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职场

乡村振兴,农民的声音须用心聆听

导语:乡村振兴,农民的声音须用心聆听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农民怎么办

近日,在《农民视角的乡村振兴》新书发布会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叶敬忠展示了其研究团队的调研成果:目前农民最关心、最迫切希望解决的依次是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种粮等九个方面的问题。

这是一次深入乡村的调研活动。自2021年3月起,叶敬忠带领一支43人的研究团队,在山东、湖南、陕西、浙江、河北等5个省共计10个村庄开展了“农民视角的乡村振兴”研究,共完成农民问卷529份,完成对基层干部、新型经营主体、小农户的访谈154份,访谈资料156万字……

调研收获满满,也有出乎意料的发现。

叶敬忠透露,“接受访谈的529位农民中,有近40%没有听说过乡村振兴”,其坦言,“咱们在北京可能觉得太不可思议了,我们天天谈怎么可能没听说过,但农民真正的生活现实可能跟我们想象中还是有点距离。”叶敬忠分析称,“我们看到的是大量讨论的繁荣、文字的繁荣,我们的讨论是官员、学者主导的,农民的声音还是没有被听见。”

“接受访谈的529位农民中,有近40%没有听说过乡村振兴”,“农民的声音还是没有被听见”,这些现象之所以让人感到意外,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在城市里和舆论场上早已成为热门话题,也被公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为什么调查样本显示,农民对其知晓率不算很高?另一方面,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之始,中央就三令五申,要激活乡村内生动力,“让亿万农民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为什么学者到了乡村后却发现,“农民的声音还是没有被听见”?

众所周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的声音还是没有被听见”或者说听到的不多的问题值得充分重视,因为这关系到乡村振兴中农民的主体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的根本。

近来中央强调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求“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就是对脱离群众的工作作风的全面纠偏。

事实证明,只要沉下心来,放下身段,和群众交心,以农民为师,就能看到真问题。

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可能很难体会农民在医疗问题上的焦虑。农民反映,“乡村很难留住好医生”“村里只能看看常见的病,生病了经常被推到乡里,乡里又推到县里或市里”。调研发现,有44.2%的农民表示,“看病就医”是其家庭主要支出之一。即使目前家庭没有重大的看病就医支出,农民努力挣钱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万一未来家庭成员生病,能够得到较好的医疗服务。

农村养老方式比较单一,随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在调研村庄,70.3%的老人为“老两口”共同生活或独居,子女照护越来越少,而且目前农村居民养老金水平也尚未达到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水平。

全国有51.2万个行政村,异质性是乡村的基本特点,因此要求国家政策的实施必须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农民的生产生活现实。中央多次强调乡村振兴不能“一刀切”,但在一些地方,有关部门不顾农民生产生活的特点,制定各种“不准”“不得”“不允许”的禁令,并整齐划一地移植到村庄,强加给农民。导致有农民感叹,“政策到了‘下面’有时变得让人难以理解”……

发现问题不是根本,解决问题才是目的,但发现问题始终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类似叶敬忠教授团队所做的调研当然越多越好。只有这样,在乡村振兴中作为主角的农民的声音才不会被淹没,也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民的拥护中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