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大龄剩男和剩女不结婚,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导语:大龄剩男和剩女不结婚,究竟动了谁的“奶酪”?大龄剩男剩女哪个更惨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婚姻和家庭问题是诸多社会之中统一存在的,只不过会根据社会状况和发展水平而呈现出不同状态而已。

如果想要判断一个社会当中的类似问题是什么样的,其实就可以在当下社会之中的结婚率上窥得一斑。

在国内,其实所谓大龄“剩男”“剩女”情况已存在多年,几乎十多年之前,人们就已经开始以这样的称呼来为一部分群体贴上标签了。

如今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这一现象仍旧还在继续,并且还在不断加强。

大龄剩男和剩女不结婚,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相关统计数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龄单身男女共计2.4亿,约占适婚单身青年的54%。

仅仅就首都北京的情况来看,18-34岁的大龄青年人口就已经多达到374.2万人,这一数据占据了北京市总人口的29.3%。在此当中,男性大龄青年人口占总数的51.8%,女性大龄青年则占人口总数的48.2%。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如今国内的适龄婚育人口数量不少,并且在此基础上还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

大龄剩男和剩女不结婚,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剩下”的是否就是自愿的?

在浩如烟海的适龄单身人口群体当中,我们应该注意的一点是:

这些人是否真的是甘愿单身而选择这样的生活状况的?

事实情况似乎并非如此。

很多到了婚恋年龄下的年轻人,其实内心还是挺渴望结婚成家的,但碍于各种原因,最终仍然还是单身。

这些原因当中,包括但不限于:另一半的外貌(如长相、身高以及气质等等)、物质条件(如收入、家庭条件和消费观等等)以及性格因素(如彼此的话题、对未来的打算以及三观等等)......很多人只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而暂时单身,并且陷入一种愿意长时间单身的状态之中,而并不是真的想要单身。

大龄剩男和剩女不结婚,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比如,对于两位“大龄剩女”而言,如果一位学历高、收入高、身材好、样貌佳的男性出现在面前,很有可能两人瞬间就不再想当“剩女”了,甚至有可能注重去追求这位男性,这就是现实的残酷性:很多人都是被迫单身的。

现状:大龄未婚青年动了谁的“蛋糕”?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这一年,我们国内仅仅只有763万对新人结婚登记,这个数据是继2019年跌破1000万对之后再次突破新低。

并且是在2020年跌破了900万对大关之后,结婚登记数据再次跌破了800万对大关的“历史时刻”。并且从这个趋势来看,相关的数据还会一跌再跌。

大龄剩男和剩女不结婚,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我们不妨理性地去看一些问题:当社会的生产力不断提升、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之时,很多原本需要人力去实现的工作,只需要机器甚至连机器都不需要,就会实现。

所以现如今的许多劳动者是面临巨大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很有可能对于一个家庭而言,负责维持家庭经济生活的人,在突然之间就会失去经济来源,整个家庭的生活陷入瘫痪,最终不得不另谋其路。

我们知道,生育子女,或者说仅仅是把子女“生”出来,都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家庭当中的夫妻双方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那么在孩子问世之后,面临的无疑是巨大的考验。

大龄剩男和剩女不结婚,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这是影响年轻人生育意愿的一大现实原因。

但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就是社会原因。我们知道,很多产业是离不开年轻人,尤其是已经为人父母的年轻人的。

近十几二十年来才频繁出现的诸如婚礼相关、母婴用品、月嫂、等行业,无一不是建立在大量人口频繁举行婚姻和生育的基础之上的,一旦结婚和生育的人数不足,那么这些行业无疑就会面对极大挑战,甚至是面临歇业。其实数据显示,相关行业近年来就已经处于接近“寒冬”的状态了。

大龄剩男和剩女不结婚,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那么从事这些行业的劳动者自然也会逐渐失业,原本依仗这些行业维持家庭生活的许多人就会叫苦不迭,期盼结婚和生育的人多起来。

但结婚率和生育率下降是一个社会问题,引起这一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在看待问题时同样也不能只从一个角度出发,而是应该多方面衡量。

对于适龄青年而言,究竟是否应该要孩子,除了看夫妻双方的经济收入水平之外,还应该从双方家庭看孩子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子女出世之后的生活状况以及生育对家庭的影响程度等多方面来衡量。

大龄剩男和剩女不结婚,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如果没有太大影响,其实也可以考虑先生育,因为此时出生的孩子,可能到将来竞争压力会小一些。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