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其思替郑武公说话,却被杀害:人性的阴暗面,真是太可怕了
导语:关其思替郑武公说话,却被杀害:人性的阴暗面,真是太可怕了
公元前770年,郑武公继承了郑国国君的位置。这一天,他召开扩大会议,看了一眼,大家到齐了!
他清清嗓子,先定下来调子:“咱们郑国的地盘太小了,咱们要想在诸侯中立足,从长远角度出发,为后世子孙奠定基业,就一定要扩大领土和疆域。现在咱们国家,兵强马壮、粮食充足,正是咱们对外发展的好时机。今天召集大家来,主要是讨论一下,应该从哪个国家下手,扩充一下咱们的地盘!”
郑武公为什么把这么重大的事情,放在扩大会议上进行讨论呢?
很显然这么多人,难免会走漏消息啊。要知道,这个话题非常不适合在这种公开场合下讨论的。
就像咱们单位的一些不太重要的小事,总是开大会讨论,浪费时间和口水,反而那些重要的大事,几个领导就决定了。
郑武公这样大朝会,讨论这样一个话题,很显然,不合适,这也不像是他的本意。
所以,周围的大臣一个一个沉默以对,没有人主动上前答话。
正在郑武公冷场的时候,有一个叫关其思的大臣,他觉得自己猜透了郑老板的心思,大步上前,非常自信地说:“老板英明,属下觉得,应该攻打胡国,扩大咱们的地盘儿……”
关其思的话还没有说完,郑武公就发火了,不等关其思陈述为什么,立刻喊道:“闭嘴,你这个混账东西,胡国是咱们永远的友好邻邦。你怎么能说出攻打胡国这样的混账话?来人,把他拉出去斩首示众。”
关其思到死都没有明白,自己只不过提出自己的建议,而且还是替领导把心里话说出来,为什么还要被领导砍了脑袋。简直死得太冤了。
关其思真的死得很冤吗?其实不然!他猜对了领导的心思,却低估了领导的虚伪和无耻!
郑武公上任之初,早就已经对旁边胡国垂涎三尺了。
但是,如果郑国直接去攻打胡国,一定会劳民伤财,兴师动众难免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所以,郑武公并没有明目张胆地去攻打胡国。
相反,他为了稳住胡国,先采用了友好的邦交策略,先是派使者跟胡国友好互访,在互访的时候,郑国的使者说了很多话,但是,总是在重复表达一个意思:郑胡两国永远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世世代代友好。
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郑武公还把女儿嫁给了胡国的国君做老婆。这够有诚意了吧。
郑武公通过这样一种“和亲”的方式,当上了胡国国君的老丈人,赢得了胡国国君的初步信任。
但是,胡国的君臣,自然也不是傻子,旁边的强大邻居总是让人畏惧和警惕,不能把国家安危寄希望于一个女人身上。和亲归和亲,该防范还是要防范的。
所以,胡国对郑国依然是保持警惕的状态。
过了一段时间,郑武公召开了文武百官的扩大会议,抛出来这么一个议题,而抢先发言的关其思,成了郑武公的刀下亡魂,向胡国君臣证明:我郑国并没有要侵犯你们的意思。
而胡国君臣听到“峨眉峰”传递回来的消息:郑国有个关其思的大臣建议郑国国君攻打胡国,结果被郑国国君斩首示众。
这个消息,让胡国君臣心里的石头,顿时放下了,从而也放松了对郑国的警惕。
他们觉得,在郑国边境放着那么多人马,每天人吃马嚼的,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那不是多余嘛,能省一点是一点,还是防范其他的敌人吧。
但是,六个月之后的一天晚上,胡国国君还在睡梦中,他的国家就已经被郑国军队突然袭击,全部占领,而他也成了亡国之君。
胡国国君冤吗?当然冤!
他愚蠢地相信了别人的示好和演戏,但是,最冤的却是郑国的关其思这个大臣。
关其思懂领导的心思吗?懂!
关其思看透了领导的心思,领导想攻打胡国,他跳出来为领导摇旗助威,替领导说出来领导的心里话,但是,他却是在不合适的场合,说出了不合适的话。
归根到底,关其思忽视了人性中虚假、伪装的一面。所以,关其思也成为了郑武公的刀下冤魂。
关其思的错误在于自作聪明、自以为是,觉得自己读懂了领导的心思,但是,他却没有读懂领导的行为。只能让领导借了他的人头,作为演戏的道具。你觉得是这样吗?不得不说,郑武公这样的老板,真可怕!
子霄认为,关其思的教训给我们带来了三点启示:
一、在没有搞清楚别人问话的真实意图之前,千万不要抢答,不然你很有可能是在给自己挖坑。
二、有些话你知道就可以了,不要把别人没有说出来的话,点出来,大家心知肚明就行了,你如果非要说出来,既是自作聪明,又是给自己埋下祸根,也会引来他人的反感。要牢记人性中有虚伪的一面。
三、领导说什么,甚至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心里想什么。你可以知道领导心里想什么,但是,千万不要把领导心里想的说出来。这样只会给自己招来灾祸。你觉得是这样吧?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