34;中的四大害之一。
汤恩伯生平
1898年,汤恩伯出生在浙江金华,1927年,从日本的陆军学校毕业回国后,在国民党军队内任职。1937年七七事变中曾带领国民党十三军在南口地区给予日军重创,后又参与了台儿庄战役和徐州会战。
抗战初期的汤恩伯,不论是在指挥作战还是抗击敌情方面都是十分积极的,带领的部队曾多次重创日军,是日本侵略者在华北地区少有惧怕的国民党军队之一,而汤恩伯带领的国民党第三十一军团,曾经更是令日军闻风丧胆。
蒋介石对汤恩伯十分信任且屡屡提拔,汤恩伯在当时的条件下,已经得到了蒋最大程度的重用,青年时期的汤恩伯在蒋氏集团内,可以说是风光无限的嫡系人马了,然而这些风光最终都夭折在了1944年这个节点。
这一年的4月,在豫湘桂会战中,汤恩伯带领的40万国民党大军不战而逃,接连丢下了三十几座城池,直接导致了华北大部分地区的沦陷,而这些地区也迅速被日军占领,让我军损失惨重。
当时的汤恩伯军队,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武器装备更是精良,这不战而逃的背后仅仅是因个人恩怨。
这次的会战引起蒋介石极度不满,认为汤恩伯的表现简直是奇耻大辱,汤恩伯不仅丢了自己的脸,更丢了国民党军队的脸,随即将其罢免。
值得一提的是,1940年,汤恩伯被任命为河南地区的行政长官期间,曾经在河南一带弄得民怨不断,哀声载道。归其原因是前期的作战胜利打出去的响亮名号,受到蒋介石的嘉奖,汤恩伯因此有些飘飘然了。
因而在河南期间,汤恩伯的贪婪和低下人品暴露得一览无余,贪污扰民,压榨百姓,任人唯亲,纵容、包庇手下胡作非为,他带领下的军队在河南地区堪称是劣迹斑斑。
像蝗虫一样,经他啃食过的地方几乎寸草不生,被当地民众称为&34;,与其他三项被并列为四大害之一。
由此不难看出,百姓对汤恩伯行为的愤恨,在最后的战争中,愤怒的百姓们直接把汤恩伯的军队缴械了,可见汤恩伯军队惹得天怒人怨到了什么样地步。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依旧没有放弃汤伯恩,解放战争期间,依旧屡屡重用,而汤恩伯虽还年轻,但他的能力已经基本上到了&34;的地步,能力急转直下,又做出了出卖恩人陈仪的事件。
从这件事以后,直到他在日本病逝,汤恩伯的后半生再没有得到过重用。
妻离子散,父子关系惨淡
汤恩伯有过两任妻子,她们各自为汤恩伯生过一个儿子,而这个两个儿子与汤恩伯的关系十分冷淡,这种情况却是汤恩伯亲手造成的。
长子汤建元出生于1919年,是汤恩伯与第一任妻子马阿谦所生。马阿谦是个没什么文化和见识的传统妇女,汤恩伯教育水平高,又曾在日本留学,年纪轻轻就屡受提拔,与妻子就没什么共同话题。
而长子汤建元从小是被母亲带大,汤恩伯南征北战很少在家,与妻子带大的汤建元感情淡薄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1926年,汤恩伯利欲熏心,为了有更稳固的靠山,抛弃了妻子马阿谦,转投别人怀抱,离婚后总共也只给过汤建元300大洋的抚养费,就基本断绝了联系,任前妻和汤建元自生自灭。
汤建元前期一直与母亲生活在重庆,对于这个父亲的感情,虽然说不上多好,但总有一份挥之不去的孺慕之情在内。
1942年正值抗日战争期间,汤恩伯去重庆公干出差,父子二人也是许久未见,就算感情淡薄终究还是父子血亲,这种血缘是怎么都割舍不下的。因此,汤建元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赶去看望刚刚落脚的父亲。
而汤建元的这种急切,却让汤恩伯吓了一跳,他误以为汤建元这么着急是急于向自己要抚养费,因此直接将汤建元大骂一顿,并明确告诉汤建元,自己没钱,就是有钱也不会给他!
汤建元感到父亲的发火实在有些莫名其妙,挨了一顿骂又觉得特别委屈。从这件事以后,汤建元与父亲的关系就变得越来越差,以至于后来跟随汤恩伯到台湾生活后,关系越来越尴尬。
没过多久,汤建元就再也受不了这种诡异的氛围,只身前往美国工作生活,不久后与一位姓刘的女性结婚,生下了一个女儿,自此正式在美国定居,再没有回过台湾。
次子汤建平是汤恩伯的第二个妻子王锦白所生,王锦白也即是汤恩伯利欲熏心为了权力抛弃前妻也要娶的女人。
王锦白是国民党将领、是曾任浙江主席陈仪的义女,而陈仪是汤恩伯的老师,曾经资助汤恩伯去日本军校留学,回国后又屡次提携帮助汤恩伯向上爬。
因此,汤恩伯娶了王锦白后,在事业上收获颇多,可以说,如果没有陈仪,就没有汤恩伯后来的风光。
然而,令王锦白没想到的是汤恩伯却是一个见利忘义,卖&34;求荣的人。
解放战争开始后,蒋介石虽恼恨汤恩伯在抗战时期的行径,但依旧把汤恩伯当成自己的嫡系委以重任,1949年,蒋介石还令汤恩伯统领十万大军,任京沪杭地区警备司令。
然而这时的战局对国民党已经很不利了,因此很多国民党将领都有了投诚的想法,汤恩伯的恩师陈仪也在这些人之列。
汤恩伯作为陈仪名义上的女婿实际上的门生,两人关系也是亦师亦友,陈仪对他是十分信任的,因此对汤恩伯吐露了自己的想法。
为了增加投诚的砝码,陈仪这次来找汤恩伯不只是拿主意和商议,其实也包含了想让汤恩伯跟随自己一起投诚的意思。
陈仪很坦诚,可他根本没想到汤恩伯骨子里是个见利忘义没有良心和下限的小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面对陈仪的劝说,汤恩伯表面上表现出了有点心动并允诺陈仪自己会慎重考虑。可陈仪前脚刚走,后脚汤恩伯就向蒋介石告密陈仪欲图叛逃的消息。
蒋介石知道后大为恼火,立刻便派人将其逮捕,随后毫不犹豫的枪毙了陈仪。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传出后,群众哗然,汤恩伯的亲友们知道这件事后,不齿于他&34;的告密行径,纷纷与汤恩伯断绝来往。
而王锦白也因为这件事极度怨恨汤恩伯,因此王锦白带着汤建平远赴美国,从此与汤恩伯一刀两断,再无往来。
汤建平跟随母亲王锦白出走时,汤恩伯并没有给妻儿一分一毫的生活费,而汤建平和母亲身上的积蓄也不多,到美国后不久,身上的钱就用完了。
穷困潦倒的汤建平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和母亲一度沦落到需要乞讨度日的地步。即便如此艰难,汤建平也没有想过去联系汤恩伯,更没有问他要过一分钱。
汤建平咬牙坚持,半工半读完成了学业,在毕业后辛苦打拼创业,终于在美国打拼出了一片天地。
此后的几十年里,汤建平也同自己的哥哥一样,在美国定居,生儿育女再没回过台湾。
小结
对于汤建元和汤建平来说,前半生经历的痛苦多半都是拜汤恩伯所赐,这个男人是他们的父亲,也是各自母亲怨恨的对象。
也许在他们小时候,也曾得到过父爱,也曾有过一段快乐的时光,但最终都被汤恩伯的自私自利打破。而兄弟二人流浪他乡的痛苦,是要用一生来治愈的。
汤恩伯晚年的凄凉却全是拜自己所赐,这一生他抛妻弃子,卖友求荣,对于妻子来说他不是好丈夫,对于儿子来说他不是好父亲,对于友人来说,他是个背叛恩师的小人。
最终他只能在凄苦孤单中离开这个世界,然而他这一切后果都是自己的原因,又能怨得了谁呢?
文/李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